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6300000004

第4章 大儒颜习斋、李恕谷与武术

颜习斋(1635—1704),河北博野人,名元,号习斋,虽为大儒,却武功高超,因倡导习武而在武林颇有影响。李恕谷(1659—1733)是颜习斋的徒弟,于康熙庚午中举,随即归隐练武,独创两趟剑术,对习武者影响很大。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文人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扼杀了多少武术人才,断送了多少武术精华,但仅就残留下来的关于武术发展历程的文字资料,没有一篇不是文人撰写的。如果没有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关于“内家拳”的记载,人们可能很难了解“内家拳”的真相。“太极拳”呢,由于有武禹襄、李亦畬这样的文人的练习、研究与推广,才使“太极拳”的理论和影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戳脚翻子门”,不能不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颜习斋和李恕谷二人,由于他们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产生的巨大影响,终使河北蠡县成为“戳脚翻子门”的故乡。

(一)文武兼修的大儒颜习斋

颜习斋,名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北钢村人(北钢村曾一度划归蠡县)。生于1635年,故于1704年。颜习斋幼时读的是明时王守仁阳明学派的书,又笃信“程朱”理学,及长,对原来所学采取了批判态度,终于自成一家,创立了主张“实学”的学派。其学主于“忍嗜欲,苦筋力,以勤家而养亲,而以其余习六艺讲世务,以备天下之用”。晚年他主持肥乡漳南书院,建立规制,设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诸科。他把书院正厅设为“习讲堂”;东面第一斋名为“文事”,讲授礼、乐、书、术、天文、地理;西面第一斋名为“武备”,讲授黄帝、太公、孙吴兵法及攻守营阵、水陆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目;东面第二斋名为“经史”,讲授十三经、诰制、章奏、诗文;西面第二斋名为“艺能”,讲授水学、火学、工学、象学。颜习斋主实践不主虚文,强调“习行”“习动”,反对读死书。他曾说:“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的号召,鼓励世人“动起来”。

他的学生李恕谷,名李塨,字刚主,号恕谷。生于1659年,故于1733年。是河北蠡县齐庄人。与颜习斋居住的北钢村相距不远。据说北钢村和齐庄相距不过十来里地,仅隔一条河(本人没有实际调查过)。

李恕谷是颜习斋的忠实门徒,发挥了颜氏学说,世称他二人的学派为“颜李学派”。他曾于康熙庚午(1690)年中举,后入都任通州学正,一时显达多过从论学。数月后挂官归隐。晚年他修缮了颜习斋的学舍,在其中讲学,从学弟子甚多。他曾说:“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对宋儒理论的批判一如乃师。

这师徒二人又怎么会和武术挂了钩呢?客观讲,“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本来民风淳朴彪悍,好勇尚武。河间、蠡县、饶阳、博野、深州、雄县、霸州、定兴等地就出过许多武术家。当地民风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颜习斋的父亲颜昶,臂力过人,尤善摔跤。曾随军去辽东,死于关外。当时颜家贫穷,颜习斋千方百计筹划盘缠,到辽东寻找父亲的骨骸归葬,时人夸他为孝子。在父亲颜昶的熏陶下,颜习斋8岁向吴洞云学习武术,精于骑射剑戟,而且坚持演练拳械等法,“手著做式,尝终夜不辍”,从小就是文武兼修。他明确指出:“养功莫善于动”,“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并大声疾呼“文武缺一岂道呼!”

在一般人看来,文人习武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不会有真功夫。颜习斋则不然,他不仅坚持习练,而且功夫高超。康熙三十年(1691),颜习斋到开封附近的商水去访李木天。李木天,字子清,是清初学者,也是武术家,同时具有“侠名”。二人谈学问又谈武艺,李木天主张拳法是武艺之本,并为颜习斋演练诸派拳法。随后二人折竹为刀,对舞起来,不数合,颜习斋击中李木天的手腕。李木天惊呼“技至此乎!”李木天是深通技击术的,惊叹而折服。遂命李珖、李顺两个儿子拜颜习斋为师。时人夸赞颜习斋精通拳术,尤深于刀法,除单刀外还精通骑刀和双刀。

正由于颜习斋的功夫高超,所以与他交游的人除了鸿儒高士还有许多武艺高超的技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魏秀升、冉怀璞、彭子谅。

