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000000006

第6章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地理思想,蒙发的时代久远,从考古发掘的证据“天人合一”,即地下、天上共同的青龙白虎已经有6400多年了。其构思独特,内容博大。“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地合谐”等是其核心理论之一。

中国古代天才的地理思想是偏长于对大地整体作一有机的直透内部、心物共鸣的体察。“法天象地”、“天垂象,圣人则之”是这种体察的领悟与思考。地理思维的交点,在于天、地、人三者,即“三才”间共同一贯的联系与道理。这种宇宙人生的心性探密可称之为“天人合一”说。它大概有以下内容。

人的心性与天地感应相通

天、地、人是“三才”,为一有机整体。《吕氏春秋·情欲》说“人与天地同”。人能参天地、效法天地。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气动于上而人的心性行止应之。因此,有天理则有地理,推天道以明人事,即“天人一理”。《史记·乐书》也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又说:“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博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旋象风雨。”“夫歌者,直已而陈德,动已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这是天人相通,如影之随形。这表现出“天人一理”,“循天理诚为地理之根。”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理一体。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天道与人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密切的联系,有许多地方是相类相通的。人的秉性,来自天赋。

上应天星

中国古代地理思想认为,天上的星变会引起地下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动和人类心理、生理的变动。天上的星座,对应地下的州域。如,《青囊经》说:“天上有五星,地下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地行于地,形丽于天。天有象,地有形。”人类社会的思维、心性与结构,源于自然。《周易》说:“易以天地为准。”并于地理观念中进一步发挥,认为地表的山川、州域与天上不同区位的星体相对应。例如天上东有苍龙在九天,谓之苍天;其下有东岳。天上北有玄武为玄天,其下有北岳。天上南有朱雀为炎天,地下有南岳。天上西有白虎为昊天,其下有西岳。天上中有北极为均天,地下即为中岳。天上有天河天汉,地下即有长江、黄河。天上有四垣九野,地下即有垣局以造王城,有分土以域九州。古代将天空星座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称作五宫。中央是中宫,包括三垣:上垣太微垣,即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中垣紫微垣,即北极周围,包括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地区(地理纬度约三十六度)常见不没的天区。下垣天市垣,即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等以北的天区。三垣中每垣都有若干颗星作为框架,界限出这三个天区的范围,它们好像是围墙,故称垣。三垣中,紫微垣是天空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此,人间天子居住的宫殿也叫紫微宫,紫禁城。由于这个缘故,古代堪舆家在选择国都时,地上的山川形势也要符合三垣。这种作法除了有机论自然观起一定的作用外,还有皇权天授或皇权神授的思想。《人子须知》讲,帝都乃至尊之地,地理之大莫先于此,必上合天星垣局,下钟正龙王气,然后可建立。比如北京,后面燕山像天上的华盖,黄河前绕,像天上的御沟,而太行诸山在右,海中诸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在左护卫,中间是中原大地,南面有秦岭、大别山为朝应,形成垣局,是非常理想的风水宝地。

《史记·天官书》也将天空的星座与人间的帝王、宫妃、藩臣紧密相联,说: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

天上的星座与地下的州域相对应,即上应天星。书中又说:

“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洛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

地下的都城就是天上的“帝车”。它行驶着帝王的权力,运行于中枢,控制着四方,掌握着地下的阴、阳、节气与万物的生化与生克。所以都城是中枢。书中又说: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因此,城市特别是国都城市的选址、规划和布局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上应天星”的思想。“法天象地”是古都的重要文化特征。紫禁城的颜色也是象征紫微星。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里,自然与人是相互感应并相通的。天、地、人这三大系统叫做“三才”,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机体。都城与国家是这个机体的反映。所以城市的选址与规划布局与天文、气象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景观生态系统,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原则。《史记·天官书》说:“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这种天人相应的观念在秦都设计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五年……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三辅黄图》记载:

