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900000004

第4章 三、倾听山泉音韵

山泉作为高原水乡文化的又一个突出特征,在玉溪这块土地上相当发达,随处可见。玉溪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山川河流湖泊平野兼有,形成了多样的地质构造和各类地形地貌,因此地下水资源很丰富,行走于山川湖畔间,一不留神眼前就会冒出一汪清泉,汩汩流淌着从脚下经过,让人生出几分惊奇。

如此的山泉或大或小,或热或凉,或水流如注或细水潺潺,星罗棋布于玉溪的山山水水间,滋润了玉溪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玉溪智慧的人民。长期利用拓展,也因此形成了山泉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作为水文化形态之一,虽不及湖泊文化那样浩瀚和深厚,但它却以别致见长,清丽动人,而且,由于它的动感造成大自然的神采飞扬,奇绝之处,秀伟难以用笔墨形容。仍然是玉溪人民充分利用自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以山泉为中心,或建园林,或赋诗作画,或题写楹联,烙上文化印记。

我们如此用专门的篇幅来陈述山泉文化,正是为了要展示这一文化形态在玉溪水文化中别致的风采,再现它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确把它忽略了,或者重视不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定格,进行必要的阐述和研究,以丰富高原水乡的文化内涵。如今专门进行述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对其进行必要的总结,梳理这一文化形态在玉溪形成的历史现象,使我们对其多些了解,不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

说到玉溪的山泉文化,当首推红塔区的九龙池。可以说,这个地方是玉溪山泉文化最为发达的山泉之一,以山泉为载体,托起了一个公园,成为一方名胜,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早已名扬滇高原。

九龙池位于玉溪中心城区西北的奇黎山下,原名奇黎溪。奇黎溪,那是借用了奇黎山的名了。至于说到九龙池这名的由来,其桥头石碑有这样的记载:“西山之麓,奇山隆然杰起,复钫然下垂如云头曲复……其下清泉穿壁涌出。如列星联珠,络绎不绝。自东而北七十余步又得泉焉,凡七穴皆汪然仰出……前人既负土累石塞其隘为一池,故分言之则有九,合言之则同出一溪。此九龙池所由名也。”这是有记载的九龙池之名的出处。而在民间,却也有一传说道出九龙池之名来历。传说古时玉溪(今红塔区)就是个商业城镇,慕名从外地来做生意的人很多,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一年春天,一个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的老渔翁来到这里,经营鱼虾生意。因为人们喜欢和他打交道,所以老渔翁生意很好做。一天,老渔翁背了一篓黄鳝,满街要换饭吃,并说一条黄鳝换一碗饭,换去的黄鳝不准吃了,要养着。因此他走过的村庄,凡是按照他的意愿换了黄鳝的,都冒出一股清洌洌的泉水。他来到九龙池(其实那时还不叫九龙池)时,看着此地绿树花草,鸟飞蝶舞,就觉得这地方十分美丽,于是将剩余的九条黄鳝全都放在了这里。那九条黄鳝落地不久,一下子变成了九个土坑,然后没过多久,每个坑中都冒出了泉水。老渔翁这才离去,而流出的九股泉水,汇成了一个水潭。于是,人们就叫它为九龙池了。这个传说虽有些牵强附会,也不乏传奇色彩,但是看看以九龙池为中心发展演变成的山泉文化,谁又会去在乎或者质疑它的真实性呢?

九龙池真的有些神秘呢,九个泉沿奇黎山脚分布,有的独立成为一个泉源,泉水湛蓝幽深,泉底长着厚厚的水草或青苔,宛如一个透明的鱼缸,百般婀娜。泉水汩汩从潭底溢出,涌出潭口,流入溪流或田畴。而潭中的水草或青苔,在泉水中缓缓浮动,细小的鱼儿在其中游戏,自在无比。幽秀静谧又不乏生命的动感和盎然的趣味。最大的一个潭大致有两亩左右,七眼泉流分布其中,如注的泉水喷涌而出,积聚成一泓永不枯竭的碧水。水中少苔藻之类的水生植物,可以通过清澈透明的水,直观潭底。于是潭底的泉眼就没有遮拦地显现出来,站于池边,能够毫不费力地挨个数遍。最称奇的还是水中的游鱼,不知有多少年了,永远地游弋生活于池中,从不游出池外。鱼有两种,一种为鲤鱼,长一尺有余,数条沉于池中,时而游动,时而小憩,黝黑的身子组成一片幽幽的云,缓缓地在水的天空中飘荡。一种似抗浪鱼,但又不是抗浪鱼,长三五寸,多时有数百条,常悠游于水面。这是一个团结的家庭,极少分散,总是群聚。这两种鱼都过着十分舒适安全的日子,游人为了增加情趣,常到小食摊上买了食物抛于水中,让鱼争食。那场面真的有趣,食物一抛入水中,鱼儿即刻而至,浮在上面的成了小鱼的快餐,沉入水底的就由鲤鱼享用了。池中一时只见涟漪层层,水声阵阵,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小鱼不时跃出水面,划一道银白的光,又沉入水中。也许是环境的优异,这些鱼是不轻易游出九龙池,涉足九龙河的。附近群众或游人也不会将鱼钓走,作为盘中美食。人与鱼的关系,密切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于是相互依存,相互得到满足了。

