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0000000038

第38章 动物未知始祖鸟化石之谜

1861年,德国的内科医生卡尔·哈百林在巴伐利亚索伦霍芬附近的印板石石灰岩中采集到世界上第一件始祖鸟化石标本。它的外形很像添翼的爬行动物,具有羽毛、飞翼、“开放虽然我不够漂亮,但我是最早的鸟类式”骨盆和三前一后的四足后趾等鸟类特征;但始祖鸟的肋骨无钩状突,而有牙齿、分离的掌骨和尾椎骨等爬行类特征。这个始祖鸟化石生物呈现出爬行类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形态,它一直被当作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鸟类化石,现收藏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鸟类是从中生代侏罗纪的一种古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由于鸟类适应飞翔生活,骨骼脆弱,形成化石的机会很少,直接祖先尚未查明。始祖鸟化石的出土,为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但是,1985年英国加的夫考古学院的鸟类古生物学家F·霍尔和古物理学家C·维克拉马辛却对始祖鸟化石提出疑义,认为始祖鸟化石是伪造的,只不过是在标准的爬行动物骨骼上,人为地配上美丽的装饰羽毛而已。以色列物理学家L·史培纳在伦敦自然博物馆的支持下,拍摄了化石标本的照片,并刊登在当时英国的《摄影月刊》上。照片上清楚地显示出羽毛上下模型的叠影和羽毛下的涂胶痕迹。说明伪造者是在普通爬行动物骨骼上粘上羽毛,并翻模制作成的“始祖鸟化石”。霍尔和维克拉马辛在取样并仔细检测了化石标本后又提出证据:化石标本上的一道裂缝是用工具人为敲击的结果;翅膀化石部分的枝叶晶体与其他部分的截然不同;况且,化石骨骼没有龙骨突和胸骨,说明此种动物根本不会飞翔,这就从根本上违反了始祖鸟的概念——一支古爬行动物为了适应飞翔生活,前肢转化为翼,鳞片演化成羽毛。

霍尔和维克拉马辛的观点引起了古生物界的一场激烈的争论。许多科学家对此表示赞同,伦敦自然博物馆的A·查利基先生说,他简直不相信过去的古生物学家何以把鸟类的进化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也许伪造者正是利用人们急于揭示鸟类进化的紧张心理来达到一鸣惊人乃至流芳百世的目的。

最近,收藏始祖鸟标本的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馆馆长A·克利格及其同事们,正式撰文反驳了霍尔和维克拉马辛的观点。他们认为始祖鸟化石绝非赝品,其依据是:用显微镜观测,化石标本没有任何涂胶的痕迹;标本上的一道裂缝几乎成直线,人工不可能敲击出这种形状,这是最基本的概念;用紫外线摄影检测,整个化石与枝叶部分的晶体结构和分布是完全一致的。克利格等人说,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已不再对始祖鸟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霍尔与维克拉马辛却不理会这些反驳论据,他们要求从化石标本上取样重新进行测定,但却遭到博物馆的拒绝。克利格说,除非他们自己发现了明显的可疑点,化石标本不再钻孔化验,并一概谢绝外借。

由于博物馆对始祖鸟化石标本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这场争论很难进一步深入下去。

恐龙之谜

早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主宰是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它们的种类有250种之多,有的食植物,有的食肉,有的在水中游,有的在空中飞,还有的在陆上爬。它们中大的重达50吨,小的只有猫一般大。它们在地球上兴旺发达、传种接代达16000万年之久。然而到了白垩纪和古新纪之交,亦即距今6500万年时,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王朝却突然销声匿迹了。对于恐龙的灭绝,人们曾作过种种猜测,也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物种斗争说”:认为7000万年前,比恐龙更高等的哺乳动物已大量存在,哺乳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都比恐龙强,尤其是哺乳动物常以恐龙蛋为食,这样在二者的生存竞争中,哺乳动物占了上风,恐龙逐渐走向衰亡。

“气候变迁说”:认为中生代,四季常春,气候温暖,适宜恐龙生息繁衍;而到了白垩纪晚期,整个地球发生了广泛的寒冷,恐龙皮肤裸露,缺乏调节体温的机制和保温的羽毛,同时因为脑量太少,行动迟钝,不能像其他小型爬行动物那样挖洞穴居,冬眠度寒,而最终走向了灭绝。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恐龙生存的时代,地球的大陆只有一块,被称为泛古陆,气候温和,植物常青。但到了侏罗纪,从三叠纪末期即已开始缓慢割裂的两块古陆,发生了漂移,而大陆漂移导致造山运动、地壳变化以及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裸子植物逐渐消亡,为春天开花结果、秋冬落叶的被子植物所取代。食物的短缺以及气候的寒冷加快了恐龙走向灭亡的脚步。

“地磁变化说”:实验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性有关,如细菌在低磁场下72小时,其再生繁殖能力降低15倍;鸟类在低磁场下影响飞行能力;老鼠在低磁场下体内酶的活动能力发生强烈变化,从而影响其新陈代谢作用,使其寿命缩短。对磁场敏感的生物,在磁场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磁的变化有关,因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磁曾发生过多次变化。

“碰撞说”:认为在6500万年前,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地球,引起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尘雾,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停止而普遍枯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为之崩溃,导致了恐龙灭绝。这一理论的依据是,在地中海、丹麦、意大利、西班牙、中国、新西兰、美国以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若干处沉积岩中发现铱的含量相当高,而铱在地球上的岩石中不多见,含铱量较高的是陨星和宇宙尘埃,通过对化石绝对年龄的测定,发现该铱层沉积的年代恰巧与恐龙灭绝的年代吻合。

“周期性灭绝说”:以美国的约翰·赛特考斯为首的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大批死亡是有规律的,每隔2600万年发生一次,因此提出了生物周期性灭绝理论。美国的丹尼尔·瓦特还推测太阳有一颗叫尼米西斯的伴星,它沿着椭圆轨道以2600万年的周期运行,当它来到离太阳最近点时,能使彗星云的一部分落到地球上,从而引起生物灭绝。

“综合因素说”:古生物学家通过对采自法国比利牛斯山考维尔地区的一些恐龙蛋的研究,发现有两种非正常的结构现象:一种是蛋壳加厚,这种加厚部分把原来那一层的微气孔道都掩盖起来,使壳体内外无法通气;另一种蛋壳则有变薄现象,即蛋壳尚未发育到应有的厚度就被恐龙排出了。而恐龙蛋壳变厚变薄的原因是某种外界因素突变引起内分泌失调所致。地质学家也发现,变异的恐龙蛋多埋藏在干湿、冷暖多变的复杂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含有石膏、盐类沉积的红色岩层中,这说明当时的气候肯定对恐龙的生理刺激有不利影响。加上当时动物界的生存竞争也相当激烈,心理刺激随时会发生。所有这些,使恐龙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以致厚壳蛋或薄壳蛋经常产生,恐龙的繁衍受到影响,终于使它们逐渐走向灭绝。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止上述这些说法,但是每一个说法还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经考察,某些小型的虚骨龙的脑重和体重的比值超过早期的哺乳动物,足以阻挡哺乳动物的竞争,这就使“物种斗争说”存有漏洞;“气候变迁说”又不能圆满地解释异常寒冷是怎样产生的;“大陆漂移说”本身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以谜释谜难免谜上加谜,而“碰撞说”迄今未发现碰撞在地面形成的环形山或环形抛生物,而且地层中高含量的铱又很可能是地下水搬运或是其他途径而在某地方汇集起来的;“地磁变化说”、“周期性灭绝说”、“综合因素说”又都是一种假说,缺少充分的依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讨研究。

恐龙血液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至今仍未终结,关于恐龙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如恐龙是冷血的还是热血的问题,这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界一场论战的中心课题。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了解到在我们的地球上曾出现过恐龙这类巨型动物之后,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便认为恐龙必然和现代的蜥蜴差不多,而把它归入爬行动物的范畴,并且认为它具有爬行动物的最大特征——体温随外界的温度高低而变化。因此,所有的科学家都天经地义地认为,恐龙属于冷血的变温动物。

但是在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鲍勃·巴克首先提出了恐龙不是冷血的,而是热血的恒温动物,他的老师,耶鲁大学的奥斯特罗姆等人也赞同他。

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尽管从理论上承认恐龙是冷血的,但总把它看成具有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如1858年,美国费城科学院院士福克在美国采到了一批标本,他把标本送给费城科学院院长利迪鉴定,利迪认为这种前肢短、后肢长、长有鸭子一样嘴的是鸭嘴龙,它应该像大袋鼠一样跳跃前进。

1964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尔伯特与人合作,拿美洲短吻鳄作实验,研究恐龙的生理。恐龙在当时是叱咤风云的动物,肉食者与素食者随时都进行生死搏斗,如果它们是冷血的,就不可能有那么高的热量。

巴克提出的热血恐龙的理论导致了古生物学上的一场革命。巴克认为恐龙是一种极为敏捷活跃的热血动物,并认为恐龙并没有断子绝孙,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为了证实自己的论点,巴克列举了许多研究证据。

巴克指出,动物的肢体状况能反映出它对能量的需求。如果它采用“完全直立”的姿势,这就说明这类动物动作敏捷,行动活跃,因而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而要维持这样高的能量输出,只有热血动物才能够做到。根据恐龙的骨骼研究已经知道,它的肢体是完全直立的,腿也长,从理论上估计其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小时26~96公里,显然应该是热血动物。

此外,巴克还提出了“共同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热血动物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也就需要吃更多的肉食,它们所捕杀的动物要比冷血食肉动物更多。结果从恐龙的动物群组合中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食肉性的恐龙所占的比例相当低,由此也能说明恐龙是热血动物。

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些学者提出了补充该理论的研究结果。英国学者A·J·德斯蒙德在他所著的《热血恐龙》一书中指出,恐龙类里很少有身体小巧的小型恐龙,因为一只小型的热血动物,如果身体外表没有毛发或羽毛的绝缘覆盖物,就会过速地散失自己的体温,而恐龙差不多都是庞然大物,所以不会太快地失去体热。其次,一些最为庞大的恐龙脊椎骨,有一些巨大的空腔,这表明恐龙可能也有鸟类那样的一个气囊系统,使肺部能更有效地换气和更充分地从空气中摄取氧气。还有,恐龙都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次生腭,有了这个腭就能边吃食物边呼吸,而任何一种热血动物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呼吸。

然而,许多古生物学者对热血恐龙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如大英博物馆的艾伦·查理吉不赞成“共同结构”的理论,他提出作为热血动物的鸟类虽然可能是恐龙的后裔,但不承认所有的恐龙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到目前为止,恐龙是否属于热血动物的争论还在继续,谁是谁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做出结论。所以,说恐龙是热血动物,现在还为时过早。

抹香鲸之谜

抹香鲸是齿鲸类惟一个体庞大的一种,而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占体长1/4的巨大额部,那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油脂,可供人们提取10~16桶(每桶为36加仑)纯净的鲸油。为此,它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当初的100多万条锐减为现今的几万条。

幸好贪得无厌的人们及时幡然悔悟,停止了大肆捕杀,在印度洋上开辟了鲸类禁猎区,才制止了抹香鲸的濒临灭亡。

然而,人们并未停止对抹香鲸的兴趣,只不过已变为另一种方式,即对抹香鲸神秘性的探索,相信这种工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981——1984年,在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资助下,加拿大纽芬兰海洋科学研究学会的H·瓦德汉等五位学者,首次完成了对抹香鲸生态习性的全面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神秘的抹香鲸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带回了一些无法解释的谜团。

首先依然是那个装满油脂的巨大额部,它对抹香鲸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们对此作了种种推测,说法不一。