魏秀升字帝臣,也是博野人,与颜习斋是同乡。是当时一位极有名的技击家。他身手矫健,力能格虎。冉怀璞是个拳师,精通双刀,有人认为颜习斋的双刀技法得之于冉怀璞。彭子谅字中博,也是博野(蠡县)人,彭子谅不仅善双刀,还精通单刀。《李恕谷谱》有记载称,康熙二十一年(1682),颜习斋的弟子李恕谷家设谷日之筵,魏、冉、彭三人应邀赴席。席间三人与颜、李师徒切磋技击武艺。筵至深夜,复在月下戏舞。魏秀升显露轻功,平地一跃,遂蹬东室之巅,宾朋惊叹不已。冉怀璞则舞起双刀,如“飞蛟绕蜺,声色极壮”。彭子谅则练完双刀又练单刀,其“赫面黄鬂,昂昂英武,旭武吐豪,张目如炬,睹者赞誉不已”。李恕谷也善双刀法,为颜习斋、冉怀璞传授。李恕谷还精通单刀及枪术,传为五公山人王余佑所传。

王余佑,字介祺,河北新城人,是明末清初的学者、武术家。他少有才气,读孙吴兵法,习诸般武艺,志在维护明朝统治。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他曾在家乡组织武装自卫,曾攻下雄县、新城、容城等县。清军入关,他与族人又起兵抗清,乃至父兄多人遇害。于是隐居五公山,自号“五公山人”,以讲学著书终老乡里。他既有《廿一史兵略》、《通鉴独观》等史学著作,也有《拳术》、《十三刀法》等武学著作。颜习斋、李恕谷佩服他的气节学问,侍之如父。颜李学派文武并重的主张,受王余佑学术观点的影响很深。

(二)独创两趟剑术的李恕谷

前边提到,李恕谷曾于康熙庚午中举,数月后就辞官归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先师吴斌楼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说李恕谷中举之后,回家到北钢村给老师颜习斋叩头。老先生正吃午饭,视李恕谷如无物,照旧低头吃饭,一言不发。李恕谷不敢起来。老师娘见之不忍,问老先生,弟子回来给你叩头,你为什么不搭理?老先生这才说:我嫌他没出息。这才命李恕谷起来,遂教训道:朝廷不请你去做官我还不知道,你为什么背着老师去参加乡试?你是自愿出名吗!清朝初立,尘土浑起,应当处事安稳,静观天下。李恕谷听师训后,回家闭门不出。朝廷派官员来请,他用槐树花煮水洗澡,遍体发黄,言说得了黄病。从此归隐乡间。李恕谷侍师如父,言听计从。因为颜习斋夫妇无子女,有地百亩,每年所收的粮食除了自食之外,余粮全分给贫苦之人。一生仅一个得意弟子,就是李恕谷。

我师父缘何知道李恕谷的故事呢?原来他们是蠡县齐庄的同乡。在齐庄流传吴李不分家的说法。传说早年间李家的寡妇嫁给了吴家,她给李吴两家都留下了儿子,因此吴李两姓均有这位老妇人的血脉。齐庄出了个李恕谷这么个大学问家,自然是全村人的骄傲,何况吴李两姓的人呢!

依照先师的说法,李恕谷初归隐时,雇长工一人,驾着一辆老牛破车,遍游各处深山美景,到处讲学,教授弟子无数,有时到京城住上一段,教个小馆,六部官员多有前来求教者。

据记载,李恕谷曾南游江浙,与山阴毛奇龄论乐律。毛奇龄(1623—1713)曾做过康熙年间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后因病乞归。他博览群书,工诗词古文,善雄辩,而且通音律。晚年性乐《易》,好奖借后进,与李恕谷为忘年交。

李恕谷对武术的贡献很大。先师说他多次到深山古洞探访隐士,只带“避寒青锋”一柄。他对剑的钻研极深,曾创两趟剑术,一趟为青刚剑,一趟为七星剑(又叫七星点斗剑)。这两趟剑都是“戳脚翻子门”传习的剑法。李恕谷还创作了《手足修养术》和《剑的修养术》两篇著作,为习武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恕谷仅留下一副画像,像中李恕谷面带怒容。传说这位画家为了画出李恕谷的“神”,跟了他三年,始终把握不住“神”的真谛。李恕谷一怒,质问道:您跟了我三年之久,难道说我就没有“本像”吗?在这一怒之时,画家言道这就是本像。于是提笔作画:李恕谷腰间悬挂青锋宝剑,坐在山石之上,满脸怒容。此后,这幅画像在齐庄李家,每逢阴历年除夕晚上悬挂,至灯节十六日晚上收起。

