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900000001

第1章 初春的阳光

这是杭州蔡官巷林家宅院的最后一进院子,白粉的墙,黛色的瓦围着这个院落,院子里栽有枇杷、海棠。北面三间房子一溜儿排开,宽敞的厅堂两厢,东边是徽因娘的卧室,西边是徽因婶婶的住房。娘和婶婶这会儿都到徽因祖母居住的前院尽媳妇的本分去了,静静的后院里只有徽因。徽因躺在娘的卧室里养病,6岁的徽因出水痘了,按老家福建的说法,叫做出“水珠”。

往常这个时候,徽因正和表姐们一道,在前院的花厅跟着大姑母念书呢。“水珠”会传染,所以大姑母严禁表姐们到后院来看徽因。

徽因盼望有人来后院,不仅是因为病中孤独、像被囚禁似的,还因为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出“水珠”。徽因喜欢“水珠”这个美丽的名称,她不觉得这是病,她因自己出“水珠”而有了几分骄傲和几分神秘的喜悦。她期盼有人和她分享这份喜悦。

她集中注意力听着各种细碎的声音。那些声音从外院传来,似有似无,显得不十分真切,更让她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她觉得过了好长时间,可到底没有等来一个人。

她终于不耐烦了,慢慢地下了床,趿着鞋,走到了房门口。菱形镂花的木门斜斜地向着厅堂开着一扇,徽因扶着门框向外张望。

正当下午时分,厅堂当中的一张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那里。桌上没有纸笔墨砚,也没有花瓶和插花,倒是每天吃饭时,那上面总是会有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的小菜。可徽因却看呆了。她看到,厅堂的桌子上下映着一片金色的阳光,那阳光泄泄融融地铺开,桌、椅、窗棂,浴在澄明的光霭中,看上去像是静物图案。徽因不明白,顶寻常的厅堂,在春天阳光的映衬下,怎么会带上这样一种动人的气息。

徽因顺着窗前的椅子爬上了桌子。她望望窗外,院子里粉墙疏影,暗香浮动。她看看身边,桌上有娘梳妆用的镜箱。她拉开镜箱上的一个个小抽屉,一边玩着那抽屉拉手上花篮形状的小铜坠儿,一边听外面脆生生的鸟语。小小6岁女孩的心中,便永远留下了初春那一汪生动恬静的阳光。

在这阳光的映衬下,一张孤独的桌子,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精巧的镜箱,一声清脆的鸟语,还有“水珠”——那小孩子疾病的美丽名字,一起流动成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久久弥漫在她的心中。

多年以后徽因才明白,这莫可名状的情绪就是诗意。这诗意的阳光伴随着她,映照了她的一生。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的第一个孩子。

1904年6月10日,徽因出生于杭州。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的消息,喜悦地吟哦着《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他为孙女起名为徽音。

徽音改名为徽因是30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她经常有作品见诸报刊,而另一位经常写诗的男作者名叫林微音,报纸杂志在刊发他们的作品时,常把俩人的名字搞混。《诗刊》为此还专门发过更正声明。

徽因说: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从那以后,林徽音遂改名为林徽因。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字伯颖,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直在浙江做官。历任金华、石门、仁和、孝丰知县和海宁知州。在任期间,他创办了养正书塾、蚕桑职业学堂,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

林孝恂有五女二男七个孩子,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长男。为了林家子侄辈的教育,林孝恂在杭州家中设立了家塾。家塾分国学与新学两斋,国学延请林纾为主讲,新学延请林白水为主讲。徽因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从小打下了国学深厚的根基,又受到了新学的启蒙。

徽因两岁那年,父亲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徽因与母亲跟着祖父母生活。

在徽因幼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那个成年不在家的人,父亲就是一封封从日本寄回来的信。那些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徽因和母亲是父亲在信的末尾一笔带过的一句问候。

徽因四岁了。祖父让她跟着表姐,由大姑母发蒙读书。

徽因喜欢和表姐们在一起读书玩耍。大表姐孟瑜、二表姐孟亮是大姑母的女儿,三表姐语儿是三姑母的女儿。孟瑜比徽因大五岁,孟亮比徽因大三岁,语儿比徽因大两岁。四个女孩在一起,一时好得像一个人,一时又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大姑母总是由着她们闹,不到不可开交之时,她是轻易不会出面调停的。

大姑母常对家人赞叹徽因聪颖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数徽因年龄最小、也最贪玩,听讲时看似漫不经心,可每叫她背书时,她总是滔滔成诵,口齿伶俐清晰。

1910年,林长民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在家乡福建创办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他担任校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林长民把法政学堂交给别人管理,他奔走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到处宣传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就任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他发起组织了“共和建设讨论会”,拥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为领袖,并促其回国。

