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900000013

第13章 影城竣工如虎添翼 知人善用勤奋有加

经营七载,清水湾“邵氏影城”竣工,堪称“东方好莱坞”;创立的“南国实验剧团”造就了大批影视歌坛巨星,被誉为香港演艺界的“黄埔军校”。邵逸夫用人有术,容人大度,帐下人才济济群星灿烂;自己更是勤奋有加,每天工作16个小时。然而,许多“孤寒”的轶事,又展示了这位大亨在商言商,不为旁人所左右的另一种心态。仰仗这得天独厚的千秋基业,“邵氏”从此独霸香港影坛,再露锋芒。

1957年邵逸夫一来到香港,就从二哥邵村人手中买下了清水湾这块地皮,着手建造“邵氏影城”。因为30多年的影业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质量的提高就只是纸上谈兵。拍摄影片要是没有摄影棚,等于工人没有工厂。“邵氏”要想在影坛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当时,清水湾实际上是座46英亩荒山,用邵逸夫的话来说,当时“如果在这座山上向四周开枪射击,都不会击中任何人”,可见其荒凉至极。邵逸夫买下这片荒山后,就将这座山头削平了60英尺,使高山化为平地,再在上面建立制片厂。这项工程,光是地价和土方就花费了近50万港元。现在,这座荒山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七年过去了,这个浩大的工程,终于如期竣工,邵逸夫盼望多时的“制梦工厂”,终于巍峨地耸立在清水湾的海滨。

“邵氏影城”是邵逸夫在香港鼎足影坛的基业,是他事业的组成部分。这座影城占地100万平方英尺,设置齐全,被人称为“东方的好莱坞”,是亚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这里面有现代化的摄影棚,有设置先进而又齐全的“彩色中心”,有功能完备的办公大楼。除冲洗拷贝的暗房和印刷厂之外,还有化妆间、服装间、布景间、木工部、泥工部、四幢员工宿舍、265套单元房、三幢食堂、一家“迷你银行”、几十辆交通车和邵逸夫那富丽堂皇的别墅。影城共有1500多名员工、无数的特约演员、100多匹良驹宝马、10万余件道具、94组高13英尺的衣柜、几十套价值几万港币一件的“龙袍”和数不清的古董、花瓶、钟表、陶瓷、酸枣木家具、字画摆设和价值连城的唐伯虎、赵少昂等人的字画“真迹”;此外,还有依山傍水,依地设景造起来的5条永久性的“唐街”、“宋城”等街道。这些街道上有四五十家店铺、100多块各种字号的招牌。还有遍地的“小桥流水”、楼阁亭台和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

总之,从彩色胶片的冲印,到海报的印刷,除柯达牌的底片需进口外,“邵氏影城”可以制作出任何一部电影来。

“邵氏影城”使“邵氏”的事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加上陆运涛遇难身亡之后,“电懋”也树倒猢狲散,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所以,“邵氏公司”现在是是独霸香港影坛。“邵氏影城”现在每年需要拍摄40部影片,才能满足市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邵逸夫的事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

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邵逸夫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培养新人,安抚人心,自己全身心地投入。

自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启发新人凌波,一炮走红之后,邵逸夫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深深地懂得,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青春年华和工作能量,毕竟是有限的。一种事业如果后继无人,那就等于坐以待毙。因此,邵逸夫便准备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本钱,去培养“邵氏”新人。

早在1961年,他就组建了“南国实验剧团”,由顾文宗任团长,为自己的“邵氏”培训演员。后来“邵氏影城”正式启用后,他又于1971年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艺人员训练中心”,由孙家雯主持,取代“南国实验剧团”,全面培训新人。