美国的W·瓦德基对此的解释是,抹香鲸是以捕食深海区的章鱼、乌贼为生的,是包括其他鲸类在内的一切海栖哺乳动物中的“潜水冠军”。虽然它有一个巨大的肺部和贮藏空气的巨大腔膛,但这不足以使它在长时间潜水后迅速升浮到海面,而它额部多余的巨大脂肪体却起到了浮力调节器的作用,为它深海潜捕赢得了时间。

但是法国学者R·布斯涅尔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抹香鲸巨大的额部脂肪体实际上是起回声探测器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在深海区昼夜捕食,就是因为具有优于其他鲸类的声纳系中的接收功能,它额部的脂肪体就像声学中的透镜体一样,将复杂的回声折射成灵敏的探测声,以便正确地分析、探测猎物的方向及数量,最后传到内耳,大脑神经指令追捕。

以上两种解释都基于推测,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目前还很难判断哪种更接近于真实。抑或二者都不是合理的解释,那有效的答案还在冥冥中。

另外,抹香鲸那神秘的“吻”,也是令人困惑的谜。在3年的考察中,瓦德汉等学者多次发现,雌、雄抹香鲸的嘴部相互接吻,成年抹香鲸的嘴部也常接触幼鲸,它们是和人类一样以此表达爱意吗?那么,为什么成年抹香鲸在海面相互振动嘴部之后,就意味着要开始一场争斗呢?而争斗的结果又往往在双方的下腭部留下牙齿咬的平行伤痕。对此还没有人做出过合理的解释。

再有,抹香鲸以何种方式摄食也是人们长期探索而至今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抹香鲸属齿鲸,当然用牙齿撕咬猎物,然而在瓦德汉等学者的3年考察中,多次发现,即使牙齿严重磨损甚至完全脱落的抹香鲸,依然能捕获、吞食大王乌贼。

于是又有人提出抹香鲸捕食既不依赖牙齿,也不靠它巨大的体型,而是在捕食前大吼一声,把猎物吓昏,然后食之。然而经考察,鲸类并没有声带,它们的声音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有人说是额部共振产生的,但又不能确认。所以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哺乳鸟之谜

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有一个重大的悬案,那就是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以今天动物学的常识来看,哺乳类与鸟类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种类,二者无论在生理、生化,还是外在形态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认为,哺乳动物与鸟类分别是从不同时代的古爬行动物分化而来,哺乳动物要比鸟类早4000~6000万年;鸟类与现今的蜥蜴、蛇、鳄等动物的亲缘更为接近,而与哺乳类动物绝没有共同的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沙白皇家学院的加德纳却对以往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鸟类与哺乳类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种“哺乳鸟”是在2.25亿年前从古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它兼有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加德纳的“哺乳鸟”学说并非依据现今发现的鸟类化石,而是通过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而得出的哺乳动物与鸟类之间存在的22个显著共同特征。诸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有调节体温的机制;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这两纲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

一部分生物学家对加德纳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很赞同。剑桥大学的弗里戴和毕晓普通过对鸟类、哺乳类和爬行动物的蛋白质结构的比较分析,全力支持加德纳的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最为接近,亲缘关系较近;而鸟类与爬行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差异较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休尔、英国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牛津大学的凯普等人对“哺乳鸟”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不相信世上曾有具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征的“哺乳鸟”存在。他们还认为,虽然鸟类与哺乳动物之间确实有很多共同特征,但这不足以证明它们一定有“哺乳鸟”那样的共同祖先,而且不依据化石资料的研究方法也不足取。

时至今日,传统的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谁是谁非?鸟类与哺乳动物究竟有没有共同的祖先?世上是否有过“哺乳鸟”?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巨鱼之谜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原始森林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是我国惟一属北冰洋水系的内陆湖泊。

相传喀纳斯湖湖面常有一种怪现象:突起的巨浪腾空翻滚。有时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呈现一片刺眼的红光,湖边的牛、马,也时常莫名其妙地失踪。据当地的居民讲,早在30年代,曾在湖中捕到过一条巨鱼,仅鱼头就尤如一口大锅。因而,人们推断,喀纳斯湖的怪现象是巨鱼在兴风作浪。

那么这种巨鱼究竟是什么鱼呢?它又到底有多大呢?为了弄清真相,新疆大学的教师曾用2个直径约20厘米的大钓钩以羊腿、活鸭等为饵料,希望巨鱼能上钩。然而他们只看到一条足有浮标三倍长的巨鱼从浮标旁游过,却未能捉住它。

1985年7月,新疆大学生物系向礼陔副教授带领的保护区考察队,又在喀纳斯湖发现了巨鱼,最大的鱼头几乎有小汽车那样大。同月24日,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队在湖面上发现了几个红褐色的圆点,起初以为是浮生植物,后用望远镜观看,发现竟是巨大的鱼头浮在水面,还露出一点背脊。据目测,最大的鱼头近1米宽,鱼体大约有10米,所有大鱼的总数近100条。

后来有人根据鱼的形态和特征判断巨鱼很可能是哲罗鱼。然而也有人提出疑议,认为哲罗鱼一般身长只有2米多,已捉到的哲罗鱼最重也不过50多公斤。尽管喀纳斯湖水面宽阔,湖水幽深,且有丰富的饵料,但也无法使哲罗鱼长到人们所见的巨鱼那样大。

1986年,考察队又派出直升飞机,对鱼群进行低空跟踪拍摄,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经专家论证,认为这种大红巨鱼可能是大型哲罗鲑,它系鱼纲、鲱形目、鲑科,属北方山地冷水性淡水鱼类,鱼体长度约12-15米,头部宽1.5米,估计重量在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性鱼类,幼鱼以食小鱼为主,大的则觅食水面浮游的雁、野鸭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大水鼠、水獭等,甚至吞食比自己体型小的同类。然而哲罗鲑是早已被人们认为绝迹了的鱼种,它为何会在喀纳斯湖生存繁衍下来,这还是一个有待探寻的谜。

另外,由于至今没有捉到一条喀纳斯湖中的巨鱼,因而有人认为,目前为巨鱼定性还为时过早。

天池怪兽之谜

矗立在我国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交界处的长白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中心式复合火山。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冷却后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截顶圆锥状的高大火山锥体。锥体中央喷火口,形如深盆,积水成湖,即闻名遐迩的火口湖——长白山天池。

天池水面海拔2194米,面积9平方公里,湖内最深处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它的水温终年很低,夏季只有8-10℃。从科学的常规看,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处高寒,水温较低,水草和浮游生物很少,水中不可能有大型生物。

然而,1962年8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个怪物互相追逐游动。

1980年8月21-23日,人们又再次目睹了水怪。21日早晨,作家雷加等六人在火山锥和天文峰中间的宽阔地带发现天池中间有喇叭形的阔大划水线,其尖端有时露出盆大的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露出拖长的梭状形体,好似动物的背部。9点多钟,目击者们又一次见到三、四条拖长的划水线,每条至少有100米长,这样的划水线,如果没有快艇的速度是不会形成的。翌日晨,五、六只“水怪”又突然出现在远处的湖面上,约40分钟后才相继潜入水中。23日,5只怪兽又出现在距目击者40多米的水面,这回人们清楚地看到,怪兽头大如牛,1米多长的脖子和部分前胸露出水面。水怪有黑褐色的毛,颈底有一白色环带,宽约5-7厘米,圆形眼睛,大小似乒乓球。惊慌的目击者边喊边开枪;可惜都未击中,怪兽潜水而逃。

以后,人们又分别在1981年的6月17日和9月2日再次目睹怪兽,《新观察》的记者还拍下了我国惟一的一张天池怪兽照片,证明怪兽确实存在。

然而,对天池水怪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天池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最后一次喷发(1702)距今只有279年,是不可能有中生代动物存活的,况且池中缺少大型动物赖以生存的必要的食物链,无法解释这类大型动物的食物来源。

1981年7月12日,朝鲜科学考察团在池中发现一只“怪兽”,他们依据观察和摄影资料,判断“怪兽”是一只黑熊。而我国一位科学工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人们所见的水怪与黑熊的形态有很大区别,且黑熊虽能游泳却不善潜水等,因此黑熊并不能解释“天池怪兽”之谜。

于是有人又提出“怪兽”很可能是水獭,水獭身体细长,又善潜水,可在水下潜游很远距离,它为了觅食而进入天池,被人们远远看见,加上光线的折射,动物被放大,于是成了人们传说中的“天池怪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天池中常有时隐时现的礁石从水中浮现,也如动物一样有时露头伸出水面,有时沉入水中。还有火山喷出的大块浮石,它在水中飘浮,在风吹下也一动一动地在水面浮动,远远看去,也如动物一样在水中游泳。

难道许多目击者产生的都是同一错觉吗?如果不全是,天池怪兽又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演变来的呢?

大象墓地之谜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行将死亡之时,一定要跑到自己的坟地去迎接自己的末日。可以设想如果这种大象坟地真的存在,那里肯定会留下许多象牙。为此,经常有人为了非洲象得到象牙,冒着风险四处寻找大象的坟地,但至今仍没有真正找到。

大象坟地真的存在吗?人们对此将信将疑。最近有许多学者否认大象坟地的存在。他们认为发现大象墓地一说纯属为攫取象牙的偷猎者的捏造。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且当别论。大象在临死之前,行动确实与往常不同,往往总要离开象群,步履艰难地在某个地方销声匿迹。但这个地方至今仍没被人发现过。

北美“大脚怪”之谜

从1865年开始,人们就传言在北美的原始丛林中生活着一种类似于亚洲野人的“大脚怪”。报纸曾有捕获、杀死或发现尸体的报道,但也有人否认这种“怪物”的存在。

为了探索这个捉摸不定的“大脚怪”之谜,许多科学家曾多次对“大脚怪”进行追踪,考察。根据获得的资料,人们认为“大脚怪”很可能是类似于粗壮南猿或包氏南猿的一种素食性人科。他们喜欢居住在潮湿的森林中,雌雄都有矢状嵴,两腿姿势、骨盆外状和阴部都酷似人类。不过,多数猿都不识水性,而“大脚怪”却极善游泳,并习惯以水生食物为生。那么,“大脚怪”到底是属猿还是属人?

两栖怪虾之谜

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生活着一种鲜为人知的两栖怪虾。它们活动在那密密层层的红树林和沼泽地里,饿了就爬到树上捉鸟为食,饱了就隐身于沼泽地休息。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青年华侨海员用枪打死了这样一只怪虾,发现它流出许多猩红的鲜血,肚子里还露出一只未消化完的小鸟。当地居民有时叫这种怪虾为食鸟虾,虾肉可以吃,非常鲜美,还可以烤干。它的血还能治病。

这种所谓的两栖怪虾到底属于动物界的哪一种呢?为什么它生为虾形却有红色的血液?这可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谜。

智猴之谜

在非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干旱地区,生活着一种名叫“山都”的猴子群,被当地人称为“智猴”。在分类学上,山都属于狒狒类,而且是最大的狒狒之一,体长可达90公分以上。由于它的尾巴十分细,吻部比一般狒狒短,所以又叫它“豚尾狒狒”和“短吻狒狒”。

山都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善于捕食、防御,最突出的要算它能用一种至今还未为人所知的神秘方法,去“发觉地下水”,然后用前肢挖掘出来供自己饮用。这一富有智慧的行为对它们生活在广阔的干旱地区是十分有利的。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国著名猿猴学家哈米什·汉密尔顿教授等人在非洲考察时,就对山都能在十分干旱、炎热、缺少地面水的环境中生活而迷惑不解。经考察,他们终于发现了山都能找到离地面不太深的地下水源的本领。

然而,山都究竟靠什么来发觉地下水呢?在这方面,由于科学家们缺少观察和研究而没有找到答案。1957年,美国著名灵长类学家伊凡·T·桑德森在其著作《猴类王国》中只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山都是天生的探找水源者。”这显然未能揭开山都寻找地下水的谜底。我国著名灵长类学家刘成教授推测,山都可能是依靠自己特殊灵敏的嗅觉,去发觉离地面不太深的水源位置;在环境恶劣的野外生活中,出于生存的目的,山都找水的本领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被强化了。