民国初年,风云际会,各种政治力量“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林长民作为民初立宪派的名人,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共和,反对复辟。张勋复辟期间,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林长民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后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随着林长民升迁的脚步,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上海,而后迁居北京。

徽因12岁了。这两年她个子长得特别快,和小表姐语儿一般高了。家里把她和表姐们一起送进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这里的教师都是外籍的,授课全用英语,学校有严格的校规,学生平时住校,星期天才可以回家。

12岁的徽因姿容秀丽,梳两条细细长长的辫子,笑起来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她从小多病,看上去有些纤弱,似一株婷婷的嫩柳,纤细柔美,又带有几分青涩。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发下了新校服。培华女中的新校服是量着每个女孩的身材做的,十分可体。星期天,徽因和表姐们相约穿着新校服去照相,那是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她们各自照了单人像后,又在一起照了合影。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使林家的女孩子个个美丽大方、文雅出众。她们的校服是五四时代女学生装的改良:中式的偏襟立领琵琶扣圆摆上衣,西式的及膝百折裙,深色丝袜,黑色带襻皮鞋,典雅秀丽中又有种洋派。走在大街上,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几个女孩平日在学校并不一个班,星期天凑在一起,唧唧喳喳有说不完的话,她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学校的趣事,抱怨着学校繁琐的规矩。徽因和表姐们在一起时,是活泼的小妹,从小就具表演才能的她模仿着英文习作课上老师的语调,还惟妙惟肖地配合着动作:“姑娘们,读书吧,多读书不仅能教会你们写作,还能教会你们热爱这个世界。亲爱的。”姐妹们笑成一团。

可是,只有小表姐语儿知道,徽因其实并不快乐。徽因心里有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在学校时,徽因盼着回家,可每次回家,她又有说不出的沮丧和压抑。

徽因很小就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母亲的心很苦,母亲常常背着人哭。

徽因的母亲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商人家庭,14岁嫁给林长民做了二夫人。林长民善诗文,工书法,儒雅风流,才华超群;而她却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从小生长在商人家庭的她既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操持家务,所以,她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她为林长民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徽因和小女儿麟趾。林长民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对她却始终十分冷淡。小女儿麟趾因病夭折后,林长民又在上海迎娶了年轻美貌的三夫人程桂林。从此,徽因的母亲就过着被丈夫冷落遗忘的生活。当时徽因母亲才31岁。

徽因唤程桂林为“二娘”,二娘为爹接连生下了几个弟妹。二娘和弟妹们住在前面的大院,徽因和娘住后面的小院。父亲回家后,总是呆在前院。前院有弟妹们的欢笑吵闹声,前院还有父亲买给二娘的各式新奇物件。徽因喜欢前院堂屋里的那架自鸣钟。钟上有个小门,到了钟点,小门就会自动打开,从里面跳出一只小鸟,翠绿的羽毛,嫩黄的嘴,小鸟好笑地点着头,几点钟就叫几声。

徽因只要一去前院,回来就会听到母亲的数落。她数落前院,抱怨父亲。她边数落边哭,哭自己命苦,哭死去的温顺的小女儿。每当这时,徽因心里就交织着对父母又爱又怨的复杂感情。她爱父亲,却怨他对母亲冷漠无情;她爱母亲,却恨她在抱怨和嗟叹中使父亲离开得越来越远;她爱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妹,却又小心翼翼地怕伤了母亲的心。

这一切在徽因的心灵里,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对她的性格形成有久远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她以后的人生选择。

多年以后,林徽因已成为一位颇有名气和影响的女诗人。1937年4月18日,她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题目是《绣绣〈模影零篇四〉》。小说写了一个凄惨哀婉的故事:乖巧俊秀的女孩儿绣绣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懦弱无能、狭隘多病,父亲娶了新姨娘又生了小孩子;绣绣整日挣扎在父母亲无穷无尽的争执吵闹之中,挣扎在没有温情、没有爱怜、只有矛盾和仇恨的亲人之间,渐渐因病而死去。

小说最后以绣绣的小朋友“我”的口吻写道:“……那时我对绣绣的父母两人都恨透了,恨不得要同他们说理,把我所看到各种的情形全盘不平地倾吐出来,叫他们醒悟,乃至于使他们悔过。却始终因自己年纪太小,他们的情形太严重,拿不起力量,懦弱地抑制下来。但是当我咬着牙毒恨他们时,我悟到此刻在我看去无疑问的两个可憎可恨的人,却是那温柔和平的绣绣的父母。我很明白即使绣绣此刻有点恨着他们,但是缔结在绣绣温婉的心底的,对这两人到底仍是那不可思议的深爱!”……

虽说这只是一篇虚构的小说,可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少女林徽因的心绪。

…………

1920年,林徽因16岁了。培华女子中学英国贵族式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举止和谈吐。徽因美丽聪慧又热情,无论是在同学中还是在家里众多的姊妹中,她都是最被喜爱的女孩。

