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宁夏在北平读书的进步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爱国运动,对宁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部在西安、兰州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相继解散,这些学校的宁夏籍学生辗转来到北平求学。在北平读书的宁夏学生组成“宁夏留平学生会”。留平学生会是以进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他们成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探讨理论,追求真理,配合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活动。他们创办刊物,揭露马鸿逵在宁夏的黑暗统治,反映宁夏的社会问题,号召宁夏人们起来斗争。“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在北平读书的宁夏进步学生流亡各地,组织“西北流亡团”,后陆续返回宁夏。返宁学生通过宁夏省教育厅组成三支抗日宣传队,分别深入到宁夏省永宁、中宁、金积、灵武、贺兰、平罗、惠农、石嘴山等地宣传抗日。这是宁夏首次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对推动宁夏社会的抗日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返宁学生大部分在宁夏各学校任教,他们以学校为阵地,发动学生开展抗日活动。
1937年8月,江苏省少年抗战团体———新安少年长途修学旅行团(简称“新安旅行团”)一行15人经包头来宁夏。新安旅行团是青少年文艺工作团体,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淮安新安学校15个贫苦儿童组成,后逐渐扩大,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历经19个省。该团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宗旨。新安旅行团这次来宁,沿途在石嘴山、平罗、黄渠桥、宁夏省城等地,通过放电影、幻灯、演戏、唱歌、推销进步书刊等形式,宣传团结抗日,救亡图存。新安旅行团的抗日宣传活动,引起宁夏各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宁夏的抗日团体纷纷出现,先后建立了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后方抗战服务团、农村抗战服务团、回民教长战时教育研究会、文化书社等组织。其中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影响最大。
早在1937年7月,宁夏实验小学学生在校长高立天(即高尚信)、进步教师杨文海(化名侯振斋,号亦人)、薛嵩山(号云亭)、涂春林等人的组织下,走上街头,利用集市唱抗日歌曲、演抗日戏、办墙报、作演讲等形式,宣传抗日,并秘密组织了“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制订了团章、团歌、团员守则,起草了《宣言》及《告西北同胞书》。少战团最初活动是秘密的,一切行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都编有一套暗语。少战团在政治上以“爱护中华,赶走强盗”为宗旨;在行动上提出“火线就是操场,战地就是课堂,唤起民众一致抗日”的战斗口号;在组织上设立团长、副团长,团员必须遵守团的纪律,做到“三要三不做”和“三不怕”。三要是:一要服从组织决定,二要保守组织秘密,三要忠心耿耿为抗战服务;三不做是:一不做亡国奴,二不做汉奸,三不做顺民;三不怕是:一不怕苦,二不怕难,三不怕死。这对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说,要求是很严格的。
1937年10月,中共宁夏工委书记李仰南(化名杨学文)经国民党宁夏省党部组织科长袁金璋跟实验小学校长高立天联系,安排到实验小学任教。李仰南到校后,很快地团结了杨文海、薛嵩山、涂春林等进步教师,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考察了解,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杨文海等人内心早就向往共产党,这时正是“爱国有心,抗日无方”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互相都已了解,于是杨文海等人向李仰南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1938年初,李仰南代表党组织批准吸收杨文海、薛嵩山和高立天为中共正式党员。此后,少战团的工作便一直在李仰南的领导下开展活动。他们组织少战团团员学习一些进步书刊杂志,提高思想认识,如沈钧儒主编的《全民抗战》、邹韬奋主编的《抗战》等,就是他们经常学习的材料。
1937年12月,宁夏实验小学少战团多次到马鸿逵公馆请愿,要求成立“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争取合法地位。马鸿逵以“团员年龄小,不能上前线”为由,不同意。团员们以新安旅行团为例进行争辩。经过一个月的多方争取,马鸿逵被迫批准,定名为“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只准在宁夏境内活动,不准出省。少战团取得了合法地位。1938年元月,“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在实验小学正式成立,参加的学生有200余人,年龄大都在十四五岁左右。少战团的团长、副团长均由学生担任,下设组织、宣传、生活等股。少战团在中共宁夏工委的秘密领导下,他们走上街头,大唱抗日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逃难到宁夏》《小放牛》等具有进步内容的话剧。在街头出墙报,在庙会和集市上作演讲,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3月8日,由少战团发起,邀请社会各界妇女在实验小学礼堂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请马鸿逵的五姨太邹德一为大会主席,邹虽未到会,但给大会写贺信表示支持。国民党宁夏省党部组织科长袁金璋到会讲了话。月底,宁夏少战团抽调一批骨干,组成巡回宣传队,由杨文海、薛嵩山带领,到吴忠、金积、灵武、中宁、中卫等地进行宣传。他们用演讲、唱歌、演戏、办漫画展览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时事宣传,以唤起民众,团结起来,坚持抗日战争。不久,少战团又与宁夏中学抗日宣传队相配合,由教师高立天、涂春林带领到立岗堡、姚伏堡、平罗、黄渠桥、石嘴山各地宣传。这些活动宣传了爱国主义,介绍了抗日形势,在宁夏产生了很大影响。平罗县黄渠桥北校的抗日宣传队亦改名为“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分团”,拥有团员100余人。平罗县城小学在校长刘廷栋、教员苏文(中共地下党员)、贺闻韶组织下,成立了“少年农村服务团”,参加的师生有100余人。平罗成为宁夏抗日宣传最活跃的县。其他地区如石嘴山、宝丰、姚伏、中宁、中卫各地学校也都组织了抗日团体。这些抗日团体大都有中共党员的指导和参与,在宣传抗日的同时,学生们还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和教育,了解到边区的情况。有的进步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0多名进步青年先后被送到延安学习,成为边区党组织与宁夏人民联系的主要桥梁。中共宁夏工委曾计划,一旦日本占领宁夏,即以在延安学习的人员为骨干,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
少战团的活动,引起了宁夏当局的怀疑,马鸿逵十分警惕中共地下党在宁夏的活动。尽管少战团取得了合法地位,但它的活动处处受到马鸿逵便衣特务的刁难和破坏。1938年7月下旬,国民党宁夏省党部以“划一全省救亡组织”为由,下令取消少战团。1938年冬天,宁夏军警联合督察处长程福刚带人到实验小学抓杨文海,杨文海在高立天等人的掩护下出城转移了。敌人抓杨文海未遂,便对平时与杨文海有来往的人进行审问,全城处于紧张恐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少战团的活动得不到党组织的指示,加之1939年日机频繁轰炸宁夏,造成学校停课,少战团无法坚持正常活动。到1939年底,少战团的组织和活动均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