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800000011

第11章 坐稳“泛蓝共主。”

均反“台独”的4位副主席

19日下午,中国国民党十七全会举行第二次大会,大会通过日前中常会通过的十七全政策纲领。其中,政策纲领草案以“民主、和平、新希望”为总诉求,同时纳入党主席连战大陆行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以及副主席江丙坤3月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达成的十二项共识,还有新任主席马英九的竞选政见。

在具体政策的行动纲要中,两岸政策方面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实现“三通”等。这份名为“民主、和平、新希望”的纲领共有六大项,分别为一、创造对等双赢,壮大台湾实力;二、贯彻“民主宪政”,建设法治台湾;三、创造台湾优势,振兴“国家。”

经济;四、建构公平社会,开创人民幸福;五、促进族群和谐,建立公平社会;六、营造清新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六项政策纲领中也包括六项行动纲要。其中包括,连战和平之旅达成的“胡连会”五项共同愿景,以及马英九竞选政见,皆纳入行动纲要。在两岸关系方面,国民党表明反对“台独”,主张回归“九二共识”重启两岸会谈,并以“连胡会”五项共同愿景为基础,搁置政治争议,推动签订和平协议,致力经贸合作。

在经济发展方面,国民党主张:循序迈向两岸共同市场,将台湾打造成自由贸易岛;持续提升产业研发创新能力;推动精致服务业,全面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发展优势农业,开拓大陆市场;平衡“政府”财政收支。

下午的大会重点讨论多项提案,其中尤以马英九所主张的《党代表直选常委》以及拥王派所主张的《党代表行使副主席同意权》最受人瞩目。除此之外,全代会还讨论了党章修正案、荣誉党主席案及决议文、通过中委会秘书长等人事案,也包括讨论中常委任期由一年改为两年及党员缴交党费案。其中,党章修正案中关于废除“排宋条款”的提案被认为是促进泛蓝合并的重大一步。

国民党党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党员曾经受停止党权一年以上、撤销党籍、开除党籍或是注销党籍等党纪处分,不得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或是党主席。依照这个条款规定,当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如果因为国亲合并回到国民党,没有角逐国民党党主席的资格,这个条文也被外界称为是“排宋条款”。中常会也通过“排宋条款”修正案,取消受党纪处分者竞选中常委与党主席的限制,作为国民党敞开大门的政治号召。马英九在另一场合也表示,只要是过去离开国民党、愿意回来的党员,党内一定尽量排除障碍,让大家回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删除“排宋条款”,其目的就是促进泛蓝整合。

同日,中国国民党第17次全代会行使国民党副主席同意权,表决通过吴伯雄、林澄枝、江丙坤、关中出任副主席。国民党新选出的4位副主席,各有所长但均反“台独”。

吴伯雄的亲民形象深入人心。吴伯雄1939年6月生于桃园一个名门望族。1968年7月,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参选桃园县第四届省议员,顺利当选,正式进入政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2年12月,吴伯雄角逐桃园县长成功,并在工业发展、道路建设等方面颇有建树,赢得县里各界人士的称赞。当时,蒋经国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提拔年轻有为的台籍人士进入政坛。吴伯雄任职县长没几年,就于1976年8月被调到最大的省营事业“公卖局”任局长。1984年,吴伯雄出任“内政部长”,并很快进入国民党决策核心,成为中常委,可谓扶摇直上。不料,1988年7月,吴伯雄突然接到调令,让他担任台北市长。后来披露,这一切都是“李登辉的意思”。本想辞职的吴伯雄忍着心中的不满,接受了任命。

在市长任内,他积累了雄厚的人脉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政绩确实比较出色,另一方面也与他的亲民形象不无关系。吴伯雄在公开场合出现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从来不会拒绝民众提出的握手、合影等要求。2000年11月,吴伯雄率领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代表团首次回到祖国大陆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多年来,他经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关注福建家乡的发展。

吴伯雄曾这样说道:“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领导人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林澄枝嫁入豪门但作风低调。她是目前国民党内唯一的女副主席。她1939年2月出生在高雄县一个大户人家,24岁时嫁给台湾前“副总统”谢东闵的儿子,进入政治豪门。1989年,50岁的林澄枝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赏识,开始步人政坛,仕途发展非常顺利。林澄枝之所以能在台湾政坛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她从不与国民党内任何派系发生纠葛,凡事不出头。在担任“文建会主委”期间,她每天清晨6点起床,然后看3份报纸,重点了解外界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如果发现有批评意见,她会马上给下属们提出来,要求改进。这种敬业精神,使她广受好评。

2000年6月,在国民党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希望国民党能出现一位女副主席。连战经过深思后,宣布林澄枝出任这一职务。但林澄枝还是维持一贯的低调作风,很少公开讲话或在媒体露面。连战决定卸任后,林澄枝本来要随他一起离开。不过,在马英九三番四次的挽留之下,她最终决定留下来与他一起振兴国民党。

江丙坤擅长财经,形象不错。江丙坤今年73岁,出生于台湾南投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的节俭,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努力,认真负责”的性格。1960年,他考取第一届台湾“中山学术奖学金”赴日进修。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把奖学金都留给了家人,自己半工半读获得东京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学位。1982年,江丙坤得到国民党高层的赏识,开始进入“经济部”工作,赢得了“国民党头号财经战将”的美誉。

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他以“扩大内需”来应对这场风暴,获得一定成效,使台湾经济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就连平日里把国民党官员骂得狗血喷头的民进党“立委”,也不得不称赞他是“最负责任的公务员”。2000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但江丙坤的上升势头并未受阻。陈水扁几度想借重江丙坤的财经特长,拉拢他“入阁”,甚至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职位来诱惑他,都被江丙坤拒绝。2001年底,他当选“立委”,次年2月,当选“立法院副院长”。

2003年3月,又出任国民党副主席。2005年3月,江丙坤率团到大陆访问,达成12项共识,在岛内赢得了普遍赞誉。

关中作风豪放,人脉很广。关中出生于1940年6月,辽宁省凤城县人,满族。1949年,其父关大成带着全家随国民党赴台后,在当“立委”之余还经商,赚了不少钱,再加上关大成为人豪爽,关家自然门庭若市。耳濡目染之下,关中也非常喜欢交际。后来,关大成生意失败,关中也陷入窘境,不得不靠送报、当家教赚点学费,他也逐渐学会了内敛。大学毕业后,关中加入了国民党。此后,他远赴美国麻省佛莱彻尔国际关系研究院学习,获得外交与法律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

1977年,关中在当时国民党组工会主任李焕的引荐下,出任青工会副主任,走上仕途,其豪放的作风展露无遗,人称“关老爷”。再加上老丈人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关中在军中也有很多关系。一次,他宴请一批少壮派将领吃饭,一桌宴席上合起来竟有12颗星。1989年,关中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兼组工会主任!,同年底因国民党在三项公职选举中失利,他辞去职务,后转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1992年,关中当选“立委”,1996年出任“考试院副院长”,现任“国发会”院长。

关中始终坚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两者是一体,不应被分化。2000年国民党失去政权后,身为“考试院副院长”的关中坚决要辞职。他表示:“没什么好说的,我不会向主张‘台独’的‘总统’敬礼。”2002年,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关中力主“国民党要重建,就做一个坚持是中国人的政党”,抛弃李登辉路线。据台湾媒体报道,自1998年竞选台北“市长”到现在,马英九已与关中合作了7年。分析认为,马英九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后,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他迫切需要可以信任的副手,党性强的关中正是理想的人选之一。

而且关中擅长组织和宣传工作,在2008年“大选”之际很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首度出任副主席的关中表示,党主席马英九改革理念非常强烈,更感到责任重大,需要一些资深的朋友投入。关中说,他在副主席职务上是新面孔,但在国民党里面他是老面孔,服务国民党已经28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服务过,未来希望对国民党、对马英九有贡献。

马英九的党务人事案也相应出台,詹春柏、陈大代等人任要职。党务新人事方面,连战党主席任内的王金平等5位副主席,除马英九新任党主席、王金平执意离去之外,空出的2席副主席位子,一席为虚位以待王金平,另一席由现任“国发院长”关中接任,预计17届二中全会再新任一席青年团团长任副主席。除新任副主席关中外,其它新任的秘书长、副秘书长、主席办公室主任以及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过去均出身党务组织系统。新任党秘书长一如外界所料,为曾经二度辅选马英九选台北“市长”的詹春柏;二位副秘书长,一为张昌邦留任,另一席为“国发院副院长”陈大代,陈大代过去也属国民党组工会(组发会前身)体系,长期与关中一同培养辅选精英;新任党主席办公室主任为潘家森,过去在国民党省党部、基隆市党部及高雄市党部多所历练,战绩丰富。

20日下午,选举产生了国民党新一届中央委员210名。前10名依序为卢秀燕、黄昭顺、李纪珠、许显荣、洪玉钦、连胜文、林益世、王又曾、丁守中、陈金让。11到20名依序为胡志强、王志刚、潘维刚、蒋方智怡、欧晋德、曾永权、阮刚猛、廖宛汝、李全教、蒋孝严、侯彩凤、蔡正元。本次当选的女性中央委员票数相当高,呈现“女人天下”局面,选举结果前30名中就有11位女性,果如前任党主席连战所言,“女性撑起半边天”。

8月20日晚间20时15分,中国国民党第十七届第一任31位新任中常委终于出炉,在中央委员选举中排名第二的黄昭顺得648票登中常委榜首,前党主席连战之子连胜文得625票排名第二,成为最大“黑马”。这是国民党首次由党代表直接选举产生31名中常委。

排位前十名的中常委有:“立委”黄昭顺、连战之子连胜文。“立委”卢秀燕、“立委”李纪珠、“立委”林益世、“立委”丁守中、“国策顾问”王又曾、复华投顾董事长王志刚、“立委”蒋孝严、台中“市长”胡志强。

其它中常委分别是:“立委”李全教、“立委”洪玉钦、蒋经国儿媳蒋方智怡、太子汽车企业集团总经理许显荣、“立委”吴育升、前台北市“副市长”欧晋德、前“国大议长”陈金让、“立委”赖士葆、“立委”蔡正元、“立委”洪秀柱、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台北市“议员”林奕华、“立委”周守训、威京集团创办人沈庆京、中信金控董事长辜濂松、“立委”侯彩凤、劳工代表姚江临、“立委”朱凤芝、前“立委”杨吉雄、“立委”徐中雄、“立委”章仁香。

连胜文在选举结果揭晓接受访问表示,对选举结果感到惊讶,感谢党代表支持,这代表国民党肯给年轻人机会,也代表他将肩负更多责任,未来他也会在中常会提供不同观点的声音。他说,他过去陪着连战走过国民党最艰辛的时刻,一路走来,他也都照着连战的指示,脚踏实地少说话,谦虚待人。连胜文强调,他曾放弃中央委员提名,当选中常委更不代表家族政治。

中共中央和胡锦涛主席的贺电

7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贺电全文如下: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

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二〇〇五年七月十七日

7月17日下午,马英九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贺电发表书面谢函表示:

“本人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期盼贵我两党能依循今年四月二十九日连胡会五点共同愿景,推动两党交流,促进两岸之和平、繁荣与发展,共同为谋求两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

8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马英九主席,祝贺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贺电全文如下: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马英九主席:

值此贵党召开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之际,谨致祝贺!

