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1300000025

第25章 生命不会因死而破灭

生命,不论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特别值得珍惜的,我们所以那样畏惧死亡,并不是由于生命的终结,毋宁是因为有机体的破灭。因为,实际上有机体就是以身体作为意志的表现,但我们只有在病痛和衰老的灾祸中,才能感觉到这种破灭。反之,对主观而言,死亡仅是脑髓停止活动、意识消失的一刹那间而已,继之而来的所有波及有机体诸器官停止活动的情形,究其实不过是死后附带的现象。因而,若从主观来看,死亡仅与意识有着关联。

意识的消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点我们可以由沉睡的状态,做某种程度的判断。有过晕倒经验的人,更可有深刻的了解。大体而言,晕倒的过程,并不是逐步而来,亦非以梦为媒介的。在意识还清醒时,首先是视力消失,接着迅即陷入完全无意识的状态,这时的感觉绝不会不愉快。的确,如果把睡眠比喻为死亡的兄弟,那么晕倒就是死亡的孪生兄弟。“横死”或“暴毙”想来也不会痛苦,因为受重伤时,通常最初都没感觉,过一阵后,发现到伤口才开始有疼痛的感觉。以此推测,若是立即致命的重伤,当意识还没发现到它时,业已一命呜呼了。当然,若受伤久久以后才致死,那就和一般重病没有两样。其他,如因溺水、瓦斯中毒、自缢等,足以使意识瞬即消失的,都没有痛苦。

最后,谈到自然死亡,因衰老而溘然长逝的死亡,通常那是在不知不觉间生命徐徐消逝的。因为人一到老年,对于欲望的感受,逐渐减低,以至消失,可说已没有足以刺激其感情的东西;想象力渐次衰弱,一切心象模模糊糊,所有印象消逝得无影无踪,事事俱丧失其意义,总之一切皆已褪色,只觉岁月匆匆飞逝。老人的蹒珊脚步,或蹲在角隅休息的身子,不过是他昔日的影子、他的幽灵而已,这里面又还有什么值得死亡去破坏的东西呢?就这样,有一天,终于长睡不醒,像梦幻一般——那种梦,就是哈姆雷特在他的独白中所寻觅的梦境。

还有一点必须附带说明的。生活机能的维持虽也有着某种形而上的根据,但那不是不须努力的。有机体每晚皆对它屈服,脑髓作用因而为之停顿下来,各种分泌、呼吸、脉搏、及热能之产生等也因而减低。就此看来,若是生活机能完全停止的话,推动它的那股力量,大概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的安心。自然死亡者的面孔大都显出满足安详的表情,或许就是因此之故。总之,在临死的刹那,大致和噩梦觉醒时的那一瞬间相类似。

不管死亡如何令人恐惧,其实它本身并不是灾祸,甚至我们往往还可在死神海因身上找到你所渴望的东西。当生存中或自己的努力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为不治之症和难以消解的忧愁所烦恼时,大自然就是现成的最后避难所,它早已为我们敞开,让我们回归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就像是大自然颁予的“财产委任状”,造化在适当的时机引诱我们从自然的怀抱投向生存状态,但仍随时欢迎我们回去。当然,那也是经过肉体或道德方面的一番战斗之后,才有这种行动。大凡人就是这样轻率而欢天喜地的来到这烦恼多、乐趣少的生存中,然后,又拼命挣扎着想回到原来的场所。印度人为他们的死神雅玛塑成两种面孔,一种是令人毛骨惊然的恐怖脸庞,另一种则是神色愉快的脸孔。

我们仍从经验的立场,以观察尸体作为说明。众所周知,尸体已停止知觉、感受性、血液循环、恢复作用等现象。虽然我一直无法查明,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停止?如何停止等问题,但我们可以推断,从前推动人体活动的那一股力量,如今业已离去,那股力量究竟是什么?若说它是意识——即一般理性所谓的“灵魂”的话,显然是不当且错误的。因为以我向来的看法而言,意识并不是有机体生命的原因,毋宁说还是它的所产物,是其结果的表现物。

