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重点开发和建设区域的效果评价
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至今已经数年,国家政策扶持主导下的区域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今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文献开始关注于总结和评价国家重点开发和建设区域的经济效果,为推进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效果评价,蒋南平等认为,从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应来看,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转移支付没有起到明显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作用。西部地区投资效果系数仍然很低;从货币金融政策实施的效应来看,融资渠道的单一使融资总量较小,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小,资本市场发育停滞,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低、利用外资少;从产业政策实施的效应来看,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特别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方面的工作仍不到位,西部开发将缺乏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产业支撑。可见,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要扭转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魏后凯认为东北振兴的总体效果良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近年来,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于四大区域首位,在全国占比不断提高;第二,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出口规模不断加大;第三,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虽然仍落后于东部地区,但自1999年以来,东北地区生产总值(GRP)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逐年提高;第四,增长速度差距有所缩小。然而,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蒙东地区的特殊性被忽略等,全面振兴东北经济任重而道远。
关于中部崛起政策的效果评价,郭国峰等评价了中部六省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研究认为,物质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尤其人均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四个文明建设中实现程度最低的,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普遍较低;政治文明建设出现成效,调查显示社会安全保障和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的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文明建设尚需努力,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不过城市绿化工作仍需提高。可见,中部地区克服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被批准成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近年来,国家根据部分地区的实际特点相继批准了若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界也为这些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献计献策。
1.滨海新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张换兆等认为,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通过设定不同层级的制度对企业、政府和居民的行为产生的不同的影响,研究设立的空间演化模型发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标或者说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市场制度下和社会制度下制度变迁的空间扩散效应是不相同的,要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一种社会制度下制度变迁有效快速扩散的路径和方法;此外,虽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针对任何一项制度变迁,应该在空间范围内进行综合评估和测算。这种空间演化的思路是否可以被推广,需要通过滨海新区建设的实践进行检验。
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杨玉桢等为天津滨海新区吸引外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发挥政府对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引导作用,这是保证产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做好跨国公司的供应商,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网络环境,重视科技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研平台。
2.重庆市、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统筹城乡是这一新兴区划的特点。林凌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性制度变革:第一,农民转市民的改革,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生力军,城乡统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市民化问题;第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统筹城乡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只有创造性解决农地流转问题,才能改变农村把土地细碎化分割的小农经济,实行市场化的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第三,财政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这可以为城乡统筹改革提供金融支持,资本匮乏和城乡结构失衡是旧有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也要重视解决城乡在金融环境方面的差异;第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是最为艰难的一个步骤,需要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规划体制、财政体制、社会服务体系、户籍制度以及建设基层民主政治体系。
3.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吴永保认为,武汉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有别于其他城市圈(群)的显著特征。长株潭城市群则是“3 5”片状圈层结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成“品”字分布在20分钟车程的空间距离内,经过近几年一体化推进,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核心都市区域,具有特大城市轮廓。两大城市群具有地理和交通区位、综合实力、智力资源、产业基础、市场发达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所以两大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强化中部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建立起有效的区域互动机制和整体发展格局。如果可以做好“重视规划、强调集约、追求和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两大城市群的经验成果就可以进行总结并推广到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