但是,也有许多动物学家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狗能探矿,猪能发觉地下黑霉菌,这是因为矿和黑霉菌具有气味,所以狗和猪能通过鼻子嗅出来。而水是无味无色的液体,山都怎能凭嗅觉发觉地下水呢?看来,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细致的研究。

吃人猴之谜

吃人猴是一种与人类体形十分相似,但遍体长毛、脊柱尾端长尾巴的动物。它以爱吃人肉,并喜欢以人头为玩具而得名。吃人猴主要生活在菲律宾的一些崇山峻岭上,它们常常下山袭击村庄,对人、畜的危害很大。

经科学家们初步考察发现,吃人猴喜爱过集体生活,成群结队地集中在一起活动,似乎已有部落或氏族之类的组织,分为不同的集团聚集在孤独的山谷、岛屿和偏远的森林区。它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极原始的语言。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吃人猴属于灵长类中较进化的一支,它们的面部已向后退缩,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们的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而犬齿窝是用来固定一块有助于说话的筋肉的。由此推测,它们可能已经具有极简单的说话能力了,发音常呈哼哼声、咕哝声和鸟语声。它们以捕食周围的动物以及采集野生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为食。它们还会用树枝和树叶搭起一个粗陋的掩体。它们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积累了劳动经验,产生了意识,但还不能自己制造工具。

目前,西方学者对吃人猴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有些学者认为吃人猴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中一个被遗留下来的链环;有些学者认为吃人猴虽然也能直立行走,也能使用天然工具,但它们没有发展为人,它们只是从猿到人发展系统中的一个旁支;也有学者认为,吃人猴的集体,是恩格斯所指的群,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原始群”。

西方学者的上述推测和论断,谁是谁非,目前还难以定论。吃人猴真相如何?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雪人之谜

矗立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接壤天地之间的喜玛拉雅山,不仅以其世界之颠的高耸吸引无数国内外的登山勇士,而且,近百年来,它又以越传越盛的雪人之谜,燃起众多考察者的揭谜热情。

“雪人”是人们对传说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高山悬崖间的奇异动物的称谓,当地的舍巴人又称之为“耶提”。

对“雪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一张描绘着西藏高原野生物的中国古画中,就出现了“雪人”的形象。1832年,欧洲学者霍得格逊在《阿尔泰·喜马拉雅》一书中,在科学上对“雪人”做了正式报道。

20世纪50年代,由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成功,雪人的传闻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世界上很快形成了一股“雪人热”。很多国家纷纷派遣探险队深入到喜马拉雅山人迹罕至的雪岭冰峰进行考察。在中国国家体委组织的攀登珠穆朗玛的活动中,就曾有调查“雪人”的项目。目前,雪人之谜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学术界探索的课题。

1951年,英国登山队员锡普顿等在喜马拉雅山地拍摄到了雪人的脚印。脚印相当大,长31厘米,宽17.5厘米,缺乏足弓,大足趾最粗,第二趾瘦长,其余三趾则较短,后部还连在一起,大足趾和第二足趾是分开的。

1959年5-7月,由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员和北京大学生物学教师参加的考察队,在喜玛拉雅发现一根毛发,长15.6厘米,经过显微镜检定,认为它与猩猩、棕熊和牝牛的毛发在结构上均不相同,但是当时也无法证明它就是“雪人”的毛发。

1954年,英国探险队在喜玛拉雅山的寺庙里找到了两个据说是从雪人头上取下来的带发的头皮。这头皮曾被送往巴黎、伦敦、芝加哥的博物馆请专家鉴定。结果,认为“雪人头皮”是用野羚羊头皮伪造的。但是英国著名的研究灵长类的专家奥斯曼·希尔不同意它是伪造的,他认为这个头皮的毛虽与羚羊毛有相似之处,但带有猿的特征,他将这种毛的色素粒与羚羊相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此外,头皮上的寄生虫也与羚羊的不同。这样一来,这两张头皮的真伪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悬案了。

1959年,在海拔6000米的雪地上又发现了“雪人”的脚印,大小与登山鞋的印相似。

1972年12月17日,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克罗宁和考察队的医生及两名尼泊尔助手,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荒僻的阿安谷中。他们宿营在与康格玛山相连的山脊上。这个山脊地形险峻,地上覆盖着白雪,雪地上完全没有兽迹。次日拂晓,医生首先钻出帐篷,发现雪地上有十多个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一左一右,排列得特别清楚,甚至显示出脚趾和脚掌的细节。每个脚印长27.5厘米,宽15.2厘米,两个脚印间距非常短,经常小于30厘米,似乎雪人在缓慢、谨慎地步行。脚印的形状与1951年锡普顿发现的颇为相似。

但是,对上述种种脚印,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有人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可能是大型哺乳动物留下的,还有人认为它是经风吹日晒扩大和变形的结果。但克罗宁则根据自己亲眼所见的脚印,认为这些脚印是新鲜的,不可能是风吹日晒变形的结果。人类学家切尔涅茨基在将雪人脚印与大猿以及旧石器时代中的尼安德特人的脚印比较之后,发现雪人兼有人和猿的特点,与尼安德特人更相似。

因此,现在发现的脚印是否真是雪人的足迹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和验证。

通过许多考察队的考察,得到的雪人印象是:身高1.7~1.8米,身体健壮,满身是棕红带黑色的毛,头发很长,散披肩上;面部无毛,较为平坦,下颏粗壮,牙齿很大,口也很宽;头呈圆锥形,顶部尖;两臂几乎长达膝部;没有尾巴;样子像猿,但又带有人的特点,平时像人似的两足行走;能发出刺耳的大叫声;受惊时或在多石、雪深的地方则用四肢行走。

目前,学术界对“雪人之谜”的看法颇不一致,有人根据此地险恶的地理环境以及没有找到“雪人”存在的直接证据而否定它的存在,说可能是熊一类的大型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是大型灵长类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是介于人和猿之间,即比猿高等些、比人低等些,是至今科学界尚未知晓的一种高等灵长目。

到目前为止,有关“雪人”的线索仍停留在脚印、头皮、传闻和目击者的报告上,还拿不出真凭实据。但是,据研究,雪人不仅仅是一种猿的活化石,而且是活生生的可供我们进行现实的人类进化史研究的活标本。因此,如果能揭开“雪人之谜”或捉住它,可能将成为本世纪内动物学和人类学的最重大的发现。

“野人”之谜

在当今世界上,“野人”同飞碟、尼斯湖怪、百慕大三角被视为世界“四大谜”。而“野人”之谜直接与现代人的起源相关,尤易引起人们的瞩目。

关于“野人”,我国的史书在3000年前就有过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野人多毛、善笑、体格灵巧”的特征。而近代遭遇或目击“野人”的报道则更为多见。

1940年,生物学家王泽林在甘肃地区曾亲眼看到一个被打死的“野人”,这个“野人”是雌性个体,身高约2米,全身被覆着灰褐色的厚毛,乳房很大,面部的形态与著名的“北京人”很相似。

50年代,地质学家樊井泉在陕西省宝鸡附近的山林中,由当地向导带领,曾近距离地观察了生活在该地区的两个“野人”。这两个“野人”为母子,小的身高1.6米,形象与人相近。

在浙江九龙山一带,也时有“人熊”出没的流传。1957年,当地农民打死了一头人熊,原始森林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一位中学生物教师将其手脚制成了标本。

1976年5月14日凌晨1时,湖北神农架林区党委的任新有及五位干部在开完会返回住所的途中,在椿树垭公路144-145公里路碑处,发现了一个有棕红色体毛的“野人”。

据统计,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神农架地区目击“野人”者达300人次,在云南的沧源县约50人次,在广西的柳北山区约21次。

为了弄清“野人”的真相,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先后有组织地在西藏、云南、湖北、陕西和浙江5个省份进行了有关“野人”的考察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对神农架地区的考察,历时近1年,考察人员达100人以上,获得了“野人”的脚印、毛发、粪便等间接证据。1980年对浙江遂冒九龙山的“人熊”考察,则鉴定出“人熊”的手脚标本并非“野人”手脚,而可能是当地的一种科学上未见记录的大型短尾猴的手脚。

1986年6月19日,《科学晚报》又发了一篇报道:1985年12月我国一支前往喜玛拉雅山区的探索队,在山顶洞内捉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毛孩”。这个半人半兽的婴孩能直立双脚走路,除了脸上外,身上布满了一层短毛。他有一双特别的眼睛,似一双深不见底的黑池,隐约带有一些细微血管。他现在被养在山西一家医院内。一位研究员说,他是现今世界上最神奇的动物品种,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初期的活化石。

根据“野人”目击者的描述以及历年来的考察资料,传说中的“野人”身高一般在1.2~2.5米之间,能直立行走,外貌似介于人猿之间,手、耳及雄性外生殖器、雌性的双乳与人相像,脚印20~40厘米,四趾并拢,大趾大,稍朝外岔开,没有语言,多单独活动,无冬眠习性,食性主要为蔬食性,不会使用、制造工具等等。

综上所述,“野人”究竟为何物,至今还是一个待人揭晓的谜。由于至今没有获得一件有关“野人”的直接证据,因而在其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上,观点和看法也颇有分歧。

一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存在名为“野人”的未知动物,但对这种未知动物的分类属性又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野人”是猿科范围的生物,可能是更新世曾繁盛一时的中国南部地区的巨猿或褐猿的后代,因为在现代传说有“野人”活动的地区,大多数是还保留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原始森林,林中保存不少第三纪的残存树种,如连香树、鹅掌楸、香果树等,说明生活环境古老,巨猿或褐猿改变它原有习性而残存下来是有可能的。然而,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野人”可能是人类远祖腊玛猿或南猿,特别是粗壮南猿残存下来的后代。

大部分学者则根据动物群体生态学和现代动物地理分布的现有概念,否认存在“野人”这种人形动物,认为民间流传的所谓“野人”是一些已知动物如熊、猴类或长臂猿等所引起的错觉,也可能是幻觉,甚至是故意捏造的。其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肯定有“野人”的论点缺少根据。

那么,“野人”是否真正存在?传说中的“野人”究竟为何物,这仍然是一个长期折磨人类的未解之谜,它的谜底有待于今后捕获或打死一个活体后才能作最后的判断。

USO之谜

USO意为不明潜水物。它与UFO(不明飞行物)一样,引起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广泛注意,并在不断地探寻它。最近,我国的《自然之谜》杂志接连载文介绍了我国青海湖中发现USO的情况。

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尾部,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它的海拔达3000米,四周山峦环抱,超然物外,闻名遐迩,关于USO的传说与猜测,又使它平添了魅力。

较为有特色的目击USO的情况有三次。

1955年6月中旬,由一位科学家和9名解放军战士组成的考察小组乘船在青海湖进行探测时,发现在船前方80米处出现了一个长10多米、宽2米左右的黑黄色东西,其顶端基本与水面相平。当时,他们以为是沙丘,当船行距“沙丘”30米左右时,“沙丘”突然向上闪动一下,露出水面约30厘米,接着马上又下沉消失不见了。

1960年春,正值捕鱼旺季,正在捕鱼作业的工人突然发现青海湖湖心水面上骤然卷起冲天巨浪,顷刻,湖面又恢复了浪平水静,只见一片黑色的“巨礁”渐渐从水面浮起,既像鲸背,又像鲨壳,宛如一座座无名岛屿。过了一会儿,只见“黑背巨礁”晃动了一下,激起又一阵冲天巨浪,沉回湖底。这一景象先后出现了几次,令目睹者惊叹不已。人们纷纷传言,疑为千年鱼精龟怪之类显灵。