贵我两党于今年4月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开启了两党交流的历史新页。由衷期望贵我双方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努力,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创两岸互利双赢的新局面,造福于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二〇〇五年八月十九日

同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电贺连战荣任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

贺电全文如下: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连战先生:

值此先生荣任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之际,谨致诚挚祝贺!

先生自领导中国国民党以来,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贡献良多。今年4月,先生率中国国民党代表团应邀来访,与我党进行交流与对话,举世瞩目。我们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我两党共同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已铭记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衷心期望与先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光明未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二〇〇五年八月十九日

连战复电感谢胡锦涛总书记对他当选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的祝贺。

连战在复电中表示:

“北京一会,展开两岸两党新关系之序幕,匆已四月。此期间,承先生支持,在贵我两党共同努力下,各项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之措施,均在陆续推动之中,已获民众高度的肯定。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为贵我两党的共同责任,也是先生与永平对中华民族以及两岸人民的共同使命。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已将本年四月廿九日先生与永平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政纲,代表本党所有同志对两岸愿景的庄严承诺。此次大会决议聘永平为荣誉党主席,承先生来电致贺,谨申谢忱。永平所念兹在兹者,不仅为中国国民党之中兴,更是两岸和平双赢的实践。在历史长河中,机遇难得。两岸领袖人物,实应本于为民谋福之宗旨,掌握此一契机,提升人民之福祉,共创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永平仍将本一贯之初衷,以及对民族之责任,与先生共同努力,化愿景为真实。”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二十六日也致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来电祝贺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表示感谢。内容如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暨胡总书记锦涛先生:

本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之日,承蒙惠电祝贺,与会全体代表、本党中央委员会及马英九主席,同表谢意。

大会对贵我两党今年四月二十九日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已无异议通过列入本党政策纲领,作为今后本党两岸政策之基础与目标,已持续推动,共创台海局势之稳定,共促两岸关系之发展,共谋炎黄子孙之未来。

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预示着国民党开始进入“马英九时代”,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得到贯彻,但泛蓝能否整合、2008年泛蓝军能否夺回执政权尚有待观察。

一、马英九当选是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

实力雄厚、人脉丰富的王金平发起猛烈的组织战攻势,国民党主席连战及多数中常委、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泛蓝重要人物支持王金平,但马英九仍然高票当选,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超级政治明星”和“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期盼”。马英九自从政以来,形象清新,人格操守受到各界肯定,赢得多数党员、尤其是女性党员的支持。马英九承诺当选后组织青年团,任用年轻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对年轻党员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马英九自今年宣布参选以来的民调一直领先王金平,多数泛蓝军支持者支持马英九2008年参选“总统”,就是最好的说明。

其次,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改革、夺回执政权的心态,是马英九当选的重要因素。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弊端重重,组织涣散,影响力与整体实力逐年下降。尤其是国民党连续两次在“大选”中失败,即使“连宋配。”

也难逃失败命运。国民党基层党员期待国民党权力机构“世代交替”,渴望国民党改革,为“百年老店”展现新气象,最终在2008年东山再起,夺回执政权。马英九一贯主张国民党改革,扫除黑金,予人开拓进取的形象,给泛蓝选民以“2008年总统选举胜选”的希望,符合泛蓝选民的需要。《联合晚报》评论文章认为,夺回执政权是“泛蓝选民的钢铁意志”,马英九的魄力与形象吻合这个工具角色所应具备的条件。事实上,马英九不只在台湾北部大胜,在“本土意识”强烈的中南部也遥遥领先,甚至在王金平的老家高雄县也有3500多票的优势,充分说明在“改革、胜选”的总目标下,国民党基层党员不分地域、不分省籍支持马英九。

再次,国民党党员结构对马英九有利。国民党约105万党员中,台湾南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中部、北部的党员占三分之二。更主要的是,约19万坚决反对“台独”的黄复兴党部党员被视为关键票源。

第四,王金平形象不如马英九,“不排除‘台独’选项”的言论又得罪了深蓝选民,而他所擅长的组织战战力相当有限,是王金平败选的重要原因。

王金平十度连任“立委”,三任“立法院长”,善于与岛内各党派、地方派系打交道,被称为“唯一一位能受连战、宋楚瑜、李登辉、陈水扁接受的政治人物”。而王金平自选战开打以来走上层路线,主打传统的组织战,依靠地方派系,给人更多的是“守成”的形象,离泛蓝选民的要求相差甚远。国民党失去政权后,不再有足够的资源供养传统组织,见风使舵的国民党地方派系不少倒向民进党。在中南部民进党执政县市,国民党地方派系更形同瓦解。

与此同时,基层国民党员自主性迅速抬头,派系运作作用有限,不愿听命党中央的指挥棒。另一方面,王金平“成功策动”三位外省籍大老、百余名将领力挺,看好度迅速升高,激起挺马群众的危机意识。此次选举投票率是50.17%,而黄复兴党部投票率高达70%,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二、国民党即将进入“马英九时代”,但马英九处理党务的能力面临考验,党主席权威面临一系列挑战。

坐拥台北“市长”的行政资源,背靠国民党机器和国民党资源,尤其是坚强的民意支持,马英九在2008年泛蓝“总统”参选人提名战中抢得先机,形同通过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初选。

现阶段出于“安定”的考虑,马英九留任现任副主席,高层党务人事不会有大幅度变动,但未来势将对国民党权力结构进行重新洗牌,中常委、一级主管,都将在马英九的主导下重新任命或改选。国民党将因“世代交替”更加年轻化,以马英九为核心的权力运作核心将随之诞生。不过,马英九面临一系列挑战。除年底县市长选举泛蓝内部的协调、党产的处理、党工工资和退休党工的安置及国民党债务偿还等问题外,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与连战、宋楚瑜和王金平的关系。马英九整合泛蓝、夺回执政权的道路将非常艰辛。

三、王、马选举心结与裂痕不可低估。党主席选举期间,王马双方阵营竞争激烈,所谓“君子之争”演变成相互揭短甚至人格攻击,王马积怨很深。

选后,王金平对马英九避而不见,坚称“追随连战脚步担任国民党终身义工”,批评马英九的七次道歉“没有诚意”,拒绝马英九提出的“王金平担任国民党第一副主席”和“王马共治”的主张。李登辉、台联党则一再挑拨离间,煽动国民党分裂。未来王金平是积极与马英九合作,实现“王马共治”,还是消极抵制,甚至以“立法院”为核心与马英九抗衡,目前都很难说,但国民党分裂的可能性不大。王、马两人非常清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国民党前几次分裂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四、“宋马情结”不利泛蓝整合,但马英九成为高票当选的“泛蓝主”,客观上增加了泛蓝整合的动力。宋楚瑜与国民党新当选的党主席马英九都是“外省籍的政治明星”,但“瑜亮情结”越来越重,这客观上不利于“国亲合并”工程的推动与泛蓝军的整合。早在2002年底台北“市长”选战期间,马英九婉拒宋楚瑜站台,并拒绝为亲民党议员候选人辅选,亲民党对马英九心结难解。2004年“总统”选后,马英九反对激烈的街头抗争,宋楚瑜毫不客气地批评马英九是“不坚持理想的失败主义军团”。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期间,宋楚瑜公开支持马英九的竞争对手、“立法院长”王金平,亲民党“立委。”

甚至公开帮王金平拉票;马当选后,亲民党不但不祝贺马,反而继续与王套近乎,这加深了宋马矛盾。媒体分析,由于马英九、宋楚瑜都有意参加2008年“总统”选举,但泛蓝的搭档人选不可能是两个外省人,因而未来宋马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

但泛蓝的整合不是以宋楚瑜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宋楚瑜违背客观趋势,有可能在泛蓝军中边缘化,其领导的亲民党有可能泡沫化。首先,国亲两党合并,马英九为泛蓝共主,夺回执政权,这是“泛蓝选民的钢铁意志”。宋楚瑜如果与泛蓝选民唱反调,“只能将自己及同僚一起吹落于历史的灰烬,永远蒙尘”。亲民党在5月14日举行的“任务型国代”选举中遭受重挫,当选席次甚至比台联党还少,这已经给宋楚瑜敲响了警钟。其次,宋楚瑜“省长光环”不再,对亲民党的领导权威正在削弱。周锡玮等宋楚瑜的得力干将纷纷倒向国民党,亲民党瞩意的一些县市长提名人自行与国民党提名人协商,就是最好的说明。再次,前不久通过的“修宪案”中有关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内容,将进一步削弱亲民党的空间,客观上将促使泛蓝军选民向国民党靠拢。第四,民进党寄望“民亲合”,瓦解泛蓝军,实现“长期执政”。

但今年2月“扁宋会”的背景不复存在,“民亲合”难以真正实现。不只广大泛蓝军支持者不满宋楚瑜立场游移,李登辉及其操控的台联党、岛内“台独基本教义派”也反对陈水扁与宋楚瑜合作。

五、国民党能否展现新气象、泛蓝军2008年能否东山再起有待观察。

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客观而言为国民党确立民主机制、脱胎换骨带来契机。

但国民党弊端重重,积重难返,马英九能否大刀阔斧推动改革,改革措施能否有效,能否得到民众认同,目前言之过早。至于新任党主席能否带领国民党夺回执政权,更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一是马英九能否化解党主席选举恩怨,能否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实现党内团结,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能否有效整合泛蓝军,能否以改革争取中间选民。三是马英九是否能够突破“省籍魔咒”,得到中南部民众的认同。毕竟,国民党基层党员支持马英九,不等于中南部选民、台湾选民支持马英九。四是民进党2008年“总统”参选人的实力与策略如何。“连宋配”尚且败选,未来如果出现“分裂的泛蓝军对抗团结的泛绿军”,则夺回执政权几无可能。如果泛蓝军团结一致,尚有在2008年奋力一搏、夺回政权的机会。

