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900000012

第12章 四、哈尼梯田——古老的人文天籁

哈尼梯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恐怕是最近几年的事。而在这之前,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很少见到。但这决不是疏忽,一种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她要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就必须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当然,哈尼梯田文化虽然具备了这方面的特征,但因为地理环境因素,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文化现象才被展现在人们面前,被外界明白。

论到梯田文化,我们必须从介绍哈尼族开始。因为梯田文化,正是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山地农耕民族,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聪明才智创造的。是他们,给学术界开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研究领域,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里又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曾在玉溪从政多年,以刻苦笃实的精神,深入农村,勤求治理,故对梯田文化,感触颇深。

滇高原山脉纵横,江河颇多。而在滇中南、哀牢山绵延数百里,北接云岭余脉,南却延伸到越南境内。如此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哀牢山地貌呈现出多样性,自元江峡谷到哀牢巅峰,海拔落差竟有2700余米,十分罕见。在这个落差中,气候千变万化,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如此丰富的气候带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构筑起哀牢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不仅各种植物应有尽有,而且动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可算是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小王国”了。难怪,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哀牢山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享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美誉。有一篇文章是这样从科学的角度叙述哀牢山生态环境形成的原因的:“山上的原始老林植物群落,调节着滇中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元江河谷因炎热蒸腾起来的水蒸气,与南北交汇的季风形成云海雾潮,化成霏霏细雨,潇潇洒洒,滋润着满山的森林群落;植物家庭们伸长根须贮藏了丰富的水分,而后适时慢慢渗出,又滋润了哀牢山,使哀牢山山高水长,溪流不断,为哈尼族的生存和梯田稻作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段叙述很简洁,且富有童话色彩。

正是哀牢山这优越的条件,使哈尼族为创造自己的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续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哈尼族的祖先就用石斧、石镰在哀牢山上开垦梯地和梯田,驯化野生稻种,随着完成了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的转型。这种转型过程,沿用了古老的择地建寨方法,以山林水源充足和土地肥沃为前提,遵循“要种田在山下,要生娃娃在山腰”的祖训,既科学地适应自然环境,又渴望得到神灵的护佑。从这个意义上论,可以认为梯田文化的发展改变了哈尼族的生存方式。因此,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前仆后继,矢志不渝,以顽强的毅力在哀牢山中创造和完善了梯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系统,使民族文化之花摇曳多姿,绚丽无比。

哈尼族中有两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再现了开发哀牢山时的艰难困苦。第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古代,豪尼人(哈尼族支系)在滇池附近经历了一场战争后,败走哀牢山区,因为初来乍到,水土不服,灾害频生,天神萨莫、叶莫看到哈尼族可怜,各持一把棕扇赶跑了妖魔鬼怪。为了使哈尼人永保平安,人畜兴旺,这两位天神把棕扇插在哈尼村寨旁。以后棕扇长成了棕榈树,成了哈尼山寨的守护神。哈尼人为感谢天神的护佑,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五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第二个传说更为具体:很久以前,哈尼祖先学会开沟引水种田,为了子孙的繁衍兴盛,没日没夜地烧山开田,得罪了动物们。蚯蚓、蚂蚁抗议说,开山挖地的人,挖断了它们的脖子;而狐狸、野猫等说,哈尼人毁了它们的窝,要到天神那里告状。哈尼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然,传说不为据,但它们从一个侧面使我们明白哈尼人营建梯田的艰辛。

哈尼人是聪明能干的,在开山造田时兼顾生态平衡。他们首先修沟渠引水上山,选择海拔800米至1500米之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合种水稻的地带,顺山势自下而上开垦梯田。开垦梯田最好的时间是冬末春初,这时候哀牢山间潮湿的雨季已经过去,气候凉爽,土质干燥。聪明的哈尼人抓住有利时机,全民总动员,远离寨子开垦梯田。他们先把山坡开辟为台地,种植旱季农作物,等土地基础稳固后,再开始垒田埂,建成梯田。如此劳作,一层一层向上开挖,且越往上,开垦难度越大,有的田埂高达数米,需要用很大的土块层层垒筑,层层夯实,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田埂的下侧面积往往比梯田的建筑面积还要大。梯田造成之后,即可把水引入,对田埂经常修补。修补田埂是要花许多工夫的,每年不仅要铲修田埂一次,而且还要认真地抿糊一次下埂,使其厚薄适宜,能经受水的压力。高山梯田“以水养土,以土保水”的原因,就是促使土质粘结,田埂牢实。假如高山梯田春季放水晒田,地层就会开裂,栽秧时放水耕作,水浸入裂缝,容易使田埂倒塌,使梯田遭到毁坏。低山梯田每年秋收后,至春季就可以翻挖干田,让太阳暴晒,待到栽插季节,将高处保水梯田中的水灌溉到下面梯田耕种。这种开垦耕作梯田的方法,是哈尼人长期劳作总结出的经验。

