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月初,中央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驻在延川、瓦窑堡一带。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已伸向华北,并向宁夏所属阿拉善旗(此指今阿拉善左旗)派遣特务,设立特务机关。而蒋介石仍继续顽固地推行其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反人民的政策,调集十倍、二十倍于红军的军队堵击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围攻陕甘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和封锁,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壮大红军,争取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接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西征战役。5月中旬,毛泽东在延川大相寺给团以上干部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东征总结和西征动员报告。会后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西方野战军下辖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等,分左、右两路从驻地出发,西出甘肃、宁夏,开始了中外闻名的西征。
红一军团为左路军(辖一、二、四师),在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5月19日从延川出发,经永坪、蟠龙、保安、吴起南下,向曲子、环县出发,扩大根据地,并配合右路军钳击三边及宁夏之敌;红十五军团(辖七十三、七十五、七十八、八十一师)和红二十八军为右路军,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率领下,出三边,攻盐池、预旺一带。
红一军团向曲子、环县进发时,国民党西北“剿总”副司令张学良命令马鸿宾部三十五师防守曲子、黑岔城一带。马鸿宾拟集兵于环县,与固原、中宁构成三角用兵之势,以便进退。师部驻固原。曲子是当时环县政府所在地,是西征左路军要夺取的第一个目标。曲子城是一个小土城,墙高6.6米,厚2米多,四周筑有碉堡,城外壕深3米多。5月30日,红军先头部队红二师二团在团长梁兴初、政委吴文玉(即吴法宪)指挥下,向曲子进攻,并由红军第五团担任助攻。红二团选择城东南角为突破口,在火力掩护之下,很快登城,半小时左右即占领了城内东南角的街道。守军三十五师一○五旅冶成章部退至城西北角的一些居民区顽抗,双方展开巷战,反复争夺,守敌大部被歼和俘虏。冶成章和他的副旅长杨子福被击伤后,仍带着残部,光着膀子,举着马刀,一股劲冲到南门口。红二团从正面和两翼猛烈反击,红五团从西北角夹击,冶成章被迫退到几个石头垒的窑洞里死守。红军反复宣传优待俘虏政策,但冶成章仍不放下武器。到了晚上10时左右,除冶成章自己据守的一个窑洞外,其余全部向红军缴械投降了。后来红军战士将一枚炸弹从烟囱口仍了进去,将他的一个副官炸死了,他的腿又被炸伤,冶才束手就擒。和冶同时被俘的还有副旅长杨子福、副官孙清太、马春义、马英杰等5人。冶成章、杨子福两人的老婆躲在县府后院的一个枯井里也被找出。骑兵团团副单有禄、特务连连长马得才、副连长冶生华(冶成章之子)以及排长、士兵数十人被击毙,环县县长郑执中率保安队仓皇逃出城外。6月3日,红一军团又在阜城地区设伏击败增援曲子的马部一○三旅和骑兵团,歼灭其7个营,解放了曲子、环县大部分地区,继而北进,解放洪德城,进抵预旺堡(今属同心县)和固原县的七营川、清水河一带。战斗结束后,红军对被俘的国民党官兵,认真执行党的俘虏政策,不虐待、不搜腰包,对伤病人员进行妥善的治疗。每人发给2~5元(银元)路费,宽大释放。在环县曲子镇战斗中被活捉的马部旅长冶成章,不仅没有杀,还给他治好伤放了回去。当时马部许多下级官兵,坚决要求留下跟随红军参加抗日;有的后来还被送到红军大学里学习。留下的官兵共编了12个连,1个官佐队,共有1400多人。
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韩先楚部于6月17日一举攻克定边城,歼灭了马鸿逵1个骑兵连及保安团全部,俘敌350余人,缴获战马180匹,守军马鸿逵部第一团第二营逃回盐池。6月19日,七十八师将定边防务移交给红二十八军,韩先楚、崔田民带着七十八师连以上干部,骑着在定边缴获的战马,前往盐池侦察地形,了解敌情,骑兵团派部队担任警戒。随后大部队直逼盐池。