如后来的大才子黄沾,就出身于歌唱组;歌星罗文,出身于舞蹈组。华语影片中最伟大的男演员之一——周润发、执今日香港影坛牛耳的大导演杜琪峰、著名导演刘仕裕、歌坛巨星刘德华、郑伊健、“影帝”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和当年香港影界的中坚人物名气的王羽、罗烈、陈萍、何莉莉、郑佩佩、岳华、李菁以及后期的黄元申、米雪、傅声、陈观泰,还有现在依然是香港影视歌坛的中坚人物吕有慧、陈嘉仪、庄文清、郭锋、高妙思、招振强、许绍豪、吴孟达、林岭东、卢海鹏、邓英敏、伍润泉、萧健铿、“硬汉”形象的代表人物吕良伟、“永远的小龙女”陈玉莲、陈复生、吴镇宇、刘嘉玲、蓝洁瑛、黄伟良、陈堃等人都是大部分更是从“邵氏”的南国电影训练班里走出来的。

因此,邵逸夫创办的“演艺人员训练中心”,被人称为香港演艺圈的“黄博军校”。

除了演员之外,“邵氏”在导演人员方面,也是大力扶持,如刘家良、唐佳、吴思远、胡金铨等,都是在“邵氏”中锻炼出来的。

邵逸夫这样做,是一种商战的谋略,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比如,凌波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走红之后,在由岳枫导演的《西厢记》一片中,又让新秀方盈和李菁与凌波搭戏,在香港创下了六十万元的票房纪录,这就说明培养新人同样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拍摄了《西厢记》之后,在开拍《少年十五二十时》一片时,除男主角乔壮和金峰是老演员之外,余下的角色,全部由邢慧、赵心妍、潘迎紫、何莉莉、马绮美、樊梅生和陈鸿烈等一群新人担任,组成一个整齐的“青年演出班子”。影片上映后,同样是出手不凡。

后来在拍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时,邵逸夫还是坚持这条原则。“霍元甲”一角由他亲自点名,启用刚涉影坛不久的黄元申主演。黄元申出身于邵逸夫的“南国电影训练班”。他进“邵氏”之前,就曾跟一位姓孙的河南高手学过“少林拳”。入班以后没几个月,邵逸夫就把他编入“准星班”,后就与他签约拍电影。由于黄元申武功高超,“霍元甲”一角演得十分成功,结果让这部电视剧蜚声海内外。不过,后来这武功高强的“霍元甲”看破红尘,返皈佛门,中年出家修行,取法号为“释衍申”这又另当别论。但是,如果没有邵逸夫的发现和栽培,这个黄元申就是做和尚,恐怕也不会做得像今天这样风光了。

这些新人出道之后,都成为电影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他们都如众星捧月一般,聚集在“邵氏”的门下。所以,当年的“邵氏影城”可以说是明星如云,璨若星河。

六十年代中期,是“邵氏”的鼎盛时期,在以邵逸夫为总裁、郑文怀为制片经理的麾下,聚集的导演有王星磊、何梦华、汪榴照、吴家骧、岳枫、胡金铨、秦剑、徐增宏、高立、陶秦、袁秋枫、张彻、杨帆、潘垒、薛群、罗臻、罗维、严俊等人。旗下的男女演员增至一百三十多位,其中包括有名的李丽华、李菁、何莉莉、胡燕妮、秦萍、邢慧、关山、陈厚、张冲等等。真是新秀加宿将,济济一堂。风物宣人的清水湾,可谓人强马壮,群星生辉,聚集着港岛影坛一流的导演和一流的演员。有了这样一支实力雄厚的演艺班底,“邵氏公司”当然可以独步影坛,笑傲江湖,天下无敌了。

启用新人,培养新秀,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过人之处。后来,在留住人才,稳固军心方面,邵逸夫更是棋高一着,胜人一筹。

当时,“邵氏影城”竣工之后,邵逸夫为这些明星、名导和影城的其他工人人员,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邵氏影城”内有四幢宿舍,265套单元房,可以让这些人能安居乐业。后来,邵逸夫又耗巨资建造了一座皇宫般的明星楼。此楼取名为“敦厚楼”,让许多大牌明星,如后来的李菁、何莉莉等人都住在里面,每人一套,除房租免费外,连水电都由公司免费供应。这些明星除了在“邵氏影城”,还能到哪里去找这样既豪华又便宜的“巢”?