1982年5月23日,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职工再次目击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气闷热,湖面风平浪静,四点多钟船开始返航的途中,在海心山偏北20度的东边方向,看到一个巨大的黑黄色怪物在水面上浮动,像一只反扣的舢舨船,藏头去尾约13~14米。舵手开船直冲这个“水怪”,但距其50米时,可能是渔船机器声惊动了水怪,使其马上下沉。从发现怪物到其沉入水中,共约5分钟。下潜时怪物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又宽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综合这几次目睹情况来看,水怪一般出现在春季比较闷热的天气,湖面风平浪静时,出现的地点都是在湖心附近。水怪的颜色是黑黄色或黑色,长10多米,藏头去尾,闪动后又下沉。那么,这个古怪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显然当地藏民传说的湖神显形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经调查,潜水艇、幽灵岛之类的说法也被否定了。这个怪物也不像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生物,因为在它出现时,总不见其头尾,这就不符合蛇颈龙的生活习性。

又有人推测,水怪可能是湖中的大鱼,因为青海湖畔的藏民一向把飞鹰和游鱼奉为神灵,从不伤害和捕食,久而久之,湖中鱼类繁殖旺盛,数十斤的大鱼是很常见的。尽管现在有了国营渔场开始捕捞,但是湖内是否遗留罕见的大鱼,也未可知。但常识告诉我们,淡水鱼最大也不可能长到十三四米,5~6米就属罕见了,因此,湖怪为巨鱼之说也就缺少证据了。

另外,青海湖湖心的奇妙地学现象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传说中,湖底有一个无底黑洞,此洞与北面黑海相通。每年,青海湖周围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断送入湖中,却不见黑洞送走的水量。时至今日,青海湖的水位较几百年前减退了30~40米。后来有位年轻的藏民对湖心进行了考察,并未找到黑洞,却发现了庞大的漩涡,把水捣得飞旋乱转……据专家估计,可能湖心存在一种强磁场,使水流急转形成漩涡,漩涡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桥”洞口。那么“水怪”与湖底奇异的地学现象是否有联系,这也是值得探寻的问题。

海怪之谜

数百年来,书报杂志常常载有关于海怪的耸人听闻的消息,然而人们却从未捕获过这种怪物。尽管人们花费了高昂的代价考察和寻找,甚至动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但神秘的海怪至今仍是个谜。

据统计,近300年来,有近千人目睹了大海中的怪物。目击地点在北美洲、英国、挪威沿海、亚速尔群岛附近、西非、法国北部沿海、印度洋、红海,甚至在地中海也有人见到过。

目击者描述这种动物的形象,共同点是头大,颈长,有四个鳍和一条鳄鱼尾。

1915年7月31日,一艘德国潜艇在北爱尔兰海岸击沉一艘英国轮船,在战争年代,这种袭击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当英国轮船爆炸后,却从水里飞出一条像鳄鱼一般的怪物,接着又“扑通”,一声钻进海里,在惊讶的德国水兵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1947年12月,从希腊远洋货轮“桑特—克拉拉号”上传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该轮在从纽约开往卡塔赫纳的航线上撞死了一条人所不知的海洋动物,他们叫它“海蛇”。据目击者说:这头被撞死的怪物头部的最宽处约有2.5英尺,头的直径约2英尺,头长约5英尺,还有很长的脖子,通身呈圆柱形,直径达5英尺,外皮显暗褐色,没有毛。遗憾的是科学家们仍如以往一样,只是听别人说说而已。

1959年12月1日,德班的渔民正在公海里捕鱼。突然,20多条15米长的怪物出现在面前,渔民们被吓得张皇失措,纷纷丢弃鱼网拚命驾船向岸边逃跑。这还不算可怕,令人觉得惊险的事是1966年美国人布莱特和里奇埃的遭遇。他俩为了创造惊人的事业,决定划船横渡大西洋。7月的一天晚上夜里两点多,里奇埃突然惊慌地抓住布莱特的肩膀,只见发磷光的海浪中出现了一个发亮的长带。它冲开浪峰,从水里抬起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的头,一双突出的眼睛,闪烁着绿光,冷冷地盯着发呆的人,动物慢慢地游动着,转动着长颈上的头。

还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是日本的渔船“通洋丸”在新西兰岛南部的克赖斯特彻奇港附近海域捕鱼时,从300米的深处用拖网捕到一条死怪物。这条怪物全身长近10米,两吨多重,有一条长颈子和长尾巴,有4个大鳍脚,头不大,扁形,嘴里有许多牙齿,还有一条鳄鱼式的尾巴。这显然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动物。在返航的路上,这怪物的尸体发出一股股使人难闻的臭味,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无法忍受。臭气使船员们喘不过气来,最后被迫把这一珍贵的怪物送回大海去了。

日本的科学家失望至极,他们从船员那里得到的只是死怪物的彩色照片和有关情况。在研究了这些照片以后,日本学者认为这一长颈怪物可能是1亿6千万年前的蛇颈龙的后裔;而法国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早已绝迹了的巨大海豹,大约生活在2千万年之前。

而许多科学家怀疑这是半腐烂的鲨鱼或小鲸的尸体,根本不是什么怪物。

到目前为止,对于海怪的看法还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从理论上说任何种类的动植物均不可能孑然一身存在于世,生物一旦数量减少到某一临界数,必然导致消亡灭绝。因此海洋里不大可能有什么海怪,人们说遇见海怪,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对此,加拿大科学家勒思等人经多次试验提出一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海面上空的气温下热上冷,若有一股极冷的空气掠过海面,气温就会变成下冷上热,从而产生海市蜃楼效应,海面上突出的物体就会成倍地增大。这时,船上的人如果处在不超过海面2米的位置上,就会看到这种膨胀现象。正是这种光学作用给人们造成视觉上的错误,使人们把一般的海兽,诸如海象、海豚或鲸类等,看成为巨大的怪兽。当然这种解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

但也有人认为,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毕竟还有许多不解之谜,不能排斥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神秘之物。如本世纪30年代末人们在南非东南海域捕获一条活的3亿年前存在而在7千万年前早已灭绝的海洋生物——空棘鱼,就没有一个学者相信。直至本世纪50年代,人们在同一海域又捕获到15条活的空棘鱼,才使人们不再怀疑这种史前怪鱼的存在了。他们还认为,这种海怪的数量不会太多,它们生活在深海区或不是经常用网捕鱼的海域。由于它们的听觉和视觉很发达,行动显得非常小心。它们总是避开船只和捕捞工具,并且善于夜间活动,间隔较长时间(几小时)才呼吸一次。被人们看到的,可能是其中年老或体弱的。它们在习性上已发生了很激烈的变化,功能丧失,才被人们发现。

当然,科学家们的任何判断都要得到证实。因此,我们期待着海怪真面目昭然于世的那一天。

“尼西”之谜

“尼西”是人们为尼斯湖中的怪兽所起的名字,意思是有趣的怪物。

尼斯湖位于英国著名的苏格兰大峡谷中,它深约210~293米,可以称得上苏格兰最深的淡水湖,它的全长为39公里,平均宽度为1.6公里,最宽处也不过2.8公里。它的四周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关于“尼西”的传说更使尼斯湖平添魅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最早目击的“尼西”事件发生在1802年秋,一个名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的农民,在尼斯湖边突然看见一只巨大的怪兽露出水面,用短而粗的鳍脚划水,距他只有45米。

而最早将目睹“尼西”的经历叙诸于报刊的是约翰·麦凯夫妇,那是1933年,《长披风信使报》载,他们亲眼目睹“一只巨兽在尼斯湖中昂首嬉水。”

1934年,伦敦的威尔逊医生拍摄了有史以来第一张“尼西”照片,尽管照片中仅有一个伸长脖子的小脑袋怪物,但它毕竟是证实“尼西”存在的第一份资料。

1936年有人拍摄了纪录“尼西”的第一部影片。

迄今为止,探索“尼西”踪迹取得最出色成果的是美国应用科学院赖恩斯和英国科学家斯科特领导的“尼西搜索小组”。他们于1972年在湖中放置了微音器控制的照相机,拍到了一个长约2米、呈扁平菱形的鳍——可能是“尼西”的脚。后来又将每隔72秒自动拍摄一次的照相机沉入湖中进行监视,于1975年6月20日凌晨4时32分,相机的第726张照片成功地摄下了“尼西”的全身照,然而第727张照片上,却什么也没有。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亲眼目睹过怪兽“尼西”的人已逾三千。

根据人们的描述及照片资料显示,“尼西”的形状是:又细又长的脖子,三角形的小脑袋,背部有驼峰,体长15-20米,全身黑色,行动迅速,活像一只翻倒的小船。

然而,“尼西”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对此人们却众说纷纭。

一些科学家认为,“尼西”很可能是出现在1亿8千万年前到6千万年前就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蛇颈龙的后裔。远古时代尼斯湖与海洋相连,由于大陆的漂移,尼斯湖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结束后,与大洋隔开,进入尼斯湖的蛇颈龙被封在环境幽静、食物丰富、缺少天敌的湖中,因而幸存下来并繁衍至今。威远中国上龙化石的发现,空棘鱼类、大熊猫等“活化石”的存在,土生土长的尼斯湖底栖鱼的发现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佐证了上述观点。

然而反对上述观点的也大有人在。1982年,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哺乳动物学家莫里斯·伯顿对尼斯湖怪物提出了质疑。他在《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认为尼斯湖怪兽是人们对正常事物产生错觉的结果。他说,在水中游嬉的水獭极有可能被人看花了眼,而以为是另一种怪物。1983年,罗纳德·宾斯出版了《尼斯湖之谜解答》一书,试用人们对水獭、鸟、鹿等动物的幻觉和误会来解释人们在湖中所见到的怪物。1984年,苏格兰的斯图尔特·坎贝尔也发表文章,认为轰动一时的1934年照片是一场骗局,照片上不过是一只水獭。

最近,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苏格兰电子工程师罗伯特·克雷格的文章,他认为尼斯湖根本没有什么怪兽,人们所看到的不过是浮在湖中的古代欧洲的赤松树干。其依据是,在苏格兰500多个湖中,只有泰湖、莫拉尔湖和尼斯湖中发现过水怪,而这三个湖的四周都长满了赤松树。他认为,大约是在冰河时期快要结束时,古老的欧洲赤松树沉入湖底,树干的一部分为泥沙所覆盖。由于湖水极深,压力很大,不断压迫着树干的表皮、软木层和形成层,使树干内的树脂排出来,在树干外表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外壳。外壳既防水又防腐。在此之前,树脂把渗入树干里的水分密封起来,在压力作用下树干里产生气体。这种气体不断膨胀,树脂继续外流,这样在树干外就形成一些凸起物。凸起物里充满了小气泡。这种进程不断地循环往复,凸起物终于变成了一种“浮箱”。于是长久沉睡于湖底的树干就浮到湖面。由于湖面压力小,树干往往会以极快的速度窜出水面,看起来就令人吃惊了。当树干通过凸起物释放出一些气体和化学物质后,便又沉入湖底。由于树干呈菱形,因而看起来像生活在泥沙中的动物;又因其细长,故看起来像根电线杆。目击者看见这种时浮时沉、奇形怪状的东西,就以为是某种怪兽。“尼西”就这样来到了自然界,引起好奇人们的极大兴趣。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1986年夏天,由100多名科学考察人员组成的尼斯湖科学考察队,经过4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否定了上述解释。该考察队利用超声波定位仪对湖底进行搜索,发现在水深68米至114米之间的深处有个大型的动物在活动。科学家们认为,在这样深处,一般不会有大型的淡水鱼。考察队还利用水下声纳装置记录下水下动物发出的声音。他们发现,已记录下的声音中有种未知动物发出的声音。据此,考察队推测尼斯湖内有大型动物待查,并认为“怪兽是沉入湖底的古树,后受积累在内部的气体的压力而浮升到湖面上”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从有人第一次目击“尼西”到现今,已有190年的历史。尽管人们锲而不舍地探寻“尼西”的踪迹,但除了拍到一些照片和收集到有关资料外,仍然没有获得一点实物证据。所以,尼斯湖究竟有没有水怪?是什么样的水怪?为什么尼斯湖有水怪?这还是有待探索的谜。

