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46

第46章 四、“不以利害义”的义利观

义与利是利益与道义的关系,反映了道德原则与人的实际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义”在《说文解字》中为“己之威仪”,是指仪容。由外表之仪而为正义就转为了道德范畴,义是理性的道德标准,是个体应遵循和应具备的行为准则,是内在自觉的约束力量。

墨家平等地看待义与利的关系,主张义利并重,与他们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所处的弱势群体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贵义》篇提出了“天下莫贵于义”的命题,而《非乐》篇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认为利是以人为中心的,将利作为普遍的行为原则和目标以及道德的标准。“义,利也”,只有合乎体现一定社会集团的整体利益,才被此集团视为义,是行为的最高原则。义与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具有一致性,因此义具有相对性,大利实际就是大义,实现了义利的合一。当个人利益合乎集体利益时,个人之利就合乎义,实现了义与利的统一,而符合义之利才是真正的利,是广义的利,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否则是狭义自私之利。但在某些条件下,利与义矛盾时,须舍弃个体之利以成就整体之义。因此,义与利都是具体历史的范畴,不可抽象而论。

先秦道家以利为外物而排斥,以义为道德衰微的产物而贬义,总的来说,“义利俱轻是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吕氏春秋》认为“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以义动则无旷事矣”,义的内容就是利人,有义才有真正的利,利是行义的结果,将义与利在一定程度上等同起来,只有义之下的利才是正当的。因此,人的行为应以义作为标准。《淮南子》的义利观对义和利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对。从前面对道德仁义等多方的解释中看出,在义与道德的关系上,义逊于自然道德,义是救世的产物,但在义与利二者之间,认为二者是对立的,且主张义高于利。“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利的观念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有义者不可欺以利”,“故义者,非能遍利天下之民也,利一人而天下从风;暴者,非尽害海内之众也,害一人而天下离叛”。义高于利,利不应妨碍义,反对求利弃义之举;同时又认为义与利具有一致性,行义即以利天下为目的,有义之举,则天下从之如风。义与暴有时仅一步之遥,因此义作为表率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侯将自己与段干木作比较时说:“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主张义高于财。此外,义高于功。“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将儒家之义上升为人之根本的高度,且主张义高于利,与儒家的观念一致,实际是对儒家观念进行了吸收。

《淮南子》认为有关利的行为是由义来规范的,而利的价值最终也是由义来决定的。“有义者不可欺以利,有勇者不可劫以惧,如饥渴者不可欺以虚器也。人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但《淮南子》不是绝对的排斥利,它非常重视利人、利天下,书中多次表现了对三王五帝济天下功业的推崇,“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利指他人、大众的切身利益,而非己之私利。“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此利是一国之私利,而非天下之公利。对秦国所推行的法家思想进行了驳斥,认为与秦国风俗的相近是法家思想盛行的原因,由此看出《淮南子》对法家重利轻义的义利观是持批判的态度。“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将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相同,孟子更是推崇道义,在《告子》篇明确主张“去利怀义”,而荀子在《正名》篇提出了“以义制利”的思想观念。《吕氏春秋》受儒家影响,主张行义不行私利,“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可见《淮南子》对儒家义利观有明显的吸收,这是其面向现实提倡社会道德时所做出的理论调整。然而从最高的道来看,名利都不足道。“故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而可以退而修身;不可以得利,而可以离害”,站在寻道者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功名利禄是求道的最大障碍。求道术非是以得利求名为目的,但可以修身避祸。视“利”为身外之物进行排斥,表现出轻物质贱功利的思想观念。

同时,《淮南子》还注意到道德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物质的匮乏、分配的不均、欲望的无限,导致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林中不卖薪,湖中不鬻鱼,所有余也;故物丰则欲省,求赡则争止。秦王之时,或人菹子,利不足也;刘氏持政,独夫收孤,则有余也。故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说明经济的发展是道德进步的必备前提,这是对《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的继承。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当人的自然需求得到满足时,才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道德与精神的追求。“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心善;民心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衰世财寡人多,自然道德的沦丧便产生了忿争,才有仁的提出,以缓和社会矛盾。但仁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从人自身做起,心善则阴阳助之,财足而人不争。《淮南子》最终把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归结于个体心性的修养,归于道德的自救。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逆天狐妖之九回轮世倾城