影城中开始只有两个大食堂,一到用膳时,尤其是中午,总是拥挤不堪。到了1962年,邵逸夫为缓解这种矛盾,又在办公大楼三楼的宣传部上面,连接天台的地方,又建了个“行政食堂”,专供办公大楼的职员进餐用膳。影城的饭菜既新鲜可口,又比外面便宜,收费极廉。同时,影城还每周免费发给员工六张饭券,每张一元二角,作为伙食补助。“邵氏影城”每月给员工发两次工薪,一到日子就发,从不拖延。所以,“邵氏”的员工曾为影城归纳了三大优点:一是空气清新,二是饭菜便宜,三是“出量”准时。这三大优点是香港任何一家公司无法企及的。

为方便员工,影城还和香港汇丰银行挂钩,在这里专门开设了一家“迷你银行”。所以这里的人们基本上不要上街走动。如果要上街或外出,公司专门有几十辆9座的“小巴士”,在市区来来往往,为员工提供方便。“邵氏影城”的这种“好事”,还让住在影城附近的大埔仔和西贡的市民们跟着沾光,他们同样可以享受影城提供的免费巴士。

影城除了周围宜人的自然环境之外,影城内的人工环境也非常优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木葱笼。影城专门雇用了周围农村中许多花工和女工,来这里锄草、修枝。除了这些花园、花坛、绿草和风景林木之外,影城中还有许多其它任何地方都少有的“景点”,这就是用来拍摄电影用的永久性的人工外景。这里有当年拍《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留下的亭台楼阁、杭州书馆、十里长亭和马府宅第……随处是小桥流水,一派苏杭风光,江南情调。后来在拍摄其他的影片时,虽然又移情换景,但旧貌还在。几番改造,更有几分沧桑韵味。在拍《保镳》一片时,花巨资搭建了一座巨塔,造了几处假山。假山背后又有一座长达百余尺的水泥铁架桥,是为拍《新独臂刀》而设的。这些建筑,既是“布景”,又是一处处赏心悦目的风景点。这些人工景点,虽然不能同《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怡红院”、“潇湘馆”等相比,但这里的景点却是在匠心独具的诗情画意之中汇古融今,集上下五千年,甚至是古今中外之大成,是名副其实的“大观园”。

当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是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更不要说那些古色古香的“唐街”、“宋城”和那些复活的“典当”、“钱号”、勾栏瓦舍、皇宫深院、茶楼酒肆——光一幅挑出杏林梢头的“酒”字幌,就会让人回味到那“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意诗情。

邵逸夫对在影城生活和工作的员工,更是关怀备至,每年都为这些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影城的资深编剧、老员工陈蝶衣曾有这样的 一段回忆:

有一天我接到了“照肺”通知,乃与几位同事跑上片 场,排队等候。政府派来的X光专车一辆,停在片场的门口。大家一一在表格上填写姓名、年龄,然后进入车厢,一脱再脱,裸露着上身作“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动作,以供机器透视。

这一次“照肺”,也许还嫌不够仔细。隔了几天,公司又通知我,要到卫生局机构去再照一次。于是一行十多人,又乘厂里的汽车出发,消磨了一下午,再作“暴露”。由此可见,公司事对员工的健康是关怀备至了……

这位陈蝶衣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现身说法,这不由得人们不相信。“士为知己者死”——有这样的老板,人们自然会为他卖命。人心都是肉长的嘛!所以,“邵氏影城”能聚集着这么多一流的演员和导演,这么多有才情,有专长的工作人员,何愁拍不出高质量的影片来。

邵逸夫既能“用人”,还能“留人”,更能“容人”——这种容人,是需要有气度的。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这是古往今来,许多能成大器者的经验之谈,邵逸夫也学了这一招,而且用得很活。

比如说,对前文提到的王羽,邵逸夫就是这样的待他。

王羽本是“邵氏”艺员训练班的一位无名小卒,因被导演张彻发现,让他主演了《独臂刀》一片而一鸣惊人,此后便成为红极一时的大牌明星。

但王羽自命不凡,脾气暴躁,喜欢寻衅闹事出风头。王羽喜欢打架在当时的香港是遐遇闻名的。但邵逸夫对他这种“短”,有时是听之任之,由他去吧。据张彻事后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一天,我在棚里拍戏,有人告诉我,王羽在砸餐厅,我走出厂棚门,那里远远可以看到餐厅。当时正见邵逸夫从餐厅门外经过,里面打闹声嘈杂一片。他徐步而过,目不斜视,充耳不离!”