(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文中的“天极”、“阁道”、“营室”、“端门”、“紫宫”、“天汉”、“牵牛”均是天象星宿的名称。于是秦都咸阳的布局呈现出一副壮丽而浪漫的景色;沿着北原高亢的地势,营造殿宇,宫门四达,以咸阳城为中心,建造象征“天帝常居”的“紫微宫”;渭水自西向东横穿都城,恰似银河亘空而过;而横桥与“阁道”相映,把渭水南北宫阙林苑连为一体,像“鹊桥”使牛郎织女得以团聚;建阿房以像“离宫”,天下分三十六郡又似群星灿烂,拱卫北极咸阳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确实成了天体运行的缩影。每年十月,天象恰与咸阳城的布局完全吻合。此时天上的“银河”与地下的渭水相互重叠,“离宫”与阿房宫同经呼应,“阁道”与经由横桥通达阿房前殿的复道交相辉映,使人置身于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秦朝就是以十月这个天地吻合的吉兆作为岁首的。

代信宫而起象征天极的阿房宫,是一座巍峨宏大的朝宫,帝王朝会、庆典、决事都在这里举行。“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前殿遗址在今西安市西三桥镇南,夯土迤逦不绝,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建筑基址至今仍高出地面10米以上,可以想见当年宫殿的宏伟。不仅宫苑如此,陵墓亦不例外。据文献记载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天为穹窿,上设星宿,以象天汉银河;下百物阜就,以象地上万物。”这又是一个完整的宇宙缩影。

秦都这与天同构的宏图,充分显示了秦帝国与日月同辉的政治气魄和博大胸怀,是王权集中的思想在都城建设上的具体反映。当年刘邦入咸阳看到秦都的壮丽情景时,不禁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此!”

明堂是古都不可缺少的建筑。与此一脉相承,汉代《白虎通》也记载说:“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达。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洲,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旬;七十二牖法七十二侯”。这反映了中国古代认为天地自然是个大宇宙,城与明堂是个小宇宙的观念。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录当时都城中的明堂说:“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仰象天状,画北辰列宿象,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这一“法天象地”的古都规划思想形成东方文化的城的特征。

世传文献中将“斗为帝车”的思想应用到古都建设首推《三辅黄图》。其中记录了秦始皇筑咸阳城时的经过,说:“二十七年(220)作信宫,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当时信宫的形制是象徵北极星的。“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

“紫宫”之称,帝王所居,秦汉及唐代皆有之。汉唐并有“紫耀门”的皇宫门名。诗人王维曾有“芙蓉阙下令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的诗句。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皆系于斗汉长安城一星座投影概念图(仿效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从天空的紫微垣到都城的紫禁城都是宇宙象征主义的杰作。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里,天上的星空主宰着世间的人们的命运,天空也形成等级森严的王国。北极星、北斗星所处的拱极一带是天球众星环绕的中心。

古代人们还认为地下的灾变与天星的异常有关。《史记·天官书》又说:

“宋襄公时,星陨如雨。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疫疾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祥候星气尤急。”

社会历史的阶段性突发进程与天星的突发性事变有关联。书中又说:

“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前232)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

人间世事的气运与天运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周期。《史记·天官书》接着说: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

总之,“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天地合德、四时合序

古人云:“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宙是时间,宇是空间,在时间方面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月份和十二时辰;在空间方面有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天地上下前后左右为六合。以春季配东方,夏季配南方,秋季配西方,冬季配北方,即把时间的四季和空间的四方配合起来,成为时空合一、宇宙一体的图式。后来,又将许多事物类比于四时四方,形成了一个普遍的万物时空合一的图式。一个普遍的宇宙体系的理论那就是要将环境的选择、居室住宅、乡村、城镇和国都的建设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怎样协调呢?《易传·文言传》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不违,而况乎人乎。

这段话的本意就是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依照宇宙理论、“宇宙的图案”去规划、设计、营造而成的。当反映到建筑设计中时,便转变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