有的科学家开始训练海豚,寄希望于本领极高的海豚来揭开尼斯湖的千古奇谜。

英国成立了“尼斯湖现象调查协会”,悬赏一百万英镑,捉拿这个怪物,不管是活是死,只要证明它存在就行。

相信,终有一天,神秘的“尼西”将会真相大白。

白色动物之谜

大自然赋予动物的色彩可谓多种多样,而惟独白色最为稀少。所以,我国古代常常把白色动物视为神灵宝物,即便到了现代,人们仍然将白色动物视为奇观。至于那些“违反常规”的白色动物,更以其未明的反常原因而别具魅力。

在南朝鲜京畿道杨平郡龙门山麓一带,有一种喜鹊,它一反普通喜鹊白尾黑羽的模样,而周身雪白,被视为前所未有的稀有珍贵之鸟。

在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塔洛尼克国营农场出生了一头白毛水牛,被动物园征去逗引游人上万。

另外印度的白虎,非洲的白狮、北极地区的白熊、台湾和云南的白猴等,也因其数量的稀少,而倍加引人瞩目。

然而,最为吸引人的还要算堪称世界白色动物之乡的神农架白色动物。在那里,白熊是被发现的第一只白色动物。那是1954年,药农李孝满在熊窝中偶然发现一只独生小白熊。这只小白熊后来被送到武汉中山公园展出,很受欢迎。1977年,一支考察队在神农架林区抓到了好几种白色动物,从此引起了科技界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神农架林区的野生动物标本室,已有了白金丝猴、白熊、白狼、白蛇、白松鼠、白乌鸦、白龟、白麂、白麝、白雕、白蜘蛛等二十多种白色动物。

那么,为什么这些动物一反原有颜色而变白呢?亦或它们并非变种,而是人所未知的远古残存的孑遗品种?为什么神农架这一地区独有如此众多的白色动物?

科学家对神农架的白熊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这种白熊不在一地长期停留,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的箭竹中,以食野果、竹笋为生。它的体型似黑熊,脸比黑熊短,视觉比黑熊强,没有冬眠习惯,常在雪地里寻找食物。它全身白毛如细绒一般,颈和肩部的毛较短,上唇和鼻端呈淡红色,眼睛也是红的,头长尾短,两耳竖立,性情温顺,貌如大熊猫。它高兴时直立起来手舞足蹈,有时还模仿人的动作。但在对其分类的问题上,研究者却有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变种,即由黑熊变异而成,或者白化所致;另一些人却认为它是一个新种,并取名为“神农白熊”。究竟谁是谁非,还无有定论。

至于其他种类的白色动物,科学家们认为有少数可能是远古残存下来的孑遗品种,而大多数则是属于白化现象。

神农架林区白色动物如此之多,科学家们推测,可能与这一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和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还是一个谜,有待于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

海龟自埋之谜

1984年2月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帕耳姆海滨,潜水员罗丝在20多米深的海底发现了将自己的整个躯体埋入淤泥,只露出一小块背甲的海龟。罗丝当时就用照相机拍下了这一情景。当罗丝试图把海龟挖出时,它却慢吞吞醒来,抖掉泥土,转身游了起来。不久,罗丝又发现了另外一只“自埋”的大海龟。与此同时,罗丝的同伴也发现了两只自埋的活的大雌海龟。

最近,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加纳维拉尔海峡,也有人发现了将身躯埋在淤泥下的活海龟。

这一奇特的海龟“自埋”现象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们的注意,并纷纷做出了推测。

有人认为,海龟“自埋”是其冬眠的一种形式。但罗丝等潜水员所发现的海龟“自埋”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现象。据此,有人提出海龟“自埋”是冬眠的说法不够充分。

还有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在一些个体较大的雄海龟身上常常寄生着大量的藤壶,因而推断,海龟自埋是为了摆脱藤壶,使藤壶在淤泥中因缺氧而死去。然而,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海龟自埋常常露出背部和尾部,所以寄生在这两部分的藤壶依然存活,所以,海龟自埋是为摆脱藤壶的说法也不足取。

接着,又有人提出了海龟自埋是其在冰冷的海水中自我取暖的推测。然而,根据罗丝的记录,海龟“自埋”的海底水深是27.4米,水温是21.7℃,这就否定了上述推测。

那么,海龟“自埋”究竟是为了什么?海龟是否有埋得使人见不到的深度?海龟的“自埋”现象是偶然的还是经常发生的,对此,人们还没有更多的了解。

鲸集体自杀之谜

海洋中的集体“自杀”事件,主要发生在鲸鱼身上。据英国大英博物馆所作鲸类“自杀”记录统计,自1913年来,有案可查的鲸类搁浅“自杀”个体总数已逾一万。记录还表明,每种鲸类都有“自杀”身亡的例子。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46年10月10日,一群伪虎鲸凶猛地冲上了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海滨浴场,结果全部死亡。835头伪虎鲸的庞大尸体满布了整个浴场。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1784年,在法国奥捷连恩湾,30多条抹香鲸搁浅身亡;1970年,150多条逆戟鲸冲上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沙滩,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大海;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欧斯海湾的沙滩上,躺着130多条鲸的尸体;1980年6月30日,又有58头巨头鲸冲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西尔·罗克斯附近的特雷切里海滩,做了亡命之徒……对于这些鲸类的集体自杀,人们想尽了拯救办法:渔民们驾着渔船,开足水龙头,想阻挡它们冲上沙滩;还用绳索、驳船企图把它们拖回深水,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被拉回深水的鲸在海域中回游了一会儿,又重新冲上了海滩。

除了鲸以外,还发现过大批乌集体“自杀”事件。1976年10月,在美国的科得角湾沿岸的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的乌,它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登上海岸集体“自杀”,尸体布满了沙滩,目睹者惊恐万分,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无能为力。然而事情并未结束。11月,乌集体“自杀”事件沿着大西洋沿岸往北蔓延。有时一天竟达十万只之多,这场乌集体“自杀”事件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戛然而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这些鲸、乌等“自寻短见”呢?科学家们对这一悲剧性的谜非常感兴趣,然而至今尚无统一的解释。

上面所提的持续两个多月的乌集体自杀事件使环境保护专家们想到了日本俣市的“狂猫跳海事件”,那些猫是由于水银中毒而集体跳海“自杀”的,于是解剖了乌的尸体,结果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的污染物质积聚,也没有什么疾病。

一些海洋学家认为,乌“自杀”的原因可能与次声波有关;海洋中的次声波是杀死海洋生物的“秘密武器”。可是,也有人对这种假说提出了怀疑:次声波到底是通过什么才对乌肆虐的呢?在大西洋那么长的海岸线上,次声波为什么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没人能说清楚。

对于鲸的集体“自杀”,说法则更多。有人认为,这是鲸追捕食物,无意中陷入了沙滩;也有的认为是鲸群受到了天敌的驱赶,以致慌不择路;更有的甚至认为是领头的鲸“神经错乱”,不辨深浅和方向,以致把它的追随者们领向了绝路。

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生物学家乔索菲·L·金斯彻维克认为,鲸类如同鸟类、鱼类一样,利用地球磁场来决定其迁徙途径。大多数种类迁徙时,似乎遵循于磁力低地而避开磁力高地,这可能是在于磁力低地较易循行长途。金斯彻维克及其合作者曾把史密森博物院一张记录美国东海岸212起鲸类搁浅“自杀”事件的地图跟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一张关于该地区域磁力地形图联系起来,惊奇地发现搁浅事件往往发生在磁力低地或极低地。因此认为鲸类是受磁力“低路”的影响,顺着这些磁力“低路”前进时搁浅在海滩上,并至死不回。

荷兰学者凡·希尔·杜多克在研究了133例鲸“自杀”事件后,发现鲸“自杀”场所多在低海岸、水下沙滩,或是淤泥冲积地带,或是延伸到海里去的海角附近;时间上则多半发生在海上有暴风雨的时候或之后。因此他猜测:由于鲸拥有精确的回声测位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它是不会陷入绝境的,只有在一些缓斜的浅海里,声波被散射或衰减,妨碍了鲸对回声的接收,导航发生了困难,特别是暴风雨的时候,汹涌的海水使海底的泥沙粒子泛起,更加恶化了回声测位的条件,甚至使鲸完全无法收到它发出的导航信号,于是分不清方向,导致陷入绝境。

日本宫崎医科大学的森满保教授,在1982-1986年先后解剖了八头自杀的鲸,发现是寄生虫致使其听神经发生了病变,因而他认为是寄生虫影响了鲸的耳朵功能,造成了悲剧。

美国生物学家拉·沃尔森指出,鲸类具有定向声纳系统,一头鲸鱼遇难,能通过定向声纳系统发出呼救信号,使其他同类迅速赶来,奋力相救,只要有一个同类没有脱险,其他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忍弃之离去。这是鲸类亿万年种群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保护同类的本能。作为这一理论的最好例证,或许是1985年12月22日在我国福建省打水岙湾发生的12头抹香鲸集体“自杀”事件。当时正值涨潮,海民正在海面作业捕鱼,一头10多米长的抹香鲸被网围住,拚命翻滚吼叫,企图挣脱,终因被网缠住而动弹不得,与此同时,渔民发现二、三海里外一群抹香鲸汹涌而来。鲸群在被捕抹香鲸周围游弋,并用身体隔网摩擦被围同伴,同时攻击渔船,相持3-4小时,海水退落,鲸群全部搁浅,但全部活着。奇怪的是待海水再次涨潮时,这群鲸仍不肯离去,人们用尽办法驱赶鲸群返回海洋,但毫无用处,直至退潮,12头抹香鲸全部毙命。

但是值得人们怀疑的是,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当鲸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而负伤,或是在捕获前垂死挣扎时,并没有看到过有同类前来救援。

迄今为止,鲸类“自杀”原因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人类拯救“自杀”鲸却有了先例。最近在纽约港的东部地区海岸,发现一头3-6岁、身长8米、体重近10吨的抹香鲸,它正处于垂死阶段。对它的粘液化验后,诊断为肺炎,科学家给它用了青霉素,并在它爱吃的乌贼里混入大量抗生素片,经过十天的抢救治疗,使它完全康复,终于重返大海。

鸟类集体自杀之谜

除了老鼠、鲸鱼、乌有集体自杀行为外,鸟类也有集体自杀事件,它发生在印度东部阿萨姆邦边远地区的一个叫贾廷加的小村。

1905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农民举着火把去寻找失踪的水牛。突然大群大群的鸟飞来,跌落在火把周围,任人捉、赶,它们拒绝再飞到空中去,并且不愿吃东西,不到48小时,全部死去。

自那以后,人们注意到,每到风雨交加的晚上,各种各样的鸟成群集聚到贾廷加村附近,它们不能自我控制地向所有明亮的火源冲击。这些鸟不仅懒得飞走,甚至也懒得啄食投给它们的食物,往往不到两天,便逐个归了“西天”。

贾廷加村是个少鸟的地方,白天看不到鸟群,在无云、无雨的夜晚,鸟也不来这个地方。但一有风雨和火把,它们就从远处不顾一切地飞来,这是为什么?这成了自然界的一个“谜”。

1979年,印度动物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对这一奇怪现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他们发现,漆黑的夜、浓密的云、定向强风和降雨都是招引鸟类飞向这个地方的必要条件。风越大,雨越大,飞到这里“自杀”的鸟越多。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印度鸟类学家的注意,他们提出了很多解释。有些人认为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贾廷加村附近地下水的磁性发生了急剧变化,破坏了鸟的生理节律,鸟就盲目向光源飞去;另一些人认为,可能是大气电的变化,使鸟晕头转向而发生“自杀”现象。但是,这种观点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只发生在这个小村附近,而不发生在其他地方。

因而,迄今为止,鸟儿为什么“自杀”,还未找到科学的解答。

旅鼠集体投海之谜

旅鼠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鼠类,样子很像田鼠。它们主要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美洲西北部、苏联南部草原乃至蒙古也都有它们的踪迹。各地的旅鼠除了都具有耐寒的特点外,还都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是北欧旅鼠与其他地方的旅鼠的不同之处是:每隔三至四年北欧旅鼠便向海洋进军一次,直至全部葬身海底方告结束。

1868年,一艘在挪威北大西洋海面行驶的轮船因大批旅鼠投海自杀而导致了“搁浅”,船上的人们亲眼目睹了旅鼠的“壮举”:只见海面上黑压压的是成千上万的旅鼠,它们不顾没顶覆灭的危险,争先恐后,随波逐浪,奔涌向前,许多已经力竭而沉,但随后而来的却毫不退缩,前仆后继。事后,海面上出现大片旅鼠的浮尸。

然而,旅鼠为何周期性投海“集体自杀”?它们又为什么并未因此而灭绝?这始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谜!