总之,意识会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健康情形、睡眠、觉醒、晕倒等等不同的状态,而呈或强或弱的现象。故说它不是有机体生命的原因,而是其结果的表现,通常它只限于有机体存在时才能发生作用,一旦有机体死亡,它的作用也随之停止。

我又发现,意识的完全错乱(即疯狂),虽会伴随着诸种活动力的低下或衰弱,使生命陷于危险的境域,然而他(精神错乱的人)的感受性和肌肉力量却反而增强;只要没有其他原因加诸他身上,他的寿命不但不会缩短,反而会延长。

我又发现到个体性是一切有机体的特性,同时它也是意识的特性。我虽然完全不了解这种个体性,但至少知道自然界的个别现象都是由一种普遍性的力量在无数相同的现象中推动着。

我们也不能因为如今有机体的生命已停止了,就据以推测前此推动它活动的那股力量也归于乌有。那就像纺车虽已停止不动,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推测纺织女郎亦已死亡一样。它也像钟摆再度回复它的重心,然后静止一样。

或许有人认为在这种场合下,重力并没有能力停止这个钟摆的活动,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钟摆仍永远在摆动之中)。有这种主张的人,不妨回头观察一下电气,当放电之后,电气实际上已停止其活动。我们切不可被那些短暂无常的现象所迷惑,更不必以为生命已停止,赋予生命的原理即已根绝,而认定死亡是人类完全的破灭。虽说现在已没有人有那么强的腕力能拉起三千年前奥狄塞的那把弓,但一个有正确理解力的人,总不致认为那一把弓强劲的活动力已完全根绝。由此可知,以前使那业已消灭的生命活动的那一股力量,与如今欣欣向荣的生命中活动的力量是相同的。这种思想才比较切近真理。

不错,我们的确知道,被因果的连锁所束缚的东西,是会破灭的,因为那仅是状态和形式而已。但另有两种东西与这些因果变化无关,一为物质,另一是自然力,这两者都是一切变化的前提。至少,我们若要做深一层的探究,认识一下赋予我们生命的基本因素到底是何物,必须在最初把它假设为自然力,同时还要假设它和形式、状态的变化无关。这些形式或状态,由于原因和结果的束缚,同时有改变,唯其如此,它们亦须受存在的生成和消灭因素所支配。从这一点,也足可证明我们的真正本质是不灭的。当然只凭这些,还不能证明我们死后生命的存续与否,更不能期待从上述证明中得到些什么慰藉。虽则如此,但这点往往很重要,连认为死亡是绝对的破灭而产生恐惧的人,也无法对之轻视;生命最深奥的基本因素是不会被死亡所拘束的。

物质亦同于自然力,并未参与因果所引导的无间断的状态变化,它以绝对的固执性,保证人类的不灭性,因此,即连一般愚夫愚妇,脑海中亦有本身不灭的信念。或许有人要说:“哪里!物质如尘灰,怎么可说固守着物质的自然状态,就可当做人类本质不灭的证据?”——错了!你们知否这些尘灰是何物?知道它们是由什么制造而成?你们在轻蔑它之前,对这些应该要有所了解。如今,那些被当作尘灰或躺在那里的物质,如溶解于水中立刻变为发出金属光辉的结晶体如施以动电气的压力,甚至可发生电光。不仅如此,物质可自行变成动物或植物,从那神秘的怀抱中发生生命——因为人类的肤浅而时刻担心着不知是否会消失的那种生命。但是,以这样的物质当做永恒,是否大无谓呢?并不,我敢下断言,唯有物质的这种固执性,纵使不过是比喻,甚至不过是影绘,却正可证明我们真正本质的不灭性。只有这些纯粹无形的物质——不是知觉所能感触到的,才正可做为思考永恒性事物的经验界基础。——这些物质是物自体(即意志)的直接反映,同时,它们以时间不灭性的姿态再现意志真正的永恒性。

