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000000021

第21章 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邓小平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已明确地作为他们创立的生产力理论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内容。然而,历史的发展,在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进一步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所起的强大推动作用,并要求人们对之作出新的概括或认识。邓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还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来,邓小平同志就在肯定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正确性的同时,又指出“可能不够”,科学技术应成为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已经是“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已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日益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对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所形成的能量,促使生产力其他要素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科学技术对其他要素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用乘数按倍数增长,而且是按几何级数增值,呈指数增长。二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发展的先导。在19世纪末以前,主要是生产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以来,科学实验则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并日益成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被从实验室中直接创造出来,然后应用于生产过程,科学由生产的后卫转变为生产发展的先导。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四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愈来愈高,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日益成为主导因素。国外学者根据国际通用的道格拉斯函数计算的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科学技术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仅占5%—20%,到五六十年代已上升为50%,而到了80年代已达到60%—80%。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更是使生产力三个实体要素发生了质的变革一是它武装了劳动者,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20世纪以来,智能控制机的出现和使用,空前地放大了劳动者的智力,使劳动者的智能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迅速增大,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作用越来越深刻。二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工具中,大大提高了生产工具的自动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不仅代替和扩大了人的体力,而且具有部分的脑力劳动性质,使劳动手段有了质的飞跃,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三是它与劳动对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劳动对象的人工化,利用最新技术手段,人们可以从地壳深处、海洋、宇宙空间中提取和制造劳动对象。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使劳动对象更趋向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新材料的崛起和发展以及太阳能、原子能的利用,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四)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二、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些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制约因素。我们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在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付出艰苦的努力。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可以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都明确规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他指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如何定位科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以新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科教,已成为党和国家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形成了共识,认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所谓“科教兴国”,概括地讲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以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教育,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以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从而最终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目标。

三、科学技术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一)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极为重要。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支持科学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基础研究,尊重科学家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在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二)支撑发展:鼓励原始性创新

要鼓励原始性创新,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勇气和毅力,加强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先导与源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要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一些重大的科学项目,加强研究,协同攻关,力求有所突破。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建设,繁荣学术园地。要支持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自由探究,要鼓励原始性创新。要高度重视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发展。

(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发展的重点跨越

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正在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竞争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我国通过科学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学习、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技术发展跨越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要使科技进步和创新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件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事。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提高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突出重点,选准一些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领域,集中力量,大力协同,重点攻关,力求突破。特别要加强基础性、关键性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加速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依靠高新技术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突出自主创新

发展高技术,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我们要立下一个雄心壮志,就是必须尽快地使我国摆脱高技术落后的局面,努力研究开发出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努力创造并掌握好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努力建设强大的民族高技术产业。这是关系我们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战略之举。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努力继承先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并积极吸收人类全部文明的各种优秀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在这些方面我们不能尽快取得突破,一味依赖别人,一旦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就很难维护国家的安全。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通过技术创新后来居上的成功范例,我国在一些领域也有这样的范例。现在,我们已具备在一些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关键是要在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育,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五)引领未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的创新探索

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的创新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先导与源泉。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中取得的新突破,往往会带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兴起。我们要继续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逐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既要支持广大科学家围绕国家确定的目标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也要热情鼓励一些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式的研究。基础研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突出重点,鼓励大胆创新。在一些重要领域与前沿,要集中投入力量,组织科学家们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占领世界科学前沿的一席之地,为增强我国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引领未来,促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信息智能工具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新的飞跃。我们应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我国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武装工业和国民经济,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资源的这种重要性将更加突出。资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材耗和能耗。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倍增作用,就能够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率,降低消耗,利用已经形成的相当规模的钢铁、煤炭、电力、石油资源,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资源战略,拿出对策和措施,并抓紧实施。

四、教育科技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

(一)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开发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确定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中华民族要占有应有的位置。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一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实现由主要依靠扩大外延到主要依靠内涵增加的转变,建立节耗、节能、节水、节地的资源节约型经济;二是有重点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三是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四是要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

(二)经济建设必须坚定依靠科技进步

经济建设必须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蓬勃而持续地发展,也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机制和广阔天地。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

要正确处理面向经济建设与提高科技水平的关系。面向经济建设是方向,提高科技水平、攀登科技高峰是要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要求科技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始终遵循面向经济建设这一大方向,坚持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三)加强应用开发研究

加强应用与开发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应用与开发研究。要充分发挥应用与开发研究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选准课题,不断创新。

(四)推动民族崛起的关键在人才

1.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不断促进和积极扶持各类优秀科技人才,并珍惜和用好人才。要在我国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队伍,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队伍,一支学有所长并具有突出领导才能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组成我国现代化事业所要求的宏大的科学技术大军。为使各类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信任、关心和爱护他们,努力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大有希望。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重奖,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我们热情欢迎出国学习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关心、支持和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论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如何,都欢迎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给予妥善安排,并实行出入自由、来去方便的政策。”

3.要全面创造条件,培养各类人才

一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我国正处在科技人才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培养优秀的年轻科技人才,提携和培育他们茁壮成长,使他们担负起我国科技事业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二要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要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大批青年人才的迅速成长,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希望所在。青年时代,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黄金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突破,往往是由年轻人搞出来的。要努力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勇于创新,大展宏图。