盐池位于宁夏东北部,地处宁夏、陕西、内蒙之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盘踞在这里的反动地主武装、商豪劣绅,互相勾结,经常对陕甘边区进行骚扰破坏活动。盐池是马鸿逵苦心经营的一个堡垒,是直接威胁边区安宁的一颗钉子。所以解放盐池,对保卫边区安定,打击蒋马之军的侵扰,扩大根据地,开展统一战线和发展边区经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池县城虽不很大,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盐池县县长屈伸,外号屈胡子,听说红军攻克定边,直逼盐池,十分惊慌。他一面向马鸿逵呼号求援,一面把由五六百人组成的壮丁队和临时拼凑的商团、民团统统集结进城,日夜操练,准备负隅顽抗。马鸿逵得报,急派骑兵二团一营营长孙兆祥驰援盐池。骑兵营是清一色的黑马队,装备精良。骑兵营开进城后,屈胡子立即与孙兆祥谋划对付红军的办法。他们紧闭城门,盘查行人,四处抓差,修筑工事,扒运城墙根下的积沙。警察局、盐务局,保安队等反动地方武装四五十人,荷枪实弹,倾巢出动,一面进行反动宣传,一面实行全城戒严。
6月19日晚上,红军七十八师向盐池城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红军指战员勇猛攻击。敌人凭险死守,疯狂扫射,战斗十分激烈。盐池城周围地形开阔,隐蔽条件很差;加上红军指战员长途奔袭,鞍马劳顿,而敌人居高临下,依托高而厚的城墙、易守难攻的特点,以逸待劳,拼命顽抗。师指挥部鉴于部队无重武器和爆破器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后便下令撤出战斗。6月20日,红军对盐池城围而不攻,部队抓紧时间休息和做群众工作,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救国的主张。并向群众了解城内敌情、地形,重新研究部署了攻城方案。天黑后,红军从东、南、北三面向敌人发起猛攻。在机枪掩护下,红军指战员架设云梯奋勇登攀。敌人依仗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疯狂射击,红军战士几次登城都被压了下来,十几名战士英勇牺牲。但红军攻势丝毫没有减弱,而且越来越猛。城内敌人作困兽犹斗,屈胡子身穿老羊皮袄,腰系毛绳,手扶铡刀,压阵督战。孙兆祥手提盒子枪,在城墙上跑来窜去,声嘶力竭地大喊。突然,一颗子弹结果了他的性命。红军从北城墙三星店两侧打开一个突破口,跃上城墙,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城头上喊杀声、枪弹声响成一片。激战中,敌警察局长被击毙。屈胡子见大势已去,慌忙揣起县政府大印,从西城墙纵身跳下,向西逃去。6月21日凌晨3时,盐池解放。盐池一仗,俘敌200余人,缴获各种枪械200余支(挺),战马200余匹。
在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克定边、攻盐池的同时,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在军团长徐海东直接指挥下,越过定边,经盐池南部红柳沟、麻黄山、大水坑,直插预旺县境。6月20日,七十三师包围了下马关,占领了红城水。七十五师进抵王家团庄一带。下马关是国民党预旺县政府所在地,预旺县县长董天祥、马鸿逵部骑兵第四团二营营长孔庆福,把城外民房全部拆毁,强令居民和附近壮丁千余人进城守城。红军到达后,对下马关围而不攻,一面向城内喊话,反复讲解红军北上抗日、回汉团结和优待俘虏等政策,造成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一面挖地道准备攻城。城内壮丁人心涣散,士气低落,加之城内没有饮水(这里是氟水地区),居民都要到城外取水,于是人心惶惶。6月26日,徐海东军团长发出了夜袭下马关、歼灭孔庆福、夺取县城的命令。红军指战员登上云梯,冲上城头。当敌军官兵发觉反扑时,红军用机枪守住梯子,一团人继续攻入,迅速扩大战果。县长董天祥被打死,营长孔庆福从城墙下面挖洞逃走。27日,红军解放下马关,俘敌200余人,缴获长短枪180余支,战马150匹。6月28日,七十五师与七十三师包围了下马关以北20公里的韦州城。韦州是个纯回族聚居地区,宗教信仰极笃(忠实)。由于反动派的欺骗宣传,群众对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极不了解。守城司令大恶霸地主苏廷瑞与地主苏元、苏魁等奉马鸿逵之命,抽夫筹款,纠集敌骑兵营、保安团和壮丁数百人拼力死守。同时鼓动反动阿訇和反动上层人士在回民中进行反动宣传,诬蔑共产党“杀回灭教”“共产共妻”,诱骗回民“舍命保教”“舍希德”(伊斯兰教对圣战中阵亡的穆斯林的称谓。《古兰经》称此种人可以直接进天国,在“安拉”前有特殊地位),迷惑不明真相的回族群众拼死守城。
