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6300000026

第26章 武人从艺?艺人习武

中国武林,历来多有武人从艺、艺人习武的现象。出生于武林世家的杨小楼武功高强,成为京剧名家;京剧大师谭鑫培武功超凡,曾作为武师护过院;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精通“剑术”和“太极”……

关于传统武术的起源,学界历来有不同见解,或说起源于狩猎,或说起源于战争,或说起源于角抵,或说起源于武舞。笔者以为,不管武术起源于什么,只说武术和表演艺术的关系,确实是密不可分的。

(一)武人从艺不新奇

武术本身除具有搏击和健身功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自武术形成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使用武术搏击和健身之余,也利用武术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进行娱乐。这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总要含有武术内容的原因——观众喜欢看,观众能接受。

因此有不少的武人凭武艺街头卖艺(内中不乏花架子,但也有相当的真功夫充斥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武人干脆下海做了艺人。

京剧史上有名的武生泰斗杨小楼(1878—1938),就出生在武术世家。他的祖父杨二喜(一说杨双喜)就是位武术高手,长于拳术,善用大刀,人送外号“大刀杨二喜”。当年杨二喜为穷所困,以卖艺为生。他推着独轮小车进京,车上一边是刀枪把子,一边是童年的杨月楼(杨小楼之父),爷俩在天桥市场撂地卖艺,恰被当时名老生“老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发现。张二奎对杨二喜的武功技艺惊异不止,遂聘杨为忠恕堂科班的武术教师。后来杨二喜成为老徽班的武旦演员。舞台上耍的流星锤即为杨二喜所创。

他的儿子杨月楼(1844—1890),得武术家传。在杨二喜就任忠恕堂武术教师之后,便也入科学戏。杨月楼习武生,长靠短打皆能。其演《安天会》的孙悟空,出台能翻108个筋斗,成名后,人送外号“杨猴子”。

杨小楼的技艺更不必说,人称“武生泰斗”,与余叔岩、梅兰芳并称“三大贤”。他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精通六合拳和通臂拳。

京剧界还有个知名人物是李洪春(1898—1990),以红生(关羽戏)著称。人称“李洪爷”。

李洪春也出生在武术世家。其祖父李友明是清末有名的镖客。人称“花鞋李三”,后因逃荒来到京城,经万盛镖局举荐至百顺胡同名须生程长庚大老板的三庆班看家护院,兼教艺徒武术。在李友明的教导下,李家人都重视武术。李洪春成名后专攻“红生”,为此他又拜武术名家孙文奎学“关王十三刀”(青龙大刀)。以后在关羽戏中不断地加工展现,形成关羽独特的身段,尤其在《阅军教刀》(又称关羽教刀)中完整的表演了这套“关王十三刀”,那是货真价实的武术刀法。

李洪春于解放初年搬到南小街新鲜胡同,与清肃王府格格金受之家住对门。金受之自小习武,从师于名镖师、查拳大家沈辅臣,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有盛名。此时金受之居家无事,是李洪春鼓励他开办“金受之武术社”,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

武人从艺中,有一位张占福(1844—1924),人称“张黑”。张黑长于武术,又在马戏团学过艺,还做过镖师,后来下了海。他是光绪年间武功最佳的武丑演员。他练的是蹿高纵远、滚背爬坡的功夫,所练的家伙都不带响动,撒腿跑着往墙上一蹿能后背靠墙,两脚离地,是一种叫做“粘糖人”的高超轻功。张黑在舞台上常显露武功,据说唱《大卖艺》的时候他由台帘里跑出来,将身一转,肩背靠在台柱子上两脚悬空,露一手“粘糖人”。在两张半桌子上拿顶,在椅子上翻“云里提”(往脖子上套圆圈,连翻三次,套三次圆圈)。他的动作身轻体快,跌扑翻滚,迅疾异常,人称“鼓上蚤”。由此可见,武人成为艺人后,武术功夫往往能让他在舞台上独占鳌头。

而近几十年来,多少武术高手从影触电,既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还将中国武术介绍给全世界。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李小龙,他的影视作品不仅使中国功夫名扬全球,还创立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紧随其后的成龙、李连杰更是锦上添花,终使中国武术风靡世界。