六、国民党既定的大陆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连战的“和平之旅”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岛内民众的肯定。连战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之后发布的“新闻公报”的主要内容,列入了国民党十七全大会的决议,成为国民党的政纲和政策。连战交棒后,仍将是国民党智库的董事长,还担任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另一方面,马英九选前明确承诺,未来将按照连战既定的大陆政策“走下去”,选后又希望连战“继续指导”泛蓝的整合及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推动。

总体上看,泛蓝选民反对“台独”,要求推动两岸关系,连战在泛蓝军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仍将在“马英九时代”发挥影响。连战确立的“反对台独”、“和解与合作”的路线将成为国民党未来大陆政策的基石,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仍将是岛内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当然,受限于省籍和其它一些因素,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仍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马英九将“三民主义”作为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将“民主、和平、新台湾”作为国民党的政治路线,仍抱持“反共立场”,甚至“仿效民进党的民粹手段,煽动对大陆的不满”。未来马英九出于吸引本土选票的考虑,会否刻意加大所谓“新台湾”的论述,刻意保持所谓“与大陆的安全距离”,在推动两岸关系方面步伐有多大,会否像连战一样积极主动,目前都是一个未知数。

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意味着国民党进入了马英九时代。但马英九也面临五大考验。

考验一:如何化解王马矛盾。国民党主席竞选过程比较激烈,给党内团结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党内整合,对马英九来说是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国民党曾经因为分裂,在2000年台湾“大选”中失去了台湾主政权。现在国民党又面临团结的问题,特别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的矛盾,如果团结搞不好,将影响国民党今后的发展,影响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和2008年“大选”。虽然,党内矛盾出现了缓和迹象,国民党不会出现分裂,但如何整合依然需要马英九进一步拿出诚意和智能。

考验二:如何化解党内改革阻力。马英九之所以能以高票当选,与他打出改革的旗帜有很大关系。国民党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政党,内部积累了不少问题,许多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对因循守旧的现状不满,都希望国民党进行彻底改革。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后,必须兑现他对广大党员许下的承诺,党内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要改革就必然牵动党内利益格局的调整,会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制,国民党的改革之路不会平坦。因此是对马英九的严峻考验。

国民党改革的议题很多,如干部的年轻化、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党产处置、中央与地方党部精简等,这些问题的处理,都牵涉到利益调整和人员出路问题。但国民党只有通过改革,脱胎换骨,改变旧的制度、旧的模式、旧的面孔,树立创新的政党面貌,才能赢得广大党员和更多选民的认可,扩大选民基础,才有希望在台湾2008年“大选”中重新夺回主政权。

考验三:如何加速泛蓝整合。马英九要在台湾政坛扩大优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之一就是做好泛蓝整合或合并。这项工作必须在一两年显现大体的轮廓,否则将影响泛蓝2008年的“大选”选举。从目前来看,泛蓝政党的高层对泛蓝整合没有达成共识。然而,作为马英九来说,推动泛蓝整合或合并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泛蓝选民的期待,泛蓝如果在2008年之前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或合并,还是无望夺回主政权。因此,马英九肯定会挟持旺盛的人气推动泛蓝整合。

泛蓝整合困难的是国亲整合。亲民党现在还是台湾“立法院”的第三大党,而宋楚瑜对自己在台湾政坛的作为心有不甘,总想找机会再试试,因此对泛蓝整合反应消极。国亲整合,需要马英九拿出智能来,采取各种办法化解因整合带来的不平衡心态。现在国民党已经着手通过修改党章,把“排宋条款”变成“迎宋条款”,新党中也有三人回到国民党参加十七全的中委和中常委角逐,形势比人强。但马英九要做好国亲整合,还需要继续做好化解与宋楚瑜心结的工作,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考验四:如何赢得年底县市长选举。年底县市长选举是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后面临的第一场硬仗,这场选举对于观察2008年“总统”选举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因此,国民党和民进党都高度重视,积极布局。2005年以来,国民党呈现上升势头,特别是连战访问大陆,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岛内的舆论反应良好,这种效应能否持续发酵,就看国民党能否在年底县市长选举中取得佳绩。

台北县的选举具有指标性意义,台北县国民党已经失去16年的主政权,如果能在年底选举中重新赢回来,将预示国民党2008年将会赢得台湾的主政权。台北县的人口有360万人,占了台湾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强,是台湾的第一大县,多年来民进党在这里深耕厚植,苦心经营,因此,如果在年底县市长选举中失利,将对民进党造成严重冲击,将进一步激化民进党内的矛盾,使其元气大伤。

考验五:需与中共增加共识。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后,一定会继承连战重视两岸关系,发展与中共对话沟通的连战路线。在这一点上,马英九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并将积极发挥连战担任国民党荣誉主席和国民党智库优势,由连战继续推动两党两岸关系的发展。连战二次访问大陆的可能性极高。马英九一时没有急着访问大陆,有他自己的考虑,现在马上就要面临年底县市长选举,不仅时间上安排有困难,而且也不会在访问大陆问题上给民进党以口实,他与连战没有竞选压力不一样,他访问大陆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多一些。他要发展与中共和大陆的关系,还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共和大陆的了解,双方还需要进一步沟通,求同存异,发展共识。

民进党进入了“战备”状态

对国民党和国民党的支持者来说,马英九承担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包括国民党的改造和中兴;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整合泛蓝力量,夺回“政权”。同时,马英九也带来了希望。据台湾《中国时报》20日的民意调查,国民党支持率达四成,超过民进党的三成七,远远超过亲民党及“台联党”。有四成五以上的人看好马英九,并认为他可在2008年的选举中击败民进党,让国民党重新“执政”。调查显示,民进党内只有党主席苏贞昌、“行政院长”谢长廷可与马较量,认为苏贞昌能赢的人占20%,认为谢长廷有胜算的只有17%。

马英九的崛起引起了民进党的焦虑。到2008年,马英九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无可动摇了,可民进党方面,虽然各路人马摩拳擦掌,但是一切还在未定之数,最主要的,还须看陈水扁的脸色。对于陈水扁来讲,民进党内的“总统候选人”越晚定越好,早定他就早“跛足”,因为到时候他的影响将一落千丈。

陈水扁的接班人历来被总结为“三王一后”:今年刚辞职的前民进党主席、现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现任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和“副总统”吕秀莲。马英九成功树立泛蓝共主形象之后,必然会给历来明争暗斗的四人带来压力。他们这番争斗正是陈水扁所不愿意看到的。试想,陈水扁任期直至2008年,如果民进党过早定出下一任“总统候选人”,那陈水扁往哪里摆?这也就是现在陈水扁所天天担心的“跛脚”。

“县市长”选举落败之后,民进党内要求提前明确陈水扁接班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党内新生代代表罗文嘉虽然竞选台北县长失败,但他发起的“新民进党运动”仍然赢得众多支持,被中生代推举为党主席候选人,“逼宫”的势头相当明显。从“三王一后”的力量分布来看,真正的对峙还是应该在谢长廷和苏贞昌之间。游锡堃没有个性,不符合选举社会要求;吕秀莲公众形象欠佳,很难和马英九抗争。只有谢长廷和苏贞昌,既有地方执政经验,又有党内背景,实力足以一搏。

其中苏贞昌的特点是冲劲十足,虽然因为“县市长”选举落败而去职,但民进党党主席本来就是一个虚职,概念和马英九的国民党主席完全不同,从62%这个仅次于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可见一斑。而谢长廷的最大问题在于素来与陈水扁不睦,本来“行政院长”这样的职务,就是费力不讨好:因为一方面要不断受到反对党主导的“立法院”杯葛,一方面是民众发泄怨气的第一落点。台湾自李登辉时代以来的历任“行政院长”,鲜有民望好的。

谢长廷上任以来,表现尚属中规中矩,不乏与陈水扁稍稍偏离、发出自己声音的决心。但是此次被“县市长”选举殃及池鱼,卷入“内阁”改组风波。

从陈水扁公开否认曾经挽留过他就可以看出,如果民进党一定要提前定一个接班人,陈水扁也不愿意看到谢长廷的名字。最终,谢长廷只得黯然辞职。其实,在台湾这样典型的选举社会,民进党除了要找到能在2008年和马英九匹敌的人物之外,最好提前想一想2008年的议题。届时如果依旧停留在“拿马英九的外省籍做统‘独’文章”的阶段,民进党不论派谁出来,都必败无疑。

虽然陈水扁对马英九的就职演说评价为“不过如此”,但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为应对蓝营开启“马英九时代”的新局面,绿营进入了“战备”状态。陈水扁20日夜晚在台北宾馆宴请党内高官,化解党内因接班问题造成的矛盾。有与会人士表示,为了营造“团结气势”对抗马英九,与会人士不仅难得地拼酒“搏感情”,还轮流唱歌、讲笑话,一桌十几人喝掉7瓶酒,陈水扁也干了好几杯。

马英九与陈水扁的斗争进一步激化。由于马英九提出“连结台湾论述”,陈水扁8月25日上午提出“三个决心”供马英九参考,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25日提出“三要”响应陈水扁,她指出,有关一中原则,请陈水扁不要忘记他是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就职,遵照誓言,遵守“中华民国宪法”,回归“宪法一中”原则。马英九则以“谢谢指教”带过,并强调对于陈水扁利用媒体传话的方式将不再响应。马英九说,陈水扁透过媒体呼吁他扬弃“一中”迷思才能与台湾连结,他表示因为“宪法”本身只有一个“中华民国”,没办法扬弃,这点请陈水扁“体谅”。

陈水扁“三个决心”是:第一、决心彻底扬弃“一个中国”的迷思,才能真正连结台湾。第二、决心积极摆脱朝野政党恶斗,才可能开创两岸和平。第三、决心诚实面对党产历史问题,才可能唤回社会公义。

国民党提出的“三要”是:第一、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第二、要坦承面对扁自行挑起的内部族群恶斗。第三、扁政府打压国民党处理党产,要请扁反躬自省。

有一点我们要注意,马英九“一个中国”原则的定义仍旧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他虽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但他的理解和我们理解是有区别的。马英九在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表示,他对台湾主权的主张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但两岸在九二共识的解释上有落差,他说,大陆方面把“九二共识”认为是一个中国原则,我们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但依照‘台湾宪法’的解释,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大陆方面所说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我们的“宪法”无法承认它。他还说,两岸讨论统一时机未到,他也不会急于去大陆访问,同时马英九指出,两岸间的经贸及文化交流,并不受主权定位影响。

