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
白南生
为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弄清当前农村劳力和资金的状况及其使用方向,是十分必要的。安徽省滁县地区“双包”到户以后,农民投入的有效劳动增加,无效劳动减少;农村资金的紧张状况,也有了较明显的缓和。出现了剩余劳力和资金使用的新动向。
农村剩余劳力的增长趋势
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以来,滁县地区农村劳力的相对剩余明显化了。其直接原因,是生产责任制使农村劳力的使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单位面积耕地投入的有效劳动增加了,精耕细作的程度加强了;另一方面,“大呼隆”式的低效、无效劳动减少了,农民可以根据农时,自主地安排农事,提高了劳动效率,缩短了农田劳动时间。农民说:现在一个人可以干过去两个人、三个人的活。
出现农村剩余劳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从1952年到1980年,滁县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从86.1万人增加到115.7万多人,耕地面积则从821.2万多亩减少为625.5万多亩,每个农业劳力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从9.54亩减为5.41亩,即减少43.34%,平均每年递减2.01%。
农村劳力的剩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年性剩余,即可以完全脱离土地从事其他劳动的剩余劳力,一种是季节性剩余,即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可从事其他劳动的剩余劳力。我们研究的重点是第一种。
据调查,目前农田耕种所需劳动时间在以旱地为主的地区,平均每亩用工在15~20个工日,平均每个农业劳力可以耕种8~10亩土地;在水田超过60%的地区,平均每亩用工25~30个工日左右,平均每个农业劳力可以耕种5.5~7.5亩田地。按此计算,相对于耕地的剩余劳力约占全部农村劳力的30%左右,多的县达35%~40%,少的县20%~25%。在相对于耕地的剩余劳力中,除去养殖业和社队企业占用的劳力外,其余的就是农村常年剩余的劳力了。滁县地区现有农村剩余劳力22万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20%。这一数字,与我们对4县21个小队482家农户的表式调查所得数字,基本吻合。
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劳力的增长速度仍在加快。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滁县地区334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不满19岁。这种人口年龄构成,对未来的劳动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今后若干年内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远比退出的多。全地区18~60岁劳动年龄的人口,在今后10年内将增加45.63%,18年内将增加62%。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即使现有的耕地面积不再减少,预计18年以后,平均每个农村劳力拥有的耕地面积将比现在减少38%,平均每年递减2.65%,快于以往28年的递减速度。但是,耕地不减少在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劳均耕地递减的速度,实际上会比上述推算的数字更快一些。
根据比较保守的估计,滁县地区如果目前的农村就业结构不发生重大变化,剩余劳力1985年比1980年约增加一倍,到1990年约增加两倍,人数将达71万人,超过当时农村劳力的40%。在90年代,剩余劳力增加的速度可能有所减缓。
如果说目前存在的22万农村剩余劳力尚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那末5年后出现的47万、10年后出现的71万剩余劳力,就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目前滁县地区的全部非农业人口只有30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0%。靠城市部门容纳那么多剩余劳力是很难想象的。因此,应该看到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力的前景,抓住近几年矛盾尚未激化的时机,及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农村资金状况的初步好转
只有劳动力是不能发展生产的。多年来,农村存在着“缺乏投资→生产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积累慢→缺乏投资”的恶性循环。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使滁县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打破了这一恶性循环,使农村资金普遍紧张的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缓解,增加了农业生产投资,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滁县地区商业系统的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近年来普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名的“三靠县”凤阳,根据他们提供的材料,1980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5000万元,人均提供商品价值106元,比当年全国平均水平高23元。滁县地区供销系统的纯销售额,1979年比1978年提高14.1%,1980年比1979年又提高15.1%。
过去,农村集体是在扣除了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后再进行分配,社员收入基本上全用于生活消费。包干到户之后,农业生产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由农户从自己的收入中支出,农民的收入不再只是消费资金。根据了解,农户的生产性支出同生活性支出,基本上是三七开。在生产性支出中,60%以上用于农业生产费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工副业原料、以及其他生产性开支的支出,各占一成以上。在生活性支出中,约五成以上用于吃,用于穿、用的支出,约各占一成以上,其他支出不到一成。
“双包”到户以后,由于农民的切身利益与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农民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出现了增加生产投资的趋向。近三年来,滁县地区供销系统生活资料销售额的年增长率未超过10%,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则年年超过20%,其中1980年增长29.4%。这个数字说明:随着农业的增产增收,农村的销售总额上升;同时,生活资料销售的增长速度相对下降,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增长速度则相对上升。若以生活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总额为100,生活资料的销售额从1978年的74.2下降到1980年的68.1,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额,则从25.8上升到31.9.