而这几年,徽因父亲的仕途和抱负却屡屡受挫。

1917年11月,林长民因北洋政府的官场斗争,被迫辞去司法总长一职。这之后,他曾与同道好友汤化龙、蓝公武赴日游历,曾担任巴黎和会观察员,还曾著述撰文,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1920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访问考察。这是一次为时一年半的长旅,林长民决定携女同行。

正是北京的早春时节,虽然阳光明亮,却仍是春寒料峭。这一天,徽因收到了父亲的信,父亲在信中告诉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徽因捧着父亲的信读了又读。春风刮得正紧,她生怕突然一阵大风会把信刮走,会把这梦一般的激动和喜悦刮走。她把信紧紧地贴在胸前——到欧洲去、和父亲一起到欧洲去,这是多么让人神往的事啊!她感到眼前那一片初春的阳光明亮得眩目,心中仿佛有鲜花在盛开。

同类推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热门推荐
  • 我有三个世界

    我有三个世界

    一个充满了恐龙、巨兽和原始人的‘原是世界’。一个科技发达战舰横行,机甲飞舞的‘科幻世界’。一个兽人、精灵和修真者共存的‘魔幻世界’和一个可以变为‘异形’收取基因的张大山。第一个任务就是教给原始人怎样‘钻木取火’。这几个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一切一切都需要去探索。
  • 我与凯撒大帝

    我与凯撒大帝

    罗马帝国即将爆发内战。而在另一边李玉男因为失恋精神彻底崩溃,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即将卷入一场历史性的事件。历史将会发生改变吗?李玉男和凯撒的结局会是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 凰为谁活

    凰为谁活

    如果可以重来,她不会再去寻找那个不现实的梦!如果可以重来,她不会再去贪念那张不属于自己的钱币!今时今刻,她不可能再找回过去的一切!如今的她为谁活着?每天每夜的分割时段,她只能痛苦的回忆:如果可以重来。。。。。。
  • 罪天纪

    罪天纪

    新书《斩灭永恒》已发布,麻烦大家收藏支持下!获罪于天,逆行罚之!天罪六纪法,我意斩天意!天灾妖祸,魔乱人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天律妖法,人决魔道,邪灵共舞,掀起乱世狂澜。银袍飞甲少年时,“江陵道”苏筠因狂获罪,被幽禁于囚灵渊底,受天谴酷刑,尝尽人间苦难,最终他反借天谴之力崩断了锁神链,逆天脱困!我心有鸿图,怎许江山颤?他踏着“不朽岁月”而来,背负万般罪孽,力抗诸天,独撑万界,在这苍凉乱世,书写一曲罚天的悲歌。——通神如妖,君临天下!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唯恋冷血酷公主

    唯恋冷血酷公主

    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彼此就这样爱了,伤了,痛了,到最后明白了,也许有些晚了。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命运早已注定,命运的轮回,你我剪不断的情缘,心中那抹微笑只为你绽开!多多支持,多多建议。
  • 独家强宠:老公太凶猛

    独家强宠:老公太凶猛

    一场车祸她救了他,苏醒后性情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天缠着她接受婚约嫁给他。一场订婚宴她强吻了他,并吐了他全身。一场危机他为她受伤,才让她意识到萌芽的感情,却也发现他心中另有所爱。他是年轻科学家,却背负着20年的罪孽;她是年轻医生,却被嗜睡症困扰20年。复仇者归来,已亡人出现,幕后黑手再次行动,20年的漩涡再次卷起,这一次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
  • 我们,是否还有好时光

    我们,是否还有好时光

    我暗恋多年的女神史文婧回国,闯入到我的生活中,我深陷其中,却没有名分,只能做她的备胎&闺蜜。为了帮助我得到史文婧的心,马龙珠反过来成了我的爱情顾问,制订了一场“爱情独家定制”计划,为我的爱情谋划了一个大大的局,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马龙珠、史文婧以及皮特之间, 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定制的爱情中,我们能找到各自的幸福吗?
  •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之中,复仇之翼,坠之天使,该往何去?她不配拥有白色。自认为,灵魂被黑色复仇之火污染。已经回不到原点了,只能不顾嘴角的血丝,拖着被黑荆棘缠绕的双脚,一步步的向前走。走在无际的黑暗之中。她们心疼她。如灵魂被牵引般,愿意和她同甘共苦。哪怕前面是地狱,也会跟着她,步步走过。洛丽玛丝轻轻摇曳。金色之瞳向往何处?
  •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本书介绍了胡雪岩的成功经历和创业经验。 做生意既是一种资金、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智力的较量。做生意要有本钱,但如何为自己弄到本钱,却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