(二)艺人习武有追求

那些出身梨园世家的演员在求艺过程中往往也要学习武术,甚至在大红大紫之后,还要从武术中汲取营养。这不单单是武行演员,文戏演员也不乏学武者。

最著名的是谭鑫培。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是个唱老旦的演员。谭鑫培从小学习武生、老生。19岁时在京东遵化马兰峪搭入吴阎王的“粥班”(赶场多、挣钱少),日子过得非常苦。更不幸的是,很快他的嗓子便“倒仓”了。嗓子一坏,便不能上台。有镖行的朋友建议他去给大户人家护院。当时谭鑫培还有些犹豫,担心一个唱戏的,干不了护院的差使。可是那位朋友认为他是唱武生的,有武功,护院正合适。因为护院差使不重,还有空闲时间可以练功吊嗓。镖行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丰润县姓史的大户(另一种说法是通州徐家)。当时谭鑫培在京东一带唱戏,由遵化至丰润实没多远,估计应是到丰润史家护院。

谭鑫培在护院期间曾有“单刀退贼”的传说。说他守夜时发现飞贼潜入史宅,谭鑫培一个跃身上房,大喝“休走!”贼人大惊,掷出飞刀,谭鑫培一手接刀,一手打出飞蝗石子,贼人着打,滚下房去,谭鑫培飞身下房,挺单刀擒住飞贼。这一段传说,笔者叙述简要,而在演艺人士嘴里则绘声绘色。

谭鑫培在史家护院一年多期间,拜能人为师,学会了少林拳脚、棍棒、刀法及蹿房越脊的功夫。还开始练习内功。所以,他守夜时,往往是挎一口单刀,背着紧背低头花装弩和一袋飞蝗石子。于是江湖人称“单刀小叫天”。“小叫天”是他做艺人时的艺名。后来他嗓子恢复,又回到戏班,逐渐成为伶界大王,菊坛领袖,这“单刀小叫天”的雅号仍不时被人提起。

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学习武术,将武术技艺运用到京剧表演中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了。其版本也有多种,一说梅兰芳的剑术、尚小云的猴拳是向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学的,一说梅兰芳向形意名家傅剑秋学习武术,一说高紫云向梅兰芳传授了龙形太极和太极剑,一说李式(李瑞东)太极名家高瑞周曾任梅兰芳的武术教习,梅兰芳常练的剑术即李式太极十三剑。笔者还听说梅兰芳向上海米姓拳师学过武术,特别是双剑。看来梅先生喜好武术、学习武术,广为人知,曾向多位武术名家请教恐怕也不容置疑。

但梅兰芳最早接受武术熏陶却是从他的姑丈秦稚芬那里。

秦稚芬曾做过演员,早年学的武旦,艺名五九。学艺期间他曾向天津有名的武术家、书法家魏铁珊学艺。据说魏铁珊传授高超武功给演员的只有秦稚芬一人。因此秦稚芬练得一身真功夫。他能在摆着两盆盆花的条案上,先穿梭似的打一套猴拳,然后在盆花上扎马步一小时。他对棍棒、七节鞭也极为精通,在陶然亭黑窑场走会时,他能站在奔驰的马车上耍弄钢叉,令当时的名武生俞振庭啧啧叫绝。

秦稚芬后来做了梅兰芳的保镖。民国二、三年(1912、1913)间,出现了戏班争夺梅兰芳的纠纷,一位田老板因未能争夺到梅兰芳,就想教训一下梅先生。一天上午,田老板带着36名武把子到鞭子巷梅宅寻事。梅兰芳闻讯从后门直奔秦家。秦稚芬则飞快迎上前去,双方一言不合,秦稚芬扯开大褂,抽出一根防身用的三尺马棒,挥手就打。36名武行没见过真阵式,有的被打翻在地,有的被打伤腿骨,个个狼狈逃窜。隔了一个月,田老板又派来四个彪形大汉,在给孤寺门口的空地上与秦较量,秦稚芬抡起七节鞭,四个大汉一个被打破脑袋,一个后脊梁中了一鞭,另两个招架不住,拔腿便跑。过后纠纷得到解决,只是与武术无关了。