此言一出,大陆民众无不瞠目。众所周知,在新近台湾蓝绿两大阵营对决的“三合一选举”中,23席县市长席位,国民党拿下14席,其它泛蓝势力拿下3席,民进党拿下6席,从结果上看,可谓是国民党大胜,马英九已然成为泛蓝新的‘共主’。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选举将直接影响到2008年的台湾“总统”选举,这对台湾未来的政治走向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台湾问题又是重大的原则问题,近年来,民进党强行撼动两岸关系,企图分裂中国,其结果是引来了全体中华民族的唾弃。现在两岸关系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台湾问题也正趋于平静,马英九何以要在一池清水中投下一粒石子?着实让人感到费解。

其实,马英九的话是一箭三雕。在这里他巧妙地打了三张牌。

第一张是“换位思考牌”。马英九的“一中各表”,其目的是想模糊“一个中国原则”的是非界限。他所用的依据是台“立法院”的“国家统一纲领”和“中华民国宪法”,这个纲领和“宪法”对两岸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一个中国”上又存在分歧,他一再强调台湾“政权”的存在,是提醒大陆正视台湾的现状。这种逻辑思维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无论从人口数量、土地面积、还是国际关系的地位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更何况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大陆,中华民族的根在大陆,历史也好,现实也好,“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存在争议,也不容许争议。而马英九却对此视而不见,仍旧抱残守缺地有针对性的“解释”“一个中国原则”,这显然是十分危险的,也是注定不现实的。

第二张是“防范牌”。国民党为了夺取台湾“政权”,已经认识到“台独”思维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两岸关系上不断的向缓和紧张趋势方面靠拢,以便争取民意,进而摧毁民进党的“台独”大厦,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值得我们称道的,这不仅可以扩大其政治空间,而且还能使台湾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潮中不至于被边缘化,但与此同时,马英九还在千方百计的扼守所谓的台式“民主”价值观。表面上希望加强两岸合作,但心底里又害怕大陆的统战政策进一步渗入台湾。所以他采取了和大陆玩太极推手,一方面,凭借其个人的政治文化思想,运用擅长捕捉民意的能力,成了目前台湾最具人气的政治家,使得台湾人民本无所依归的心理,逐渐归附于国民党;而另一方面又不愿直面大陆,对大陆的对台政策采取适当回避的态度。其实我们都知道,台湾的“民主”是不健康的民主,“台式民主”导致了极端化的自我中心,“立法院”打架、政府滥用职权、民意代表过度膨胀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怀疑台湾的民主到底怎么了?

第三张是“未来牌”。马英九说两岸讨论统一时机未到,目前台海两岸之间最重要的是“加强交流、创造条件”。马英九有其个人想法,一方面他会依循连战希望与大陆交好的愿望,与连战时期相比,马英九时代的大陆政策将会更富弹性,以至于呈现一些新特点,严肃的政治问题将会采取回避方式,其宗旨是有限度的改善两岸关系,但在经贸关系上会有所发展,而且台湾经济也会越来越依赖于大陆。据统计,大陆2005年对台贸易逆差已达512亿美元,台湾企业目前在大陆的投资近1000亿美元。在经济上,台湾不敢失去大陆,这也是马英九不得不打未来牌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一点我们该明白,马英九公开声明自己不沾“台独”,在这种情况下还以高票当选,说明台湾的民众对台独认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很多人内心深处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我们必须非常清楚的认识到,马英九赞成一个中国,这个中国是指“中华民国”——也就是要搞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与自由。马英九在美国留学7年,是典型的“海龟”,对美国有很深厚的感情。马英九要搞的其实就是美国的那套“民主制度”,这在中国肯定是行不通的,东欧和前苏联的剧变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经验,资本主义在许多地方是走不通的,在落后地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能把经济搞上去的正确道路!

但从马英九的话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解读出马英九领导下的国民党在将来台湾政治社会中的一些信息,我们没必要为他一时一事的言论作出过敏反应。但有一点,我们必须保持对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的清醒认识却是十分必要的。台湾问题是涉及到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根本利益的战略问题。在这核心问题上,中国大陆肯定不会作出任何让步。

当然,马英九能赞成“一个中国原则”,面对国际的强权形势,面对台湾的黑金政治,能看到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抵制分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不受第三者挑拨,那就是台湾的万幸,也是中华民族的万幸!

马英九的险招和高招

到了2005年年底,台湾各个党派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三合一选举”中一博。为了这场两大阵营对决的选举,马英九采取的是地毯式“游击战”,从北到南跑遍了全台所有县市,甚至为此舍弃了原来声势浩大的旅游巴士,改用机动性强的九人座吉普车。在就任党主席不足四个月的时候,县市长选举投票之前36小时,他宣布这次选举如果国民党不能过半,将请辞党主席。他将自己的前途与多数国民党县市长候选人绑在一起,成功地将其个人影响力转移到候选人身上。尤其是“不过半请辞”的策略,成功催动了政党意识不强、却对他有所期待的中间选民,瓜分了一部分对陈水扁当局失望的“浅绿选票”。同时,这也提升了泛蓝选民的凝聚力。次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说,如果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少过十席,或失去台北县,他也将辞去民进党主席,一时间,本来一场地方选举,变成了中央级的国、民两党政党对决。有人疑惑不解,马英九好不容易选上国民党党主席,并且是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的国民党的准候选人,犯得着冒这个风险吗?

其实,马英九这一招既是险招,也是高招:以目前台湾的选举态势而言,马英九此次以个人政治生涯作赌来催票,应有60-70%的胜算。即使国民党未能胜出,马英九被迫辞职。那么此举也有意义:1、有利于泛蓝整合。接任马英九的会是谁?不出意外应该是王金平。大家知道王马之间的误会尚未完全消除,如果王金平接任,无疑他是欠了马英九一个大大的人情,以前的芥蒂应该是一笔勾销,而且会团结得更加紧密。如果王金平任国民党主席,那么2008年泛蓝的“总统”候选人是谁,应该还是马英九,而且由于此次马英九的被迫辞职,那时泛蓝、浅绿“马迷”的投票意愿会高涨,对马英九竞选“总统”非常有利。马英九这一招,逼得泛绿不得不效仿。“自损八百,伤敌一千”,对于打击泛绿士气有利。

一场台湾的“县市长”选举,马英九率领国民党在台湾第15届“县市长”选举中一路横扫千军,在23席中抢下14席,国民党大胜,许多县市绿地换蓝天,进而一举奠定了他的泛蓝共主地位。这场胜利,意味着国民党从此摆脱弱势地位,也意味着国民党已有机会问鼎2008年大选的胜券。“为什么要把我的政治生命投进去?很简单,我需要很大的胜利,使我取得很大的动力可以推动改革。”2005年12月5日,台湾“县市长”选举后第二天,马英九这样解释他立誓“国民党席位不过半就辞职”的原因。

在国民党主席和台湾县市长这两场选举中,高涨的民意是马英九取胜的关键。TVBS电视台最近对台湾政治人物声望满意度的民意调查显示,马英九以80%的满意度高居榜首,然后是苏贞昌62%、王金平55%、游锡堃41%、吕秀莲33%、宋楚瑜28%、谢长廷23%、李登辉22%、陈水扁1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英九在声望满意度方面,除了在国民党获得97%支持、在亲民党获得89%的支持,还获得58%的民进党人支持。

凭借高民意取得县市长选举大捷之后,马英九在党内的势力基本稳固。王金平乃至宋楚瑜的不少支持者纷纷向他示好,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对于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党来说,民望不错的小马哥的政治手腕,还是显得过于稚嫩青涩。用一句大陆的话来说,马英九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尤其是国民党的党内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县市长选举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国民党一举转变为一个善于选举的政党。2008年,如果仅仅依靠马英九的超高人气和民众对民进党的不满,国民党仍无绝对胜算。

事实上,当国民党夺得三分之二“县市长”席位,取得“大胜”之后,马英九才真正开始面对“推动改革”的压力。马英九所要推动的改革,在党内,是要“确立正派、清廉、有竞争力的路线”;在整个泛蓝阵营,就是国亲两党的整合。他把国民党改革与自己的“总统”竞选之路绑在一起时,“改革成功。”

已成为了他问鼎“总统府”的唯一选项。

在马英九的改革计划中,首先要去除的是国民党的“黑金”形象。他用“清廉、勤政、爱民”来描述他理想中的政党伦理,而对胜选的国民党籍“县市长”们,他则叮嘱“不要让国民党好不容易擦亮的招牌蒙羞”。

12月7日,马英九邀“县市长”当选人到国民党中央进行“廉能宣誓”。

“县市长”当选人们在孙中山遗像前举起右手,宣誓“选举不买票,执政不贪污,问政不腐化”。国民党中央还进一步成立“廉能委员会”,对地方“县市长”实施党内监督。

2005年8月,马英九凭借在基层民众中的人气,入主国民党。同样依仗这些来自基层的支持,马英九带领国民党,横扫台湾各县市。但是,进入到国民党改革的实质阶段,仅凭感召基层的政治魅力,马还会一帆风顺吗?

国民党中生代代表、台中“市长”胡志强,建议国民党中央定期召开“县市长联谊研讨会”。胡志强所要求的,是国民党中央对地方施政更多的支持,而不仅仅只是“廉能”的“监督”。实在的政绩,才是国民党展现新形象、赢取民众更大的支持并进而夺回失去8年的政权的重要筹码。

国民党改革必然要触及的,还有中高层的人事。相较于王金平,马英九在国民党中高层干部的支持面明显落了下风。而推进改革,去除“黑金”,恰恰也正要触动中高层的干部。目前国民党的高层人事的核心存在于马英九和王金平之间。两人的互动冰冻三尺,而这又会不会成为国民党改革的最大阻力呢?

更广泛意义上的改革是整个泛蓝阵营的整合。经“县市长选举”,马英九成为“泛蓝共主”。对马英九和国民党来说,整顿已边缘化了的亲民党和新党的力量,为国民党所用,成为当然的议程,亲民党在“立法院”的32个议席足以左右议会党派政治的格局。

亲民党在这次选举中,只争到1个县长职位,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资本大大减少。亲民党“议员”林郁方说:“回国民党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责任。”他的党内同志孙大干也说,如果国亲两党合并一两个月内没有结果,“到时候就看着办!”

