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整个经营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与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基本评价,从而有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仅政府、税务、银行关心企业的财务报告,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层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而且潜在的投资者也十分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发展趋势。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随着新准则的公布实施,我国会计行业经历了又一次变革,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这对于全面规范、具体指导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依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针对上市公司财会特点,结合多年证券管理工作实际和财会教学经验,编写了本教材,主要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本教材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上市公司管理者以及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信用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的业务学习资料,还可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理解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提供参考。
本书由刘李胜、刘东辉担任主编,由刘靖君、汤国明担任副主编,徐伟川、严蓉参加编写,最后由刘东辉总纂定稿。刘李胜编写第一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刘东辉编写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刘靖君编写第二章、第三章,徐伟川编写第四章,严蓉编写第七章。
需要说明的是,本教材是在由刘李胜主编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没能参加此次编写工作的原《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副主编丘创、孔新宇以及参加编写的赖朝晖、王利琨、许隆伟、杨霞、申庆、刘秋芳,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对本教材所做的贡献。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