(五)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首先要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要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积极鼓励和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改制成科技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要加强军民科研体系之间的联系、结合与合作,既要加强军用先进技术向民用的转移,又要注重发挥民用科研在科技强军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和扶持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和扶持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根据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条件。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投融资体制,认真贯彻落实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及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使广大科技人员的收入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

同类推荐
  •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
  • 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

    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积累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需要有新思想,新突破。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 2050超级大国

    2050超级大国

    一百年前,没人可以预言美国会成为威震地球的超级强国;五十年前,没人敢去预言横行霸道的苏联会突然崩溃;三十年前,没人能够预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那么,展望四十年后,谁将主宰地球?谁将成为2050超级大国的种子选手呢?本书为你分析2050超级大国。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本书以中外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政党衰落”问题为切人点,考察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政党模式的演变造成的影响,分析政党与选民、政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党组织结构的相应变化,肯定政党在当代西方国家中所发挥的表达和整合各种利益、政治动员、录用政治精英、维持政府运转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指出西方政党政治中存在着脱离选民、疏远社会等不利于政党长远发展的倾向。
热门推荐
  • 英雄临时工

    英雄临时工

    我叫王权,只是守护者联盟中一名普普通通的临时英雄……什么?俺的英灵是心目的大女神蒂法·莱因哈特?什么?黑雪姬竟然是我的大老板?什么?小龙女竟然是国教的秘密武器?什么?许仙竟然是唐僧转世?什么?祝英台竟然是无尽深渊的顶级兵种月光碟?什么?就连静静竟然是心魔界的新生代女王……?!
  • 甜心来袭:少爷军团守好心!

    甜心来袭:少爷军团守好心!

    俊逸,那个一心对她好的邻家大哥哥,温柔的好像三月的春风;世勋,那个不善言辞的少年,却用自己笨拙的爱守护着她;宇楠,那个冰山美男子,对她却撒泼卖萌还耍无赖,关键时刻总会给自己收拾烂摊子;丁骁,视她如命的哥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关心她,舍不得她受半分委屈;欧阳雪,一个恶毒又有心机的女生,仗着自己有点家世长得不错就处处针对她,可最后······到底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欧阳雪的恶毒计划,会得逞吗?
  • 武炼仙途

    武炼仙途

    前世毕生追求的先天武道,却不过是修仙入门,附身紫府尽毁,无缘大道的仙门云渺山弟子,杨禅弃道入武,炼就金刚不坏之身,龙象巨力,阴阳交汇,凝炼九阴九阳玄煞真罡,纵横大陆,开创与修仙分庭抗礼的武修一脉,挑战天下高手。一步一杀,骸山血海,累累白骨,踏上巅峰!以我之道,脚踏八极,手握苍穹,唯武独尊,肆无忌惮!激情澎湃的战斗,仙道法力,武道神通,修士与武道的争锋,漫漫杀途,血流成河!
  • 远方有诗

    远方有诗

    【这是我的青春】青春,倔强而疯狂,大概也逃不脱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你是否曾经跟父母大吵一架负气离家出走,跟朋友闹别扭三四天不理对方最后走散了,为了一个人不要命地雨中狂奔,深夜大哭。即使全身痛到麻木,也装做我很好的样子。所以,我来分享分享我的故事。你愿意听么?
  • 适者深存

    适者深存

    一个英专大学生,诡异的穿越,走进诅咒的兽族部落,造就通天般的帝国!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竞争,适者深存!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 小海蒂

    小海蒂

    在海蒂五岁的那一年,姨妈像甩包袱一样地把她送到了阿鲁姆大叔那儿。可是,当小海蒂爱上这座大山之后,又被姨妈骗到富兰克托,和终日坐在轮椅上的富家女做伴……小海蒂犹如拥有快乐魔杖的天使,她所到之处,总是能点化出意想不到的变化。
  • 浪子邪侠传

    浪子邪侠传

    ——————傲立在朔风冷雾凝呼不停地夜空之下,冰幽月华倾洒着孤狂挺拔地身躯,他便如同天涯山巅一匹啸傲天地的孤狼。他誓要不死不休报复这个江湖,将这个江湖搅个天翻地覆!依旧年少地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酷黑瞳中,没有丝毫感情色彩。有得,只是深埋未潜地仇恨,以及一颗被仇恨冰冻却绝难解冻地心!他的骨子里,流着邪道皇族地最后一缕血脉;他的邪魅,来自灵魂命格地最深之处;他的名字,叫做‘流雨’。……问江湖几番风起云涌,天下女子多少黯然伤情……(流星阁群号:179757945)
  • 都市钥神

    都市钥神

    一把钥匙,开豪车、开阵法、开脑洞、开基因锁,开飞剑,开法宝,各种逗比各种爆笑。一不小心,曹小天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众多小说世界设定的能力和代言人纷纷出现,争夺信徒,围绕着地球勾心斗角。清纯校花、低调孤女、英姿飒爽的警花、女侠纷纷闯进曹小天的生活,心防有锁,要不要开呢?这是个问题。
  • 凤起苍穹:逆天宦妃

    凤起苍穹:逆天宦妃

    (文章内容错乱,别看哦。)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上官无绝娶丑颜女子为妻惊动天下,看戏之人聚集京城看这一盛大婚礼。盖头掀起之时,谁能告诉大家,为何丑颜变成右相柳尘枫。为要九千岁之位杀了左相一脉权倾朝野,看上满腹经纶温文儒雅的右相而强娶,为争权夺势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坐实了摄政王九千岁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