反对国亲两党合并声音最响的是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他放下重话:

“国亲两党合并之日,我同时退出政坛。”宋楚瑜的态度是:“如果国亲两党真能合并,就算没有位子,从此退出江湖,我也不在乎。”

刚当选为台北“县长”的周锡玮当年入亲民党,后来带头重回国民党,扮演了沟通国亲两党的角色。12月5日,他专程拜访宋楚瑜,而7天后马英九和宋楚瑜的会晤,可能就是他这次拜访的结果。

12月12日晚,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长谈了4小时。

宋楚瑜说,他和马英九就重大问题“无话不谈”,而个人利益的问题,“一句话也不会谈”。不过,双方实际取得的共识仅是“合作”还不是“合并”。《会谈公报》说“两党目前以加强合作为优先考虑”,而会谈后,马英九甚至用上了这样的外交辞令:“希望未来类似的会谈能推进双方关系。”

加强合作而不谈合并,台面上的理由是两党合并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尚未解决”。其实际原因,如《中国时报》指出,“宋(楚瑜)在乎的是能否维系亲民党主体性,包括未来县市长、立委提名机制建立,”而“马英九泛蓝地位渐巩固,合并并无急迫性,现阶段重点是党务改造。”

“宋楚瑜的位置要如何处理?这是非常实质的事。”王金平直接点中另一个要害。宋楚瑜说“退出江湖也不在乎”,但他的幕僚正谈论宋楚瑜竞选下任台北市长的可能性。然而即便宋楚瑜肯屈尊,国民党还没给出一个哪怕是口头上的“支持”。有人提醒国亲两党合并要“紧事缓办”,中肯至极。

马英九不是不知道改革的艰巨,所以他才“需要很大的胜利”,以换得推动改革的“很大的动力”,然后才能以改革的成功,换取2008年的“总统”大位。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马英九面前并非一马平川,而是道道难关的考验。

在目前马英九就面临着四大考验:

首先是如何处理好党内改革力度与协调好各方关系。“改革”是马英九在竞选国民党主席时高举的旗帜,但是改革必然会触动甚至颠覆党内现存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机制,可谓“说易行难”。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提出了深化党内民主、2008年前处理完党产等七项改革设想,但要真正落实起来相当棘手,党内本身就有不少阻力。例如现在国民党每个月包括党工薪水、退休党工退休金和优惠存款补助等支出,基本开销大约要新台币2亿元(约合5000万元人民币),这样沉重的财政包袱肯定要抛掉,可是抛得不好就容易砸到“马脚”。

党主席选举时一场激烈的“王马之争”,已使党内出现严重的裂痕。马英九如果处理不当,裂痕只会越来越大。尽管马英九选后一再放低身段,邀请王金平续任常务副主席,但王金平始终坚拒,只选择担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以“退休”的方式摆出不合作的姿态。王金平在党内人脉广,又是现任台湾“立法院长”,而“立法院”又是在野的国民党最重要的政治舞台。若没有王金平的合作,马英九要想落实改革蓝图,可谓障碍重重。

其次,能否整合泛蓝是对马英九的又一考验。在泛蓝整合问题上,马英九提出“先在政策、法案和选举上充分合作,逐步整合,最后达到合并的终极目标”。新党早就想并人国民党,这次更让3名党籍“立委”退党加人国民党。因此在整合上问题不大,难的是亲民党。国民党“十七全”通过取消“排宋条款”,向从国民党出走的党员敞开了回家的大门,被认为是向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释放出善意。马英九知道,只有泛蓝团结,他才有希望在2008年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但是,要想得到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公开支持王金平的宋楚瑜的合作和支持,同样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

第三,马英九必须在即将到来的多次岛内选举中保持较高的胜率。在2008年前,马英九需要应付好今年的台北和高雄“市长”选举以及明年的“立委”选举。场场都是恶战,没有了庞大的党产提供经费,又缺乏操盘选举的经验,马英九要想保持连胜相当困难,但至少要有较高的胜率,否则他就必须为国民党在选举中遭受重大挫败负责而引咎辞职。而如果在2006年卸任台北“市长”后,又失去党主席的舞台,马英九的政治前途将蒙上浓重的阴影。

最后,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必须在所谓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马英九在当选党主席后,仍然公开支持“法轮功”活动、要求平反“六、四”事件等,摆出一副“民主斗士”的姿态。这样的姿态,与国共之间在连战访问大陆后出现的和解、合作势头是极不协调的,如果不能改变,很可能成为国共两党关系向前发展的障碍。对于马英九,人们期待他能够认清海峡两岸形势的深刻变化,扬弃过时的意识形态,正确处理两岸关系。两岸关系能否发展,对马英九是重大考验。

尽管困难重重,但马英九就任主席后,国民党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例如中常会定期下乡举行;一些年轻面孔进入了中常会和中央委员行列;作为党的后备军的“青年团”正在筹建之中;马英九卖掉了国民党所属“国发院”的土地,从而为精简党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等。“改变才有希望”,这是国民党在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提出的竞选口号,也是目前党内上下一致的认识。可以预见,一心要带领国民党在2008年重新“执政”的马英九,还会对国民党进行更多更大的改变。

国民党士气、社会支持率的上升,进一步强化了其泛蓝阵营“老大哥”的地位,也带动了泛蓝阵营的变化。目前,马英九正积极安排与宋楚瑜会面,从国亲两党接触的情况来看,“马宋会”应该会很快举行。由于大部分泛蓝支持者包括部分亲民党支持者视马英九为“中兴少主”,加之亲民党今年以来内部纷扰不断,宋楚瑜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已基本“出局”,因此,“马宋会”可能会使泛蓝整合出现一些积极势头。不过,国亲两党能否真正整合,关键要看两党能否真诚合作,解决好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

泛蓝阵营内部的调整,正朝着声势上升的方向发展,这自然对泛绿阵营产生了强大压力。陈水扁已经连任两届,将在2008年下台。民进党内的接班人之争。本来就已在党内几个“种子选手”之间明刀暗枪地展开,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感,也使民进党内的权力争斗更加激化。泛绿阵营内部必然要求尽快推出自己的“2008人选”来和马英九一争高低。这样的动作将使得泛绿阵营内部特别是民进党内各派政治力量产生激烈的碰撞。最终导致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马英九坐稳“泛蓝共主。”

马英九高票当选国民党主席后不到五个月,其首次政治“大考”即赢取佳绩。12月3日,台湾岛内“三合一”(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选举结果揭晓,已在野五年的国民党大获全胜,蓝旗飘扬在整个北台湾上空。国民党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大胜,巩固了马英九作为2008年蓝营“总统”候选人的不二地位。

“大家觉得士气大振,信心起来了。”12月5日,国民党中常委、“立法委员”李纪珠在接受《财经》电话采访时,话语中仍显出相当振奋。55岁的马英九却仍旧保持着他那招牌式的冷静与清醒。“高兴一个晚上就好了,明天还要继续干活。”这是他向广大国民党员发出的信息。

在此次岛内“县市长”、“县市议员”和“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的胜利都超过了预期。在最为外界关注的“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赢得全岛23个县市中的14席,已过半数;加上其“泛蓝”盟友亲民党、新党和无党籍各得一席,蓝营总共赢得17席,远超过执政的民进党所得的6席。由此,从政治版图看,自台湾中部偏南的樟化、南投、花莲一线以北全部飘蓝,处于“泛绿”包围中的嘉义市和台岛东南的台东县,也都为“泛蓝”赢得。蓝营更保持了在连江、澎湖、金门三个外岛县的领导权。

对于国民党来说,此役最大的现实收获,应是国民党籍候选人周锡伟赢得了台北“县长”的席位。台北县人口超过368万人,占全台湾2300万人口的六分之一,被视作岛内第一大“票仓”。民进党已经在此执政16年之久,而从国民党夺回台北县可以看出选民人心变动,对2008年岛内“大选。”

有重要指标的意义。而宜兰县和嘉义市等民进党执政数十年的地区此次“转蓝”,还有相当强烈的心理效应。

李纪珠说,选前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国民党在宜兰县、樟化县和嘉义市等几个县市都领先,但“看好度”却都输给民进党,“这显示选民对我们还是没有信心。”而国民党最终在这几个县市胜出,大大增强了选民和党员对国民党的信心。

对于此次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败的原因,岛内外的分析家意见基本一致:陈水扁上台五年多来,政绩乏善可陈,台湾经济停滞不前。选民对只会“拼政治”、打口水战的民进党高度失望、不满,这是泛绿失宠的根本原因。而2005年下半年执政当局爆出的种种政治丑闻,更重创了民进党赖以起家的“清廉”形象。“前几年民进党执政能力低下,还可用所谓‘干净’来保留部分选民的支持。但现在他们连‘干净’也没有了,自然遭到选民抛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孙云对《财经》说。

在民进党牵涉的多起丑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高捷弊案”。2005年8月,台湾从泰国引进的修建高雄捷运(地铁)的劳工因不堪工头克扣工资、生活条件恶劣而发生骚乱,在台湾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在事后调查中发现,在弊案幕后,存有一班由政商巨头组成的“黑金集团”,被媒体和在野党陆续曝出的涉案者,包括陈水扁的心腹陈哲男、前“内政部长”余政宪、现任“行政院长”谢长廷(前高雄市长)等绿营重臣;一些调查线索甚至直指陈水扁本人。

陈水扁政府在媒体不断深入的调查下恼羞成怒,以大力追踪报道弊案的TVBS电视台有“中资”背景为借口,始而威胁吊销其执照,继而课以百万新台币的巨额罚款,落下打压新闻自由的骂名。另外,泛绿阵营在民调一路落后的情况下,再次抛出“非常光盘”、公布国民党候选人病历等手法,亦为公众所不齿,甚至引起本阵营内部的不满。选前一天,民进党屏东县党代表黄益盟在台湾《联合报》撰文,批评民进党的“恶质”手法打选战,“足见民进党的局势堪危”。岛内不少媒体和学者在“三合一”选举之前即已指出,陈水扁已经提前进入“跛脚鸭”时期。

同国民党的士气大振相比,“泛绿”阵营在选后则表现出毫无掩饰的沮丧与失落。受马英九“如国民党当选人未过半(11席)即辞去党主席”的破釜沉舟气势所激,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在12月2日喊出“不过十席即辞职”的承诺;次日,选举结果揭晓,他即黯然辞职。

民进党另一重要人物、“行政院长”谢长廷也两度向陈水扁请辞,陈水扁则表示“全盘检讨”后再作确定。陈水扁本人在民进党惨败后,则连续多日闭门不出。

“县市长”选举的大胜,强化了马英九“泛蓝共主”的优势地位,除了增进泛蓝阵营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更有助于“泛蓝”进一步整合。岛内外分析人士大多认为,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的大胜,进一步巩固了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方选举中蓝营“总统”候选人的不二地位。

