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基本靠国内积累。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始终处于较快发展的状态,这就为资金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占有资金量便很有限。认识这一国情,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十分必要。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1992年末中国大陆人口达到11.72亿人,相当于同年世界人口的21.5%。这对于资金积累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发生巨大的影响。人口多,消费部分大,积累部分就小。人作为消费者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作为生产者,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目前,要安排一个工业工人就业,要新增资金10000元。例如,1992年城镇共安置就业人数736万人,还有364万人待业。要把这些人全部安置,要有1100亿元的资金。这笔资金相当于当年国家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14%。
国家投资的绝对值数额似乎不少,但均分到个人便显得很低。例如,1992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55亿元,比1991年增加了42.6%。这是改革以来仅次于1985年的第二个投资高峰年。但是如果按人均来计算,则只有680元左右。所以,有限的资金只允讦有选择地投入重点项目建设。需要投资的项目,也要有一个先后之分。
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在庞大的人口面前,也显得比较紧张。以1991年为例,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20145.3亿元,约相当于美国的1/22.这本来已很悬殊。但是,中国的总产值按人均计算就显得更少,只有1719元,约相当于美国人均产值的1/104.这有限的资金,当年还要有人均803元用于居民消费。除了消费以外的人均产值余额仅为916元,而当年人均投资额为680元,已属很紧张。1991年国内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7%,而消费却比上年增长了8.2%。加之人口消费是绝对的,没有余地的,在这个问题上,人口的重压,就更为突出。在国民经济运转中,要保持很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要有较高的投资率;要有较高的投资率,就必须有较高的资金积累,就必然挤占人民群众消费比例这一部分。所以,在既要高速发展,又要保持稳定的原则,要顾及积累和人民群众消费这两个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消费这一部分需求,客观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有人曾算了这样一笔帐:1953—1981年的28年间,我国消费基金总额(国家用于人民生活的开支)增长了3.9倍,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多,以致平均每人的消费额只增长了1.9倍。1964年到1981年的18年间,我国增产的消费资料中有30%用于新增加的人口。显然,人均消费额也受到庞大人口基数的增长率的压力。
要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增加人均占有资金量,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当前,只有把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7,即每对夫妇只生1.7个孩子,本世纪末才能把人口控制在13亿之内。我国各级政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方面是坚决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已被城乡广大居民所接受。人口总量已得到基本的控制。这样,人均占有资金较少的矛盾便得到了控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刘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