池中之水因出得很旺,溢出时有很大的流量,能够将九龙河溢满,水声哗哗不绝于耳,滚滚波浪银白如练。看着这一泓来无踪影的水,就会想起明代玉溪诗人雷跃龙写的一首诗。这诗就是《九龙池倚树问溪》,诗云:“试问溪流几变迁,溪流曾否是桑田。浮云何事常舒卷,皓月奚为也缺圆;载酒可能方赤壁,题诗若个是青莲;相逢古今人多少,那客于今有宿缘。”诗的优劣我们作出评价并不恰当,但因九龙池生发出感慨,引起读者共鸣,已经难能可贵。至于诸如意境等东西,在这诗里并未显得突出,我们又何必去苛求呢?这诗由水而创作,水是这首诗的泉源,这就够了。

九龙池真是旧时新兴州的第一景了。整个公园内,树木郁郁葱葱,遮云匝地,硬是把偌大一个九龙池盖得严严实实,密不见光。松鼠在林中跳来蹦去,轻盈的身影如同一片落叶,自如飘逸。鸟儿亮着细细的歌喉,唱出透明的歌声。池畔多有危岩,奇形怪状,异常峥嵘,人是难以攀及的。而树确是无处不长,怪状的身躯可以如蛇扭动,一会在水面,一会又在绝壁,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断地延伸。嵯峨的怪石与奇异的树木,相互装点,使九龙池的自然景观更美丽了。

九龙池风景区内有许多古建筑,庙宇亭台依水而建,依山而立,是山泉发源地中建筑文化最发达的公园之一。我们不是建筑和考古学家,无法判定哪栋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何时,只能谈一些此地的碑刻文字,并以此为依据,作一些介绍。据载,至明万历中叶(公元1600年左右),这个地方就已经是“绕池依山,古寺森列”了。到了清康熙丙戌岁(公元1706年),进行了扩建。这次扩建,“以旧寺卑陋,为之广;立台榭,间以楼阁,苍苔藤峡中凿径通幽,委曲玲珑”。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新作石桥,长虹卧波,几于腾空直上,继修大寺(士)阁,焕然一新,俨若普陀。龙王阁则全身峻宇,珠栏石砌,又别是一观。若三教诸殿,皆重新其制”。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建文星阁于“翠微之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九龙池之东“重修鼎建”戏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建“龙池雅集”(称新庙)与大观楼相连接。九龙池内建筑,自明代以来如此不断整修扩建,始成大观,游人到此可观池登山,读诗焚香,累了还有歇宿饮宴之所,还真形成了吃住玩一条龙了。抗日战争时期,昆明一所中学的高中部迁至九龙池内,幽静的九龙池有史以来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成了战争时期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云南著名学者、云南大学教授朱应庚就曾经就读于此,他多次故地重游,不胜感慨,写下一联悬于五祠庙前。这联说:“当年龙池,松风暮霭,清幽胜景,引来学子千百,僻静青山,独喜名流辈出;今日玉溪,麦浪朝晖,富庶家园,涌现能人无数,喧嚣绿野,同歌故里常春。”恰到好处地说出往昔今朝景象。人文的发达朴茂,与大自然的雄奇幽秀互为衷里,学术弦歌不绝,山水诱导性灵,那是何等的令人怀念!1985年,曾被毁于一旦的龙王阁修复,阁内重塑具有象征意义的九条飞龙。龙王阁之后新开凿一条山道,直通山顶,在石道险要处,新建翠微亭。这个亭面临悬崖绝壁,却又绿树掩映。游人到此,累了,随之一坐,听鸟鸣蝉声,心境自会一爽。在这些建筑中,“龙泉雅集”的规模最大,属典型的民国建筑物,是“四合五天井”的格局,土木结构,主建筑上因内外走廊回环相通,也称为“走马转阁楼”。整座建筑古色古香,北临九龙池,东临九龙河,西倚奇黎山,环境雅致。建筑内主天井皆用青石铺就,并建有花坛,植于花木,一年四季暗香浮动,醉人心脾。池东之古戏台,也有特点,清光绪二十四年重建,建筑面积134平方米,单檐双歇山顶,琉璃瓦覆盖,东西南三方为土墙,北方开敞,为戏台正面。前台与后台有漏窗等相隔,左右设“出将”、“入相”门,属于古代戏台建筑风格。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九龙池赶庙会,附近群众接踵而来,赶会看戏,戏台前就十分热闹了。此池之西,建筑更为集中,只须跨过池中石桥,拾级而上,道旁总能闪出幢幢楼阁亭台,再现无限风光。翠微顶的文星阁,是九龙池境内最高建筑了,它矗立悬崖之上,三层叠檐,从林中翘首,直插云天。沿着窄窄的楼梯登上此阁,临高而望,整个九龙池风景区列于脚下,但见绿树苍茫,却不能看到其中奥妙。只是远眺时,方能眼界大开,以为此处可大观了,由九龙池之水注入而形成的颇大的飞井海水库,波光粼粼,碧水千顷,如画一般。就连富饶的玉溪坝子,也可以尽收眼底。我们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学于九龙池外的一所学校,课余时常到九龙池游玩,看水爬山,于清幽环境中调整学习状态,每栋建筑都留下我们的脚印。同时,也感到此处水文化的妙处,是不言而喻的。