张彻的这段回忆,实实在在地道出了邵逸夫“容人之短”的高明。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邵逸夫闯进餐厅,做出一种老板的样子,制止王羽,恐怕会适得其反:不是王羽“压而不服”,就是邵逸夫自己下不了台。

又有一次,王羽突然心血来潮,吵着要当导演,过过指使别人的瘾。但对这样的事,邵逸夫一开始却是死活不答应。这时王羽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他以“罢演”来相威胁。邵逸夫出于无奈,只好半推半就,答应让他当一回导演。不过,要让制片经理郑文怀亲自监视他,不要让他做得太出格而收不了场。

但是,王羽却得寸进尺,对这一点也不答应,便采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办法,忽然自行“失踪”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多日,没有“解冻”。最后,还是邵逸夫自己“屈服”了,答应了王羽独立执导的要求,不再派人监视他。这一下可遂了王羽的心愿,双方谈妥了条件,准备签约开机。谁知王羽却出尔反尔,再耍花招与手段,最终还是不辞而别地离开了“邵氏”。这件事只能是说王羽少年气盛,对不起老板邵逸夫,并不是邵逸夫有负于他。王羽的出走,并没有让邵逸夫失面子,反而留下了更好的口碑,失面子的应该是王羽。

当然,邵逸夫对待部下,也有“孤寒”(“刻薄、吝啬”的意思)的时候。他毕竟是商人,不过是“制片商”罢了。这里不仿举两个事例,来说说邵老板的这种“孤寒”。

有一次,大导演张彻带了一伙武师在外景地拍外景。邵逸夫突然心血来潮,担心在外景地拍片的“龙虎武师”吃空额,便叫一位女员工换了一大袋的“大饼”(硬币)到现场去派饭钱——每人两块,吩咐那位女员工要点人头算。

这一下可惹恼了这些武师们,他们认为这是老板对其人格的侮辱,便全体罢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张彻出面打圆场,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又有一次,高宝树在“邵氏”拍《凤飞飞》时,也闹过一次笑话。

那一天,片场食堂做馒头的师傅,因事请了一天假,食堂里没有馒头供应,剧务就签了一张采购单,到总务那里去20块钱,到外面去买一百个生煎馒头做道具,请邵逸夫批准。

邵逸夫接过采购单一看——不对呀,生煎馒头在片场食堂是卖“一毛钱”一个,采购单上写的“二毛钱”一个,而且还要去尖沙咀买,来回汽车烧的汽油再加上汽车折旧,那该是多少钱一个呢?邵逸夫盘算了一番,觉得这不仅不合算,而且是欺侮他不了解行情,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两个字:“不准”!

结果正式演员、特约演员、场记武师全都化好了妆,因等不到生煎馒头,戏拍不成了。但他们的折片的酬金还得照拿不误啊——就是这“不准”这两个字,白白地损失了“邵氏”一万多块钱,而他省下来的,仅仅是区区的二十元罢了。

这件事真的成了一个笑话。事后,邵逸夫自己也觉得好笑,笑自己“数口”太精了。

邵逸夫有时也的确是“数口太精”,精得别人无法接受——

有一次,大导演岳枫拍戏,找了编剧组的许国做副导演。由于许国当时是编剧,戏拍完后,制片部照例开了一张1000元的副导演酬金单,请邵逸夫批准。邵逸夫一看,眉头一皱,认为许国不应该领这种酬金,就果断地用蓝色铅笔在单子上写下了一行小字:“请与许国交涉!”