自然之声是毫不虚伪的,但切不可与“物质不灭”相提并论。一般从逻辑所产生的论点,虽不致有绝对的错误,但大抵是片面不完全的,例如,伊壁鸠鲁斯的彻底唯物论以及与之相反的柏格莱的绝对观念论,皆为极端片面的见解。这些学说固有“真”的一面,但必须附带某些特定的条件,才能显现出它的真理。若从更高的立场去观察,则可发现它仅是相对的真理,甚至是错误百出的。所以,唯有站在最高的立场,才能获致绝对的真理。我上述的见解,应是极不成熟的,但从古老的唯物论中所主张的物质(或谓影像)不灭,已显现出人类真正本质的不灭性;再从更高一层的绝对物理学立场,亦可显现出自然力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生命力亦为一种自然力。因此,上述不成熟的见解,实际也含蕴着生物不会由于死亡而蒙受绝对性破灭的主张,而认为生物是在全自然之中或者全自然共同存续。

无可否认的,生死的决定应是最令人紧张、关心、恐惧的一场豪赌,因为在我们眼中看来,它关系一切的一切。但永远坦率正直、绝不虚伪的自然,以及圣婆伽梵歌中的毗瑟孥,却向我们表示:个体的生死根本无足轻重,不管动物或人类,它只把他们的生命委之于极琐细的偶然,毫无介入之意。

自然界中这种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的脚步在无意识中稍不留意,就可决定昆虫的生死;蜗牛不论如何防御、逃避、或施展隐匿。欺骗的手段,但任何人都可轻而易举地将它捕获;再看看在张开的网中悠游浮沉的鱼,欲逃无门,无法做逃走的打算;还有,在老鹰头顶上飞翔的鸟,在草丛中被狼所看准的羊,它们都毫无戒心地漫步着,竟不知威胁自己生存的危险已迫在眼前。

就这样,自然非但把这些构造巧妙得难以形容的有机体委之于强烈的贪欲,并且毫不容情地将它们委之于极盲目的偶然、或愚者的反复无常、或小孩子的恶作剧。自然极明显地表示,这些个体的破灭与它毫无关联,既无意义,亦不值怜惜。并且,在这种场合,原因或结果都不是重要的问题。

但万物之母之所以任其子民处于无数恐惧危险的境遇中,丝毫不加保护,乃是因它知道他们虽毁灭,但仍可安全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它们的死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自然之对待人类亦与动物相同,它的法则也可应用在人类身上,个人的生死对于自然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我们本身亦等于自然。仔细想想,我们的确应该同意自然的话,同样不必以生死为念。自然之所以对个体生命漠不关心,是因为这种现象的破灭丝毫不影响其真正的本质。

但是,再进一步,正如现在所观察的一般,生死问题不仅是被极细微的偶然所左右,并且一般有机体的存在亦是短暂无常,不论动物或人类也许今天诞生明天就消灭,出生和死亡迅速地交替着,但另一方面,那些远为低级的无机物却有非常漫长的生命,尤其是绝对性无形式的物质(无生物),连我们的先天性都可看出它们无限长的存续。——造物何以厚彼而薄此?我相信它本来的意旨是这样的:这种秩序只是表面的现象,这种不断的生灭只是相对性的,绝不会波及事物的根底,不仅如此,一切事物真实的内在本质,虽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神秘东西,但它向我们保证:其本质绝不会因生灭而有所影响。至于谈到这些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既看不到,当然也无从理解,因而只有把它当做是一种戏法。因为,最不完全、最低级的无机物,都可不受任何事态的影响继续存在,然而具有最完全、最复杂,巧妙得无法解答的组织的生物,却经常除旧更新,短时间后必归于乌有,而把自己的场所让给从无而进入生存之中的新同类。——一显而易见,这是很不合理的现象,它绝不可能是事物的真实秩序,它所秘而不宣之处一定很多;说得确实一点,则是由于我们的智慧被限制之故。