说到耕作方式,我们有必要把话题转到农耕稻作上。哈尼人开垦梯田,为的就是进行农耕稻作。农耕稻作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变革和飞跃,也是哈尼人从游牧型向农耕型转变的重要标志。一些中外学者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种是野生稻,栽培稻的祖先是野生稻,所以野生稻生长的地区,当地民族才可能把它培养成栽培稻。这个对稻作溯根找源的推断,很合乎情理,然而,因为哈尼族长期没有文字,找不到史料依据,但用神话传说、史诗来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很普及的一种方式。那么野生稻在哈尼人心中有多高的地位呢?据说是与鬼、神联系在一起,也有一种图腾式的崇拜。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哈尼人的先民在野生稻生长的地区游牧,为了生存采摘野生稻作为粮食度日,然后把野生稻驯化成了栽培稻。关于这个过程,我们还是用哈尼族中流传的有关稻种的神话传说来说明:第一个传说是:大鱼创造了天地,也创造了一对人,男的叫直塔,女的叫塔婆。龙神向塔婆赠送了三个竹筒,里面就装有稻种。传说二:远古时候天神掌着五谷,人们饿了只能采山茅野菜充饥,聊以果腹。天神的女儿摩咪然蜜很同情人的遭遇,悄悄把谷种带到人间。传说三:远古时候洪水泛滥,万物淹没,人们为生存发愁,机灵的狗突然发现在一株大树上,比苦鸟叼着一穗稻谷正要吃,可此时,狗汪汪叫起来,这只比苦鸟吓了一跳,谷穗就掉在了地上,狗就将谷穗叼起来交给了主人。哈尼人从此就种水稻,吃上了米饭。因而每年新谷上场,人们就用新谷酒祭献祖先,用新米饭先喂狗。这种纪念方式还演化成了“新米节”,至今不衰。传说四:远古时候,大树遮天蔽日,有一棵非常大的树,马鹿如果圈着树跑,需要90天才能跑过一圈,金鸡要飞30天才能绕一圈。这棵巨大的树上结满硕大的稻果,很诱人。为了得到树上的果实,人们挥着斧头砍伐这棵大树,不知砍了多少天才砍倒了。树上的稻果落在地上,一下子被摔碎了,奇妙的是摔碎的稻果变成了很多小稻粒,还压死了一些哈尼人。这个神话美丽而又悲恸,可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索取必须先付出,有时甚至是生命。这些神话传说都与稻种有关,不仅说明哈尼人为获取稻种而付出的代价,还说明了哈尼稻作文化的起源。

应该说,哈尼族是稻作文化的创始者之一。他们的转型与生存环境有关,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哈尼人的先民在原始社会的采集中获得野生稻种,并且长期试种,驯化稻种。二是元江流域等地种植水稻,农业比较发达,到处物茂粮丰,是史诗中吟唱到的理想环境。三是因被异族打败,迁徙至哀牢山等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空间。这三个阶段的经历,使他们找到了适合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环境。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梯田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哈尼农耕稻作技能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已经上了一个层次,特别是受原居南方的百越族稻作农耕文化的影响,抛弃了传统农具,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改变了生产方式,发展了农业生产。随着人口的增加,同时和其他民族杂居。其发展空间仍然受到一定限制,使得哈尼族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拓展无限的希望,营造梯田,建立起梯田生态农业。因此,梯田农耕稻作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哈尼族伟大创造最隆重的一笔,成为其整个社会文化的核心和生发点。哈尼族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交织的村落社会的出现、新的宗教观和世界观的产生、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事象等物质文化模式和精神文化模式的形成,其母体都是梯田农耕稻作文化。梯田农耕稻作文化,使哈尼族在群峰对峙、江河交错的地理环境中,历经与自然的融洽相处,焕发出无限的生机。这让人由衷地赞叹了。承载了稻作文化的梯田文化也因此大放光彩,被载入史册。在明代编印的《农政全书》卷五《田制·农桑决田制篇》中,引用王祯《农书》对梯田的说法:“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伴,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耨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磴,故总曰梯田。上有水源,则可种秔秫,如止陆种,亦宜粟麦。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其人力所致,雨露所养,不无少获……”同时还有一首诗这么说:“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题,非水非陆何所兮,危巅峻麓无田蹊。层磴横削高为梯,举手扪之足始跻。伛偻前向防巅济,佃作有具仍兼携。”读王祯诗文,能够了解到梯田的地理环境,开垦技术、耕耘艰难、水利条件、种植品种等情况。可见,王祯对梯田的研究是下了工夫的,短短数语,包罗万象。《农政全书》因此还引用王祯诗句,将哈尼族开创的高山梯田列名于中国农田史上的七种田制之一。到了清代,《临安府志·土司卷》也形象地记载了哀牢山哈尼梯田,说:“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磴,有石梯磴,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涧槽),数里不绝。”看看,梯田多么壮观。哈尼族,这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两千年来在哀牢山等地鬼斧神工般开垦了梯田百余万亩。如今在玉溪的元江、新平等地的群山中,周围是万株绿树,这边是千级梯田,梯田犹如流动的音乐,蜿蜒于山峦沟壑间,层层叠叠裹在云雾里,如诗如画。面对这一巧夺天工的人文奇观,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对梯田文化的认识,来自对梯田创造者的崇敬,来自经过两千余年不懈努力遗留下的宝贵财富。