梅兰芳6岁学艺,每天天蒙蒙亮就由师父领到城墙根去喊嗓子、踢腿。稍长之后,又跟着姑丈秦稚芬学习多种拳术,以及跷功和武把子。秦稚芬应当是梅兰芳第一位武术教师。梅兰芳成名以后,坚持以武术锻炼身体。在他蓄须明志息影舞台期间,每天打两套太极拳。新中国成立后,他搬到护国寺居住,他的床旁桌几后面倚放着一把分量不轻的钢制宝剑。每天用这把剑练习剑术。《梅兰芳舞台艺术》曾拍摄了他在家中练太极剑的画面,用的就是那把剑。梅兰芳六十多岁时,依然能在《霸王别姬》“舞剑”结尾时下腰拧身,足见他的功夫是多么扎实。这是他艺术长青的关键所在。

梅先生是将武术中的技艺作为营养借鉴到戏曲表演上的典范。为人称道的《霸王别姬》的舞剑,就是他集几十年武术经验,结合舞台需要和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而创造的。

舞剑是《霸王别姬》的精华,梅先生说:“万不能把它(舞剑)演成武术表演。《霸王别姬》里的舞剑,是把京剧《鸿门宴》和《群英会》的舞剑,还有《卖马当锏》的舞锏的舞蹈加以提炼变化,同时吸收国术中的剑法汇合编制而成的。”这段舞剑绝非哪门哪派的剑法,而是京剧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华。

程砚秋先生也是位武术迷,他曾向“醉鬼张三”张长祯学过“三皇功”门的功夫,又向太极名家高紫云学过太极拳及对练方面的武功。他在舞台几十年,从未忽略过武术的研究,从兵刃到技术,曾有许多新颖的设计。

程砚秋疾恶如仇。1943年在上海演出结束后途经天津返回北京时,在车上拒绝日伪车警的勒索,伪车警恼羞成怒,下车时,纠集伪特务数人于前门火车站无理寻衅,意欲殴打程先生。多亏程先生精通武术,孤身击溃了四五个特务,身体发肤未受丝毫损伤,抽身脱险。此事以后,程先生誓不屈服日伪淫威,遂隐遁西郊青龙桥,务农陇亩,谢绝舞台。

(三)武术登台增光彩

艺人习武,目的还是在舞台上增加光彩。京剧有出《翠屏山》,写的是石秀杀嫂的故事。“杀山”之前,有酒楼耍刀一场。早年间名小生徐小香耍的是“四门刀”,汉剧演员演此剧多耍“七片刀”。到了谭鑫培,动作更加细腻:入店饮酒脸不抹油,店东催其起身,石秀将桌斜掀,以口衔刀而起。谭鑫培所用是真佩刀,牙口不好,断不敢咬。耍刀则改练武术套路“六合刀”,与花哨讨俏的舞台刀法大不相同。据说此刀法后传与刘春喜,再传与丁永利。王金璐15岁时向丁永利学得,又经武术家高紫云指点,以后他每演《翠屏山》,海报上必注“带耍六合刀”。足见此刀影响之大。而李万春演《翠屏山》时,则在六合刀中加上八卦刀和滚堂刀法,更具表演性。李万春在《佟家坞》一剧中,设计一套七节鞭开打,一手宝剑一手七节鞭,称“剑里加鞭”,是从武术“刀里加鞭”化来的。后来荀慧生剧团排演《小刀会》,扮演潘启亮的茹绍瑞又借鉴李万春的“剑里加鞭”,创出舞台开打的“刀里加鞭”,火爆异常。再如叶盛兰的大弟子李元瑞,小生、武生两门抱,尤以短打见长。他演的清装戏《东皇庄》拿康小八,是出真刀真枪的大武戏。开打基本为武术路数,演来却不失京剧之美。

艺人习武的故事真是多得数不清。盖叫天向镖师刘四爷学武术,在京剧《武松》“飞云浦”一段中,武松抡起手轴(手铐)与杀手有一段对练,乃是“九节鞭进枪”的套路,紧接着又是一段“梢子棍进棍”,那都是纯粹的武术套路。而他在《恶虎村》中创“雄鹰展翅”的造型,轰动一时,今又被练习鹰拳的传人所采用。何月山号称勇猛武生,真刀真枪上台。本人曾看过马连良先生主演的《摘缨会》,剧中唐狡的扮演者谭元寿先生就在台上完整地演练了一趟少林刀法。至于杂技、马戏演员的爬杆、钻桶、钻圈等项目,多来自武术轻功门的功夫。鞭技、弹弓、飞刀原本就是武术中的科目。民间舞蹈中的武术扇、弓舞、剑舞则都是武术套路的演变。博大精深的武术成为表演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库,为艺术创作提供着丰富多彩的素材。武术与文艺实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灯谜入门必读