九龙池茂密的林木也是景观之一。九龙池之水孕育了参天树木,而这些树木又装点和保护了九龙池。这种相互依赖和生存的关系,解释了自然辩证法原理,使其更通俗明了了。说到九龙池的古树,种类是很多的,如古柏、古松、云南朴松、榕树、滇榆,随处可见,就连黄连木、樟树也不难找到。值得一说的是,池内松园中的18棵明松,都是明代僧人所种,已有数百岁,最高的达25米,树干挺拔,因树皮有虎皮斑纹,也称虎皮松。这些树木参差而立,构成九龙池的又一大观。

九龙池的楹联文化也十分丰富,我们随手摘抄几联,增加一些雅趣。在池畔的大观楼,挂有清代新兴人飞之岗所作的一联,云:“月光照碧沼,兔沉水底龙吐珠;日影映清池,鸟跃波间鱼上树。”在镜里鳞鲜亭,广西人邓岳西撰有一联,说:“凭栏赏鱼,鱼乐人亦乐;坐亭览景,景幽情更幽。”古戏台上悬挂一联,不知是谁的大作,上书:“九龙泉涌,高山流水碧音妙;楼台叠翠,明月清风笛韵幽。”这些楹联状景咏物,为九龙池增色不少。

“滇南胜地多雄峻,作赋相如仔细裁。”这是明代山阴人毛琨在《九龙池》一诗中对九龙池的赞誉。因而九龙池也有“滇南胜地”美称。据载,九龙池从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如今每年达20余万人。

九龙池如此繁荣的山泉文化,怎不成为游人向往崇尚之地呢?!当然,九龙池要称道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颂扬。

作为玉溪山泉文化的载体之一,易门的大龙泉同样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易门县的大龙泉,三面环山,位于县城以西五里处。这里山清水秀,幽静清凉。当地人称其为“大龙口”,旧时还是易门县八景之一,叫“龙口香泉”。清代峨山著名画家董一道在《古滇士人图志》中称:“易门西山有大龙洞,风景极佳,洵滇西第一名胜。”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曾经三度慕名而来,畅游大龙泉,写下一诗,赞美大龙泉,诗云:“卧梅临水铁柯香,丛竹依篱碧玉长。天渺山云窥硐色,地偏鸡犬隔仙乡。冠霞彩阁通南斗,贴石寒流引上方。龙马将军亦幽兴,笙歌锦瑟共壶觞。”

大龙泉有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易门坝子十分干涸,千顷沃土常因缺水而荒芜。但是奇怪的是,坝子边缘的洟源山却树木密布,异常葱绿。于是,人们都猜想,那地方可能有股清泉水。但这只是猜想,谁也没见过这股清泉水。这时易门出了个力大无比的中年汉子,有一天他到洟源山中砍柴,竟然发现了一头白犀牛。这汉子顿觉奇怪,猜想他在这山中砍柴多年,怎么从没见过这种奇特的动物。因为要看个究竟,他便要去追赶白犀牛。白犀牛见他追来,自是不慌不忙朝前走。他过山翻箐,快步追赶,累得气喘吁吁,可就是追不上白犀牛,总差那么一截。但到了一个悬岩前,白犀牛却不见了,只在岩石前留下了一个脚印,脚印里浸满了水。他一看十分惊奇,以为这脚印里有水,就沿着脚印往下挖,最后刨到了一块大石头。他把石头撬开,下面是一个洞,一股泉水一下子涌出来,流到了易门坝子里。易门坝子有了水,干旱随之消失,到处草木复苏,田园如春,有了丰收景象。人们就将这股泉水称之为洟源泉,也叫大龙泉。

大龙泉周围十分险要,西南各有一山,都是悬崖壁立,高耸险峻。南山有“舍身崖”,高百米有余,刀劈斧削一般,沿蜿蜒小径可登临绝顶。绝顶新建一亭,小巧雄峻,站于亭中听松风轰鸣,看白云飞渡,还真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大龙泉就在高40余米的西山石壁之下。此处有一个宽高皆5米余的溶洞,龙泉水就从洞中喷涌而出。这个溶洞,当地人把它称为“龙洞”。龙洞之中,溢出的泉水成为清洌洌的一潭,尔后又流出溶洞灌溉佳禾。洞中有钟乳石悬空,不十分玲珑精致,但也可一观。洞壁有石刻,一字一字依稀可见。在龙泉边扶栏看石刻,弯腰掬泉水,清凉之气扑面而来,凉透全身。龙泉洞壁前,有一塑像,左手持凿,右手挥斧,形象逼真。据说,这是“彝族伟人”普氏扩凿石壁,增大水量的塑像。这大致就是龙洞的主洞了。主洞之右,一个岔洞向山中蜿蜒而去,洞身十分窄小,只可容一人而入,是干洞,洞内满是千姿百态钟乳石,十分悦目。另一岔洞却要大得多,能够观赏到很多地质景观。沿着“一窍通天”石洞,可以直上山巅。因洞内漆黑,据说旧时探险者需执火把一路照明,方能前行,否则洞内蝙蝠就会从黑暗处飞来撞人脸面,带来生命危险。此洞我们曾经去过,那时是8月,正值盛夏,一行人依次而入,并无什么照明,洞中一片黑暗,只觉冷气流动。水声灌满耳房,所幸的是并没有碰到蝙蝠撞面。出了洞,满眼新绿,老树长满青苔,新枝举过头顶,本来蔚蓝的天空离得远了,到处是绿色浮动,各种名贵树木蓬勃生长,成了一个丰富的植物园。据说,这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在近县城很近的一个地方,保存了这样好的植被,还真要感谢这里的群众,是他们以近乎宗教的虔诚给了这些树木无限的关爱。洞南20米处的一棵大榉树,很挺拔,有40米那么高,树龄达500多年,号称“榉树之王”。难怪,这个地方宛若群山中的一颗明珠,如今越加散发出光彩,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立起了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既保护森林,又供人游览,两全其美尽在其中。