经过一些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哈尼族信仰的主要是与万物有关,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和农业生产有联系的祭祀活动很多。这就和梯田文化形成的关系密切了。由于远古时哈尼族先民的生产力低下,没有能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遭受了许多苦难,因此就以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被神灵主宰和支配,只有求得神灵的保佑,苦难才不会降临,人畜才能平安无事,粮食才能丰收,日子才能幸福。于是宗教祭祀活动融入到梯田农耕活动中,相互结伴而行了,且成为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历史的必然。元江县浦贵村的哈尼族流传的“九祭献”,就是给我们展现了哈尼族的历史文化现象和隐秘的传承机制。“九祭献”的意思,就是九年一次祭竜(祭龙祭祖)敬献,有9个内容,26套动作。这个村的3个寨子,传说在迁徙中,三个兄弟因体力不支,掉队了。这三个兄弟各选一个地方为安身之处,慢慢就发展成了寨子,且每年轮流在一个寨子祭献,三年小祭,六年中祭,九年大祭。这种祭祀活动有严格的禁忌和程序,用傩祭、傩舞的形式,传播民族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及繁衍生殖知识。整个活动古朴隆重,充满原始宗教气息和娱人情趣,成为一个传播媒介。哈尼族还根据本民族居住的地域地理和自然人文环境,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一套农事历法。这种农事历法仍然与梯田文化相适应,是以梯田文化为载体的。他们发明的物候历,是按照自然天象物候的不同变化安排各种农事活动,祭祀娱神及家庭生活。物候历把一年分为三季,农历11月至次年2月为冷季,农历3月至6月为暖季,农历7月至10月为雨季。三个季节中的每一日分为12属相命名,推算方法与农历完全吻合。因为哈尼族对24节气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或者还很模糊,所以确定季节更换就以自然为对象,通过对树木发芽开花落叶,动物回归离去,蝉鸟鸣叫的消匿等等观察方式,判断季节的转换。这种观察方式,尽管不是很科学,但作为生存于大山之中,缺乏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手段的哈尼族人,已经足够了。

