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保障
(一)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执政为民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深刻认识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1)转变政府职能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增进党和国家的活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2)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力度,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3)转变政府职能是依法治国的需要,要依法行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能运用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处理和解决政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断提高效率和威信。
(4)转变政府职能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需要,是防范和消除消极腐败现象的需要。
(二)转变工作作风
(1)党和政府的作风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党和政府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生动体现,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
(3)求真务实精神是认识、把握、遵循、运用客观规律的要求,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要认真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人本发展战略的战略核心。
(4)求真务实必须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5)求真务实必须反腐倡廉。
二、体制保障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体制保障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把较快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二)转变经济体制
(1)转变经济体制主要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一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三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四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五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六要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要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3)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产权制度。
三、机制保障
(一)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基础的机制
(1)“内需”指一国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外需”指出口需求,三者间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它们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基础的机制,首先,把消费需求作为首要的拉动力,拉动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其次,消费需求决定投资需求;再次内在规律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受到四方面的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制约;两大部类的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制约;剩余价值率的制约。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变化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掌握这些关系,才能有效地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基础的机制。
(2)实现宏观经济良性循环必须建立提高消费比重的机制。一是“需求不足”的实质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增幅的下降实质是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果。实施以人为本战略,必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二是投资拉动政策不能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只有确立以消费需求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三是走出经济的不良循环,必须提高消费的比重。
(3)提高消费的比重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一要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二要适当提高农民和贫困居民收入水平。三要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要适当降低资本形成在GDP中的比重。
(4)扭转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
(二)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机制
(1)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必须是所有权分散和产权独立的形式。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以所有制多元化、分散化为基础的,要求产权必须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形成一个多元化、分散化的产权主体结构,实现各种所有制优势互补的关键是改变对国有经济的过度依赖。
(2)建立各种所有制优势互补机制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在竞争性领域应当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把民族资本的地位提高到和外国资本同等的地位;逐步取得政府对国有经济的特殊倾斜政策,改变政府财政对国有经济的过度依赖。实行内资外资统一税收政策,依法治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三)建立清除体制性障碍机制
(1)国有经济的定位必须同市场经济相适应。对国有经济定位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由国有经济在计划中的定位转向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由国有经济在建国初期的定位转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由国有经济垄断、主宰经济的定位转向发挥比较优势的定位。国有经济应逐步从同市场经济和新阶段任务不相适应、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更多地进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进入民营企业不愿进入、无力进入、不宜进入而社会又很需要的领域。
(2)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它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的,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基本职能的政府,使它成为以人为本的政府,成为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应当是人民授权的政府;是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政府。
(3)建立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机制。
(4)建立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的机制。
(5)建立打破行政条块分割的机制。改变地方政府的市场主体地位,以使条块分割丧失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使条块分割失去动力;改革政绩考核制度,使条块分割失去激励,通过反垄断攻破条块分割堡垒。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5]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8日。
[6]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回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北京日报》,2004年3月1日。
[7]王伟光主编:《科学发展观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8]金钊:“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系列谈”,《人民日报》,2005年4月13日。
[9]刘荣升:“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系列谈”,《人民日报》,2005年4月6日。
[10]刘荣升:“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系列谈”,《人民日报》,2005年5月18日。
[11]汤国辉:《经营管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2]周浩然、李荣启:《文化国力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期。
[16]马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人民日报》,2004年5月26日。
[17]姜春云:《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九大生态战略》。
[18]陈文通等:《科学发展观新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新网,200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