有些生态科学家认为,北欧旅鼠“自杀”缘于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强。一只雌鼠每年至少可以生10只小鼠,鼠仔42天即可成熟,又可以马上生殖大批鼠仔,这样3至4年,旅鼠家族便会“鼠满为患”。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它们不得不组成大群长途跋涉,漫无边际地去寻找食物,因而误把大海看成小小河沟。

而另一些人又提出这样的猜想:北欧旅鼠千里迢迢寻找的是已经沉没的古陆——大西洲。他们的依据是,远古时代波罗的海与北海都比现在窄,旅鼠便泅水过海寻觅食物。考古家发现,远古时候,挪威旅鼠曾经在不列颠海岸以南出现。沉没的大西洲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有旅鼠丰盛的食物。由于沧海桑田的变迁,大西洲消失了,然而,旅鼠却一直遵循着祖先传下的迁移属性,去寻找它们的故乡,一代传一代,却永远无法到达对岸了。

以上的说法只是推测,至于旅鼠为何不接受惨痛教训,改变路线?旅鼠周期性大批投海为何没导致它的灭绝?这都是有待人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动物杀婴之谜

也许人们更多地熟悉动物爱婴、护幼的舐犊之情,而对动物杀婴这一违犯“伦理纲常”的行为知之甚少,或者认为那只是出于某种“偶然”。

实际上野生动物中的杀婴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一直到鸟类、鱼类都时有发生。动物杀婴的死亡率远高于人类中的谋杀甚至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率。这一现象始终困惑着人们,并刺激着人们去探其究竟,于是各种各样的解释也相继产生。

美国的人类学家多希诺提出了拥挤压迫效应说。经过观察,他发现在种群密度很高的猴子、猩猩、狒狒中时常发生杀婴现象;实验室空间狭窄的鼠笼里饲养的小鼠也常咬死刚生下的幼鼠;食物不足时,姬鼠会咬死企图吃奶的病弱幼体,黑鹰会啄死第二只孵出的雏鸟。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客观上起到了节制生育的作用。

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是“生殖优性”假说,是日本的动物学家杉山、美国的人类学家迪安·福西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灰长尾叶猴野外生活的长期考察,发现一般由1-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带领25-30只个体的猴群中,年轻雄猴在登上首领宝座、接管一个种群时,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而此时的情况并非活动空间狭小,食物也相当丰富,外界环境也未对它们构成威胁。显然此时用“拥挤效应”说是解释不通的。杉木等人认为,接管种群的新雄体杀死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孙。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哺乳期不发情,杀死吃奶的小猴可促使母猴早发情,从而早生育新头领的子代。因此,这表面看来有害的破坏行为,实际上对整个种群却是生殖上的一个进步。通常这类杀婴仅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杀婴雄猴在交配后大约15天即停止暴行,据估计这是为了防止误伤自己的子代。一旦自己的幼猴出世后,雄猴一反往日的残暴,对幼猴关怀备至。

但是“生殖优性”假说也不是动物杀婴行为的最有效的解释,在某些方面还略显证据不足。诸如,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鹿等产后即可发情,它们为何要杀死子婴?而且有些动物在做了头领拥有了子代以后也并不停止杀婴,这又是为何?另外,母兔在刚产下幼兔时,如受到外界惊扰就会吃掉幼兔,显然这一现象也是“生殖优性”假说所无法解释的。在解释雌体杀婴,以及鸟类、鱼类杀婴现象时,“生殖优性”假说也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

看来,动物杀婴依然作为一个谜困惑着我们,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了解其中的真相。

雌雄互变之谜

男变女、女变男,对人类来说是咄咄怪事,但在生物界中,这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性变现象。

人类对这种性逆转现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低等生物——细菌开始的。在人的大肠里寄生着一种杆状细菌,被称为大肠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大肠杆菌有雌雄之分,雌的呈圆形,雄的则两头尖尖。令人惊奇的是,每当雌雄互相接触时,都会发生奇异的性逆转,即雄的变为雌的,雌的则变为雄的。后来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雌雄互变的媒介在于一种叫“性决定素”的东西,当雌雄接触时,就将彼此的“性决定素”互赠给对方,从而改变了彼此的性别。

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在比细菌高等的生物体上也存在性逆转现象,诸如沙蚕、牡蛎、红鲷、黄鳝、鳟鱼等等。有人认为这些生物的原始生殖组织,同时具有两种性别发展的因素,当受到一定条件的刺激时,就能向相应的性别变化。然而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具体解释清楚这种性别逆转的机制,依然留给人们无数奇异的性变现象: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泥沙中、长得像蜈蚣一样的动物。当把两条雌沙蚕放在一起时,其中的一条就会变为雄性,而另一只却保持不变。但是,如果将它们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瓶中,让它们彼此看得见摸不着,那它们都变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还搞不清楚。

还有一种一夫多妻的红鲷鱼,也具有变性特征。当一个群体中的首领——惟一的那条雄鱼死掉或被人捉走后,用不了多久,在剩下的雌鱼中,身体强壮者,体色会变得艳丽起来,鳍变得又长又大,卵巢萎缩,精囊膨大,最终成为一条雄鱼而取代原来丈夫的职位。若把这一条也捉走,剩余的雌鱼又会有一条变成雄鱼。但是如果把一群雌红鲷鱼与雄红鲷鱼分别养在两个玻璃缸中,只要它们互相能看到,雌鱼群中就不能变出雄鱼来,但如果将两个缸用木板隔开,使它们互相看不见,雌鱼群很快就变出一条雄鱼。这究竟是为什么,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再有,海边岩礁上常见的软体动物——牡蛎也是一种雌雄性别不定的动物。有一种牡蛎,产卵后变为雄性,当雄性性状衰退后又变为雌性,一年之中可有二次性转变。然而牡蛎过的是群聚生活,不乏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为什么还会有“朝雌暮雄”的性变态呢?

无独有偶,黄鳝在“青春年华”时节,十有八九为雌,产卵之后转为雄性,因此大黄鳝中十有八九为雄。这又是为何,人们也不清楚。

有人对鱼类的“变性之谜”进行了研究,认为鱼类改变性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繁殖后代和使个体获得更多的异性刺激。美国犹他大学海洋生物学家迈克尔认为,在一种雌鱼群或一种雄鱼群中,其中个头较大者,几乎垄断了与所有异性交配的机会。这样,当雌鱼较小时能保证有交配的机会,待到长大变成雄性时,又有更多的繁育机会。与性别不变的同类相比,它们的交配繁育机会就相对增加了一半。同样,在从雄性变为雌性的鱼类中,雌鱼的个体常大于雄体。雄鱼虽小,但成年的小雄鱼所带有的几百万精子,足够使再大的雌鱼所带的卵全部受精。另外这些雌鱼与成熟的无论个体大小的雄鱼都能交配。因此,它们小一点的时候是雄鱼,长大以后变雌鱼,不仅同样受到交配的双重机会,而且与那些从不变性的鱼类相比,又多产生一倍的受精卵,这对繁殖后代大有益处。

以上的解释是否适合所有的可互变性别的动物?其中又有何奥秘?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鲎的视觉之谜

鲎是一种节肢动物,其形态接近蟹类,和蜘蛛的亲缘关系较近。它在动物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有螫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身长一般大约1~2尺,体重大的可达8~9斤。它的长相十分奇特丑陋,因此,人们常称它为“丑八怪”或“海怪”。

据古生物史学家们考证,鲎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地质年代的“古生代”的“泥盆纪”,鲎与腕足类的古老生物海豆芽同时出现,已经有3.5亿年的历史了。当地球上刚开始出现恐龙的时候,鲎就已经是很古老的动物了。恐龙在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地灭绝了,而鲎却幸存到今天。有些学者认为,鲎很可能是从三叶虫演化而来的,因为在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三叶幼虫期,尤其是在它刚出卵壳尚未蜕皮之前,很像三叶虫。令古生物史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从“泥盆纪”以来的3.5亿年内,鲎的形态一直没有发生什么比较显著的变化。因此,古生物史学家把鲎称为“活化石”或者“活着的古生物”。

鲎的血液是蓝色的。这在科学不很发达的古代,长期成为令人谜惑不解的一个奇谜。直到近代,经过科学的研究,才终于揭开了这个奇谜:血液的基本颜色决定于血液中所含矿物质成分。由于鲎的血液以铜为氧的载体,含有血蓝蛋白,血蓝蛋白不含铁质而含铜的化合物,因而呈蓝色。

然而,鲎身上还有一个奇谜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那就是它颇为复杂而奇特的视觉系统。它除了头部两侧各有一只复眼外,在头部正中还有一对单眼,并连在一起。但这4只眼不会转动,每只眼约有1000个小眼,小眼的个头较大,神经纤维较粗。目前,科学家只知道光线可以帮助鲎判断行动的方向,而整个视觉系统在鲎的行动中所起的作用究竟如何?至今仍是尚未完全搞清楚的谜。

研究鲎眼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人眼是怎样感知线条界限和可以互相对比物体与颜色的。而研究眼睛对于此类光刺激的反应,又有助于分析导致完全失明的许多眼病的原因,从而有利于确定治疗的方法,对于研究人眼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很有启迪作用和参考价值。所以,鲎的视觉系统已成为现代电子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鲎眼像最灵敏的电磁波接受器,能接受深海中极其微弱的光线,使鲎生活在深邃的海底却从不迷失方向。许多科学家认为,鲎的一对复眼具有光的侧抑制作用,可以加强所看图像的反差,使得模糊的形象变得清晰。这启发科学家们应用侧抑制原理设计一种新的电视摄影机,提高电视的清晰度。

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对鲎的视觉系统进行了长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著名科学家凯菲尔·哈特勒因博士通过对鲎的视神经电脉冲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揭示了关于各种视觉系统功能的许多原理,从而获得了1967年度的诺贝尔奖金。

然而,鲎的视觉系统的许多奥秘,至今尚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候鸟迁徙之谜

候鸟迁徙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所写的文章、著作也不少。然而,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已昭然若揭,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解释和推测,仍然留给人们许多困惑。

在迁徙的动物中,鸟类通常飞得最远在鸟的王国里并非所有的鸟都有迁徙的习性。据初步的统计,在已知的9000多种鸟类中,迁徙的候鸟有4000多种,而其余的都是留鸟。候鸟为什么要迁徙呢?它们从何时开始了这种习性呢?有科学家推测,在7000万年到200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普遍温暖,没有严冬盛夏之别,鸟类都长久生活在它们的栖息地,后来在200-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经过地壳升降运动,气候变冷,为了追求温暖和丰盛的食物而离开了它们生息的土地,被迫南迁。直至冰川消退,气候变暖,它们才又重返故乡,并把这种习性遗传给了后代成为本能。每到迁徙季节,候鸟体内就分泌出一种激素,发出了启程的信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迁徙是为了繁殖,或是避开天敌等。总之,鸟类迁徙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探索。