总之,我们必须要能了解,生与死、个体的存在与非存在,两者虽是对立的,但那仅是相对性的,更非自然之心声。它之所以使我们造成错觉,皆因自然实在无法表现事物的本质和世界的真正秩序。

当然,如果他是个平庸至极的人,他的精神力和动物的智慧无大差别,只限于能认识个体的话,则属例外。反之,只要有稍高的能力、可以看出个体之中的普遍性,亦即可以看出其理念的人,便该有某种程序的那种信心。而且,这种信心是直接的,因而也不会有差错。实际上,那些以为死亡是本身的破灭而过份地恐惧的人,多半只是一些观念狭隘的人:至于极优秀卓越的人,便可完全免除这种恐惧心,柏拉图把他的哲学基础放在观念论的认识上(即在个体中看出他们的普遍相),这是很正确的。然而,我刚才所述的那种直接从自然的理解所产生的信念。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康德的伟大精神所形成的彻底反省中,达到和他们相同的结果。反省告诉我们,那迅速流转而为我们的智力所能理解的现象,并非事物的真相,也不是事物的终极本质,而不过是它的现象而已。若再进一层说明的话,那不过是因为智慧原本就是由意志赋予动机,亦即,当意志追逐它的琐碎目的时,指定智慧要为它服务而已。

我们再客观地观察自然现象——假若我现在想杀死一只动物,不管是狗、鸟、青蛙或昆虫,这时,它们大概万万想不到,它们的生命原动力会在我的恶作剧或不慎的行为下归于乌有。反之,在所有的瞬间中,以无限多样的姿态,满溢着自然力和生命欲而诞生的数百万种动物,它们也绝对想不到在生殖行为之前,是完全没有的,它们是从无中创造出新生命。

再说,一个动物从我的眼帘消失,它将往何处去?不知道。另一个动物出现,它又是从何而来?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具备着相同性质、相同性格和体型的动物,唯一不同的只是物质,它们把这些物质不断地丢弃,而产生新的生命,乃在使其自身的生命更新。就此看来,已消失的东西和代之而起的生命,其本质应该完全相同,只不过稍微有了变化,生存形式稍微更新而已,因此,我们不妨说死亡之于种族,不过犹如睡眠之于个人而已——这种假定是很合理的。

不论在哪里都无例外,自然的纯粹象征是圆形,因为圆形是循环的图式。这实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形式,上自天体的运行,下至有机体的生生死死,万物之中的所行所为,只有由于这种图式,在时间和其内容不断的流动中,才可能产生一种现实存在,即眼前的自然。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秋天时昆虫的小宇宙,有的为了漫长的冬眠,预先准备自己的床铺;有的变成蛹以度过冬天,到春天时,才觉醒自己业已返老还童已是完全之身才作起茧来:更有许多昆虫象被死神的手腕抱住似的休息,只为了他日从它们的卵中产生新的种子,专心一意仔仔细细地整顿合适卵生存的场所。这些都是自然的伟大不朽的法则,它告诉我们,死亡和睡眠之间根本上并无任何区别,对于生命并无任何危害。昆虫的预备巢穴或营筑自己的小房子,在那里产卵,把翌年春天即将出世的幼虫的食物安排妥当,然后,静待死亡的来临。——这正如人们在前一天晚上为第二天早晨所要用的衣物或食物而张罗、而忧虑、或是准备,然后,才能安心就寝一般。同时,昆虫的秋死春生,也和人类的就寝和起床一样,如果这种秋死春生和它的自体或真正本质不同的话,那么它根本就不会发生。

我们做这样的观察之后,再加到我们本身和我们的种族,若瞻望遥远的未来,人们脑中难免问道:此后将有数百万的个人以异样的风俗习惯而表现,他们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如今又是在哪里——难道有一种巨大无比的“虚无”,隐匿着那些后代人?也许这真是唯一的答案,如果你无视本质问题的话。但你所恐惧的虚无深渊究竟在哪里?至此,你应该恍悟,万物都有它的本质。以树木为例,那是树木内部有着神秘的发芽力,这种力量通过胚芽,每一代都完全相同,尽管树叶生生灭灭,它仍继续存在。

所以说:“人间世代,犹如树木的交替。”现在在我周围嗡嗡作响的苍蝇,夜晚进入睡眠,明天还嗡嗡飞旋,或者,晚上死去,但等到春天它的卵又会生出另一只苍蝇。苍蝇在早上可再现,到春天仍会再现,冬天和夜晚之对于苍蝇又有何区别?

