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维系国计民生的命咏,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国家经济基础的强大与脆弱。然而,铁路的状况,近年来一直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忧虑。
当人们外出、旅游、探亲、开会时,最感头痛的就是火车票难买,车难坐。在不少列车上,人满为患,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过道里、车厢交接处到处都是挤不动的人群。有人戏言说:这真像“文化大革命”中“大串连”时的火车!据有关部门统计,许多铁路干线旅客列车,经常超员50%到100%,每天约有90多万人无座乘车。我国的铁路利用率高达95%至100%,而世界公认的科学、安全的系数最高只能达85%。人们不能不承认,中国的铁路太少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至1992年为止,仅有铁路线5.36万公里;铁路密度排名世界第60位之后。
货物列车只能满足需要的一半左右。铁路货运一直处于“进不来、出不去、调不动”的紧张状态,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仅1992年4月份,东北三省积压300车计300万吨物资。华东地区的南北铁路仅能满足货运需求的30—40%。不少大中型企业的供、产、销计划,要以铁路安排的运输能力为限制。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对铁路运输需求的激增,铁路现状不堪重负。
不仅如此,由于运价不合理,铁路又长期处于亏损企业的境地。煤炭、铁皮、木材、橡胶等原材料普遍涨价。而铁路运价则从大局出发,由国家严加控制。这种入不敷出的局面,不仅使铁路丧失了自我更新和扩建能力,而且连维持现状也很困难。在全国铁路线上,有1.29万公里的钢轨已属超期使用;在每日开发的1000对列车中,有2294节车厢是1935年和1936年制造的。不少专家无不焦急地感叹:如果不再建一条南北主干通道,1995年将有1000万吨货物过不了长江;到2000年,将有5000万吨货物过不了长江。
铁路运输如此紧张原因何在?综合各专家的意见,有以下几点。第一,铁路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后遗症短期难以消除。铁路建设长期投入在全国总投资中的比例,1950—1952年为14.5%,从“一五”到“六五”计划期间,依次降为:10.7%,9.0%,12.3%,10.5%,6.4%,7.0%。每年平均新建铁路里程,“四五”时为900多公里,而“七五”期间降为349公里。这样,难免在全国普遍形成铁路少的局面,在某些地区则形成24个卡脖子式的“瓶颈”地段。第二,运价过低,不适应变革的经济发展状况。铁路运价自1955年全国统一确定后,直到1989年,34年一贯制,没有提高,反而下调过3次。货运吨公里仅为1.75分,相当于公路实际核价的1/20.1989年调价之后,客运价人公里提高到4.17分,货运价吨公里提高到2.65分。1991年3月之后,国家批准铁路货运征收建设基金,缓解了运价过低的矛盾。但是,铁路运价仍远远低于物价增长幅度。以1955年为基数,1990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为265.8,而铁路运价指数仅为162.4.铁路运价目前只相当于公路运价的1/12.第三,铁路内部机制改革滞后。面对国营、集体、个体、“三资”多种经济成分和计划外运输量增加,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对策。目前铁路运价制定,96.3%由国家制定,3.7%由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商定。目前计划外运量定为20%,也难适应实际需求。
面对铁路的处境,目前,国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这主要是:第一,加大建设投入。铁路90年代十大建设项目全面进入设计施工阶段。1993年全年铁路投资完成105.1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京九铁路这一南北大动脉完成投资11.7亿元,施工进展迅速。全年新建铁路正线铺轨770.2公里,复线330.7公里;投产新建铁路475.6公里,复线601.5公里。建设速度加快了。第二,进一步提高铁路运价。建立指令性运价、指导性运价与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机制。必要时也要考虑再增收适当的铁路建设基金。通过价格改革,增加铁路自我积累、自我更新能力。第三,引进先进技术,改善运营质量。在1993—2000年国家确立的210个引进项目中,铁路建设就占了13个。这些项目的完成,将改善南北东西的铁路运输状况。第四,加强经营改革,增加运能。客运方面,增加了列车编组的辆数,特快和直快的编组由13对增加为20对。全程对号快车由10对增加为17对。货运方面,加强协作,增加主干道上的货车对数,扩大通往华东、广东的运力,增加集装箱运输。
北京新客站和京九铁路的建成,我国铁路少、运营差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重视铁路建设,扩大铁路建设,我国铁路紧张的状况将不断得到改善。
(刘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