令人惊叹的是,迁徙的候鸟有很强的识途定向能力。鸟类学家在候鸟的脚上戴上刻着放飞地点、年份和号码的环志对其进行观察,发现它们不仅能返回故乡,而且还能准确地找到旧巢址。那么,为什么候鸟在迁徙中不会迷航呢?有的人认为它们是靠视力定向,依靠它们对周围地形地物的观察、熟悉和记忆,来确定回飞路线。持这种观点的人,常以我国家燕沿海岸线北飞,然后顺长江、黄河等水系飞向内陆的飞行特点为依据。但是,视觉定向说只能解释鸟类的短距离回巢,而无法解释有些鸟类远距离的迁徙回巢能力。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地磁场定向说,认为地球磁场是鸟类迁徙必不可少的“航标”。美国的研究人员在鸽子眼睛的上方发现了一小块自然界中常见的磁性物质,认为正是这种磁性物质充当了“指南针”的角色,引导鸽子准确地飞往目的地。但是自然界中并非所有的鸟都具有鸽子一样的磁性物质,它们又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认为鸟的血液具有“指南针”的作用,因为血液的重要成分是铁原子,鸟儿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根据自己体内的某种“电流计”测出电动势的大小,并据此判断自己的航向的正误。但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缺乏足够的依据。还有人通过实验提出了太阳、星辰导向说。实验是很有趣的。一是把一些迁移中的椋鸟捉住,放进笼里。起先它们仍按先前迁移的方向飞行,后来用镜子将太阳反射入笼,并不时地变换反射的方向,发现椋鸟也跟着改变飞行方向,从而说明鸟类是凭借太阳光飞行的。另一个实验是将每年秋天从北欧出发、沿东南方向飞经巴尔干半岛、跨越地中海、然后再沿尼罗河一直向南飞的百喉莺捉到笼中放进天文馆,结果是:当天顶出现北欧秋天特有的星座时,百喉莺便把头转向东南;当天顶出现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星空时,小鸟的头便转向南方,准备飞越地中海;当北非的夜空出现时,小鸟便朝正南飞。这说明鸟类夜间飞行时是靠天空中的星座定向的。对于鸟类迁徙识途定向的问题,还有人提出了别的假说,诸如热辐射定向,大气中次声发源地(海洋中巨浪、磁场巨变)定向等等,究竟什么是鸟类飞行不迷航的主要原因,这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另外,鸟类长途迁徙中的能动力问题,也是人们没有弄清的课题。一般的候鸟在春秋迁徙时都要飞行几千里甚至几万里,在飞越海洋的过程中,它们几乎都不休息。是什么支撑它们完成如此艰难的航程,它们所用的“燃料”是什么?有的科学家证实,鸟类飞行所用的“燃料”是脂肪。氧化1克脂肪所产生的能量大约是氧化1克无水碳水化合物所产生能量的2倍。但是碳水化合物必须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对产生同样的热量要求来说,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大约要相当于脂肪的8倍,所以鸟类长距离迁徙之前,就必须在体内贮存适量的脂肪,作为飞行时的“燃料”。然而,体重轻、身体小的雀形目的鸟,它们没有贮存过多的脂肪,却飞越了千山万水。它们又是如何节约能源的呢?有人对鹬作过观察。鹬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不停地作越海飞行直到南美洲,行程约3850公里,到达目的地体重仅减轻56克,它对“燃料”的利用率比小型飞机高9倍,如果能揭开鸟类在飞行中节约能量的秘密,无疑对我们的仿生学是一大贡献。

“杀过”行为之谜

所谓的“杀过”行为是指那些食肉动物一次杀死远远超出自身食量的猎物的行为。这在动物界绝不是偶然之举,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一只金钱豹能够一下子杀死17只山羊,把尸体整齐地放在那里,然后扬长而去;狮子一次能杀害更多的牛、羊、驴,其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食量;一头北极熊能够在北冰洋里一连杀死21只独角鲸;几只战狼一次可以杀害上百只的小驯鹿。

还有赤狐,它在捕食中的“杀过”行为是非常突出的。据一位荷兰的动物行为学家观察,一只赤狐跳进鸡舍,大约在10分钟之间,就把鸡舍中的12只小鸡全部杀尽,最后仅带走1只,丢下了11只死鸡。不仅如此,赤狐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地把数十只鸟按顺序逐个咬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嘴而去。

捕捉田鼠的能手猫头鹰也常表现出极大的杀过行为。有的猫头鹰即便在果腹以后,遇上鼠类仍会穷追不舍,直至把它杀死,宁可不吃,也不让田鼠跑掉。

尽管动物中的杀过行为十分普遍,然而人们却不清楚促使动物产生杀过行为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也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推测,但仍是众说纷纭。

一些人主张“本性”说,认为“杀过”是动物凶残本性所致。

另一些人认为,动物的杀过行为是对被害动物的反抗挣扎的回报。因为,即使是凶残的食肉动物,它们的杀过行为也是偶然的现象,并非每次捕猎都是杀过的。这种杀过行为是由于它们接近猎物时,受到被害动物的惊吓和逃窜的刺激而引起的,决不是它们的残忍嗜杀的本性所决定的。然而,这一理论又无法解释赤狐在捕杀黑头鸥时所表现出的杀过行为,因为曾有一位动物学博士对黑头鸥栖息地进行了考察,发现这种鸟在夜间,尤其是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刻,都蹲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即使遇上人和猛兽也不逃避,但是赤狐并未因此而放过它们中的任何一只。

于是,又有动物学家提出,对动物杀过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对其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动物出于本性,有的动物却是受刺而杀过,也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然而,由于以上的解释都属于推测,缺乏科学的论证,因而,动物的杀过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隐匿生命”之谜

人类对于死这个问题感到困惑,而对于死而复生更感迷惑不解。在生物界有一种“隐匿生命”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

“隐匿生命”是表示一种能适应于对一般生命说来会立即致死那样的严酷条件下生活的生命现象。这种生命现象不是常见的生命活动,它是指某些能暂时中止生命活动而言的。这样的生物包括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栖息于湿地的线虫类及生活在沼泽中的小动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脱水动物。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动物体内(包括人类),通常含50%—95%的水分,如果体内失水超过30%,那么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像有些球形线虫一类的小动物却具有令人惊叹的本领:当它们极度脱水时(失水率达99%),已显不出任何运动、反应、换气等生命现象,但一俟环境适宜后又能“死”而复生。比如,生活在沼泽地的熊虫在机体完全干燥之后,就变为“隐匿生命”,从科学家定义上说来,是完全死亡的状态,但熊虫能将这种状态保持120年之久,一旦有了水便能复苏。

熊虫还能在比水沸点高150℃高温或绝对温度0.008度的低温下存活。它们对X射线的耐受力令人吃惊,经24小时照射的半致死剂量竟达57万伦琴,而人产生同样结果只需500伦琴。

研究处于“隐匿生命”状态下的线虫表明,其细胞中的水分确已全部丧失。由此便推翻了多年来生物学中的固有观念,即认为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分子必须有水分才能保持其三维结构。生物学家们也开始相信,隐匿生命中的新陈代谢是可以停止的。

但是,如何解释这种“隐匿生命”现象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约翰·克劳通教授首先研究了脱水过程。他发现这些动物进入脱水阶段时是慢慢干脱的,如果把它们直接放进干燥的空气中就会死掉。

新西兰科学家大卫·沃顿和英国动物学家巴雷特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脱水动物需要制造大量碳水化合物,如甘油、海藻糖等才能度过无水生活。他们认为这些物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代替那些紧紧附在核酸、蛋白质这类重要物质身上的水分子,尤其是海藻糖可以起保护细胞膜的作用。

然而脱水前的准备工作仅仅是“起死回生”的一部分。当这些小动物重新吸水后,在体内又发生哪些变化呢?沃顿和巴雷特经观察研究指出,线粒的功能恢复可能包括膜的恢复。此外,当脱水动物在开始活动之前,不仅要修复围绕着线粒体的膜,而且向全身传送信息的神经上的膜也必须加以修复,否则就会神经麻木。

以上这些研究说明,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进入相当深的阶段,但并非所有的谜都揭开了。

虽然对“隐匿生命”还无法从生物学上阐明,但这种状态能延长动物的寿命。一般说来,熊虫的寿命不只一年,然而若把“隐匿生命”期也计算在内,那么它可达60岁高龄。当今,有人利用尸体冷冻法,以期有朝一日实现起死回生。对“隐匿生命”的彻底阐明,将是一件最鼓舞人心的成就,它必将对生命本身的科学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毒蛇朝圣之谜

信仰宗教的人都要定期到教堂礼拜,向神祷告求助保佑。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毒蛇也会定期朝圣。

这种怪事发生在希腊的西法罗尼亚岛上。每年8月6日到15日,竟有数以千计的毒蛇从悬崖峭壁和山林洞穴中倾巢而出,纷纷爬往岛上的两座教堂。它们盘结在教堂的圣像下面,逗留10天左右才纷纷离开。这些毒蛇在教堂的期间从不伤害人,似乎是弃恶从善了。

令人惊奇的是,毒蛇每年一次出现的时间,正与希腊重要的宗教节日相同。8月6日是希腊人纪念上帝的节日,8月15日是纪念圣女的日子。更令人迷惑的是,这些毒蛇的头上,都有一个像十字架形状的记号。而且,这种毒蛇朝圣的现象至今已持续了120年。人们对此百思不解,因而就流传下了这样的传说:

在许多年前,一群海盗劫掠西法罗尼亚海岛,并且把岛上的24名修女禁锢起来。圣母得知这一情况,为使手无寸铁的修女免遭侮辱,就把她们变成了蛇,海盗的愿望落空了。从此,每逢8月6日到15日,为了报答圣母的恩情,毒蛇总要到教堂朝圣。

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希腊西法罗尼亚岛上的人与毒蛇和平共处却是真的。有些人甚至认为毒蛇有驱邪治病的神力而触摸它们,甚至将其缚绕在身上。奇怪的是,毒蛇任凭人们逗引,十分温顺,从不伤人。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达,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都知道了希腊西法罗尼亚岛上的怪事。每年到此旅游期望目睹这一奇迹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毒蛇朝圣现象?一直是无法搞清楚的一个谜,甚至连能自圆其说的推测、假说、解释也没有!