按照哈尼族的物候历法,农历十月理所当然地是他们的年末岁首。每年十月间的头一个属兔日,就相当于旧年的岁末,而第二天的属龙则相当于新年岁首。月份的顺序是这样的:新年岁首月份,野樱桃开花的月份,籽种休眠的月份,种子拱土萌芽的月份,栽插大忙的月份,开始稍闲的月份,庄稼返青的月份等等。这种以自然物候变化为前提命名的月份,不仅形象生动,便于记忆,而且也有其科学性,是直接为梯田农耕服务的,是梯田文化派生出来的一支文化余脉。独特的哈尼历法,是哈尼族在创造梯田文化的同时创造的,应该为世人所称道。哈尼族还有许多与梯田文化相关的节日,比如“卡窝棚”(开秧门),是在阳春之月,此时哈尼山乡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哈尼人开始在梯田里插秧。开秧门那天,家家煮糯米饭和鸡蛋,象征来年的丰收,姑娘们穿上新衣,到梯田栽秧。栽头一把秧的家庭主人边栽秧边念念有词,道:天门开了/地门开了/河坝的傣家开秧门了/大地方汉族开秧门了/阳春三月里/不开的门没有了/栽秧的不怕手指痛/栽秧的不怕腰杆酸/栽秧速度似鸟飞/太阳不落就收工。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体现出哈尼族对梯田农耕活动的重视程度是何等的高啊。比如“昂玛拖”(祭寨神),选择在农历十一月进行。哈尼人认为,“昂玛”是哈尼村寨最高保护神,因而每年都要隆重祭祀。这是一种村寨集体祭祀活动,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不断发展,在宗教意义被逐渐淡化的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如今演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了。这个节日最有特点的是第二天,哈尼人举行的街心酒宴,也叫长街宴。这种长街宴就是把街道打扫干净,每户人家在街道上摆下一张桌子,桌桌相连,人皆坐于两侧,很是热闹。这种景象,在中国大地上,恐怕只有哀牢山区才能看到。哀牢山的奇山秀水养育了这个民族,这个民族凭着哀牢山丰富的基因库和自身的才智,不断丰富了梯田文化,完善了梯田文化,延续了梯田文化,使梯田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宝库中。

我们在追述哈尼梯田文化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是不能忽略的。这种现象就是哈尼族在创造梯田文化中,始终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家园。哈尼族生于斯、长于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梯田即是“心田”,是农民的“千秋功业”,应该得到保护。这种现象,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人为破坏的今天,在自然状况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恶劣影响的情况下,更值得倡导和研究,以激起我们热爱自然的热情,随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己,与生态环境保持着新的发展和平衡。这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

那么哈尼族是如何把自己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呢?要解释和回答这种现象,恐怕先得从水说起。我们都清楚,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哈尼族生活及生产、创造梯田文化同样与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居住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水。因此,他们首先不是盲目地建寨子,而是先去找水源,有了水源再看看是否方便开沟引水,才确定建寨地点和开垦梯田之处。在有了水的保证的同时,建寨的地点还必须有树林。如此选择建寨地点,就有了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客观要求,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好家园,调节气候,而水则使树木长得更茂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长期以来,哈尼族对树木的热爱,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由原始的图腾升华为崇拜。这种境界不断地升华,达到一种崇高水准。故而,在哀牢山中的每个哈尼山寨中,都有一种古老挺拔的大树作为寨神的偶像,供人们崇拜,并敬告乡民,这里象征着圣洁和光明,任何人都不能乱砍树木。同时,每年还进行祭祀活动。通过祭祀这种活动,教育后代保护树林,保护生态平衡,以形成良好传统。当然,对于水的合理使用,哈尼人表现在对水利的开发利用上。比如对水沟的修筑,为了灌溉农田,常常没有界限和彼此之分,水沟可以绕山绕岭,过村串寨,长约百里。站于哀牢山的峰岭间,举目一眺,就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沟渠,宛如一根根大山的血管,连结着成片成片的梯田,美丽而又显出其重要性。“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从高山流下的山泉水,就通过这一根根血脉,注入梯田,滋润了庄稼,带来了丰收,同时也滋润了梯田文化,保证了梯田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哈尼人对水利的开发和运用,当然不仅仅只是表现在修水沟上,还表现在生活方法上,如水磨、水车、水碾、水礁的修建等等,就使哈尼人的生活方便了许多。

哈尼人重视生态的平衡,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村寨建设状况,包括规模、人口及梯田面积的多少。因此,他们在选择村寨的时候,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要考虑这些因素,使村寨配置相宜,构建均衡,自成一体,便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的村寨,大部分建盖于半山向阳开阔的山梁上,最大的不过200余户,最小的只有几户,每寨相隔几里路程,如此交错分布,以曲曲折折的山路相通,在大山中星罗棋布。这种人土建构均衡的格局,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多田少可能引起的矛盾,一方面避免了人际关系的恶化,另一方面使辛辛苦苦开垦的农田不致因有的地方人少难以耕种。是的,人尽其能地尽其力,很符合自然生态法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总之,村寨规模大小和人口多少因为受到梯田农耕条件的限制,不仅使哈尼人整个社会经济是梯田农耕文化的产物,而且他们的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也受到梯田农耕文化的影响。作为梯田文化,是特定自然条件下,哈尼人为争取天时、地利、人和与自然的协调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融进自然的伟力,所创造出的产物。这无疑地,来自于历代劳动者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可见,古人的信息、科技当然不能与现代相比,但他们的智慧,却未必逊色于今天的我们与书本的知识。

哈尼梯田文化独具光彩,是哈尼族的骄傲,同时也是山地民族稻作文化的辉煌象征。我们之所以把她纳入到古滇文化之乡的范畴中来论述,除了她丰富的内涵和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外,是因为哀牢山脉有很大一部分在玉溪的新平、元江县境内。这种地域的划分有其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但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结晶,都应该受到尊重和认同,继承和发扬。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扬,哈尼梯田文化不断地弃旧和扬新,在超越中战胜自我,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新世纪的春天里绽放出绮丽的花朵,成为哀牢山浓墨重彩的文化奇观。

哈尼梯田文化,壮哉!

