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000000056

第56章 理论创新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的意义和要求

(一)理论创新的意义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大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才能有效地引领和整合其他意识形态,才能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仅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而且是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革命导师们从来都不把理论研究当作书斋里的学问,他们总是紧密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努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5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停滞不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不能对不断发展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成为一句空话。全党同志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二)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大力营造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社会环境。理论创新离不开民主、开放的政治风气和学术氛围。要坚持“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坚决抵制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历史上凡是搞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固守经典著作现成结论的,不但坚持不了马克思主义,反而阻碍马克思主义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天和未来的警示。全党同志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打破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等错误观念,用新认识、新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庄严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切实担负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如果我们不随着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就无法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就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就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迷失方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清醒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敢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以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作风,满腔热忱地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建设充分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不辜负中央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骨干,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理论工作者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的主体,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成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一再证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活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寄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直接希望。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要在青年中发现和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优选马克思主义者来接班。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工作者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切实加强理论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学业精、作风正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逐步形成一支实力强大、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理论研究队伍。

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义与要求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着眼新的任务,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政治上的坚定清醒和理论上的高度自觉。实施好这一工程,必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政治优势,是贯穿我们党80多年非凡历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要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各个领域的工作实践,更好地运用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是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渗透,企图搞乱人们的思想。在国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得到巩固、人们的思想观念总体上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任务还很重。我们的理论工作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不强的问题,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没有在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面对这样的形势,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和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理论研究不扎实,实际问题研究就不会有突破;离开对实际问题的关注,理论研究就会失去动力。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教材编写,无论是开展科研,还是培养队伍,都要把加强理论研究同关注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以理论研究带动实际问题研究的深化,以实际问题研究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准确阐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抓紧建设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是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还是重大实际问题研究,都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反映实践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

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两大目标,是衡量工程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精品纷呈、人才辈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才能展现出新的面貌。实施这一工程,为多出理论精品、多出优秀人才创造了很好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一定要自始至终树立精品意识,力求使工程的各项成果都符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而不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平庸凑数之作。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重点课题研究,都要特别强调时间服从质量,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质量。要在多出精品的同时多出人才,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作为培养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过程。要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着力培养一批立足学术前沿、年富力强、有很强开拓精神和带动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理论人才必须在实践中培养,理论大家只能在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中涌现。要采取切实措施,把各方面的理论人才吸引过来、组织起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要大力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风气,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断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努力打开理论新视野。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陷入盲动。一个执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特别是执政理论的指导。作为一个在发展中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不断增强执政的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性,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

(一)这是自觉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实际斗争中,对工人阶级政党怎样执政,怎样保证执政党永远忠于人民,如何防止执政党蜕化变质,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中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等,做了大量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四代领导核心,在带领党的执政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的执政理论来推动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因此,认真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准确阐述经典作家们的思想观点,用以科学地指导执政实践,并根据新的实践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是执政理论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这是全面总结我们党执政历史经验的需要

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基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如何深刻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并使之成为全党同志的共识,成为执政实践的指针,成为减少失误、少走弯路的警示,需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如何进一步深化对这些经验的认识,如何结合党执政的历史与现实、成功与失败,进一步阐述这些经验并使之深入人心,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经验等,首先需要从理论上来回答。

(三)这是借鉴吸收国外政党治国理政经验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外部世界,同时又给外部世界一定的影响。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各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竞争。世界其他国家政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丧失政权留下的深刻教训,各国政党在探索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揭示的政权建设的共同规律,对于我们党成功执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如何做到既不照搬别国模式,又能博采众长,既遵循各国政党共同的执政规律,又从本国实际出发开辟自身的执政之路,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认真研究。

(四)这是解决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既有赖于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开展扎扎实实的工作,更有赖于从理论上找到解答问题的钥匙,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研究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要组织精干的研究队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同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就党执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当前,重点是开展专题研究和学科体系研究。专题研究应主要侧重于现实问题,比如,如何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把握正确的执政目标和发展目标,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执政理念贯彻落实好;如何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执政党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如何从巩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方面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如何巩固和扩大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不断丰富党的执政资源;如何完善执政党内部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权力运行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保证我们党科学执政、永不变质,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战斗力等等。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才能真正把《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好,才能使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学科体系研究则应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发展史,国内外执政经验的总结,当代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现实的比较研究,执政的基本理论等,并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和党的建设,设计出一个既有理论系统性,又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执政理论体系,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上。