姥鲨迷路之谜

姥鲨是生活在寒冷水域中的一种鱼类,也是除鲸鲨以外的世界第二大鱼。

姥鲨喜欢群居,很少单独行动,而且生活很有规律。每年的同一时间内,姥鲨都进行交配,交配期间,许许多多成熟的姥鲨都到同一个地方去。

但是,这种喜寒、群聚的姥鲨,却时有单独行动而招致迷路的事件发生。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的渔民发现了一条长8.4米、体重1982公斤的雌性姥鲨孤独地闯入了亚热带的墨西哥湾。消息传开后,引起了许多鱼类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浓厚的兴趣和密切关注。

人们对姥鲨迷路的原因作了种种推测:

有人认为可能是姥鲨的神经系统失常而导致了它的迷路;也有人认为不可低估人类对姥鲨群的干扰,姥鲨原栖息地的水质污染等都可以使它们中少数特别敏感的成员离群以后误入迷途。

1986年5、6月号的美国《动物王国》杂志上,刊登了莫特海洋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家克莱尔和吉尔伯特的文章,对姥鲨迷路的原因作了新的解释:“肝脏受损”可能是姥鲨迷路的主要原因。

姥鲨属于软骨鱼类,没有鳔,不像硬骨鱼类是通过鳔的扩张和收缩来调节浮力的,而是靠丰厚的脂肪和比水轻的肝脏来调节浮力的。就如宇航员在太空中一样,姥鲨在水中几乎没有什么重量。因为姥鲨的肝脏特别大,约占鱼体总重量的1/5或1/4,而且比重轻于水,一旦它们的肝脏受到损伤时,肝肌能就会丧失,鱼体就失去控制,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造成行动的混乱。

克莱尔和吉尔伯特对那条渔民发现的迷路姥鲨进行了解剖和化验。他们发现这只姥鲨的肝脏中的油脂里具有一个反常的超量角鲨烯,这是一种也发生在酵母和人类皮脂中的液体有机化合物。这说明鱼的肝脏已受到这种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影响,因而鱼体失去平衡,行动混乱,离开正常的活动路线,造成了迷路,误入到亚热带墨西哥湾。

同时,克莱尔和吉尔伯特还指出,当时他们用“救护器”把这条姥鲨运到鲨鱼池,希望它能活下来,可是姥鲨还是很快就死了。那么,这条姥鲨究竟为什么死了?是由于饥饿吗?可解剖结果发现,它的胃里还有13升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是由于渔网捕捉时力图逃脱而精疲力竭吗?还是墨西哥湾的水温太高使它不能适应?两位科学家认为,如果是因为水温太高而不能适应,则证实了它是肝脏机能失调而迷路误入这个不适应的生活环境——墨西哥海湾。然而这一点目前还无法判断。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仅从一条姥鲨肝脏的研究数据来判断姥鲨迷路的原因是远远不够的,应多找几条迷路的姥鲨来作为研究对象,才能真正找到其迷路的原因。

目前,人们对姥鲨还比较陌生,科学工作者研究得也很少。大自然的情况又是比较复杂的,动物本身和生活环境的因素都可能促使动物迷路,在这方面还需我们从多种角度深入探索,才能揭开姥鲨迷路之谜。

鹦鹉学舌之谜

从古到今,鹦鹉学舌的出色本领一直引起人们的莫大兴趣。相传唐代时,长安富豪杨崇义在家中被杀,地方官到他家中踏勘,一只笼中鹦鹉忽然开口说话,念叨一个叫“李”的姓名。地方官心生疑云,一查,李某是杨家邻居,便带来盘问,果然是凶手。鹦鹉因报案有功,被唐明皇赐了个“绿衣使者”的封号。这个故事见于笔记《开元天宝遗事》。

类似的事在国外也有发生。1984年3月,美联社曾报道一则新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贝敦,某人家夜晚被撬窃。受害者报告警察说,他家被盗窃时,有一只鹦鹉在场;被盗以后,鹦鹉不断重复这样一句话:“到这儿来,罗伯特,到这儿来,罗尼。”根据鹦鹉提供的这两个名字,加上从现场取得的指纹,警察很快就破了案,抓住了两个惯窃犯:一个名叫罗伯特,一个名叫罗尼。

更有趣的是一位叫朱·海特的英国妇女饲养的一只鹦鹉。1980年的一天,这只鹦鹉在树林中飞迷了路,被一个农民捉住。鹦鹉到农民家后,反复念叨一个六位数字。农民感到很奇怪,他试着按这个数字拨电话,果然找到了鹦鹉的女主人!

1981年,美国曾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动物“说话”比赛。赛场上,数千只各色鸟儿竞相学舌,一只名叫普鲁德尔的非洲灰鹦鹉夺得冠军。它一口气“说”了1000个不同的英语单词。

这种种故事,常常使人们感到迷惑:这些聪明的鸟儿是否真的懂得所“说”话语的含义?它们能像我们一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环境吗?

大多数科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仅是一种仿效行为,也叫效鸣。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因而它们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也不可能运用这些语言。

然而,还有少数科学家在继续探索,特别是近几年来,教大猩猩、黑猩猩学习说话的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打破了动物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传统观念。这使一些研究者对鹦鹉学舌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想法。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鲸鱼腾空之谜

人们比较熟的跃水腾空动物要数鲸和鲳鲼鱼。鲸喜爱跳跃,而且跳得很高。一头重达30吨的座头鲸,能跃出水面6米高。据测鲸的跳跃一次所用的力量可以举起500个人,真可以列为动物之最。有水中“蝙蝠”之称的鲳鲼也是个跳跃好手,它那身长7米、重达2吨的身躯能鲸浮出水面,通过呼吸孔换气跃出水面,在4米高的空中拖着长尾滑翔,然后伴着巨大的轰响落入水中。

另外,在海洋中还生活着一种样子骇人、被人称为“魔鬼鱼”的鳐鱼。它和鲨鱼一样,是海里最早出现的鱼类,但它较之凶猛残忍的鲨鱼来,却性格温和得多。巨型鳐鱼横量可达20尺,重量超过1.5吨。它们有时也跃出水面,其高度可达15尺。它们对人类很友善,以前人们航海,看见海面有魔鬼鱼跃出,就知道风平浪静,海中附近也没有鲨鱼,可以潜水采珠及捕鱼。

鲸、鲳鲼鱼以及“魔鬼鱼”都愿跃水腾空,但它们为什么要跃水腾空却始终是个谜。

过去人们认为,鲸、鲳鲼、鳐鱼的跃水腾空与它们的捕食、娱乐、逃避敌害等有关。但近几年来,一些海洋生物学家对它们的跳跃行为又有了新的看法。

海洋生物学家们观察到,每当鲳鲼生仔季节,往往雌雄相伴游到水面,这时它们常常鼓动双鳍拍击水面,突然跃水腾空。有的时候,在雌鲳鲼表演凌空飞行的绝技时,小鲳鲼就被生产出来,掉到海里,难道鲳鲼跳跃是它一种奇特的分娩方式吗?对此还没有细致、充分的研究。

关于鲸跳跃的说法就更多了。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厄尔认为,鲸在繁殖季节跳跃次数比其他时间要多,这可能是雄鲸在显示力量,以寻求配偶或者向其他雄鲸挑战。

美国的鲸类学家罗杰斯·佩恩则认为鲸的跳跃可能与需要呼吸有关,因为鲸跳跃时所采用的“腹拍式”能使鲸的喷水孔离开水面的时间更长。

美国女科学家博拉·A·格洛克纳—费拉里通过考察认为,鲸的跳跃是在进行激烈的战斗。

除此之外,人们还注意到,当鲸群要分开或汇合时,鲸的跳跃次数也会明显增多,因而推测其跳跃是为了进行联系。

还有人发现,在跳跃的鲸当中,幼年鲸占多数,因而提出了娱乐说。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现实,这还是一个谜。

“禁圈”功能之谜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都知道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禁圈”的故事,唐僧等坐在圈里安然无恙,妖魔鬼怪却无法进入圈里。但这个故事却很可能是源于貂熊的“禁圈”。

在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它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本领:每当饥饿时,它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个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动物如中魔法,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呆在圈内一动不动,乖乖地等待貂熊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豹等野兽,也不敢撞入圈内。因此这个“禁圈”具有了捕食与自卫的双重职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何具有如此的魔力?这至今还是个谜。

科学家们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鱼繁殖时期,它们的性格就发生重大变化。一条雄棘鱼会撵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鱼,把周围适当场所圈占,成为“圈主”,并在其中筑巢。若其他雄棘鱼游近时,对圈占界线监视甚严的这条“圈主”便立刻竖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决斗,以捍卫自己的“领土”,格斗就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圈主”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不过并不是所有棘鱼都不能进入圈内,画圈的雄棘鱼只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性棘鱼却格外欢迎。它们能友好相处,从不攻击,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另外,有人曾目击一条一米多长的麻蛇顺葡萄藤滑行而来,这时一只黄鼠狼突然窜出,绕蛇一圈,然后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呆在原地吐舌头。几分钟后,五只黄鼠狼相继窜来,各叼一段蛇肉扬长而去。

田螺也有这种“特异功能”。曾有人报道,水田中一只田螺绕螃蟹画了一圈,这只螃蟹便呆着不动了。几天后螃蟹腐烂,终于成了田螺的美食。

动物的“怪圈”生动有趣,其间奥秘令人不解。不过从大量的事实可以看出,画圈并不是动物对空间本身的欲望,而是根据生活需要产生的一种本能。它们或是像貂熊一样,通过画圈以取得食物,并保证摄食的安定性;或是像雄棘鱼一样,通过圈占以招徕异性,进而生儿育女,繁殖后代。

总之,动物具有这种深刻生态学价值的本能,是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同类推荐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热门推荐
  • 原是陌上花

    原是陌上花

    过期的爱情就如同过期的食物般,若是执意服用。轻者,呕吐,腹泻,头晕,四肢无力;甚至死亡。原来我们的爱情早已过期。——苏紫陌从今以后,你是我的。——诗逸好久不见……你还好吗?——原简要么不择手段将他抢过来,要么在心里将他杀死,再顺着你为他祭奠的眼泪一流,永远忘记他。——尚夏我与他真真实实爱过。——花令你别忘了,这么些年陪在他身边的人是我。即便只是作为你的影子。——许可
  • 都给本宫靠边站

    都给本宫靠边站

    二比女林娇因为捡钱出车祸挂了,万万没想到穿回了未知架空古代,本以为会被穿越女主光环罩着成为人生大赢家,可是。。。一睁眼就躺在荒无人烟的破林子里,连个鸟毛都没见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穿回古代,就特么只能靠自己了!既来之则安之,正准备低调地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来着,竟然阴差阳错进了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面对着二比精分脑补帝和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小伙伴们,林娇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滚滚滚!都给本宫靠边站!!!
  • 寻迹无痕

    寻迹无痕

    青春无痕,何处寻迹。热血飞扬的曾经,都是彼此最好的印象,而我,在哪里还能找到心中的那个你!
  • 零空之界

    零空之界

    炼金术,玄妙无比,天地为炉,以血为火,以身为石,炼化无上神通。
  • 请给我一个不坚强的理由

    请给我一个不坚强的理由

    在一个电闪雷霆的下午,女主李小蝶被难友甩后,却发誓要坚强起来..........
  • 一恋成婚

    一恋成婚

    四年前,为了爱他,她不折手段,用尽心机,以爱之名缠住他。四年后,他再遇她,他步步为营,寸寸相逼,以恨之名绑住她。到头来才发现,他是她的毒,她戒不掉;她是他的劫,他逃不了。“苏熠森,不甘心和还爱着是两回事,你不爱我了。”“我一早就知道,无法与你同行,可看不见你以后,我还是越走越难过。”“她们都说我是疯子,也对,我是疯了才那么爱你。”
  • 权利王座之白手起家

    权利王座之白手起家

    这一年,黄袍加身,顶冠加上父辈的责任千斤般压在了他的身上。他想逃,危坐庭上,傲慢并且权利比天还大的权臣直挺挺的站在他的面前。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另一个代替他受罪。这穿越而来的男人,能否拯救危在旦夕的皇室。
  • 波粒世界

    波粒世界

    曾志扬是一个太空事故的难民,双亲去世后,他就想通过高科技复活他的父亲,在他的工作进展顺利时,却被迫卷入一场星际战争中······
  • 白手起家:夫君钱财两兼得

    白手起家:夫君钱财两兼得

    她是农,他是商。原本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人为何频频有所交集?“本公子可是好心好意,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若惹恼了本公子……”说到这,他哼哼两声,无比嚣张的接着道,“本公子可不管什么习俗规矩直接把你扛回新房洞房!”“那小女子就在此恭迎候驾,还望公子莫要迟到了才好。”“………”
  • 骨书

    骨书

    骆泽明17岁,正值高考的真空期。无聊而无所事事,世界变化,维持六大势力平衡的的锁链,被暗中升起的新势力所动荡。世界正面临着新旧形势的交替摩擦产生的冲击。一次次奇怪的遭遇,脑海浮现而起的记忆,来自父亲一封奇怪的书信,将他的世界观逐渐颠覆。被人遗忘已久的骨书这个词重回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