就这样,万物只有一瞬间的逗留,又匆匆走向死亡。植物和昆虫在夏天结束它们的生涯,动物和人类则在若干年后死亡。死亡始终不倦怠、不松懈地进行它的破坏。尽管如此,万物似又毫无所损、照常地生存着,仿佛不灭般存在于各自的场所。植物经常一片绿油油,百花竟妍;昆虫嗡嗡作响;动物和人类不拘任何时候永远朝气蓬勃;已经久不结实的樱桃,一到夏天又鲜红圆润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有的民族虽然不时改变它的名称,但仍以不灭的个体延续着,不仅如此,历史虽是经常叙说不同的故事,但通常它的行动和苦恼则是相同的。

总之,历史有如万花筒,每当回转时,都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形状,而实则不论何时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相同的东西,因此,这样的生灭并不影响事物的真正本质,同时,这种本质的存续与生灭毫无瓜葛、因而它是不灭的。生存和一切的欲望,在现实中无间断而无限地涌现着,因之,从蚊子以至大象,在一切动物中,即使我们随意抽取一段时间来观察,它们皆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它们虽已经过几千次的更新,虽然它们不知道在自己之前生存或在后来生存的同类,但出现的永远是相同之物。

种族常存,只有它是不灭的,而个体也意识到它和自己为同一之物而快乐的生存着。求生的意志表现在无限的现在中,因为“无限的现在”,乃是种族生命的形式。因而种族是不会衰老、永远年轻的。死亡之于种族,犹如个体的睡眠,或者是眼睛的一瞬。印度诸神化身为人的姿态时,即知悉其中的奥秘。一到夜晚世界似乎已消灭,实则却一瞬也不停止它的存在。

同理,人类和动物看起来似是由于死亡而告消灭,但其真正的本质仍不间断的延续着;出生与死亡、迅快地交替着,而意志永远的客观化——即本质不变的理念,却像出现在瀑布上的彩虹一般,是确立不动的。这是时间性的不朽。为此,死亡和消灭经过数千年后,一切皆已消失净尽,但自然所表现的内在本质,仍丝毫无损。所以,我们经常快活地叫着:“不管海枯石烂,我们永不分离。”

出生的痛苦和死亡的难挨,这两者本是求生意志本身为走向客观化及通往生存的不变条件;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之下,我们的本质本身才能不参与时间的经过或种族的死灭,而存在于永远的“现在”中,享受求生意志的肯定果实。

同类推荐
  • 正面思考的力量

    正面思考的力量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正面思考的力量、不断练习改变思路、正面思考者的做事方式、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做一个知人善任的管理者、积极完善自我等。
  •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本书是励志类图书,通过西藏高原的几类动物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揭示了在竞争激烈的人类社会,人们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的本领。“藏地智慧”,是一种属于西藏高原的特有品性,一种让我们终生受用的精神智慧。《藏地智慧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值得每一位立志成功的人去细细品味。相信它的影响会是深远的。全面深刻地学习藏之智慧,真正地发扬藏之精神,挺起脊梁,才能在人性丛林中履险如夷,进而成为生存的强者。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掌控自己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在财富上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学习。本书概括了数十位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他们是: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萨姆·沃尔顿、李嘉诚;犹太人、美国人……这些精彩实用的财富理念,将使你真正掌握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芸芸众生,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书。这是一把钥匙,拥有了它就有了安全感,无论何时何地,转动它便能打开智慧的锁,开启幸福的门,踏上成功的路。当你从象牙塔迈进社会的大门,这把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便少了一点忐忑不安,多了一份坦荡从容。
  • 遇见美好

