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心里,也许在身上,我们该有一根“刺”,在这根刺刺痛我们时,让我们想起自己的责任与不足,使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刺”很痛,刻骨铭心,可是只要我们接纳它,并且学习感谢,打开我们的心灵仔细聆听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声音,一定会听到“刺”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2.1 照照你的心灵
我们每天都会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衣着、面庞,可是我们曾几何时敞开我们的心灵去仔仔细细地照一照呢?去照照心灵,那样收获会更多。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在五十多岁时写了自传《忏悔录》。在这部自传中,他没有美化自己,而是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种种恶行与隐私。他是这样说的:“请您把那无数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是的,我们并非圣人,由于社会污浊的浸染,我们的心灵难免产生渣滓。问题在于我们要正视它,不要让它在心中安然存在。而对于阴暗的东西的根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它暴露在太阳底下。这需要勇气,需要自己对自己高要求。要知道,这样做,并不会损坏你的形象,只会提升你的自信,升华你的人品。卢梭没有因对自己心灵的解剖和赤裸裸的袒露而觉得无地自容,他忏悔了,他的心灵净化了,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人。
敢于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做到诚实无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才是一个真正快乐轻松的人。
2.2 信任是一种能量
世界上如果没有信任,一切亲情、友情、爱情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每个角落都是尔虞我诈的欺骗,社会将毫无秩序可言。信任是最好的支持,它是对人性的肯定,它对人的帮助在于心理道义上的重建,其意义超过了物质的支援。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出名的地痞,整日游手好闲,酗酒闹事,人们见到他唯恐躲避不及。一天,他醉酒后失手打死了前来讨债的债主,被判刑入狱。
入狱后的地痞幡然悔悟,对以往的言行深深感到懊悔。一次,他协助监狱制止了一次犯人的集体越狱事件,获得减刑的机会。
从监狱中出来后,他回到小镇上重新做人。他先是找地方打工赚钱,结果全被对方拒绝。这些老板全都曾经遭受过他的敲诈,谁也不敢雇他来工作。食不果腹的他又来到亲朋好友家借钱,遭到的都是不信任的目光,他那刚充满希望的心,开始滑向失望的边缘。这时,镇长听说了,就取出了100美元送给他。他接钱时没有显出过分的激动,平静地看了镇长一眼后,消失在镇口的小路上。
数年后,地痞从外地归来。他靠100美元起家,苦命拼搏,终于成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不仅还清了亲朋好友的旧账,还领回来一个漂亮的妻子。他来到镇长的家恭恭敬敬地捧上了200美元,然后说:“谢谢您!”
事后,费解的人们问镇长,当初为什么相信他日后能够还上100美元,他可是出了名的借款不还的地痞。
镇长笑了笑,说:“我从他借钱的眼神中,相信他不会欺骗我,我那样做是让他感受到社会和生活不会对他冷酷和遗弃。”
就这样,信任拯救了一个即将走向极端的人。
信任别人,归根结底就是信任自己的判断。只有非常自信的人,才能给予别人非常的信任。
信别人就是信自己,这是推己及人的道理。信任不值得信任的人,会改变这个人,使他值得信任;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会使这个人更加值得信任。这就是善花结善果。
信任是伸向失望的一双手,一个小小的动作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把信任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说不定在你的身边会出现一个奇迹。
2.3 这样做并不难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吝啬自己的语言,因为你并没有意识到一句真诚的话语对于困境中的人是多么重要。
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对方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同情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她)无私的帮助的确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还应让他(她)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和价值——只有充分相信自己以后,才有决心去摆脱困难,去证明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弱者。
2.4 “刺”对我们说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也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在保罗的身上有一根刺。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上并没有明说这根刺代表什么。许多解经家猜测,也许是这样,也许是那样,意见各不相同。不论是什么,以保罗性格之刚强,信心之坚定,他以“刺”来形容,足以见得带给他的痛苦有多么深切,以至于三次求告主,叫这“刺”离开他。
可是上帝并未应允他,只告诉他“我的恩典是够你用一生的”。上帝之所以允许这根“刺”留在保罗身上,目的是恐怕他过于自高自大。以保罗当时的地位、声望,以及受信徒拥戴的程度,他是有资格虚荣骄傲的。上帝以一根“刺”提醒他,他既是神的仆人,就应当柔和谦卑,成为众人的榜样和见证。
很多时候,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一根“刺”,或许是身体上的疾病伤痛,或许是家庭的变故不幸,或许是感情上的挫折,或许是事业上的打击……“刺”很痛,刻骨铭心,可是只要我们接纳它,并且学习感谢,打开我们的心灵仔细聆听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声音,一定会听到“刺”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2.5 学会忘记
我们大多能记住恩情,但很难忘却怨恨。事实上冤家宜解不宜结,最高的境界是记住他人给你恩泽的同时忘却怨恨。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与朋友吉伯、马沙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失足滑落,眼看就要掉下深谷,机敏的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刀镌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旅行几日,来到一条河边。两人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控制住自己,没有还手。他一口气跑到沙滩上,用力在沙滩上又写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不寻常的旅行结束了。有一天,阿里不解地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很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记住吉伯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流动逐渐忘得一干二净。”
牢记别人给予你的恩德,把它刻在石头上,也刻在心里,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激励你去帮助别人;刻意地忘掉你对别人的怨恨,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你的生活中忘掉,你将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