    逆天狐妖之九回轮世倾城

    (已弃书,推荐:天才四公主:帝尊,帝后呢)她是现代社会雨家的二小姐,因为她的存在会接手雨家下一任主位,被大姐和三妹逼入死亡,结果,天降机缘,让她重回结局破碎的第九世重新修补,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天后安排的,自称宇宙之神,她,不惜逆天而行,他,愿意陪她,本是天帝之女的她,和魔帝之子的他,被天后打入下界,安排命运,她,他,该怎么做呢?曼珠沙华,黄泉路上的约定,“来生,一定要在一起。”本是天生一对,强行拆开,许下约定,却没有实现,黄泉路上,奈何桥边,想起一切,后悔莫及,第九世的她,终于与他在一起了,但被天后再次打入下界,第十世的她,重回到第九世,强者归来!!!
  • 苏暖一座城

    苏暖一座城

    1.苏城意识到自己心急说的话,才低笑着摇头,然后又看着她的眼睛:“以后你叫我苏城,我叫你夏暖。”2.夏暖看着苏城,看了一会儿,小声却又清楚地说:“苏城,你是不是喜欢我?”问完她就后悔了!她在干嘛!3.他又弯下腰,脸故意和夏暖贴得很近,笑着说,“如果一定要理由,你也可以认为我在正式追求你。”不是冰山的男主,不是小白的女主;不是悲情的男主,不是暖暖的女主;男主有点小小的理想主意,女主贴近现实生活。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一点点共鸣,这是作者写书的原意!
  • 源罪

    源罪

    那双赤脚站在不远处,停了下来。我几乎可以感觉到,对方的目光,正在我的身上来回游移。过了一会儿,苍白的脚转回身去,轻飘飘地跑掉。于是,我猛地抬起头来,寻找脚的主人。可此时,游乐园里空荡荡的,只有如泣如诉的风,在头顶盘旋……
  • 这个男子是妖孽

    这个男子是妖孽

    “我写下这个故事,只为了提醒世人,提醒我的子孙。在你身边生活的亲人,可能就存在像我一样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恩……准确的来说,我来自洪荒年间。”这个男子是妖孽,他来自洪荒年间。报血海深仇,踏边境蛮国。建不死兵团,受万兽膜拜。…………
  •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神秘村落中走出的神秘少年,道心没有,道灵不具,道体不通,却一心求道,拜入问道宗,踏入一条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
  • 古玉灵卷

    古玉灵卷

    这世上总流传着古玉与灵卷的传闻,得其一便可统领一方天下。倘若集齐所有,便可窥视长生不老之秘,得七大秘宝之方。一起追寻着遗留的脚步,揭开这世上的未知存在!o(≧v≦)o~~力作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灵曦大陆

    灵曦大陆

    一个灵气充盈的世界,一位传奇的成长。有一步一个脚印所踩出的收获惊喜,没有无缘无故从天上掉落的虚无馅饼!有友情,有爱情,更有亲情!情之所至,有悲亦有喜……“我本已为天所弃!又何须再顺从于上天之意!”“天弃我,自不弃!”且看一位少年是如何挣脱上天的桎梏,手执神兵,在冷暖世间的夹缝之中成就的一段不朽传奇!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一个朝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来临,清末风雨飘摇的局势造就了一个个强人的舞台。是她?是他?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专政与民主不过是他们手中玩捏的游戏!
  • 帝国风云崛起路

    帝国风云崛起路

    欧陆风云骨灰级玩家莫承道,意外得到了一款欧陆风云系统。并且,并且穿越到了一个根本就没有存在过的朝代,在这个时代中莫承道走南闯北经历磨难后夺取天下的故事,这便是帝国崛起路。
  • 九重修天:破天决

    九重修天:破天决

    千百年第一个“魔魅体”,妖术,修仙可兼得。尧舜,一直是家族人们口中的“废材”、“败类”……人前他猥琐好色,懒惰无比;人后他是修仙的奇才,却因自保不得不伪装假象。传闻修仙之路有九重,每重天皆三等。凡人修仙路漫漫,直指天际傲宇寒。灵兽分圣、天、地、三等,传闻圣兽只有三十七只——三圣鸟;五神兽;七灵魔;十大远古猛和十二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