制片部的董千里就找到许国,对他说:“老板是叫你下厂去了解一些拍戏情况,不是叫你做专职副导演,所以希望你打个折扣,你就收800元算了。”

许国一听火了:“什么折扣不折扣,我不收不行吗?”说完就把酬金单撕得粉碎。

许国觉得这样还不解气,又说:“老板多千儿八百也不见得更有钱,我许国少千儿八百也不见得更穷!”

结果这件事传出去,实在叫人受不了。

是过,事后还是邵逸夫自己亲自出面安抚了许国。

又有一次,说的是程刚的事——据说程刚是向郑文怀通风报信,密报李翰祥“叛变”的人。由于他密极有功,自此之后,便得到了邵逸夫的重用,便提拔他为导演开拍《神刀》一片。

结果《神刀》一上市很走俏,上映不久,票房收入就卖到了九十七万。这时,邵逸夫就命令《神刀》收场,不要上映了。程刚一听,就去央求邵逸夫,让这部片子多放映一天,卖个一百万,让他过一回“百万导演”的瘾,但邵逸夫就是不同意。他不但拒绝了这位想当“百万导演”的程刚,还正颜厉色地对程刚说:“拍电影是为了赚钱,不是闹着玩的!”丝毫不肯通融。

结果让程刚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这件事,事后并没有被人当作笑话,大家心中都有数。邵逸夫即使能“容人”也是有分寸的。同时还要看对方是什么人。这一回如果是王羽,而不是程刚,也许事情就不会一样。

每年过春节,“邵氏影城”都要在春节团拜会,给每个员工发一个“利是”(也就是“红包”),而每个“利是”的信封上,事先都由老板本人亲自写好了各人的名字——邵逸夫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怕那些不知足的人拿了一份再拿一份。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个“利是”中的“内容”都各不一样,并非一视同仁。其中有的多则成百、成千,甚至至上万,少的嘛不过区区十元的“湿湿碎”——邵逸夫“心水清”也就略见一斑了。

说到邵逸夫之“孤寒”,还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件事来——

1980年8月的《南北极》上,就披露了邵逸夫的一则吝啬的笑话:

1970年,有一家养老院的老人,见邵逸夫每天都是乘坐劳斯莱斯豪华车,经过他们养老院门前。但是,有一次养老院收到了邵逸夫寄来的一张支票,上面的数额却是区区500元港币。这家养老院的负责人是人穷志不穷,就把这张五百元港币的支票,退还了大老板邵逸夫。让这位天天坐劳斯莱斯的大亨,在香港被贻笑大方。

但是,尽管邵逸夫有以上这么多“孤寒”的笑柄,有这么难免令人贻笑大方的“典故”。但是,在这几年内,清水湾的“邵氏影城”还是一方温巢,一树高枝,有许多名演员“有风来仪”,来“邵氏”择枝而栖。而“邵氏”对离他而去的演员、导演也并不人走茶凉,老死不相往来,只要他们愿再度和“邵氏”合作,或重返“邵氏”,邵逸夫都以诚相待,委以重任。

后来,像李翰祥、张彻这样的明牌导演,当初同邵逸夫反目后,甚至闹上了公堂而皇之。但当他们重返“邵氏”后,邵逸夫都能既往不咎,冰释前嫌,留下来委以重任,并且信任有加,一时在香港影坛传为千古佳语。

这也足见邵逸夫的“容人”不是一句空话。

据说张彻当年离开“邵氏”后,一二十年来,还一直住在“邵氏影城”的宿舍里。就是到台湾,自己成立了“长弓电影公司”后,在清水湾的“邵氏影城”里,张彻当年住过的那套房间还一直空在那里,为这位昔日屡建奇功的大导演来香港小憩时提供方便。所以,有些名演员,后来发达了,有了自己豪华的邸第住宅,有了自己温馨的家,但在“邵氏影城”的宿舍楼,仍然保留着他或她的房间,随时为他或她提供方便。像有名的女演员王祖贤就是一例。她虽然后来自买豪宅,但在清水湾仍保留着昔日的宿舍。可见彼此关系之密切。