这里的“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即指天人协调一致。这是《周易》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月令图式的基调。

古代的地理思想以此为据,也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学”。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有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球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人体内的小循环是自然界大循环的缩影。大自然的地理环境是“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大自然的地理环境也是有生命的。这一基本的自然观与导源于西方科学的地理观有所不同。西方的地理学认为仅仅生物圈有生命,水圈、大气圈、岩石圈都是无机界。但中国古代地理思想把天、地、人、生各大系统统一起来,认为它们整体上也是有生命的。既然天人是合一的,也就演化出以下风水性质:(1)统一性。中国古代地理思想认为,天、地、人、生四大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类社会融汇在自然界里,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部分。在人地关系上,中国古代地理思想既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的观点;也不同于“天定胜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中国古代地理观认为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同时自然也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复杂而奇妙自然经济社会规律来相互作用的。(2)和谐性。中国古代地理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部分和整体的和谐共处。认为和谐是达到幸运与富裕的必由之路。(3)对称、均衡性。按照中国古代地理思想,有机体具有对称、均衡性,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对称的,两仪(阴、阳、南北二极)是对称的,其设计与布局的环境也因此要对称、均衡。如有山有水,有高有下,中轴线,平面布局要四四方方对称明朗。(4)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各种自然、经济、人文等因素千差万别,各有其个性。因此,具体对某地环境的选址、布局必须因地而异。

同类推荐
  • 部落法师

    部落法师

    李冥作为建筑学大二的学生,在中德交流年有幸成为十个交换生之一,在挣扎着忍痛离开家人和女朋友,坐上了飞往德国的班机。不成想,噩梦开始,他无意中穿越到了一个原始部落;怀揣着那遥不可及的回家梦,且看他如何在原始的崇拜里,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法师,圣人。
  • 威武大汉

    威武大汉

    汉人,儒雅守礼又威武不屈;汉人,胸怀平和又坚韧勇敢;一个伟大的民族,一段峥嵘的岁月,一支永远屹立的大旗,一部可歌可泣的汉家史诗。
  • 极品小皇妃

    极品小皇妃

    ①不准干粗活,那都是家仆的事情;②不准被人欺负,你只能我欺负;③不准跟任何男人说话,就算是老爷爷也不行;④不准不吃饭,每天安排的补品都要喝完,你太瘦了;⑤在我面前不准害羞;⑥在别人面前不准大方;⑦这辈子你只能爱我看我念我一人;⑧每年都要为我生一个宝宝。筱蓝看着手里的契约,眼泪汪汪的抬头“王爷,不遵守的话怎么办?”景阳邪魅一笑,勾起她的小下巴“那你就会几天几夜下不了床……”
  • 夺隋

    夺隋

    携生产食物的异能,穿越隋末,附身与天叫板,结果被雷劈死的一代战神李玄霸,参与隋第三次征辽战争。辽河被断,归乡路堵。我辈之士,何惜一战!征高丽,战突厥,收契丹,平四海内乱;冲冠一怒为红颜,与父斗,与兄斗,搅他个天翻地覆!“既然扶不起,那么这大隋的天下便由我来坐!”——李玄。
  • 春秋枭雄录

    春秋枭雄录

    一个穿越的小宅男从一个小国人家族的赘婿成长为一方诸侯的一生。尸山血海休驻步,天下何处无枭雄。荣华一期酒一杯,酣卧花丛歌式微。
热门推荐
  • 妃卿不嫁

    妃卿不嫁

    一直追逐在你身后,从皇子到王爷,从王爷到皇上,光阴流转,我发现,我竟从不曾懂你。你不爱我为何让我等你,你爱我又为何让我跟你的哥哥走?你不爱我为何最宠我?你爱我又为何娶了别人?
  • Tfboys落落有情人