    遇见美好

    励志类作家,他们的作品以积极、向上、坚韧、执着、微笑、阳光的属性,受到众多读者的热烈欢迎。近年来,各类励志作品,在读者心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们拨云见日,呼风化雨,如同犀利而灿烂的光芒,又如阵阵甘霖,给读者带来光亮与滋润,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引导、灌溉、滋润的辅助作用。是密友,是知己,是师长,是亲人,却又起着比他们更为重要的作用。《遇见美好》由《意林》《青年文摘》《读者》《青年博览》等拥有众多读者的文摘类刊物签约作家倾情奉献,精选了他们的经典励志散文,以作家的个人作品集结,全貌地呈现每位作家独特的风格,以及他们用心灵酿出的晶莹果实。
热门推荐
  • 惊艳绝代恋情

    惊艳绝代恋情

    她,有一个事业超成功的老爸,为完成学业来到S市高级学府,不想被当做特殊人士对待,乔装成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全球亿万富翁之首的儿子,S市高级学府校园美男团颜值最高。阴错阳差,她与他相遇了,一段传奇恋情就此展开。
  • 魂路摆渡人

    魂路摆渡人

    传说,把灵魂压给冥王,就可以获得永生,奈何桥水,彼岸花美,饮一碗孟婆汤水,问一句生死为谁,此后,不生不死不悔不灭,游荡三界之中,行勾魂引路之事,称,灵魂摆渡人。
  • 九天赞

    九天赞

    武极天下,号令群雄;圣魂不朽,得天礼赞!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实力,才是唯一真理。为了强者峰巅,无尽热血焚烧十方九天。问苍茫大地,谁得天赞,星河下,少年剑指霄汉,欲与天比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秘制悍妻:隐婚总裁别乱来

    秘制悍妻:隐婚总裁别乱来

    女人不烈,男人不爱。“慕太太,余生请指教!”他是A国冷血权贵,传闻他阅人无数,却从不许谁慕太的地位。她是资深测谎专家,婚后七年被放逐海外求学,她能测评天下人,却唯独没看出他的真心。七年隐婚,他将她藏得严严实实,她对他避而不见。蓦然重逢,她测不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却迷迷糊糊的被他偷了心。感情是一件愿赌服输的事情,不可否认谁都想赢,但既然是赌,就必定会有赌输了的时候。输了,就要学会放下,而慕子谦却输得一败涂地也没放手。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智商霸气总裁VS冷漠寡言的无情趣测谎女专家的故事。
  • 黑君

    黑君

    世界诞生不久,天堂未开,地狱未立,天使与恶魔游荡在人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一座座城邦被恐怖的荒原包围。魔法、神术、炼金、药剂、斗气种种力量在这里生根发芽,世界开始走向秩序。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凤思慕羽

    凤思慕羽

    凤舞九天,龙腾万里,却早已成为了传说。龙凤初劫之后,龙族蛰伏四海,委屈苟全。凤族却被永镇不死火山。量劫不至,火山不熄方不能出世,为了可以再次听见凤鸣九霄,羽族竭力谋划。看雏凤展翼,愿慕羽击空。
  • 灵异与玄学

    灵异与玄学

    本书介绍各种民间怪事和人物经历,譬如出马仙,养小鬼,鬼挡墙,各种科学无法解释事物都会在本书中介绍,但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让读者盲目的去学习而是去探索,未知事物的根本,同时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作者对佛道之间的认识,
  • 亘古神皇

    亘古神皇

    一把剑,笑傲沧海永不回。一句诺言,穷尽三生永不变。城外,是危险的世界,人类,在守护山的庇护下生活。跳出去,便是未来。悠悠岁月,是谁,打破这流传下来的魔咒,时间更迭,开辟新的纪元。这是他的纪元,独属于他的亘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