红军围城后,军团首长派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与苏廷瑞等进行了4次谈判,向他们解释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回汉民族团结、保护清真寺、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呼吁他们和平献城,以免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但敌人把谈判作为“缓兵之计”,暗中向马鸿逵告急求援,加固城墙工事。在此期间,苏廷瑞派部队在韦州西北的上干沟子庙,偷袭红军驻红城水二五○团副团长彭仪隆率领的一个侦察班,彭仪隆及大部分战士牺牲,①少数战士被敌人俘虏。事后,军团长派马青年与敌人谈判,要敌人交出被俘战士,遭到敌人的拒绝。7月3日夜,红军攻打韦州城,并一度架设云梯攻上北城墙,打死壮丁队长苏瑞林。红军四面围城,战斗极为激烈。马鸿逵认为韦州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担心韦州失守,危及金(积)、灵(武),动摇其老巢宁夏城。于是不恤血本抽派骑兵第一团(欠1营)、第二团(欠1营)、第三团(欠1营)、第四团的第一营、保安处骑兵第一大队,共计骑兵1300多人,另配迫击炮2门、机枪4挺,由骑兵第二团团长马光宗统一指挥,从金积、吴忠等地分别出发,驰援韦州,并派出飞机,协同地面部队作战。红军在徐海东军团长指挥下,攻城甚急,守军连连向马鸿逵告急。7月4日,马部骑兵第二团、第一团的两个营向红军主力所在的东关进攻,第一、四团两个营从两翼包抄,第三团为预备队。攻城红军腹背受敌,决定退守红城水。韦州城未能解放。
韦州解围后,马鸿逵又调集主力,并收罗大罗山的马老九和桃沙的周满祥两股土匪,妄图偷袭红城水。红军驻红城水二五○团侦察到敌人的阴谋后,主动转移,诱敌深入。等敌人进占红城水北山立足未稳之机,军团首长调集主力,一个回头迎击,毙伤敌人300余人,打死打伤战马200多匹。马鸿逵闻之丧胆,从此只能隔城对抗,再也不敢造次了。
红一军团进至固原北、预旺以南后,东北军六十七师何柱国部进驻固原,与马鸿宾部汇合。红军根据瓦窑堡会议的方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对东北军和马鸿宾部的争取工作。红一军团政治部及其指战员都参加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宣传活动,战士们到处唱《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等歌曲。当东北军向七营川红军进攻时,红军在阎家沟消灭了东北军骑六师1个团,俘获大批人马。红军向俘虏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揭露蒋介石借红军之手消灭东北军的阴谋,并派肖华参谋长将所俘人马和枪支、行李还给东北军。大部分东北军官兵深受感动,表示再不和红军打仗。于是,红军与东北军沿清水河一线驻扎,双方关系缓和,签订停战协议。东北军在红军的教育下,倾向反对内战,走上抗日的道路,为“西安事变”创造了条件。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亦两次写信给马鸿宾部骑兵团长马培清,向他解释民族政策,晓以团结抗日救国之大义,劝其停止对红军的进攻。马鸿宾自与红军作战以来,损兵折将,打内战的态度日渐消极,因此,马培清复信表示,只要红军不主动进攻,他们决不进攻红军。红军的这些活动,为开辟西北的抗日局面奠定了基础。
7月底,西征战役胜利结束。盐池、预旺和固原、海原东部,以及宁条梁、定边、曲子、环县、华池、镇原等广大地区,全部获得解放,在陕、甘、宁交界地区,开辟了纵横700余里的新苏区,这一带便成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一个组成部分。预旺堡成了西方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彭德怀在这里指挥了西征的军事活动,接待了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