在选举中赢得大胜后,马英九近日已经开始着手巩固此次胜利。据李纪珠介绍,国民党正在筹划成立“廉政委员会”,以在党内对国民党籍当选“县长”进行监督,保证其施政品质,防止出现腐败;另外还计划组成督导小组,给新当选的“县长”上课,并选择党内有经验的“县长”辅导新手,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马英九认为,要对得起选民,国民党就要对自己推荐的“县长”的品质负有责任。另外,由马英九主导建立的、以发展青年干部和吸引青年选民为目标的国民党“青年团”,也在12月6日召开了筹备会议。由此可见,马英九在组织建设和培养执政能力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但是,国民党在大胜之后也有隐忧。几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因当选“县市长”而即将辞去“立委”职务,且空缺的“立委”职位不能补选,因此国民党在“立法院”的席位进一步减少。在“县市长”选举之后,台湾“立法院”的席位总数由225席减为220席,而包括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在内的“泛蓝”联盟所占席位,由114席减少为111席,勉强保持了在“立法院”过半的地位,但优势减弱。对于国民党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立法院”的投票中,亲民党、新党和无党籍立委的重要性将上升。

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在此次“县市长”选举中,在基隆等地方也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但国民党拒绝了亲民党提出的“避让”要求,结果也是国民党候选人击败亲民党候选人。这让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国亲之间自马英九当选以来出现的紧张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现实的发展更加复杂。据中国新闻社报道,马英九和宋楚瑜约定在12月12日晚于国民党中央党部会面,商讨国亲合并问题。两党都倾向在本届“立委”任期2007年结束前保留亲民党招牌;国亲两党的实质合并的日程,将在2007年之后。这似乎显示,双方有捐弃前嫌、同心协力对抗绿营的前景。

2006年,国亲两党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棘手的难题,即台北“市长”选举。

2006年上半年,马英九的台北“市长”两任届满,国民党必须另外推出有力的候选人,以保证泛蓝对传统地盘台北市的领导权。目前蓝营内呼声较高的可能人选,包括国民党籍的蒋孝严、吴敦义、欧晋德,以及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之子、新党籍的郝龙斌。但近来宋楚瑜可能参选台北“市长”的传言日盛,宋本人态度也较暧昧。

鉴于国民党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未有松口,且亲民党被边缘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台北“市长”人选问题可能成为导致两党争端升级的导火索。目前,泛蓝在立法机构内优势减弱,两党关系对岛内蓝绿力量对比相当重要。

现在“很大的动力”已在马英九手上,这或许是这次台湾“县市长选举”的最大意义所在,然而,这或许也同样是马英九和国民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面对艰巨改革,马英九面临非常之压力。马英九牌“不沾锅”,是否可能以其政治洁癖,祭出非常之手段?第一次面对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政治生涯一路顺风顺水的小马哥,能否顺利到底?这一切,都还要拭目以待。

马英九就任国民党主席,取得台湾“县市长选举”三分之二的重大成果,好比一阵“马旋风”,刮得岛内政局又起波澜。波澜起伏之中,2008年前的台湾政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依然是光明中有阴影、希望中有挑战。

应对陈水扁的新毒招

12月3日的选举刚过,大陆和台湾泛蓝民众还在高兴之中的时候,大选中落败的民进党“总统”陈水扁已经使出第一招:分化瓦解国民党,着力将国民党籍的“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塑造成2000年度大选时节的第二个宋楚瑜。陈水扁邀请泛蓝大佬王金平出面组阁,由于军购案等各重大法案都遭泛蓝封杀,此举可以以王金平与亲民党,无党联盟的友好关系,可以让国会正常运作,而“立法院长”出缺绿军将推柯建铭。马英九在听到这消息后立刻找连战商讨对策,但是据了解,连战不说话,没有给他任何意见。

陈水扁不愧是政客中的权术高手。本次“三合一”选举落败之后、使出这一“毒招”,可谓一剑封喉,刺中国民党的目前的最大要害——马英九、王金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马英九、王金平二人如果处理不好,可以造成国民党的内部分裂。从而造成下列多个对于民进党有利的形势:

(一)加剧国民党内马英九、王金平的矛盾。将陈马矛盾、部分释放转变为王马矛盾,将民进党与国民党之争、部分转换为国民党内部之争。在国民党内培植第二个“宋楚瑜”,以便民进党2008年度像2000年度大选一样翻盘。

如果从现任的“立法院院长”到担任“行政院院长”,那么这对于党内选举党主席败落于马英九的王金平而言将是一个诱惑。但是,对于马英九则是一个挑战。马英九已经表态:组阁权释出后、应“让国会的多数党,或者是多数联盟来组阁,这个时候‘总统’所扮演的角色是,接受这样的一个人选,而不是去指定”。可见,马英九的意图,想自己指定蓝营指定的新“行政院长”,以期得到更大行政权力、架空陈水扁;而陈水扁的意图,则是自己和王金平达成协议,自己使用“借将”的方法,指定王金平为“行政院长”。从而达到下列效果:

1、以王金平“行政院长”的地位和发言权,增加王金平在国民党内抗衡、制衡马英九的筹码。

2、将王金平变成自己对付马英九的筹码。将陈马矛盾、国民党民进党之争部分化解变为马王之争、国民党内部之争。

3、王金平不过是“借将”借来的,与陈水扁以前曾经“借”用过的国民党籍的唐飞、江丙坤等一样,都是可以“过河断桥”、“卸磨杀驴”的——只要民进党2008年竞选又胜了就行。

4、王金平如果担任“行政院长”,则与曾经担任台湾“省长”的宋楚瑜类似,未来增加了王金平从国民党出走、单独参与2008年度大选的机会和可能性,2008年度的大选中民进党才可有机会像2000年度大选一样、利用国民党的分裂而翻盘。

5、未来两年短期内搞好经济的希望并不大,原因在于绿营将经济搞得积重难返,同时,整个世界的经济,由美国和中国主导其走势的经济将在2006、2007年度明显陷入“调整周期”。这样,未来两年短期内搞不好经济的责任,就可以由很快即成立的国民党籍的“行政院”承担大部分责任。尤其是:如果泛蓝执政者施政期间出现腐败丑闻的话,则可以重蹈以前下野的覆辙。至少对于2008年度的大选不利。

(二)釜底抽薪、削弱泛蓝在“立法院”的势力,通过主导“立法院”,进而通过军购案等提案,赢取美国鹰派等的进一步支持。如果陈水扁意图得逞,则台湾“立法院”将发生下列实力对比的消长变化:1、多名泛蓝立委参与了地方政府选举并成功、担任地方官就要辞去“立委”职务;大致有四五席的样子。2、国民党籍“立法院长”王金平辞去“立法院院长”职务,使国民党和泛蓝操控“立法院”的能力削弱。最主要的是:“立法院长出缺绿军将推柯建铭”,如果“立法院长”由绿营担任,则显然对于绿营操控“立法院”议程有利。上述三方面此消彼长、蓝消绿涨的结果是:民进党增强在“立法院”的操控能力、可以增加通过军购案等提案的希望,赢取美国鹰派等的进一步支持。

从上述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陈水扁的意图实现,则即使泛蓝阵营得到“行政院”的组阁权,也会在“立法院”和党内团结的问题上有所失、并将留下中长期的党内分裂的隐患。可见,“三合一选举”之后的国民党、民进党之争斗,第一回合已经开始;这是“马英九能否当好泛蓝共主”的第一道考题、难题。这一争斗,关系到“行政院长”是由“泛蓝共主”马英九来指定、还是由选举失败者陈水扁来指定;要么,陈水扁这回是真的被架空;要么,很快即成立的国民党籍的“行政院”不过是又一个“过河桥”、“拉磨驴”;关系到国民党内的裂痕是消弭、还是因为“行政院长”的问题而扩大成隐患、乃至成为国民党又一次分裂的大患;关系到“立法院”里双方的争斗胜负、军购案的通过与否,得到美国鹰派支持与否;关系到2008年度民进党能否翻盘;关系到国民党是否再度分裂。

这个难题,陈水扁已经出给了马英九和国民党。马英九的答案只能有:

1、加速、迅速实施党内整合,确立党内的“纪律和制度”、“民主和集中”,以及确立王金平在党内的“名份”。

2、党内公决此事、党内公决“行政院长”的国民党籍人选。以便国民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一致对外。

3、加速泛蓝阵营的整合。

马英九以高民意支持度当选国民党主席。既为他2008年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打下基础,也为国民党浴火重生带来新的机遇。但面对未来,重重挑战在等着他。

王金平和马英九在选举中积怨甚深,王金平对国民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王金平在国民党唯一可和民进党抗衡的“立法院”的支持,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央的决策将难以落实,2008年要重夺执政权的难度也可想而知。在选举中,党籍“立委”、中常委大多挺王金平,连党主席连战也是票投王金平,显示马英九目前在国民党中高层支持度不高。如果在党内得不到支持,马英九是否会成为一个孤独的、虚有其名的党主席,党内很多人都不无担心。

至于2008年“总统”选举,马英九虽有高人气,但未来如何在民进党大肆利用执政资源图谋“长期执政”的情况下突出重围,重夺执政权,还要看他党务改造、整合泛蓝以及2006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的成绩了。对马英九个人性格而言,不搞派系、坚持理想自然是优点,但在对台湾社会的政治现实无法超然其外的情况下,马英九如何在权力和形象之间取得平衡,人们将拭目以待。

国民党是岛内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极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新任国民党主席的两岸政策无疑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马英九认同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他反对“台独”,认为“台独”的主张是“不应该、不可能、不必要的,是冒险行为”。马英九在党主席选举中一再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要在连战“和平之旅”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马英九当选后,也电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表示希望国共两党依“胡连会”五点共同愿景,继续推动两党交流,为促进两岸和平、繁荣与发展及谋求两岸同胞福祉而努力。

面对挑战,马英九说,当选党主席高兴一个晚上就可以了07月22日一大早,马英九在晨曦中第一次以中国国民党主席当选人身份,前往桃园县大溪慈湖蒋介石及蒋经国两位前主席的陵寝献花致敬。他在陵寝前说,国民党创党百余年,他在继承国民党薪火的同时,也感受到千斤重担;他将抱着戒慎恐惧、临深履薄的心情,学习前人如何在惊涛骇浪中前进。

铭刻老父遗愿从简办丧事

2005年11月1日晚7时许,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在台北病逝,享年86岁。11月2日,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对马鹤凌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并向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及马鹤凌先生的其它亲属表示了诚挚慰问。马鹤凌是在10月30日下午15时左右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的,住院以来一直深陷昏迷,直到11月1日清晨多重器官出现衰竭,才在其家人的同意下,被拔掉氧气管结束生命。

马英九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从父亲被送往医院的那一刻起,马英九始终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训戒,没有请假,而是照常坚持上班,只是在医院和市府之间来回奔波。两天来,他从没有在媒体面前掉过一滴眼泪。