大龙泉的古建筑,历经700余年的建设和修缮,始成一个群落,有龙泉寺、大悲阁、戏台、半山亭、水心亭、岳阳楼、官亭等。龙泉寺坐南向北,占地250余平方米,旧时曾毁,民国初年重新建筑,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的“兴国祜民”匾额悬挂其上,增加了宗教色彩和文化底蕴。大悲阁位于顶端,是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书法家、云南文山人楚图南为其题写了阁名。楚图南有很深的书法造诣,所写之字拙朴厚实,用墨均匀,间架结构十分匀称,用他题写的字作为匾额,甚为妥。昆明的一些古老文化地方,比如“昆明古籍书店”的匾额,就是楚公所题。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有楚公的字,在云南还很少见,令人顿兴感慨和赞叹。阁因匾额生辉。大悲阁虽是今人的仿古建筑,但有了大名人楚图南的墨迹,作为一处文化遗迹的再现,就很光彩了。站于大悲阁前凭栏一瞧,大龙泉风光一览无余,半山亭、戏台等建筑历历可数。

苍茫绿色扑面而来,清清龙泉水奔流而去。说到龙泉水,这附近因水而筑的工程还有好几件,比如酒亭,建于锶泉之上,其上还有锶泉碑及咏酒诗文,说了水的好处酒的好处。锶泉,水质特殊,经过云南饮用天然矿泉水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其补给水水龄在14年以上,含锶量很高,同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命名为“饮用天然锶矿泉水”,用以酿制白酒和各种饮料。修建于1959年的龙泉水库,虽然只有80余亩大,但沿岸遍种柳树翠竹,倒也显得十分美丽精致。

大龙泉,水及诗酒唱和而成的乐章。

要说山泉文化,澄江的西龙潭也有浓厚的文化特征,还由此而派生出一个立夏节,成为一个民间文化活动的场所。

西龙潭位于澄江县城西北四公里处,它以山水亭台的奇巧布局而著称,明清时就被文人墨客誉为“龙灵湫”。这里地貌独特,潭后的蟠龙冈,形若螺蛳壳,旋转而上,有蟠龙之势。山虽为石山但林木照样长得苍劲挺拔。就在山冈下,泉眼依次布列,泉水不停地缓缓流出,汇聚成一池明镜般的潭水。潭周围的建筑,包括古色古香的龙王庙、飞檐高翘的思源阁等,都映入潭水,煞是好看。在这些泉中,最大的有两泉,据说左泉之水由阳宗海流来,右泉则是从滇池流来。这样两泉流水来自两湖,并汇入一潭,在玉溪的山泉文化中还是首次发现,不知是真是伪。不过,《澄江府志》倒是有一段记载,说西龙潭“左湫自明湖(今阳宗海)由罗藏山(今梁王山)伏流而来”,“右湫自滇池海宝山下伏流而出”,然后在冈前合流为潭,成为“两湖汇一潭”的独特景观。到了1990年,这段有文字可查的流传了几百年的谬误,才被水文地质专家更正澄清。原来无论是“左湫”或是“右湫”之水,都是由石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和雨水渗透流淌而来,与阳宗海和滇池压根就挨不上边,没有丝毫关系,“两湖汇一潭”纯属子虚乌有。看看,史实也有误载,这么误传了几百年,让当地人也相信了几百年。但是仔细一想,这也并不奇怪,如此谬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不难找到,“指驴为马”,听传闻“欲加之罪”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何必去责怪写地方志的古人呢。古人在无法进行科学考证的情况下,只是记载了民间传闻,作为一种依据而已。这总比没有只言片语要强许多。

西龙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出水量也惊人,平均流量为每秒1.11立方米,最大流量为每秒2.82立方米,最小流量为每秒0.49立方米。这些水,以前只是用于浇灌附近田地,有很大一部分流进了抚仙湖,没有派上用场,如今才充分发挥了它的用途,不仅浇灌田地,还被引进县城,成为居民的饮用水。

西龙潭的石桥上有一块石刻,上面是公元1942年一个叫周野樵的人描述此潭的一段文字,文字是这样描述的:蟠龙冈“峭石凌空,古木阴翳,涌泉竞流,清浊异源,夏不暑而冬不涸,幽而奇,天然佳境也”。周氏的描述仅仅距我们半个世纪,并不算久远,与我们上述的无多少差距,基本是吻合的。然而,作为一处地方名胜,由它所形成的文化却远远要比那段描述悠久得多,有价值得多。这种文化就是由西龙潭托载起的独特传统节日立夏节。立夏节因当地把西龙潭称为西浦龙潭,故又叫西浦节,是于每年的立夏期间度过的。立夏节的来历,民间演绎着一个传说。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西龙潭附近的村中有一位姓杨的姑娘,长得善良美丽,后来做了龙王娘娘。但杨姑娘忘不了自己的父母,每年都要在立夏期间回家探视。回到家,她总是把门窗缝隙用纸糊严实,让外面的人看不见,然后在房内放两把簸箕。一次,她的嫂子好奇,用舌尖舔破窗纸后竟发现那两把簸箕中各有一条龙。杨姑娘的秘密被识破后,就从此没再回娘家。一年澄江遇大旱,眼看着到了立夏节令要栽秧了,可还是没见老天有要下雨的样子。当地群众实在没法,就想起了杨姑娘,认为应该请她帮忙。主意已定,就吹吹打打来到西龙潭,开展祭祀活动。祭祀仪式还没有结束,天就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这一年,农民群众顺利栽下了秧。从此,西龙潭就有了一个立夏节。