    Tfboys落落有情人

    本篇文章纯属虚构,请见谅主要内容:小时候,你给他勇气,帮助他。长大后,他想找回你,而你却说不认识他,他的心像被插了几百下
  • 忘怀忘淮

    忘怀忘淮

    “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是吗”?青雨笑了,笑得有些轻佻。“真的,真的觉得你好眼熟”男子的语气有些急迫认真,脸也涨得变了颜色。青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略为停顿了几秒“你姓徐吧”“是呀、是呀我姓徐,你怎么知道的”?青雨垂下了眼帘,过了半响她又仰起了头,盯住了男人的眸子“我猜的,没想到你真姓徐呀”青雨的声音瞬间冷漠了下去,冰冷得令她自己都觉得惊讶。“那你再猜猜我叫什么名字”男子眼睛里放出了奇异的光彩。“你的名字嘛,这需要扑克牌来占卜”
  • 墨瞳日记

    墨瞳日记

    本文一对一,没有复活,男主早逝,女主······咳咳(求别砸)某种意义上孤独终生······配角戏份较重,可能会抢了女主风头,那没办法,女主在本文中可能是最正常的。ps:女主通灵,可以进行短暂的预言,可以暂时停止时间啊!
  • 逍遥仙医混都市

    逍遥仙医混都市

    最强医仙混迹都市,从默默无闻的小医生,一路逍遥,一手神鬼莫测的针灸,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在他的病人中,有穷人,有富人,有美女,有怪兽,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遭遇稀奇古怪的事件,凭借着强横的实力和早已经失传的神医术,他游刃有余……
  • 全才相师

    全才相师

    相人、相事、相风水,看天、看地、看红尘!三国大术士周轩跨越时空,来到现代社会,开启了一段辉煌的都市之旅。女记者:周董,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您不但是商界领袖,还是国学大家、易经泰斗、相学、风水大师、书法家、天文学家等,本世纪少有的全才。请问,您在哪件事情上最成功?周轩四十五度角望向天空,无限感慨:那些成就都不值一提,我个人最成功的是,拥有了妇女之友的荣誉称号。
  • 谁乱了那颗石头心

    谁乱了那颗石头心

    也许冥冥中便有一种注定,我跨越了时间、空间与你相遇。初见时,你一袭紫袍,绝代风华!我想那时我是喜欢你的,因为我喜欢美好的事物。与你在一起的时间里,我的生活充满了惊喜与快乐,当然也有……入骨的殇痛。当你亲手为我种下这满山桔梗,希翼的问我“蕊儿,你可喜欢?”我笑而不语,桔梗代表永恒之爱,亦象征无望之爱……我因你渐渐成长,你亦为我默默蜕变,我想这时我是爱你的,你也应是爱我的吧。当繁华落尽,回首往昔,你我相视而笑,是该感慨命运的捉弄,还是缘分的注定。(一时心潮澎湃,写的悲了点,内容其实是微搞笑微小白微虐的,嘻嘻)
  • 水晶尖上的爱

    水晶尖上的爱

    他为了她,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天下、放弃了他的事业;他为了她,放弃了金钱、名利和地位;他为了她,放弃了自己的绝美容颜……可是,到最后,他却换来了那深深刺在他胸口的那一剑,和那句令他心碎的话语……“我怀了他的孩子”……又经过了一次次离离分分,他断了双腿,换来了她帮他推着轮椅,陪他浪迹天涯……
  • 幻梦一场之唯爱独尊

    幻梦一场之唯爱独尊

    六界,轮回,真爱,错恋,虐心?人,妖,魔,仙,灵,冥,孰能无爱?爱情,友情,亲情,谁能割舍?何时天荒地老?何是海枯石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红尘脚下,三千缘法,皆是《幻梦一场》。可既然爱了,便要爱到骨髓里,即便幻梦一场,也要唯爱至尊!
  • 踏剑虚空

    踏剑虚空

    孤儿林天在边缘星球成长的经历,最终突破束缚完成质的转变,站在人类进化的高峰,秒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