马鹤凌逝世的当晚,马英九和母亲、姐姐等人都在他身边,陪着马老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据该医院医生表示,在宣布马鹤凌逝世的那一刻,马英九表现得极为悲痛,但他还是很有礼貌地向医护人员对父亲住院期间的救治表示了感谢。马英九说,将依父亲生前遗愿,对父亲后事一切从简,不设治丧委员会,不设公祭,婉拒各界花篮与祭奠,并以火葬方式处理,最后将骨灰移往灵骨塔。

11月5日,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的遗体在台北市火化。简短的家祭仪式,节俭的丧事,使两岸的亲朋好友在悼念马鹤凌的同时,也为马家不铺张浪费的作风而感动掉泪。遵照马鹤凌生前遗嘱,马鹤凌丧事从简,不举行公祭。5日的家祭仪式,除了马家26位至亲到场外,还有一小部分亲朋老友参加,其中包括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夫人连方踽。早上7点20分左右,马鹤凌的灵柩缓缓从人殓房推出,马英九捧着父亲的遗像与家人一起跟随在后,肃穆的脸上难掩悲伤。

火化前,马家举行了简短的家祭仪式,由马鹤凌的长女马以南诵读马英九撰写的祭文。期间,马英九频频拭泪。“父亲走了,永远走了,不会再回来了。泪眼中遥望西天,爸爸您好走,只盼来生再续缘!”祭文到此结束,现场回荡着一片低声的啜泣。

而后,国民党中评委主席团主席秦孝仪宣读“党旗覆棺证书”,后交给马英九。骨灰坛正面刻着马鹤凌生前写下的两行诗句:“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坛盖上则刻有国民党党徽。随后,马鹤凌遗体送人火化房火化。1个半小时后,马英九手捧马鹤凌的骨灰盒,马英九大女儿马唯中捧着爷爷的遗照,马家一行人从殡仪馆走出,前往富德公墓,进行骨灰下葬等仪式。

马英九遵照父亲遗嘱丧事从简,整个丧事仅花费不到8万元新台币(约合2万元人民币)。据给马家办理丧事的殡葬公司介绍,这个价钱只是一般行情的一半,创下了台湾几十年来政坛要员家属办理丧事的最低纪录。事实上,这个费用也和大陆普通民众办丧事的费用差不多,甚至比大陆一些普通官员办丧事的费用要低得多。

说到这里,如果我们再对照一下一年前台湾霖园集团创办人蔡万霖的丧事,便更能体验到马鹤凌丧事“简”到何种程度。2004年9月28日,蔡万霖病逝于台北国泰医院。他的灵堂设置两个月,摆放在灵堂的上万朵白色香水百含,要每五天更换一次,两个月内约需换上12次。光是购买鲜花,就高达240万元新台币(约60万元人民币)。在治丧期间,国寿每天动员的员工就超过三百人,单是这些接待、服务人员的薪资就要耗掉上千万元。此外,蔡万霖遗体“住”进慈恩园总统套房,慈恩园封闭中栋五楼,整层楼每天的收费为三万五千元,蔡万霖遗体暂厝慈恩园达二个月之久,光是暂厝费就要二百多万。从中可知,马鹤凌丧事的费用还不到蔡万霖丧事的1%。

为了不给其它丧家带来麻烦,马鹤凌火化当天,马英九谢绝各界的吊唁。只是在其官方网站上开通了电子公祭,供网友凭吊。据统计,网络开通以来,时常出现线路拥堵,网民们以每小时1000次的点击量,在网上表达着对马老的祭悼。

4日下午,为了表达对马英九及家属的慰问之情,台北市“议会”各党团26位“议员”,前往市府向马英九慰问致意,其中还包括民进党3位“议员”。

从父亲病危到骤然而逝到出殡前夕的短短六天里,马英九在媒体镜头前始终强压情绪不曾落泪,悲伤之情却溢于言表。据马家的亲朋戚友透露,马英九夜里独自处理父亲遗物时几度跪地痛哭失声,在镜头外情绪彻底崩溃。办理后事过程中,最让马英九痛心遗憾的,恐怕是无法遵照马鹤凌遗嘱,将父亲葬在祖母身旁。由于台北“市政府”在马英九任内下令禁止私人土地土葬,让马英九为自己立的法而陷人情理交战的困境,终为坚持他一贯的“守法”原则,不得不忍痛违背亡父最后遗愿。

马鹤凌和马英九父子感情深厚,马英九曾形容父亲是他心目中的“狮子”,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至远;而对马鹤凌来说,栽培出马英九这个“零缺点”的独子,是他一生最大的骄傲。在家中呢称为“弟弟”的马英九,从小受父亲细心栽培,背诵诗词古文、熟读《左传》《论语》、勤练毛笔字。马英九小学二年级迷上武侠小说,马鹤凌曾向媒体叙述,“弟弟”翻书后还会对邻居“讲武侠故事”,让他为儿子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深感骄傲。

在人格教育方面,马鹤凌让子女自小培养强烈的国家观念,灌输“理正气和、义正词缓”,“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等生活原则,对马英九人格素养起着重大影响。

马英九踏入政坛后,父亲更在几个关键转折期充当导航灯。他担任“法务部长”时因查贿扫黑而饱受黑道威胁,大家都劝他放弃,唯有父亲力挺到底,对他说:“文天祥和郑成功都只活了39岁,你已多活了五年。”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原本坚持不选的马英九,因父亲一句“国家社会的需要,是无法推卸的责任”,给他临门一脚送进台北市府。

马家父子相貌如出一辙、性格却南辕北辙;马鹤凌直率急切、马英九却显得优柔寡断。马鹤凌曾形容儿子“零缺点”,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儿子太追求完美,给自己过多压力,且“脸皮太薄”,过于在乎别人看法。却也正因两人性格的互补,使父亲成了儿子背后的重要冲力。马鹤凌晚年见证儿子稳健跨步前进,说:“我对他寄以如此厚望,原是人生绝望中安慰自己的梦想,没想到五十多年来,他居然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向这条艰巨的路,我内心的快慰难以言喻。”

马鹤凌曾以四句话概括此生最大的心愿:“救台、兴中、平世乱、策进大同。”他说,“我只希望多活几年,亲自见到这理想一步步实现。”此番愿景他终究来不及见到,却已稳妥交至儿子手中,正“一步步实现”父亲要他“活在大家的心中,活在历史上”的期许;终其一生,马老先生也已了无遗憾。

马鹤凌如传统文人,诗词书画都有研究,他曾说,他为唱戏会着迷不在话下,做过一千多首诗,作梦也不断对词;打球花时间,下棋要练习,学生自治会运作起来更是光阴飞逝,这些事情让他“五马分尸”,所以再三告诫五个子女千万不能学。他曾说过,唯一教导儿子的,就是忠孝及民族大义。

而相对于马鹤凌的潇洒直率,马英九则从小便维持脸皮薄的乖小孩形象,从小被“强迫”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左传、论语、孟子,每晚10时熄灯,早上6时起床念书,还要练毛笔。马鹤凌曾说,记得马英九在读小学二年级那年,他闲来无事看武侠小说,儿子也跟着翻,结果在看过后对邻居讲武侠故事,他为儿子的表达能力、记忆力感到高兴,也立即停看武侠小说,以身作则,言行不敢稍有脱轨。

马鹤凌延续了父亲言教身教并重的观念。尽管家庭食指浩繁,马家的四女一子都受到高等教育,马鹤凌除从小要求子女熟读四书五经,也灌输子女应有一些观念,如“理正气和,义正词缓”、“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等人格生活教育,更是马鹤凌对儿女的谆谆教诲。马英九因此曾言,如果他此生能有一点点成就,父亲功不可没。

2005年5、6月间,国民党为党主席王马之争相持不下时,马鹤凌虽说“切腹自杀”表明力挺连战留任,但连战确定无意续任后,马鹤凌即支持儿子的选战到底;对父亲的疼爱之情,马英九也感念在心,因此即使马鹤凌近年来的快人快语,屡屡为马英九带来困扰,马英九从不正面反驳,甚至为还有八旬老爸能耳提面命感到欣慰。

马鹤凌曾预立遗嘱,遗嘱中直言:“我有急性心肌梗塞,自知朝不保夕,特立遗嘱,寄望我儿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主张两岸政要,我对英九最大的愿望是,要活在大家心里,要活在历史上。”在马鹤凌心中,自己永远是中国人。为了让马英九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马鹤凌就在马英九很小的时候,开始对他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了。在马英九7岁时,马鹤凌把家训传承给了他:“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如今,马英九把家训悬挂在自己在台北办公室内醒目位置,时刻鞭策自己。

生前,马鹤凌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在马英九卸任台北“市长”后,父子俩能一起回大陆探亲祭祖,还希望有生之年看到马英九当上台湾领导人,带领台湾人民走向一个更加稳定的局面,实现两岸和平友好共处。虽然马老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但他对马英九的能力有绝对的信心,对于台湾当前混乱的局势,他相信“马英九绝对可以力挽狂澜”!

马英九对父亲的怀念

外表温文儒雅的马英九,感情丰富、学识过人,做事很有原则,这和他从小的家庭教育关联甚深。父亲马鹤凌既是马英九的启蒙者,也是仕途上的一面镜子。马英九形容父子关系“亦师亦友”,曾私下说,今天如有少许成就,都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马英九少儿时代,马鹤凌就要求儿子熟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左传、论语等经史百家,并写得一手不输给名家的漂亮毛笔字。他眼中的父亲,举手投足尽是儒生风范,恪守中国传统道德,却非食古不化,对新思想、新事物仍是宽宏大度地接纳。当连战还有能力和意愿担任国民党主席时,父亲基于心里那份传统礼教思想,出来浇儿子一盆冷水,也就不足为怪。马英九对此了然于胸,一句怨言也没有。

马英九不近黑金、不贪女色、不沾“台独”,人称“不沾锅”,在台湾政坛树立起自身清廉的形象。马鹤凌不止一次说,从儿子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未能看到的希望,也深深期许儿子能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做大事、报效党国,而马英九的杰出表现,让他既欣慰,也感到骄傲。

2005年11月1日,马英九在台湾《联合报》发表深切怀念父亲的题为《我父亲不是高官》的悼文。从此文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马英九的父亲对马英九的深远影响,也可以从中看出马英九成长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和他的理想愿望。

马英九在悼文中说:“民国”九十四年(2005年)11月1日晚上,台北国泰医院七楼加护病房中。两天前因心肌梗塞人院急救的父亲仍在作最后的奋斗。7时05分,仪器上的心跳指数陡降为零,他终于在妈妈、大姐、三姐、内子美青与我的陪伴下,退出了85年精彩的一生。我站在床边,紧握他余温犹存的右手,噙泪默念‘父子结缘55年,只盼来生再续缘’。我的祖父、父亲都在幼年丧父,祖父立安公是9岁,父亲则是7岁。我能在父亲的呵护下结缘55年,实在是情缘深厚,分外幸运。