立夏节年年举行,西龙潭也就年年热闹,吸引了附近的很多群众,甚至连昆明、晋宁等地的群众也赶来集会,十分热闹。立夏节从立夏节令开始,连续开展3天活动。这个节日以前笼罩着一层宗教神秘色彩,开始是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挑选出一名精明健壮的年轻人,潜入潭中龙洞内立上祈求五谷丰登牌位,其他仪式才进行。这些活动自然是赶会、演会戏。会戏演的时间很长,昼夜而歌,要演3天3夜。西龙潭龙王寺中有一块立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的《轮流演戏碑记》,记载有“立夏及龙王庆诞,牌列分定,轮着村营演戏一天”的文字。可见,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社会不断进步,群众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澄江农村早已结束祈雨的历史,立夏节的内容也随之有了更新。如今的立夏节,内容丰富健康,成为农民群众春耕后小憩、迎接丰收的节日。因此,节日期间,县里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要组织开展商品交易活动,以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立夏节,历经弃旧扬新的过程,受到更多群众的欢迎。

西龙潭,正以其独特的山泉文化滋润着澄江这块古老的土地,架起一道文化与经济相融的桥梁。

红塔区境内的白龙潭,也是一处胜境。此潭位于龙马山南侧的白龙峡谷之中。名为潭,实则为泉,一股清流从山半腰的绝壁下喷涌而出,飞溅而下,一路水声轰鸣,浪花溅起,形成白龙瀑布。只是这瀑布不似“飞流直下”那么壮观,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水出泉口,沿着缓缓的阶梯状峡谷流下来,在“歌舞升平”中流向玉溪坝子。因此,泉口并无积水。这在玉溪的山泉文化中并无先例。

关于白龙潭的传说,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我们将其记录如下:很久以前,玉溪的上山头村因山高坡陡,水源极度贫乏,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村里有一位姓阮的姑娘,长得端庄秀丽,贤惠温柔。她很勤劳,每天织布种田,做饭挑水,忙里忙外,赡养着双目失明的母亲。有一天,下着雨,她冒雨去挑水,可是不小心滑倒了。奇怪的是等她爬起来一看,桶里的水竟没有泼出。这种情况让她感到十分意外,待回过头,见一气宇轩昂、身穿白衣的男子立于身后。她想也许是这男子帮了她了,就报以微笑,以示感谢。谁知这男子便是隐居于深潭中的白龙,他早已对阮姑娘有爱慕之心。从此之后,阮姑娘只要去挑水,他总是帮着打水,后来就求婚。阮姑娘对他也有好感。想与他成婚,但又怕出嫁之后母亲无人照料,如何生活。白龙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当即保证她母亲及全村群众每日有清水饮用。阮姑娘这才同意了。白龙娶亲那天,骑着一匹神马,威风极了。神马的尾巴上捆了一把扫帚,它驮着白龙从半山腰的龙泉口走出来,然后往山下走。神马经过之处经马尾上的扫帚一划,地裂岩崩,成了一条沟渠。泉水就顺着这条沟渠,跟着神马翻山越岭,流到了上山头村,灌溉着百亩良田,解决了生活用水。从此,上山头村不再干旱了,粮食年年丰收,老百姓过着舒心的日子。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说出了白龙潭的来历。传说只是传说,不为据,但它表达了旧时老百姓的良好愿望。

白龙潭下有一座古建筑,叫白龙寺。这是旧时当地群众为纪念传说中的白龙和阮氏姑娘为人民造福而建,属于清代建筑,为四合院格局,内设戏台。白龙寺格局虽小,但别有一种韵味。尤其是从半山流来的泉水通过石砌的沟渠,哗哗流入寺内,经过天井及厨房,绕一圈再流至寺外。这种引水入院的建构,还真有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充满水的神韵。白龙潭孕育了这块土地,也养育了附近的群众。群众则通过民间的艺术形式,升华了精神境界。

白龙潭山色秀美,周围长有古藤老树,一派苍绿景象,碧透的泉水在林荫中穿行自如,终年不断。泉水流至白龙寺后分道扬镳,成为两股泉流,一股流入玉溪大河,去灌溉两岸农田稼禾;另一股流入白龙渠,绕梁过涧滋润土地。作为一项水利工程,白龙渠虽然赋予了美丽的传说,但更主要的却是体现出玉溪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据说白龙渠中的水被称为“水倒流”奇观,原因是看泉水在渠中流淌,似乎觉得是往山岭上流,倒着上山。这也许是一种错觉,但正是这种错觉丰富了白龙潭文化。因此,一位明朝诗人就此写诗一首,说出白龙渠的妙处。诗云:“世间水性皆趋下,此水如何独倒流。九折萦纡来谷口,一泓澄澈浸溪头。”