正是有了这样的过人之招,所以,“邵氏”的事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顶峰,以至飞黄腾达,如日中天。

“邵氏影城”竣工的那一年,邵逸夫已经五十七岁了。此时他虽然是年近花甲之人,但他那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投入,是许多人无法相比的。清水湾影城的竣工,为他的事业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他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更是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的去打拼。

邵逸夫在谈到自己的这种人生态度时,他经常说:

“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永不会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刺激,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推动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恐怕这就是逸夫人生的“座右铭”。

邵逸夫是这么想的,这么的,也正是这么做的。1966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曾介绍过邵逸夫的“作息时间表”,现转录如下:

邵逸夫每天早晨六点钟便起床,早餐吃得很少,通常是进些面类,或饮些茶,然后打太极拳,接着沐浴更衣,读一两部剧剧本后,就坐劳斯莱斯直驱邵氏影城。

在九龙清水湾山道转一转,大概五分钟就可以到达影城,那时大概只有早上八点钟。接着巡视各摄影场到大约九点十五分左右,然后他整个早上的时间,便用来看影片,包括他的对手所拍的电影,和自己的公司昨天刚刚拍好的影片。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他就读剧本,一直到中午。

担任制片经理的郑文怀说,他的老板邵逸夫,时常向编剧提意见,也常向导演和演员们提示,如何把一场戏拍得更好和更生动。

“邵逸夫通常回住宅吃午餐,午餐时间很短,然后一定午睡半小时左右。醒来再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黄昏。除星期日以外,他的工作表都是周而复始,坐镇办公室。遇到星期例假时,他会看别人拍的影片。下午才到上海澡堂(一浴室名)休息,藉以调剂一周来的紧张,松懈一下精神。”

这张“作息时间表”是邵逸夫五十九岁时日常生活的梗概,是一位外国记者观察后的总结,基本上是客观的。

邵逸夫的日常生活的确如此,但大多的日子里,他的工作比这更紧张。这种单调的工作内容,又是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是一般的人,的确是难以接受的。但是,邵逸夫却乐此不疲。因为,邵逸夫不仅仅是把电影当和一种赚钱的工具,而是真正地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事业来追求。

他每天地真正的工作情况大致如下——

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每天工作的时间在16小时以上,而且效率是相当高的。每天,他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之处,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和电影打交道。有人曾说过,邵逸夫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从六十年代起,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曾接连看过9部影片。如果以每部影片放映的时间平均为100分钟计算,那么9部电影就是900分钟,就是15个小时。这种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真是一般的人无法负荷的。

平常的人看电影,也许是一种享受,一种消谴,或者是一种休息,而对他来说,却是一种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

邵逸夫也曾对记者说过:“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国语片、西片、日本片、西班牙片、印度片、意大利片、德国片、法国片、墨西哥片,我全部都看。”这其中还包括他的“邵氏”公司出品的好看的或不好看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甚至是次品和“流产”的,他都要毫无选择地一一去看。他要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去了解影业的行情,去研究人家是如何“做骚(”作秀“)”,去揣摩观众的口味,甚至去发现选题、构想和风格。所以,虽然他说“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其实是一种执着和投入的表现。没有这种执着就投入,就不会有他那名垂青史的事业,所以这并不是“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

在清水湾的“邵氏影城”里,有一间“试片室”,就在邵逸夫的办公室旁边。在试片室最后一排的右角上,有一张舒适柔软的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木架子,左角上有一张小桌子和一盏台灯——这就是邵逸夫的又一处特殊的“办公室”。他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几乎是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他就是坐在这张沙发上,看了一部又一部的影片。至于他一生当中看过多少部电影,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定清楚。