同类推荐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都错过了

    那些年,都错过了

    很好看,欢迎大家支持,作者大大是第一次写的,谢谢大家支持,
  • 万能系统苍穹圣皇

    万能系统苍穹圣皇

    华夏十大家族之末千诺家族长子千诺承携万能系统重生到了地球的第二位面,靠着系统登上了第二位面娱乐圈的顶峰。离开地球,闯荡六大平行宇宙,一步步成为世界之最。身世慢慢揭开,领着亲妹妹闯荡天下。报完种族的血海深仇,重新打造第一宇宙最强种族碎空族!但是龙也有逆鳞啊!喂喂喂!那边那个路人甲!靠近小妹十米以内!冰星龙,上!
  • 今生缘劫

    今生缘劫

    生来脸上带胎疤,走哪都被嫌弃。同学讨厌,朋友排挤,同事嘲笑!对,没错,我就是人见人恨,一路被虐到大的唐氏第五代守墓者,唐月牙。但那又怎样,我就是要顶着这张丑脸,去泡那个从石棺里爬出来的超级美男!不服你咬我啊!
  • 首席的青梅落跑小新娘

    首席的青梅落跑小新娘

    他是邪魅蛊惑的男神,她是让人融化的优雅女子,六年前他们因为误会而分开。六年后她完美回归,身边却多了一个丝毫不比他差的男人,让他嫉妒的要发狂。觊觎他的女人,疼爱她的男人。当事实一步步被揭开,当缠绕于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越来越不知所踪,他却把她扑倒,我的青梅落跑小新娘,乖乖带着儿子回来~
  • 寻找迷失的自己

    寻找迷失的自己

    《寻找迷失的自己》是一本励志图书。作者书将带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文章,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围绕本书主题,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自信、改变想法、追随灵感、突破困难。通对树立起的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落后的观念和想法,追随自己感觉,勇于面对困难,接受困难,最终,在迷失的路途中寻回自己。
  • 兴鹿之我还有你

    兴鹿之我还有你

    这是作者大大,第一次写文,不好的地方,评论出来,作者大大一定会修改的,此文是兴鹿cp文,有部分信息都是虚拟的,希望亲故们不要在意。谢谢啦.
  • 明日所在

    明日所在

    传说,口口相传的说法,为了这无聊的世界来添点趣味的“善意谎言”。可这种东西居然真的存在,真是让人觉得可笑至极。为了这种无聊的东西我再也不能和挚爱的人相见,啊,姐姐,愿您安息。-----------------------我无法看清这个世界...只能隐约感觉到...有人在等我......
  • 彼岸雪

    彼岸雪

    爱你,仅此而已。执了一杯浅茶,轻嗅淡淡茶香。梦里三生,前尘往事,不过水月镜花一场。醉里三世,爱恨情仇,不过盛世繁华而已。海妖“待一切尘埃落定,陪我看云卷云舒可好?”明宇“寻了你万年,再等你万年又如何?!”执念“我在哪儿守了不知有多久了,都忘了当初为何而留了。”逗比“你是我唯一认定的那一个,任何人都是替代不了的。”
  • 万古擎苍

    万古擎苍

    神秘的界域,不同的旅行。浩荡的天下,谁来争锋?万载雄途,血骨铺就道路。天下霸主谁来为雄,我来!万世天骄谁来称霸,我来!浩荡世间谁主沉浮,吾万古大帝,来顶起这天,撑起这地,主宰命运轮回!少年终有一日,踏上巅峰,俯视万古苍穹,让天地都颤抖!。。。。。。。。。。。。。————以吾之名,开万古新纪!
  • 长安待君归

    长安待君归

    我的一生爱过你,亦恨过你。是谁?曾在我的生命中那么重要?落长安,雪霄仙子。最尊贵的女子却被人诅咒:三生会因为各种情况无法与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