除了白龙渠,白龙潭还有两处景观:一为龙虎岭,又称猫猫岭,位于白龙寺之上千米处。此岭既形似蹲坐之猛虎,神奇有趣,高昂的虎头清晰可辨;又形似一条飞龙,呼啸生风。龙与虎本是不相融之物,而在这里,人们凭着美好的想象,将它们放置到一块,作为吉祥的象征,加以传诵。一为双仙洞,位于白龙泉之上的峰岭中,异常神秘莫测。如果要到此洞探险,必须攀藤爬岩而上,历经艰险方能到达。这洞很幽深,洞中奇石林立,形态千变万化,有似龙、虎等各种动物的,有似笋、花等各种植物的,都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洞名之来历源自民间传说。传说有两位仙人在洞中修身养性,一边欣赏白龙谷风光,一边在暗中相助白龙战胜邪恶。如今仙人不知何处去,留得洞府在人间。

白龙潭虽没有历代修建的宏伟建筑,没有诸多文人的诗词楹联碑记,没有太多奇异的自然景观,但作为一处以幽静见长的胜境,又何尝不让我们领悟到了另一种纯粹的自然天籁般的风韵呢?!

像这样的山泉,在玉溪这块土地上,的确还有很多,由它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新平县的龙泉寺,也是因泉而得寺名。这个县民国时编纂的《新平县志》记载:“其地多巨石古木,有泉水自石隙中流出,于山凹处积水成潭,潭中产鱼虾。清光绪三十一年于潭畔建寺,名龙泉寺。”这个记载倒让我们明白龙泉寺这一文化建筑在玉溪山泉文化的建筑中年龄并不大,建成的时间也比较晚,但那时的寺已毁,只留得当地人写的一首诗可以欣赏:“龙泉寺内吐龙泉,寺自清幽水自鲜。不仅平山欣仰戴,尤分余润到南天。”现在龙泉寺有诸多仿古建筑,始建于1984年。新平龙泉的海拔,约为1700米,这个海拔在玉溪流泉中为最,是其他山泉不可相比的。且在群山之中,要攀登666级石阶,才能到达。海拔如此高的地方,要去看看很不容易,但当地人仍以有这么一个山秀水清之地为荣,常常去光顾。外地人到这里办事,闲暇之余也会在主人的陪同下前去游览。在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有一处“高山流水”胜境,倒是觉得新奇了。龙泉寺院内有一副对联叫“龙飞天外,泉在山中”,说得很到位,意境很高,应是佳作。此联是挂于一个小亭上的,叫半闲亭。与其他地方山泉不同的是,这里的三股泉水分别从三条石龙嘴中流出来,清澈甘洌,终年不断。有趣的是这三条石龙只将头部露于外,将身藏匿,这是创作者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了。这组石雕也很精致,弄得惟妙惟肖,让人联想到有关龙的神话传说。龙从水中生,水自龙口出,似乎也符合传统文化要阐述的道理。这三条龙吐出的泉水,流出寺外,就汇聚成了一池碧水,叫龙潭。龙潭水面面积约有四五亩左右,周围植有果木,因是没植下几年,无老态痕迹,长得朝气蓬勃,郁郁葱葱,很有活力。有一年春季,我们因公事到这里,正赶上花潮,惊叹得有些失态。龙潭周围,梨花、桃花、樱花、报春花,灿灿然然地开放,遍地流动着花的色彩,洋溢着花的芬芳。春天的含义在这里得到透彻的解释。清清龙潭水,滋润了整个春天,花团锦簇的春天,让龙潭五彩斑斓了。龙潭中,建有曲桥、亭榭等人文景观,也形成一个别致的画面。尽管龙泉寺的历史不长,但作为一处文化景观,以泉为中心筑起这么多仿古建筑,何尝不是在挖掘山泉文化之源呢?据说这一切还是一位姓周的老先生操持而建。周老先生布衣长衫,并没有学过古建筑学之类专门的建筑文化,只是凭着天赋和辛劳,依据自己的构想,四处筹款,将这个地方弄得像模像样了。一个人一生为地方做这么一件事,已经值得了,新平龙泉寺的历史就此由他改写了。新平龙泉寺的山泉文化也由此初具雏形。我们不是说,不是英雄创造历史么?然而在一些特定时代和环境,智者的作用和行为,往往能够达到极致,超出常人的意料,创造奇迹。周老做这件事很不易,我们只能在此客观评说几句,以表达对其精神的赞扬。

比如华宁县盘溪镇的七犀潭,泉水是从石壁中涌出的,其势汹涌澎湃,声振数百米,平均每秒的流量为5.3立方米。这个数字,为云南省山泉之最。它的面前,是清康熙年间修筑的一个水塘,约十亩左右面积。塘中之水,都来自七犀潭,除灌溉上万亩良田外,其余的就流入了南盘江。这潭的作用,大着呢。和其他的山泉一样,七犀潭也有一个神话值得一说,因为这个神话本身不是很古老,且说的是本地人本地事,就有了亲近感。神话说:清康熙年间,通海举人董王已上京赶考,路遇一白衣少年,少年称自己是婆兮人(今盘溪),也是要上京赶考。于是,他们结伴而行,赶到京城应试。不料,白衣少年因家境贫穷,读书不多而榜上无名;董王已因学富五车,中了进士,点为翰林。将要回到婆兮分手时,白衣少年告诉董王已,自己是七犀潭龙王化身。董王已惊讶,问其跟随自己上京因由。龙王说,这是为了看看他的为人。这一路,龙王见他忠厚仗义,是个做事情的人,现在就请他出资修七犀潭水坝,把水聚起来,灌溉农田,不要白白流走。董王已听龙王这般叙说,就答应下来。水坝修好之后,当地人为感谢董王已,要赠他一马良田。这“一马”的意思,就是让董王已骑马在田野里驰骋,所到之处归他所有。但董王已只让马跑了一会儿就收缰,以领乡人情分。为了耕种乡民们赠予的土地,他移居婆兮,世代繁衍生存,子子孙孙形成一村,叫福照村。这村如今仍坐落于盘溪镇。而董王已修筑的小塘,如今仍产生着作用,灌溉着当地良田。

