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相对于2003~2006年的研究热点排名而言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资本市场又重新回归第一位。2003~2005年,资本市场都稳居第一位,但2006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兴起,资本市场被“三农”超过屈居第二位。2007年再回榜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2007年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从而导致:一是资本市场本身产生了许多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二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解释这些影响也就成为经济学的新任务;三是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资料公开性也为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和计量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发表的论文数来看,2007年从2006年的230篇增加到282篇,多了52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重也由8.57%提升至10.27%。
第二,经济增长与发展首次超过“三农”跃居第2位。在前四年中,经济增长与发展都排在资本市场和“三农”之后位居第三,甚至2005年排到第4位。2007年这一变化标志着:一是发展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治国理念,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二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的确立与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新的重大课题。三是在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上,改革已成为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中国经济学也已从“改革经济学”或“转轨经济学”转向“发展经济学”。与发展排在第2位相对应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或经济转轨排到了第23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勃兴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经验将给发展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或元素。四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重大历史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间,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发展的曲折甚至灾难,因而对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科学研究和缜密分析设计自然就成为国家的期待与学者的责任。
第三,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首次进入前5名。2003年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没有进入热点前20名,2004~2006年分别位于第15、8、9位,2007年跃升4位,创前10大经济热点升幅最高。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热点近几年被持续高度关注,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方式。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方式。在这种发展方式下,国民收入的分配倾向于资本积累而忽视消费,结果导致大规模的投资带来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赖大规模的出口。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但大规模出口的可持续性目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针对中国激烈的贸易摩擦困扰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二是流动性过剩。2007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从而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流动性过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国内外经济失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货币政策作为一个持续的热点问题排位继续大幅提升。在2003~2005年间,货币政策只进入了热点前20名,分别排在第15、12、17位,2006年首次进入前10位,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第7位,显示了学界对货币政策的关注持续升温。造成这种结果的基本原因在于:一是2007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伴随的CPI逐月攀升,使货币政策担当起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重任,其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出来。米尔顿·弗里德曼曾明确讲到:“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二是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2007年货币政策被频频使用,全年先后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是重提从紧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历史转型,这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提出了2008年和2009年准备过冬的呼声。四是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效果不明显,引起了学界对货币政策在中国有效性的深刻反思。
第五,公共经济问题的关注度连年升温。2006年比2005年提升了2位,2007年又上升到第6位。对公共经济的高度关注,一是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密切相关,因为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依赖公共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微观向宏观领域的转换,政府职能转换以及特殊部门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呼唤着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三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廉价资源和廉价环境的支撑。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要求发挥公共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六,2007年的前10大热点与2006年相比,除了位次发生变化外,没有新的进入或退出,这在以往各年的热点排名中是未曾出现的,体现了热点研究的相对稳定性。究其原因可能,一是2007年我国经济政策主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而没有形成新的热点。二是这前10大热点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而长期的问题,从而为学界提供了持续研究的巨大空间。在前10大热点的位次变化中,“三农”从2006年的第1位第一次退居到第3位,但“三农”问题的论文总数却比2006年多了5篇,只是增长的速度没有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与发展快。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保持不变,体现了其位次的稳定性。自主创新和商业银行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1位和4位。商业银行位次几年来的快速下降,说明其基本理论问题可能已得到解决。
第七,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从2006年的第38位迅速上升到第11位,显示了学界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空前重视。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新关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30年我国改革发展成功经验的积累,因为恰恰有了这样的积累,才使中国学者有能力运用中国的改革发展经验,推进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这具体表现在: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二是重新审视西方经济学,甚至改造西方经济学。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就使许多问题是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有的至多能做部分解释,这就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中国化的分析和改造,如中国的发展经验就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直接检验和批判。三是提升新的理论和概念,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体系。中国30年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必然孕育着新的理论与规律,揭示这些理论和规律正是中国经济学者的历史机遇和责任。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探讨,必将迎来经济学理论范畴和体系的新革命,展示出中国经济学者对经济学大厦的理论贡献。
第八,就业问题从2006年的第21位迅速上升到第12位,显示了就业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的地位。2003年就业问题没有进入前20位,2004年和2005年分别排在第13、18位,2006年又退出前20位。2007年对就业问题关注的陡升,主要因为: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关心弱势群体,就业自然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协调拉动的转变,就业和工资的决定就成为影响消费的基本因素;三是随着我国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结束,改善劳资关系就被提到议事日程。
第九,企业成长和企业理论问题第一次进入前20位。2006年企业成长仅排在第32位,企业理论排在第24位,2007年的快速上升,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济发展被空前重视,而发展首先是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舞台上,中国企业的劣势仍相当明显,突出表现在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资产规模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据韩国国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99个科技领域,如果把美国设定为100分的话,韩国为65.1分,落后美国5.8年,中国为52.5分,落后韩国2.1年。显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企业做大做强就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二是企业要做大做强,自然需要解决企业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演进等。
第十,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集中度大幅提高。前10大热点所集中的论文数量占全部样本论文的比重,2004~2006年分别为37.27%、51.47%和49.97%,2007年提高为55.32%,创历史新高。前20大热点的集中度相应分别为50.16%、71.61%、68.28%,2007年上升为73.31%,也达到历史最高点。集中度的提高,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越来越集中,这可能会使学者的智慧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研究进入门槛会提高,出局现象会发生,同时是否也意味着经济学作为显学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关注研究热点,容易进入主流,但研究热点的过度集中是否也是重复建设,造成智慧的浪费。从学术评价体系的角度来看,关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自然是选题好,但追求学术的个性化和研究特色是否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