马英九回忆了父亲在自己幼年时期所扮演的“严父良师”角色:“父亲自幼失怙,深怕我们缺少父爱,因此把严父良师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他本人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年轻时作诗填词、撰联作对、弈棋票戏,样样精通,而长、短跑,篮、排球及游泳,亦达当时省级选手水准,而在高中与大学更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展现优异的领导能力,可说是从小就是才子型的领袖人物。”

“成家后成为8口之家的家长,家中大小工程修缮,也能一手打理。小时候我们住在台北万华广州街一幢拼凑的公房中,我们住2楼最后一家。”

当时60多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公厕,因此家家要自备水缸与马桶,2楼还要装压水机。初期家中桌子、柜子都是父亲用肥皂箱改装的,输水管也是他设计的。台风天屋顶漏雨,要用饼干盒去接水;停水时,我们小孩则用奶粉罐去对面的龙山国校提水。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他对子女的期待却丝毫不打折扣,我们对他当然是又敬又畏。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我们就被要求背唐诗、读古文、练书法、做家事、早起早睡。有时由父亲督导,有时由母亲面授。另外,他们并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购买伟人传记与世界名著的费用,让我们在艰困中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父亲的口头禅: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让我们子女终身受用不尽。

“记得有一次在台北市议会答询时,我提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有议员突然质询:此句语出何典?我立即回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预言他同父异母弟弟共叔段未来下场的话’,当时举座皆惊。其实倒不是我国学底子好,而是这刚好是我7岁时熟读过的一篇古文,其中颍考叔利用隧道安排郑庄公母子相会,以化解庄公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传奇,还成为我当年规划开放大陆探亲方案的名称:‘颍考方案’。此外,我们兄弟姊妹5人练习书法都在5年以上,日后不论求学或就业,从未在这方面吃过亏,都是拜父母家教严格所致。”

“除了经典教育之外,还有人格教育。我挂在办公室的一副对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就是乐善好施的家祖父立安公,90年前在湖南湘潭劝世教子的名言,木刻加漆挂在他的善产管理所。民国七十五年(1986年),我出版第一本中文学术著作时,把它摆在扉页上,提升到‘马氏家训’的地位,让父亲老怀弥慰。”

马英九还说,他喜欢跑步也是家传的:“谈起体育,父亲更是在行。高中及大学时均曾在一天之内,连获全校400米、800米、1500米及10000米四个第一,并曾获选代表湖南参加全国运动会,惜因日军侵华而取消办理。比起父亲,我可差远了。我跑万米最好的成绩也比当年的父亲慢6分钟以上,游泳更连比都无法比。”

“跑步也是家传的运动。念高中时暑假有一天早晨贪睡,父亲硬是把我叫起来,带我出去跑3000米,并告诉我跑步是健身最方便、最省钱与最有效的运动;他本人幼年体弱,就靠中学6年勤练跑步而转弱为强,并成为其他运动的基础。我日后养成跑步习惯,并全力推广长跑运动,父亲功不可没。他认为运动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不偷懒“的决心与毅力,这一点我倒是继承下来了。”

父亲不仅在马英九幼年时期扮演着“严父良师”角色,青壮时期也是马英九的“亦师亦友”,马英九说:“上了高中之后,知识增加了,见识也自不同,父子之情慢慢转化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和父亲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在高一时,就想念文组,父亲却持异见。他当年读的长沙岳云中学以理工科闻名全省,他高中三年数理皆极佳,但投考大学同时考上唐山工学院与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却放弃前者而就读后者。他自己弃理学文,却劝我暂不转文组的逻辑是:学习数理有助思考,不妨高二多念一年理组后再转文组。这个逻辑我接受了。

“高二念完,我成绩中上,他即支持我转组。大专统考填志愿时,他又有意见了。他希望我学政治,我则希望学法律,最后他接受了我的意见。20多年来,他常常认为我法治观念太强,司法性格太重,守经有余,权变不足。我则认为近代中国积弱不振,跟法治不彰关系重大,故‘非过正不足以矫枉’。30多年来,我们父子谁也没说服谁。他现在走了,我也没人可以辩论了。”

写到这里,马英九不禁红了眼眶,泪水从他的面颊上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他写道:“父亲志大才高,但年逾三旬,即有8口之家待养,为了子女教育,毅然放弃出国进修,对往后发展不无影响,令他始终视为憾事,因此一直希望在子女身上补偿。而他器识恢宏、思虑周密,但个性刚烈,作风强势,办事固然效率甚高,表现耀眼,但亦易遭阻力,乃至诬陷。”

马英九重申“父亲一生都不是权贵”,他说:“他在党务任务中数次受挫,使他几乎心灰意冷。我亲历的一次是在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他在国民党知青党部担任书记长时,因安排资深中央民代到台大校园辩论国会改造问题,轰动一时,一般公认是国民党面对现实的改革表现,父亲也被视为开明派,可是却被人曲解为‘把老代表送到台大给学生公审’,一状告到中央,他不久就被调职,只做了3个多月,当时台大师生称之为‘百日维新’。”

“外界常报道,说父亲曾任先‘总统’蒋公(指蒋介石)的侍从秘书(甚至出身情报机关),一直视他为‘高官’、‘权贵’。实际上,他从未担任该职,亦从未在情报机关服务过。他参加中国国民党63年,在党部服务近4年,但从未被选为中央委员,一生引以为憾。担任公职最高做到‘行政院青辅会’处长(二职等),70岁届龄退休时担任国民党中央考纪会副主委,实在都算不得‘高官’、‘权贵’。”

马英九纠正了外界对他们父子之间的一些看法,他说:“父亲一生,一方面承继中国知识分子的大传统,一方面忠党爱国,至死不渝,是老派知识分子的典型。外界普遍认为,我人生的几项重要决定,都是出自父亲安排或建议,其实倒并非完全如此。譬如说,我考取中山奖学金出国留学,是我自己的决定,但获得父亲的赞同。我学成返国的任务安排,本已申请到大学专任教职,因家父强力建议而作了修正。我40岁出任国民党副秘书长,使他有些意外,但人阁担任‘行政院研考会主委’、‘陆委会副主委’、‘法务部部长,他都支持,但当我’从法务部长‘被调去担任’政务委员‘时,他确有微词。数月后,相继发生彭婉如、刘邦友、白晓燕命案,社会治安急剧恶化,数万民众上街抗议,我身为督导治安的’政务委员,深感羞愧,立刻发表辞官声明,退出现职。父亲事前并无所悉,但知道后也支持我的决定,只感觉我措辞太强,对我的长官不够尊重。”

马英九坦诚承认,是父亲鼓励他去参选台北“市长”的:“一年后,他力主我参选台北市长,当时我说不参选已有多次,最后之所以改变决定,他的鼓励是重要原因之一。当时外界认为国民党内无人敢挑战陈水扁市长,令人很不服气,而我深知,我如不出战,任何其他党内同志败选,我都难逃指责,既然如此,何不勇敢地出战?尤其看到临时被征召的老友(一位杰出的部长)家人悲情的反应,更坚定了我出马的决心。在这一方面,父亲始终鼓励支持,当然有其关键作用。”

最后,马英九表示:“55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父亲扮演严父、良师、益友的角色,对我教育、培训、督导,期许我成为一个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国士,继承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传统。他尽到了世间一个父亲能尽的一切力量。我一直勉力以赴,不敢怠慢。”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抠脚大汉

    火影之抠脚大汉

    我来就是为了让天才和二代们战栗的,啊哈哈哈哈哈
  • 纯情千金的纯爱恋

    纯情千金的纯爱恋

    “尹泽熙,我不能没有你,我爱你,我爱你啊。”小晰大声地吼着,紧紧抱着尹泽熙不肯松手。大雨毫不留情的砸在两人身上,痛的彻骨,冷的麻木。尹泽熙就那么麻木的让她抱着,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在少年俊逸的脸上放肆的滑落。你有没有试过爱一个人爱到撕心裂肺,你有没有试过思念一个人思念到痛彻心扉,你有没有试着领悟过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真谛。少年时期的爱最能让人刻骨铭心,铭心到入骨。【封面:猫爷】
  • Style

    Sty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乐云末世日记

    乐云末世日记

    有没有想过电影里到处乱跑,到处咬人的丧失有一天会来到你的面前,在你面前肆无忌惮的啃食,啃食着你的身体。是否有仔细想过生活的意义,是否仔细考虑过这样重复的生活究竟是为什么,就只是为了活下去么。当你玩命奔跑只是为了活下去,有没有想过自己心里曾经最放不下去的那个人,那个时刻,那份从指尖溜走的。。。。
  • 废材逆天大小姐:墨中瞳

    废材逆天大小姐:墨中瞳

    一个金牌杀手居然喝汽水呛死,一命呜呼的她来到冥界,没想到黑白无常却告诉她死错了,某女死掐着白无常:你他丫的告诉我死错了我的一世英明你还我的性命。黑无常怒曰:你放开亲爱的还你性命好了。某女一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遇到了他——某只腹黑的狐狸,一场扮猪吃老虎的追逐游戏上演。
  • 我和女同学的荒岛生涯

    我和女同学的荒岛生涯

    遇到了海难,游轮出事,我跟一群女同学漂到了荒岛上!刚把衣服烤干,却发现校花昏迷在沙滩,周围还有女野人出没……
  • 世界第一的恶魔男仆

    世界第一的恶魔男仆

    初见,他是快死的恶魔;她是被逼着找男朋友的人类。后来他成了她的男仆,再后来,她成了他的女票......
  • 天灵神魔界

    天灵神魔界

    假如你以最强者的身份重返世界,是放弃以前的梦想,是重游故乡,还是依旧这样以强者的身份召告天下呢?
  • 逍遥魔王闯花都

    逍遥魔王闯花都

    原本是一个天赋奇差,同学鄙视老师也不爱的学生。偶然被魔尊借助在自己体内,传授了适合自己的功法。那一刻开始,楚逍遥的人生注定了不会平凡。然而,随着修为越来越高,他越来越发现这个社会不简单。楚逍遥的追求很简单,金钱和美女。不对,事业和爱情。美女,我就是网上讨论的逍遥魔王,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谈。
  • 靖世仙魔图

    靖世仙魔图

    即将毁灭的星系;征战不休的诸国;扑朔迷离的身世;手足兄弟的安危;接踵而至的阴谋,这个世界弱者难存。一个原本诞生不了修士的世界中,不断穿星而来的虎狼和众多誓死保卫家园的仙魔上演了一段段是非恩怨,一次次聚散离合;一场场生死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