邵逸夫在影城的山顶上,有一幢富丽堂皇的别墅,别墅下面是一个仿制的颐和园。但是邵逸夫却很少住在这里,他大多数的日子,都是住在影城附近的一栋公寓里。只有远道而来的朋友来了,他才在这里设宴款待这些风雨故人。但每次开席之前,总有一个保留的“节目”,那就是由自己亲自陪同这些人,到试片室去看电影。这是他欢迎朋友们的一种最好的、也是最特殊的礼仪。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大多数的日子,他都是一个人在这“特殊的办公室”里,坐在那张沙发上,单独地沉浸其中。如果有人找他,来了电话,他才起身,到试片室左边的角落里去接电话。那里装了一部电话,而他身边是没有装分机的。直到七十年代末,这里才装了一台分机。这时,他才可以坐在这里接电话了。不过接电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没有离开银幕。

沙发旁边的那张小桌子,是为那些导演和场记们提供的。在放映自己公司制作的、第一次做了后期的拷贝时,邵逸夫都要把那些导演和场记,还有其它的工作人员叫到身边,在这张小桌子上,记录着影片中某个不成功的细节和他的意见,他的很多成功的“灵感”,都是坐在这里诞生的。

试片室里放映的技工分为两班,轮流工作,从早到晚随时开机。放映室的场面比一般的影院的要大,因为要随时准备几部不同的片子,邵逸夫想到看哪一部,就放哪一部。

有时在早餐以后,邵逸夫也会走出影城,到外面的电影院去看一场早场电影。有时在下午四点钟以后,还要出去看一场。因为每天下午的四点钟,他总要喝奶茶,吃三明治,这是他在南洋生活多年养成的“英式”生活习惯。这时,试片室里往往在放映“邵氏”的新作品,这个时间,是导演们试片的时间。每当这时,他就不会去外面的影院了,而是和导演和演员们在一起,看自己的作品。这时试片室里虽然挤满了人,但邵逸夫一进来,放映室里那种嘈杂之声马上消失了。所有的人会平声息气,全体起立。这时,邵逸夫总是客气气地招呼大家坐下,他自己也坐到右边角上的那张固定的沙发上去。如果这时有谁坐在他的前面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是很不高兴的。他知道这肯定是哪一位刚来不才不久的新人,不懂这里的规矩,所以他也从不发火,或当场叫人把那人“请”开,而是事后再去过问一下。这样,下次他的视线就没有人敢挡了。

电影看多了,邵逸夫便探索出一套制作影片“快捷方式”来——这种“快捷方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无非是模仿或者是抄袭。

他曾坦率地说过:

“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小说改编成剧本?而且市场也比美国片小得多,哪来的时间和金钱去创作?抄得像模象样,可能是一部卖座的片子,最怕得不三不四。”

邵逸夫在商言商,敢于实话实说。坦率得让人吃惊。

事实上,当时香港拍摄的那么多影片,其中有许多影片都是外国片和旧中国三四十年代国产片的翻版。只不过是那些制片商没有勇气承认罢了。

当然这种“快捷方式”也有山穷水尽走不通的时候——后来,在“邵氏”大拍武侠片、功夫片时,他曾派人到日本去大量收购盲侠和武士道之类的影片作参考,又想用国外的《Red Sun》(《红日》)为蓝本拍摄香港的超级巨片。不过他最终没有这么干。这时,编剧部的那个许国——就是前文那位让他“打折扣”领八百元副导演酬金的人——向邵逸夫泼了一盆冷水。

许国说:“那些影片里的演员,有法国的阿兰·德龙、美国的查理士·布朗臣、日本的三船敏郎……我们有这种演员吗?”

邵逸夫听许国这么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最后只好知难而退,改编的计划不得不放弃。为了争取香港电影市场,他们公司只好把《Red Sun》原片印上中文字幕,译作《龙虎群英》上映。

不过,邵逸夫通过观看大量的电影,悟出了许多新道道来倒是事实。

当时香港的影坛,正是黄梅调的天下,几乎是“无片不黄梅”。但是,邵逸夫也知道“久盛必衰”是一种规律。“黄梅片”看多了,观众总有一天会腻味的,就像天天吃肉的人想吃吃青菜一样。

那么,下面又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什么样的“青菜”呢?