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中共中央于2004年3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

《意见》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

(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

《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1.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

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2.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要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注意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方法、管理经验。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3.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立足新的实践,加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准确阐述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发展。要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教材,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骨干。

(五)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体制改革,按照公正、透明、竞争的原则,改革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评审制度,重点支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制度。要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

(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七)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

《意见》最后强调,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要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党委和政府要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交朋友,增加了解、增进感情,树立服务意识,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同类推荐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爱如奇迹

    我们的爱如奇迹

    此故事是说两个超般配的男女的坎坷与浪漫的爱情故事,男才女貌,从来不吵架的模范夫妻!此篇为“爱,多么神奇”第一部,一共四部。
  • 医院地下室:灵女屠龙

    医院地下室:灵女屠龙

    ⑨号医院地下室的离奇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奇幻之旅。到底是冤孽?还是人欲报复?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一场人类与黑暗势力的较量,唤醒人伦道德。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凤合鸣

    凤合鸣

    两个人的感情,两代人的恩怨!她有自己心爱之人,却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皇帝。一入宫门深似海,她要如何生存。当她被陷害之时,他选择落井下石!当她身边所有的人都因他为她而死之时,她又要怎么选择?复仇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心愿,就算是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去做到!她倾国倾城,时光荏苒,当他为了她丢了心之后,这一切应该要如何计算呢?他俊朗非凡,时过境迁,当她为了他忘记复仇之后,这一切是不是要重新来过?
  • 青陵台

    青陵台

    她本是后宫最受宠的嫔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然而风云突变,雷霆雨露夹杂而来,她一夜之间痛失全部,眼睁睁看着一场腥风血雨在自己的面前展开。
  • 羿破残天

    羿破残天

    “认檐溜、一点浮沤来又去,识不破、空华虚幻。便酩酊朝昏,又谁知在本有真灵,万尘羁绊。”丏羿踏空俯视苍生,人世的沉沦让他不再牵挂于未来,一次次破碎的希望,迫使着一位灭世君主的降生。
  • 学神:你别跑

    学神:你别跑

    在花一般的年纪遇到那个令你为之心动的人你会如何?是奋起直追还是埋在心底看着他好就好?倘若是你你又该如何抉择?
  • 棍破大荒

    棍破大荒

    东方之地,人族鼎立,无上圣帝,衍化万千术法。西海之滨,海妖横行,神龙圣血,铸就不朽龙族。南极冰原,荒族林立,茹毛饮血,祈求丰田沃土。北岭万山,妖族执掌,万妖封天,妖法震慑三族。练体魄、聚三魂、凝七魄、生三火、化四象、修灵蕴、踏仙途、获神祗、证圣位。小小少年,因天生右腿残疾,被家族流放至紧靠十万大山一处小镇之中,无意中获得一根仙骨,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 仙侠夺剑录

    仙侠夺剑录

    上古世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民不聊生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受日月精华造就奇石后被上古华夏族人获之,用其秘术,注入神力,铸造诛神剑,朝代更换,神剑被遗落民间,以妖力扰乱人间。后被三派之首蜀山联合女娲族将此剑封印至蜀山藏剑阁内。
  • 为爱追仙

    为爱追仙

    世间武学达到极至便是修真成神成仙之时。从小海外长大的武林世家少年上官静遇字号随心居士,受命到扬州参加比武招亲夺取扬州首善也是全国首富之女。途中相遇到绝世佳人苏小青便一见倾心,但艳福未享,几次险遭其暗算总算武功医术超群死里逃生,三年后凭借战斗经验江湖阅历在自身武学基础上创出举世无敌的万法归一随心真决,以至于二十八岁未足便可随天下五圣武道成仙而去。
  • 临仙登帝

    临仙登帝

    十六年前,帝国有外患内忧,帝王下令,一夜之间,血洗月齐。那一夜,外戚被扳倒,权贵被清扫,只余一股势力于黑暗中成长。十六年后的一天,有惊雷从月齐南方上空劈响。这年,有青丘狐自传说之地来。这年,有少年抱白狐入衡山。……第二年,山上桃花灿烂,又是一年酿春酒时节,少年名动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