在看到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的同时,还应看到农村资金还远不宽裕,目前农村刚刚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生产投资虽有增加,但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相比,同劳动就业的需求相比,差距尚远。如何引导农民使用有限的资金,对我国农村发展,意义很大。
近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在劳力多资金少的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农村剩余劳力和有限资金怎样投放才较为合理?
每个劳动者在他的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占用和消耗程度,是衡量农村经济不同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全椒县来看,1980年农业多种经营(不包括粮食生产)的总产值为3840万元,占用劳力合5.3万人。平均成本率30%,相当于耗用资金1152万元,占用固定资产657.3万元,平均每个从事多种经营的劳力耗用资金217.36元,占用固定资产124.02元。同年,全县社队企业总收入为1546.98万元,净收入645.44万元,其耗用资金901.54万元,占用固定资产1097.92万元;10878个职工平均每入耗用资金828.77元,占用固定资产1009.30元。
按照全椒县1980年的水平,每1万元生产资金的消耗,用在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方面可安置46人,用在社队企业方面可安置12人。也就是说,同样耗用1万元的生产资金,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可比社队企业多安置34人。前者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为后者的3.8倍。每1万元固定资产的占用,用在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方面可安置81人,用在社队企业方面可安置10人、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可以多安置71人,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社队企业的8.1倍。
同时,从滁县地区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积累资金的速度快于社队企业。多种经营项目按平均成本率30%推算,每消耗100元资金可创造333.33元的收入,即除收回100元耗用资金的转移价值外,还可创造233.33元的净收入。1980年全椒县社队企业每消耗100元资金,可创造171.59元的收入,净收入为71.59元。每消耗100元资金所创造的净收入,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是社队企业的3.3倍。100元固定资产的占用,在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方面可创造584.21元的收入,在社队企业方面可创造140.90元的收入,前者的固定资金生产率为后者的4.1倍。
过去,在农村经济管得过死,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又不合理的情况下,社队工业企业对解决农村资金短缺起过积极作用。目前,农村经济正显示着强大的活力。同时,工业上的调整,纠正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农村社队企业的部分工业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原材料供应问题,一是产品销售问题。这些影响,使社队企业再生产的运动过程遭受一定的阻碍,造成资金紧张,百元收入所占用的流动资金额在增加。流动资金中投入部分的比重上升。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动,给社队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社队工业企业应当在调整中求发展,进行必要的改革,注意有计划地发展原料多、耗能少、有销路的产品,如农具、建材、交通运输及农民所需要的运输车辆,以及有原料保证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以适应农村经济生活新的需要。经过调整、改革之后,社队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从滁县地区看,要使农民手中的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使农户的经济活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近期内的重点应是发展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引导劳力和资金流向家庭规模的多种经营。在当前的情况下,它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的出路,造成新的资金再生产源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刚刚开始有些资金积累,农业生产的发展亟待投资。在国家对农业的投资不可能有较多增加的情况下,应在农民生活消费逐步提高的同时,有计划地鼓励和指导农民进行生产投资,注意避免超过生产发展水平的过高消费,例如暂时不要过多地宣传和鼓励农民去远处旅游。
在政策放宽的条件下,现行价格体系对农村劳力和资金的流向,起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国家在制订价格政策时,应预先对生产潜力、市场潜力、以及劳动力、资金的流动后果,作出综合评价。农村劳力和资金的使用,目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如有些地区在没有燃料保证的情况下购置农用汽车和拖拉机;同时,有些农户产生了轻视继续发展粮食生产的苗头,有些有前途的多种经营项目,因缺乏在领导、管理、技术、物资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而又得不到发展。对此,领导部门应利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必要的法律手段,进行干预和指导。
目前,农民手中有相当数量待购的货币,怎样才能使这些待购的货币对发展国民经济起建设性的作用而不致冲击市场,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和认真对待的问题。农民集资合股经营和鼓励农民向集体甚至国营企业投资的前景和效果如何,建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政策,就地集中资金,就地利用资金,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在本乡进行脱离土地的专业化生产,应是一项基本国策,建议有关领导部门组织人员着手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