山泉文化这个话题,内容真是很多。我们再看看温泉。说到温泉,我们不得不提及华宁的象鼻温泉。象鼻温泉有秀美的山水风光,因背后是象鼻岭而得名,前倚龙洞河。旧时要到温泉里沐浴,要经过横跨河上的金锁桥。金锁桥是一座石桥,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为单孔双圆弧尖顶石拱桥,高14米,长37米,孔跨径为18米,列云南省单孔石桥跨度大之首,似长虹飞跨龙洞河上,十分壮观。桥南建有一亭,桥北建有一座石坊,很别致,使这座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温泉历史文化的象征。温泉是从象鼻岭下的石壁中涌出的,热气腾腾,四季水温皆为39℃至40℃之间,不曾变化,且水中多含硫,沐浴对皮肤病、风湿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因此,从古至今沐浴者络绎不绝,尤其如今交通便利,玉溪市内及昆明游客慕名而来,游览沐浴,很是热闹。故而,古人赞美象鼻温泉“能洗沉疴除秽浊,源头深处有妙丹”。清代还留下称颂的诗,诗云:“天下汤泉莫漫夸,传闻温沼让西沙(华宁元代为西沙县)。岭如象鼻岭无异,水比安宁水更嘉。入浴能教人似玉,到来几许貌如花。春寒我欲频经此,童冠讴歌乐岁华。”对水的钟爱之情溢于言表。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泓温泉,造福今人,华宁县首先在这里建了疗养院,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既为人民服务,又创造收入。现在,这里以温泉为中心,已经建成一个美丽的度假村。抚仙湖东岸的热水塘温泉,是一个温泉群,在长约200余米的湖畔,竟有十余个泉眼,分布很广,有的在农田里,有的在村中,还有的在湖水中。这些温泉的水温,由于温泉地形和分布特点有异而不同。位于村中的温泉水温高达摄氏58度,这眼温泉每小时的流量并不大,有7立方米左右,但可满足全村人需要。其他温泉,水温都在摄氏40度以上。这些温泉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沿岸湖水中涌出的温泉,使水温升高,成了天然温泉浴场;从农田中涌出来的,被开发,建起温泉温室;热水塘村的村民更能从地利上考虑,在沿湖修建养鱼塘,并把用后剩余的温泉水引入,用以养殖热带非洲鲫鱼,供旅游者垂钓,既能给村里增加经济收入,又不浪费自然资源。据云南省矿泉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对这些温泉化验评定,温泉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是优质天然矿泉水。像这样的温泉还有峨山和天子山的温泉、元江栖霞山的温泉等。属于元江温泉范围的还有位于清水河西侧的沸泉和汽泉,沸泉热气腾腾,泉水涌出石隙,温度很高,可将鸡蛋煮熟食用;汽泉则是一个石洞,里面呼呼喷出热气。热气是地下温泉所致,气温也高,入洞可进行蒸气浴。如此丰富的地热资源,玉溪这块滇中热土怎不生机勃勃?!

还有一些山泉,竟然神奇得使人不可思议。江川早街村有一泉,叫神鱼泉,后面是名气正盛的李家山,前面就是坦荡沃野。神鱼泉并不大,因位居村中,水自李家山中来,池沿皆用平整的石板镶砌,二三米见方。泉中有许多鲤鱼,长一尺左右。这些鱼在泉中有多少年,即使是早街村的群众也说不清楚,只是很早就有一个说法:泉中之鱼不能捕捞食之,谁捕捞了对谁就不好。这一说就使这些鱼有了神秘色彩,世世代代,就没有人敢去捕捞。那么,到底有什么不好呢?人们不会去追问。其实,这是前人为保护这些鱼而设的一个悬念。之所以将这些鱼称之为神鱼,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鱼儿居然像人一样能嗑瓜子。这一现象还上了中央电视台,风光了一阵,如今成了江川县的一个景观。游人而至,带了葵花子,往泉中一撒,鱼儿浮上浮下争相吞食。泉中一下子水声四起,水花飞溅。几分钟后,泉中平静了,水面漂着的全是鱼儿咬碎的瓜子壳。这些鱼儿究竟怎么会嗑瓜子,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白的解释。不过,解释清楚了,这神鱼也就不神了。2000年7月,宁夏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张贤亮及重庆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江西作家协会主席陈世旭、辽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刘兆林等一行,作为中国作家采风团到玉溪采风,游览了神鱼泉,面对鱼儿使出的绝活,大家感到很惊奇,都说:“这些鱼,神了。”采风结束后,他们写了一些文章,也说到神鱼泉中亲眼目睹的现象,可谁也没有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神鱼泉,真的很神了。此类大自然神秘的趣味现象给人类生活增添了多少奇妙的内容。新平县的漠沙镇黑味山上,有一称为异泉的山泉。“冬春流出尤大。所异者,雨发后则断流,及至干天则又流出如故。”这是《新平县志》对异泉的解释和记载。异泉之水甘美清洌,附近生活的傣族、彝族同胞,不分彼此,共同饮用,关系密切。因此,他们的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灵魂纯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新平县新化乡的六祖山上的一眼泉,叫香泉。康熙年间的《新平县志》上载有一首五律诗,题为《山顶香泉》。诗云:“何人登绝顶,祝地得香泉。渴饮甘于露,旋烹馨似涟。”这眼泉还真有些奇特,那水涌出来时成为一粒一粒晶莹的水珠,不停地跳动,好看极了。水流出来后即变成了乳白色,并且散发出幽香。青青山色,“一泓如许洁”的香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红塔区大营村北山麓有一称为涩水井的山泉。据说这眼泉明代时就远近闻名了。清康熙年间编的《新兴州志·山川》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说这个泉“随地涌出,味涩与河水异,投以酸角椒糖可解暑。清明州人酌人修禊,立夏后经雨则止”。在民国年间的《续修玉溪县志》的《古迹》篇中,也讲到此井,说“水味酸涩,随地涌出。昔人以石之,立碑井上,题曰:‘龙门灵液’。每年立夏日,州人纷纷禊于此,以玫瑰、椒糖,泡水饮之,可清暑”。近些年来,有关科研部门对涩水进行了80多个项目的分析鉴定,确定涩水井之水为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的重碳酸钙镁型铁质碳酸水,含有20余种微量元素,一年四季可饮用,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每年春末夏初,游人慕名前去品尝,最多可达万人之众。这些奇奇怪怪、有色有味的山泉,让人耳目一新。

