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作用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就是以商业银行某一会计年度终了时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与决策有关的各项资料(如统计资料、业务资料、经济调查资料等)为基础和起点,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以帮助决策者在经营管理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商业银行进行财务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评价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业绩
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表现为过去期间实现的利润及资产。良好的经营业绩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的运用效率高,在实现利润的基础上资产增值多。对过去经营业绩的评价,可以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或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差距,肯定取得的成绩。对过去的经营还可以通过同行业资料的对比,找出自身的差距。业绩评价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且是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二)分析商业银行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在预算年度的经营业绩明显的表现是其实现的利润。而利润是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于收入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成本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会计核算方法改变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银行系统内的系统问题等原因造成的。只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总结过去经营期间财务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新的预算年度采取相应对策。
(三)预测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或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要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商业银行不仅要客观地评价过去,而且要科学地预测未来。根据会计报表反映的历史资料,商业银行就可以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未来的利润及资产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和编制预算。只有对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才能使其分析资料具有利用价值。预测的科学性对预算年度的利润实现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依据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除了会计报表之外,还有会计报表附注、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管理者对财务成果的讨论和分析、审计报告以及若干年的比较财务数据。
报表之外的其他资料是对报表有关信息的验证和详细说明,它对于了解报表中有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利润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结果的说明,实际上也是对过去期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说明,它能帮助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况。
会计方法是对收入、费用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所采用的处理依据。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变动是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重要原因。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的交替使用等,都会因会计方法的变动而引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因此,在财务分析中不能不考虑会计方法的影响。如果不能排除会计方法的影响,不仅不能客观地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也不利于利用会计报表进行客观评价,必须在报表之外列明会计方法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会计方法的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多大。在具体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必须考虑会计方法的影响。
通常作为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对自身的经营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其对本行经营情况的把握与判断应是具有说服力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对财务成果的讨论和分析反映了管理者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意味着商业银行未来的走向,因此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不能不借助于管理者对自身经营情况的分析。
应该说,商业银行自身编制的会计报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审计报告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确认相对来说是客观公正的,它排除了会计报表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公正性。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编报的会计报表而言,审计报告更能说明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审计抽样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审计报告的公正性也是受到限制的,不能认为审计报告就一定是完全准确的。但在会计报表分析中,审计报告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要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总体把握,需要借助于若干年份的财务资料,以便进行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因此,若干年份的比较财务数据也是进行会计报表分析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内容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经营方针的,追求三者的最佳组合,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应侧重于分析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
(一)分析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分析银行的安全性,就是要分析银行的风险防范、抵御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这可以通过分析资本的适宜度、资产的风险、资产的质量以及银行的长期财务状况来检测。这涉及到会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等等。
(二)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就是分析商业银行偿还短期债务、满足必要贷款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分析、检查银行资金的流动性状况来推断的。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上银行的借入资金、即将到期的资产以及出售资产的数量,分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及其结构,判断银行现金头寸水平的适当与否,是否可保证日常的偿还能力,从而得出银行流动性风险高低的结论。
(三)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分析银行的经营效率,就是要分析商业银行各项资金的运用效果和经营效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资产和资本的使用效率、成本费用的控制、获利能力的高低、员工的工作效率等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高低。
(四)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
分析银行的经营成果,就是要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获利情况。银行经营活力的大小、管理效能的优劣,最终只能以银行利润的大小、利润率的高低来衡量。通过会计报表上有关资金项目利润回报水平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检测银行的收益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与经营成果成正比例关系:即经营效率越高,经营成果就越好;反之,经营效率越低,经营成果也就越差。
四、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基本目的在于满足报表所有人了解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银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此基本目的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分析报表的目的与要求还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实用性,报表分析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明确报表的使用对象及其要求
关心银行经营成果,或与银行有一定经济利益关系的人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最密切的有三类:即银行债权人、银行所有者、银行管理人员,其他还有金融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审计机构等。作为报表使用者,他们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目的与要求。银行债权人关心银行的财务状况,比较注重商业银行的变现能力、资金保障制度;而银行所有者则更关心银行的获利能力及其发展趋势;银行管理人员则要兼顾双方,全面总结和评价银行的经营绩效,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同时预测和规划未来;金融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握商业银行报表分析的信息,以作为监管银行经营和制定金融政策的基本依据;财税部门则更偏重于了解银行盈利的实际情况,以督促银行所得税及其他收入的上缴;审计机构则着重了解银行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很显然,会计报表分析资料有的可以通用,有的则只能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所以,分析时就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二)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标
报表分析往往通过一些分析指标来揭示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各个方面。值得指出的是,任何分析指标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用途,而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分析目的亦各不相同。要将所有这些指标一一罗列,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更何况对这些指标本身而言,也不存在绝对的评判标准。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还在于了解银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以便对银行的运营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规划。所以,报表分析宜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分析指标。
(三)合理利用报表分析资料
报表分析使用的资料基本上都是银行过去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种反映,以反映过去的资料来推断银行未来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衡量报表有关数据时,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有可能无法获得完全正确的结果。加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各行的资本形式、业务模式、内部组织制度、操作手段等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难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比较和评判不同银行的经营绩效。另外,如果各银行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则会使报表分析更加困难。所以,在报表分析时,对所有资料一定要合理、谨慎地加以利用,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来加以评判,切忌武断。
五、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得出分析数据,而在于发现问题,发掘潜力,缩小差距,建立科学的预测体系。对会计报表资料的分析,在于了解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趋势、变动的深层原因以及过去期间曾经采取的对策。通过对不同商业银行相同指标的分析,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比较分析法的具体方法种类很多。
1.按比较对象分类。
(1)与本银行历史比,即将不同时期的指标相比,也称“趋势分析”。
(2)与同类银行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
(3)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类。
(1)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其内在联系。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财务比率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
(2)比较结构百分比: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结构百分比报表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3)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例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看银行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地位。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指标的高低,都受若干因素的影响。运用因素分析法,就是要分析各种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以便在新的预算年度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因素。
在实际的分析中,各种方法通常是结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