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陈寅恪先生的著述可谓多矣,手头的这本《寂寞陈寅恪》却从崭新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一代大师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特别是通过对陈寅恪先生诗文书信等相关文献的发掘、研究,对陈寅恪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陈寅恪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以及新中国,他的一生基本上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萌芽与成长同步,时代的鼎革承转中。他凭借着自己卓异的天资和勤奋的努力累积构建了博大敦厚的学术殿堂,为同时代的人们以及后来的我们所景仰。
该书以时间为顺序,从陈寅恪海外求学写起,重点描述了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执教时的情景,以及在日寇侵华的日子里陈寅恪的坎坷人生经历,特别对他晚年的惬意与悲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纵览陈寅恪先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们不仅仅折服于他敦厚的学识、丰富的思想,更为他身上所具有的坚韧的骨气而感动。
“盖世奇才”、“教授之教授”、“太老师”,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及当年清华国学院学生对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尊誉。
陈寅恪家学渊源,旧学根底深厚,后来他游学欧美多年,对西学诸多新观点新方法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来听课。
盛名之下,他却朴素厚实,谦和而又自信,真诚而不伪饰,表现出了让人十分敬佩的学者本色。
然而,命运对待陈寅恪又是极其刻薄的。在他的后半生,先是双目失明,接着又是“膑足”。对一般人而言,这样的打击真是生不如死了,然而,陈寅恪却充满韧性地活了下来,并且没有停止自己的学术研究,没有停止自己“以诗纪年”的精神漫游,他完全沉浸在一个更为崇高壮美的艺术世界与思辨世界里。
翻阅陈寅恪的一生,“寂寞”确乎存在于他的生命深处,特别是他失明之后,他只有用心中的诗句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排遣内心的寂寞。
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而在他的学术生涯中能够与之齐肩、对谈者实在不多,加之身体的残疾,精神的空寂,事业上的苦闷,便凝集为一种精神的创痛。所以,他选择了研究和创作,唯此才能转移和释放身心的苦痛。
然而,这种空寂在陈寅恪身上又表现出一种境界,一种对洞彻学术、参透人生的境界。
(董保纲)
心灵感悟
在近现代学术界,陈寅恪的地位是无人超越的,他被称为当时中国“最博学之人”。然而,和其他的学术名人相比,他的名字却并不为国人所共知。
仅此一件事就可以看出陈寅恪治学、为人的低调,也正是这种低调和孤寂,才铸就了这位学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