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41

第41章 四、五行之治

战国后期,五行观念已逐步运用于社会政治之中,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更是将五行运用于王朝的更替,《吕氏春秋》吸收了这一学说,如《应同》篇。而《淮南子》虽然吸收了五行的政治治乱的思想,但没有使用“五德终始说”。这是它不同于《春秋繁露》的明显之处。“五行异气而皆适调”,自然界的五行是由气构成的,虽是不同气的表现,但五者之间都能相互协调和谐。《淮南子》将五行与社会治乱直接联系起来:

凡乱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流遁之所生者五: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标?薄栌,以相支持,木巧之饰,盘纡刻俨,嬴镂雕琢,诡文回波,淌游氵翼氵或,菱杼?抱,芒繁乱泽,巧伪纷拿,以相摧错,此遁于木也。凿污池之深,肆畛崖之远,来溪谷之流,饰曲岸之际,积牒旋石,以纯修石奇,抑氵或怒濑,以扬激波,曲拂?回,以像氵禺、浯,益树莲菱,以食鳖鱼,鸿鹄??,稻粱饶余,龙舟?首,浮吹以娱,此遁于水也。高筑城郭,设树险阻,崇台榭之隆,侈苑囿之大,以穷要妙之望,魏阙之高,上际青云,大厦曾加,拟于昆仑,修为墙垣,甬道相连,残高增下,积土为山,接径历远,直道夷险,终日驰鹜,而无迹蹈之患,此遁于土也。大钟鼎,美重器,华虫疏镂,以相缪?,寝兕伏虎,蟠龙连组,?昱错眩,照耀辉煌,偃蹇寥纠,曲成文章,雕琢之饰,锻锡文铙,乍晦乍明,抑微灭瑕,霜文沈居,若簟??,缠锦经冗,似数而疏,此遁于金也。煎熬焚炙,调齐和之适,以穷荆、吴甘酸之变,焚林而猎,烧燎大木,鼓橐吹?以销铜铁,靡流坚锻,无厌足目,山无峻干,林无柘梓,燎木以为炭,燔草而为灰,野莽白素,不得其时,上掩天光,下殄地财,此遁于火也。此五者一,足以亡天下矣。是故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琢,金器不镂,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蠃之理,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夫声色五味,远国珍怪,瑰异奇物,足以变心易志,摇荡精神,感动血气者,不可胜计也。夫天地之生财也,本不过五。圣人节五行,则治不荒。

这里五种物质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又是特殊的物质,常行不衰,是产生其他万物的基本材料。君主的行为应符合五行的运行规律。大兴土木、奢侈无度,穷尽耳目之欲,则扰乱了五行的自然运行,引起天灾,导致社会的混乱。治乱之别在于君主的行为,且君主可以“节五行”,从而维持政权的统治,这与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说不同。“在阴阳家看来,所谓存与亡,乃是五行的递嬗”,阴阳家认为存与亡是由五行的循环模式决定的,与君主的行为无关。道家崇尚简朴、不事雕琢。主张君主应作出表率,不追求外表的奢华、不沉浸于声色奇物之中。即使对于明堂的设置,认为只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就足够了,以符合五行作为节制君主的欲望的方式,实际对君主的行为起了限制作用。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却是论证君主权力的神圣性,其五德终始说是为汉王朝政权更替作论证的。

《要略》和《兵略训》有对五行论述,但内涵不同,不是指自然界的五种物质。《淮南子》没有沿袭战国以来把五行思想比附运用到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五德终始”说。这是与《春秋繁露》在五行观念上最为明显的区别。“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董仲舒改变了五行的顺序,并且将天神格化:“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将天抬高到至上的地位,进行了神学的论证,认为天决定社会的变动,因此,人间的一切都可从天那里寻找到根据。这样阴阳与五行由自然引向人类社会,由五行间的自然关系得出社会伦理之道。最终说明王道源于天道,这是对孔子“唯天为大”的儒家重天观念的神学性的发展。“言至精而不原人之神气,则不知养生之机,原人情而不言大圣之德,则不知五行之差”,养生的关键在于养人之精神之气,重神而不重形。德高于情,这里的五行有可能指具有道德性的五行概念。“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凌也”,柔、刚、仁、信、勇实际是五种德性,将社会伦常的五种德行运用于战争之中,作为将帅应具有的品德。与先秦儒家所指的德行品质的五行不同,但就其五行所指,明显看出是受儒家道德观念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热门推荐
  • 心理罪:刑侦档案

    心理罪:刑侦档案

    骇人听闻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在解开一个又一个疑团之后,所得到的真相比表象更加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本书是一本教给女人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的书,让女人在忙碌的人群中找到自己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这条河里掌控自己的航舵,在得意的时候从容,在失意的时候振奋,在迷茫的时刻找到自己希望的灯火。
  • 剑偏锋

    剑偏锋

    剑走偏锋,锋更锋;人走寒冬,冬更冬。心走偏锋,锋若锋;情走寒冬,冬若冬。
  • 娇妻羞羞,总裁大人别闹
  • 鸿蒙延天传

    鸿蒙延天传

    万千神魔为我颂,千万神灵为我舞。鸿蒙大道铭我身,镇压天道一念间。我名鸿蒙至尊,镇压苍穹,不服?斩!
  • 似仇要是欢还是要愁

    似仇要是欢还是要愁

    “难道...你这么想要‘我’亲手杀了你?!”一位样貌似少年的人冷峻的说着,只见那位少女似乎有那么点于心不忍的对比自己小的她说这“自从我杀了你父亲后,就一直那么希望”可是最终是小小的她受伤败了....可是却离奇被救走了....
  • 现世妖姬之绝代之王

    现世妖姬之绝代之王

    一个潜伏在自己身边多年的心腹,为夺走古龙戒,将自己杀死,沐之黔到死都没有变化一点表情,她是谁,沐之黔!死有何惧,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异世界,大把的美人围绕在身边。
  • 凌天少年狂

    凌天少年狂

    “我名凌天,我必凌天。”“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 实体发展哲学

    实体发展哲学

    探索宇宙的本源,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建立哲学体系。
  •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是季羡林先生于2006年亲自授权、审定的经典畅销书,集中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人生智慧的文章。时值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原来《季羡林谈人生》的基础之上,循着季羡林先生的思想轨迹,精编精选了季先生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设计出版了《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季羡林先生愈行愈远,而他的人生智慧对读者的影响却愈久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