玉溪的山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据统计,全市有194处,集中了丰富的资源。这在滇高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恐怕也少见。因此,山泉文化就有了自身特点,面广而底蕴深厚,至今正盛,它们仿佛天地山川大块文章的最机动的段落,令大自然富有灵性,并造成一种永恒的生命的现场感,让人留恋不已。

同类推荐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本书以生肖猪为中心,从猪的进化过程,不同种类的特性等自然属性。到猪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地位等,以及猪文化与天象星宿的关系。与猪有关的成语,俗语,传说,谜语等,还包括与猪有关的逸闻趣事。最后介绍了历史上属猪的名人,和猪年大事记。内容全面详实。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爱之二分之一

    爱之二分之一

    爱本应专一,然而面对两个不同性格的你,我惊讶自己竟然做不出抉择,我不是圣人,无法坐怀不乱,于是乎,我将故事写下,嘘,故事开始,请噤声。。。——夏宇哲
  • TFBOYS与她的爱恋

    TFBOYS与她的爱恋

    本文写TFBOYS与他们的邂逅故事,本文所写与真人无关
  • 魔域圣主

    魔域圣主

    魔族少主落羽,偶然获得上古秘法,得轩辕大帝之法转生到下界。寻找传说中的境界。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盛世枭宠:纨绔小狐妃

    盛世枭宠:纨绔小狐妃

    新婚之夜被渣男渣女害死,意外穿越到这个该死的狐狸窝什么鬼?那个长的仙气飘飘却喜欢本狐仙的国师什么鬼?那个想害死本仙的渣男渣女活够了?斯巴达本仙重活一世,不为了做个善男信女,只为了将你们群牲口一网打尽!想害本仙的,通通放马过来!本仙连穿越都不怕,还会怕你们这一群堪称古代得老人渣?!
  • 何为爱:若不懂你怎能爱你

    何为爱:若不懂你怎能爱你

    一次搞笑的游戏,偶然的告白,大大咧咧还有人爱?“我爱你”“啊!!!”,最终玩笑是真是假。平常的生活中最爱真的变成最爱吗,“其实我有点喜欢你了.....”“别开玩笑啊”“爱你?爱我?爱他?“我恨你!!!!”“佳若不要!”结果到底是什么?又有谁能猜透作者与女主的心,爱究竟是一如既往还是出乎意料............
  • 我的黑猫是王子

    我的黑猫是王子

    黑耀来自猫星的王子,为寻找丢失的猫钻来到地球,在找到猫钻后,猫钻又为什么变成真身钻石守护在李思尔身边?李思尔与化名为蓝耀的黑耀王子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最后猫钻有没有安全回到自己的家园……思尔有没有和王子走到一起?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思尔,任性、骄傲、做事有些纠结,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成为了王子要守护的人,自以为的小爱情,在这风雨的青春中能坚持多久?
  • 我的时光机

    我的时光机

    他是科学怪才,发明时光机。却迷失于时光机中,开始了一段段惊险离奇的经历。他通过时光机,穿梭于各个世界之中,过去未来。有时他是武者,有时是修真者,有时是手持激光武器的未来人。他不择手段,用一切可行的,不可行的,来挽救现在,追寻曾经在记忆里的美好时光。
  • 幽魂恋人之若水复仇

    幽魂恋人之若水复仇

    一个幽魂的恋人,为了爱情,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了一个强悍的独裁者。
  • 穿越妻主好种田:吾家萌夫初养成

    穿越妻主好种田:吾家萌夫初养成

    老顽童奶奶在世时一直说她会很好的活下去,尽管她不信但奶奶是她唯一的在乎的人了。只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觉醒来会是在山谷里而且身子才四五岁般大小,这也就算了可是旁边躺着的小包子是什么鬼!!---从此便是:采草药,进山打猎,另有强大空间相伴,这般过日子,真的是爽爽哒。发挥天才般的头脑,为萌萌哒的夫郎做美食,从此莫子语便在宠夫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待一起尘埃落定后。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