    灯谜入门必读

    本书主要讲解怎样猜谜制谜、如何欣赏灯谜、怎样组织灯谜活动等灯谜的基本知识。并提供趣味灯谜作品,以供读者试猜或选作灯谜活动的题目。全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是灯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是设谜解谜的好帮手。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热门推荐
  • 寡人有疾,其名相思

    寡人有疾,其名相思

    玉珥只是想把自己嫁出去,谁知一不小心就克死了四个未婚夫,成功戴上了‘克夫’的帽子,没人敢娶她了。没人要就没人要,就让她安安静静做个单身狗吧。但谁能告诉她,她家皇叔为何总是三更半夜爬窗进来自荐枕席?开口闭口‘你寂寞吗’,还能不能好了,别的不说,就说爬窗就爬窗为什么非要把窗拆了?被拆了十几次窗之后,玉珥终于忍无可忍,心力交瘁道:“皇叔呐,咱们来商量商量,我给你留门,下次你想来我房,走门行吗?”“不行!”“你能理解我每天晚上都被冷风吹成面瘫的心情吗?”某人耳根红了红,想来是装的,然后娇羞地低下头,无耻道:“我们是在偷情,爬窗我比较有感觉。”“……”谁他娘跟你偷情啊!感觉你全家啊!
  • 太古原界

    太古原界

    满天星宇,万族林立,众强四起,而人族势微;星宇无数界面,人族被迫进入上古大能制造的仿界生存。吴天十三年凡人,皆因一块神秘石头强势崛起,夺天地造化,聚万众气运于一身,在压迫的万族中带领人族杀出重围,屹立万族之巅。娇羞霸气的青梅竹马,冷酷无情的风族千金,还有......你们都给我等着,我要一个个收拾你们
  • 深渊之生存权利

    深渊之生存权利

    一次神秘的地陷事件,一个诡异的巨大谜团,一只各怀鬼胎的考察队,一曲人类文明的哀歌,人们热衷于把好奇的目光投向广袤的宇宙,却忽视了脚下的大地。新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一万年的进化史,除了科技的日新月异,还有逐渐膨胀的狂妄,忘却了对自然,科技的敬畏。而惩罚,终将到来!
  • 异界通灵王

    异界通灵王

    在人类的认知中,‘灵魂’无疑是最神秘元素之一,一场对异世界的探索打开了主角的灵魂之旅······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 EXO之越长大越孤单

    EXO之越长大越孤单

    曾经的她光芒四射,活泼开朗,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讨厌笑?是什么让她恨自己的亲人?是什么......相遇EXO后又是否会不一样?
  • 爆宠萌妻:总裁,我宣你!

    爆宠萌妻:总裁,我宣你!

    相错亲,认错人,领错证,就这样同居了。约定好,只是契约婚姻,彼此没有身体的接触,不干预对方的私生活,可是……他为何夜夜来她房间里?他为何越来越不老实…?他为何不让她跟别的男人见面?他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生气?他说:因为我宣你啊!可是她拒绝了!他心疼的离开,终于摆脱他的控制,可她却发现,原来总裁大人:我宣你很久了!可是他能随随便便和好么?不,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看我怎么整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球大作战

    地球大作战

    外星生物智能生命往地球投放一种生物病毒,想要彻底霸占地球的资源,致使地球百分80的人变成外星人的奴隶“丧尸”,人类的末日到来,只能像老鼠一样苟延残活。楚河重回到末日前一个月,誓死捍卫人类的未来。
  • 时光会懂我多爱你

    时光会懂我多爱你

    由真实故事改编她,叛逆,固执,任性。却偏偏爱了一个人六年,她的爱不像她的性格一样任性,她对所以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却偏偏爱了一个人六年,有人问她,你不觉得痛吗,她说,痛啊,有什么办法谁叫我爱上了他。他,阳光,善良,乐观。却也爱了她六年,他很腼腆不敢对她承认自己爱她的事实,有一天,在他终于鼓起勇气要对她表白的时候却有人阻止。
  • 风雨乾坤

    风雨乾坤

    春夜,我国某省锦江市市区,华灯竞放,灿烂辉煌。一座座耸立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电器城、美食街、大酒店、夜总会等霓红灯招牌,五颜六色,变幻莫测。路上各种小轿车川流不息。路边熙攘的人群中,间或夹杂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