齐庄有李姓、吴姓,还有魏姓等。魏姓的魏昌义、魏赞魁是“戳脚门”大师,吴家则有吴振堂、吴斌楼等武术大家。而与颜、李过从甚密的魏秀升、冉怀璞、彭子谅也都是当地人。现在,“戳脚门”传有许多拳经、拳谱。从文字上看,绝非出自文盲之手。当然,并没有证据证明出自颜、李之手。但齐庄武人均粗通文化、重视文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师傅便是一例。当地武人均认为颜习斋和李恕谷对当地习武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传说是他们传下了“青刚剑”、“七星剑”、“金背砍山刀”、“梅花双刀”,至今仍为很多人练习。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开宗立派写春秋、艺坛舵手朱怡堂、耿忠义与耿家脸谱、话剧奏响时代强音、《在康布尔草原上》、兰州舞台变奏曲等。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去重生

    带着系统去重生

    以前我改变不了什么,现在我的我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对我好的,我会十倍还之,不要试图挑战我,因为你承受不了挑战的后果......
  • 学长的米饭

    学长的米饭

    钟当伍最近多了件烦心事,那便是面对何初禾学长的告白,自己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虽然学长对自己很好,可是我们可都是男的啊!事情怎么会变得这般复杂呢?真的好生奇怪啊!
  • 筑路之前1

    筑路之前1

    本篇小说写的是九十年代末,一位年迈沧桑的老共产党员,有史以来从未遇到过一场热闹非凡的筑路场面。此时农村掀起轰轰烈烈的规划庄户、建修道路、建设新农村奔小康的高潮。如此规模巨大的场景激发起年近八十岁老人胸怀蓬勃的热情。冲破阻力和村支部书记共同卷入了为保护洋灰与暴风雨博斗的动人场面。他们相互体谅,互相爱护,忘我牺牲的精神,充分显示出当代人高贵品质的精神面貌。
  • 新月默示录

    新月默示录

    他是背负着家族诅咒的孤狼,历经末世,在新世界中流浪...她是血族希望,沉睡百年,苏醒于他的床上...
  • 血炼灵修

    血炼灵修

    前世,凌天只是一个小小宅男,一天晚上,一觉醒来后居然异世穿越了。心里欢欢喜欢,“哈哈没想到我也成为穿越大军的一员。",但是当他回过神来之时,自己...自己.居然成了一个土匪头的儿子,心中衰的无以复加。哎哟,土匪头的儿子,没想到凌天居然是个富二代,真是不得了,而且本身的天赋也是万里挑一,这出身,这天赋,,比废柴逆袭强多了!作威作福的日子开始了,继承了老爸的钱,离开了山寨前往花花世界,第一站天水城开,从此启了争霸之路,没想到好运再一次来了,在那不仅俘虏了精干漂亮的美女居然还顺带缴获了自己的天才小舅子……一路过来,踩小人,拥天才,建立灵修大陆史上第一大势力!
  • 全能战兵

    全能战兵

    超级英雄的出现,预示着超能力时代的降临。而继超级英雄之后,全球步入进化之路,掌控冰火的能力者、掌控时间的能力者、掌控黑暗的能力者……身怀不死属性,我将演绎不一样的传奇!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王妃帅炸天:相约不分离

    王妃帅炸天:相约不分离

    他,够帅,够酷,够专一。她,够傻,够笨,够真心。一次上课中,不小心穿越的她,刚好降落在他的房间。他正好被父王指婚,不想被指婚的他和穿越的她,会擦出什么火花呢?敬请期待~
  • 萝莉娇妻宣BOSS

    萝莉娇妻宣BOSS

    “老公......我饿......"她拽着他的衣服,”好好好,我带你去吃东西。“他服了这个惹人喜欢的小妖精抱着她去楼下,”嘻嘻,就造老公最最最好了。“她满足的躺在他的怀抱里,告诉全世界,他,他,素她的,谁都抢不走。他,一个高冷大BOSS。她,一个可爱小萝莉。最萌身高差,最帅最萌的组合,不错。他爱着她,她爱着他,谁都抢不走,谁都分不开,他们在相爱。
  • 乌托邦2100年

    乌托邦2100年

    讲述的是一个幻想中的未来世界,人们生活在殖民星球上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展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