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约瑟夫逐渐赚了些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约瑟夫投资了一家名为“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并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约瑟夫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惊慌失措,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股份。约瑟夫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他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约瑟夫把宝押在了这家公司。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全在此一举。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约瑟夫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两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约瑟夫净赚了15万美元。
“故事解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具备适当的冒险精神才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不敢创新、不敢冒险的人,用不了多久就会丧失竞争力,当然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好奇和冒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成人眼中很平凡的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孩子需要这种好奇心,去接受新知、认识世界;孩子们更需要冒险精神,去探究大千世界的奥秘。好奇和冒险,是创造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好奇心只是认识世界的开始,而敢于冒险、敢于实践,才是探索真知、改造世界的开始,那才是孩子们最缺乏的。尽管这动手面临着许多的失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是简单地满足,而要把它变成一种动力,让孩子主动地探索这个世界,动手、动脑、另辟蹊径,甚至异想天开。要相信,大人最简单的问题,孩子会把它研究成诺贝尔奖。所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固然重要,但鼓励孩子勇于探索、敢于冒险更重要。
父母在认识孩子的冒险精神时,要做到:
第一,不要怕孩子出事,这不让干那不让干,久而久之孩子的冒险能力就不能形成,从而变成一个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人。
冒险是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勇气和魅力,要让孩子去尝试一些机会,即使失败了,也比不尝试任何机会好得多。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风险与机遇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机遇必然能成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在探索未知的事物,那么就有可能存在着险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可能的险情而禁止孩子冒险。如果孩子是一个畏首畏尾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一个没有创造性的人怎么能成功,怎么能获得财富呢?
合理的风险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通过冒险而取得成功,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即使是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应对挫折。
父母还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一些冒险行为。对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孩子的天性。有不少孩子出于好奇,总喜欢将买回家的玩具拆开,然后又试图组装好。家里的录音机、收音机、电脑、音响和自行车等,父母稍不留意,就变成了零部件。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究竟应该怎样看?怎么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认为:首先,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是一种对未知领域和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懂不装懂,不懂就想方设法去弄懂,这是创造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品质。因此,当我们自己的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时,我们做父母的要一事一议,注意肯定其探索精神。其次,注意引导孩子从弄清最基本的设计原理入手,为孩子答疑解惑。比如: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为什么会唱歌?当然,这种答疑解惑绝对不可用单纯的无线电原理来讲,而应通过孩子所熟悉的事物,通过比喻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些原理。若父母懂得组装,则应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将拆开的东西重新组装好。当然,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父母则可到废旧物品公司或二手市场,以低廉的价格买回一些整件或零部件,并指导孩子进行组装。如此这般,既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再次,要从安全的角度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向孩子讲清楚,这些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都是父母通过努力工作而花钱买回来的,如果弄坏了非常可惜。可以向孩子建议,如果想拆开这些东西看一看,父母将为他提供帮助和支持。当然,这种帮助和支持无非是两条:一条是父母懂得这些物品的组装,则可指导孩子动手;另一条是废物利用。需要特别强调父母切不可见到孩子损坏了家里的物品就大动肝火,斥责并打骂孩子,甚至将孩子说成是“败家子”,以致将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二,孩子们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父母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的举动,不要把自己的判断增加给孩子,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是给孩子的成长泼冷水。
父母要设置一些通道激活孩子的冒险精神。儿童与成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许多在成人看来是熟悉的东西,但在儿童的眼里却是新奇的。许多在成人看来是正常的事情,但在儿童的心目中却充满了刺激。因此,父母在设置培养孩子冒险精神的通道时,应先弃清楚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一个换位思考,并循序渐进。比如孩子一岁左右刚学走路时,就要鼓励他独立前行,即使摔倒了,也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独立前行。孩子三岁左右上幼儿园时,就要鼓励他识路,要帮助他懂得一些交通规则,并在交通情况不很复杂的情况下,采取尾随的方式,让他独立地上幼儿园或到一定的目的地。与此同时,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孩子玩秋千、玩滑板。在孩子五六岁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学游泳、学骑自行车,还可以鼓励孩子去防空洞里玩游戏。当然,在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孩子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妨让孩子坐坐过山车,参加滑雪、登山、高台跳水和漂流等活动,让孩子玩玩“心跳”,让孩子在这种“玩心跳”的过程中,品格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更富冒险和探索的精神。
第三,冒险精神本来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念影响,冒险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上却更多是被视作异类,在许多家庭也很少获得支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在一个充分尊重和宽容冒险精神的社会,失败者亦足以被当成英雄,单身鏖战者同样可以获得足够理解和支持。
第四,要对冒险和投机予以严格区分,在各个层面上鼓励适当冒险、打压投机。这里强调的冒险是指合理的风险,不是蛮勇,当可能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损失时,这种风险就是合理的风险。
由于冒险精神长期未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持,与之外表相似实际却有天壤之别的“投机”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成为相当受信奉的人生哲学。关于“冒险”与“投机”,有一种总结很精辟:投机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企图尽可能以较少的本钱换取巨大的收益。冒险则是把某些一般人看来很重要的东西押出去,以博取一种成功。
应该树立一些正确的理念,将无法无天的“乱来”与冒险精神区分开来。既不可放纵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又不可扼杀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冒险精神。对于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和有悖于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和损人利己的行为,要严厉批评、严加管束。而孩子对他自己的未知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行为,则应予以鼓励、引导和支持。
第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引导,让孩子逐渐把握对冒险活动的预知性和准备性。如野外冒险,就要进行必要的野外求生训练,具备一些规避风险的能力,列好野外用品清单:必要的衣物、应急药品、食品……这既是能力的训练,又是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