这时,邵逸夫又坐在试片室里,边看电影边琢磨开了。边看电影边琢磨开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血杀鬼路

    血杀鬼路

    我因为爷爷的恐怖长相而逃离了家,在路上又遇见了道长老钱,并聘请他到我家捉鬼。可回家后,我却发现爷爷已经死于非命!带着爷爷的遗物,我去了另一座陌生的城市,准备一段平静的生活,但一个关于我身世的惊天阴谋在黑暗中逐步进行着,我发誓一定要把它揭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

    云中城失陷了,辽“王”惨绝的屠城之后,我们,全被俘虏了,狗贼将战俘女子按长相按三六九等,分给辽国的各级官员…成为奴隶的我们,还要为嗜杀成性的辽“王”,修建大漠中的行宫。辽王的面前,羞辱“失身”,从此,沦为他的“性奴”……绿洲湖中,月光下神秘诡异的男子,是谁?遥远的大食,仇恨的深蓝眼眸,残酷的鞭刑,刹那又似一抹柔情划过…
  • 冷情妖女惑天下

    冷情妖女惑天下

    上官诺,一个现代大家闺秀,由于一次意外,居然穿越了。。。。还穿到一个历史上无记载的朝代。。。人家穿都穿成美女,皇妃,公主之类,最起码是个人。可是她呢?想她这辈子也没造过什么孽啊。怎么就穿到一个畜生的身体里呢。还好。这是个异世界,她可以通过努力幻化成人,,,,就在修炼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字认为是这辈子对她最好的一个男人,当她奋不顾身爱上的时候,事情,却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 冷皇戏凤

    冷皇戏凤

    她,穿越的第一天,便被她爹强行押上了花轿。行至半路,一声噩耗加喜讯传来! 新郎变死郎了,总不用嫁了吧? 谁知 “四王爷逝前遗命:婚礼继续,四王妃与灵位拜堂即可!且需为四王爷守寡一辈子,直到死!” 新婚之夜,被迫为夫守灵的她,却被一神秘男子,掳走。 暗夜中,她看不清他的脸,却听得他低哑而喃,“女人,记住,以后你是我的!” 凌雪漫杯具的人生从此拉开序幕,早晚三柱香,请求她的鬼丈夫原谅她被迫为他戴了绿帽子。 两年后,一个雷人的消息突然震破了凌雪漫的耳朵! 新皇四王爷莫祈寒登基了! 凌雪漫忧郁了,她男人真从棺材里爬出来了?
  • 网游之诸子百家

    网游之诸子百家

    他重生回到三年前,耗时十年之久的史诗级网游《诸子百家》才刚刚开始公测,创造了全球二十亿玩家同时在线的传奇,他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再创传奇?在游戏里,我们一起哭过、痛过也开心过、梦想过;高格说,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在统治了整个天下以后,带着心爱的美女浪迹天涯;美女们问,你是带我还是带她、她还是她……
  • 天殒语录之走向世界

    天殒语录之走向世界

    苍天殒落,大地震撼,谁与争峰?我,我已经苏醒……
  • 龙的复仇

    龙的复仇

    他半生屠龙,却因缘巧合化为龙;他自认痴情,却邂逅了四个最可爱的女孩;前世,他屠龙救世,堪称伟大,却惨遭情人背叛;今生,他向往自由平淡,决定自私地活一回,性格冲淡的他,将会遇到些什么呢......PS:此书携带了各种含蓄的YY粮草,青梅竹马,继妹,少妇,女强人......咳咳,含蓄含蓄,本书是一本含蓄的YY书。PS:此书结局美满,不坑不郁闷,满满的都是幸福......
  • 柠稚汁

    柠稚汁

    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我的错或许根本在你们的眼里都会有一个人那个人可能不会是我
  • 网王之彼此方式

    网王之彼此方式

    她身上虽然没有多重的包袱,可是现实却是骨感的,在她欣赏着这从未见过的景色时,少女的春天也即将来临。“因为我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