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500000045

第45章 信仰为王

有正确信仰的人,就好像心里有了依靠,找到了心中的家一样。如果不幸找错了信仰的对象,或是找到了正确的信仰,自己不懂信仰的道理,一味地崇拜,自己迷进去了,这些就叫“迷信”。如果我们有善因缘,接上好的信仰、修行的妙法和上师,要在修行的过程中随时检验自己的信仰心、虔诚心,是不是如法,是不是恰当。这也是我们学佛者的课题之一。

信仰有所谓的正信和迷信。在正信当中,人的信仰心确实是有深浅不同的差别,这和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没有关系,和身份高低、财富多少也没有关系,虔诚的信仰是来自内心,是人人都可以修行的。

我们第一个要产生出来的信仰,就是清净的信仰,这是一般人最容易体会的。清净的信仰,类似感恩的心,心中常常想着佛菩萨的加持力,加庇着我们以及一切众生,这样来感觉他们的慈悲心。就像大家在庙里或家里,一想到观世音菩萨,马上就会被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所感动,一想到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就会为他的大愿力感动,这就是一种清净的信仰。

清净的信仰非常自然而单纯,就像一个小孩很久没有见到妈妈、当他一见到时自然发出无可言喻的欢喜心那样,我们对佛菩萨虔诚的欢喜心也是从心中真正地自然发出来的。

在学习佛法中,我们除了发出出离心、菩提心,对于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佛、法、僧三宝,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的功德,常用一个清净的信仰,去想他们的恩德,这种怀着感激发出的清净信仰就是“净信”。

当我们有了清净的信仰,还算是在第一阶段,如果再进一步修行,慢慢体会到一点法味,在听闻佛法时开始产生智慧,会知道善恶种种的取舍,对正知与正见有较深入的了解,清楚自己怎么做好事、怎样不去作恶,对因果非常深信之后会很快乐地来听闻佛法,这时就会常常法喜充满,这时候产生的信仰就是进入第二阶段的“乐信”了。

清净的信仰和乐信,是很好的信仰心态,但这两者会随着时间和因缘而改变或消失。如果你离开佛堂或离开上师,时间久了,或是因为你的生活、工作起了变化,你的贪嗔痴的习气又发了,都会让这些信仰慢慢在你心中消失或退化。

如果我们能将前面所讲的“净信”与“乐信”虔诚的信仰心常常在自己心中酝酿,慢慢累积,让它们不在短暂时间内消失,同时在精进地理解佛法的义理下配合实际修行,让它们很深地进入我们心中,就能永久地留住。所谓“永久地留住”,就是不会因为任何因缘而改变它的存在,这就是最殊胜的“胜解信”。

人在追求信仰的时候,偶尔都会出现净信和乐信。而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信仰不能持久呢?这是对佛法义理没有深入理解通达,心中有所障碍的缘故。心中要释放出障碍,才会有任运的成就。所谓心中的障碍是什么呢?就是对三宝怀疑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迷迷糊糊地信仰的,有的会怀疑,有的不会怀疑。如果认为信总比不信好一点的话,这种将就的心态当然称不上胜解信了。

胜解信是最殊胜的。净信和乐信是胜解信的前奏曲,不是不好,而是要慢慢地让它们变成一种不退转的信仰,就要把这种虔诚心长时间地保留在自己的心上,多想一想佛菩萨的功德,多想一想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方法,这样才可以维持自己的欢喜心,来追随佛菩萨的行谊。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吾道太孤

    吾道太孤

    “什么,这秘境你不知道来历,有什么机关。”“过来嘛,灵石宝物给我来一打,听我说书便知道了。”“什么,你还问我是谁?你家长辈,没跟你说过吗。”“小爷便是通天地,晓阴阳,……的徒弟。”“你说我坑你啊。”“你就付出这么点宝物,不吭你坑谁。”“怎么,你想杀我。”“来来,跟我去禁地走两步,你能活着出来再说。”好吧,其实我只是一个说书人,无所不知的说书人。少年拥有一副天地不容举世皆敌的躯体,他自始至终只想好好活着,确无奈的过着杀机四起的生活,一步步走向他的杀伐之路。
  • 男神驾到,萌宝来接驾!

    男神驾到,萌宝来接驾!

    某男一听某小女人要选夫,立即填表上交。只是秘书告诉他:“总裁你第一轮就被ko了!”某男满脸黑线。秘书瞅了一眼报名纸。姓名:你亲爱的!爱好:睡你!最想做的事:吃你睡你生猴子!秘书一脸黑线,暗道:总裁,不要那么简单粗暴好不好!某男敲桌跳起:把我打包送到她家门口。某小女人道:不约!某男不要脸地道:我为了包子来的。某小女人道:我家包子姓席。包子道:蜀黎我不认识你!某男黑线落了一地!
  • 我欲炼仙

    我欲炼仙

    我要抬起头来,看着满天神佛,问他们一句,你们算不算得上仙!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 邪王追妻:绝世王爷,逆天妃

    邪王追妻:绝世王爷,逆天妃

    他,绝代魔君,苦等千年,千年后重逢,爱她宠她,事事为她着想,无时无刻跟在她身边,在外人面前的冰山王爷,在她面前温柔宠溺,任她疯,任她闹。她,二十一世纪杀手界的女修罗,只要她出手,没有失败的任务然而却对自己最信任的人掉以轻心,死后,最后一抹灵魂回归,在这个以武为尊的异世与他重逢,从小废材变成绝世天才,面对他的温柔和宠溺,嘴上否认,可心中的某颗种子早已生根发芽。看都有傲娇性格并且占有欲都很强的两人,有怎样的腹黑之旅。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穿越之冲喜继母妃

    穿越之冲喜继母妃

    她是现代的铁血女军人,隐形的修真者,假死以遁,在爱宠的帮助下穿越到冲喜的王妃身上,冲喜的第二天王爷就翘辫子了,好吧,一个寡妇带着前王妃的遗子,还得照顾皇帝的弟弟,当一个古代女人真不容易!好在姐有空间在手,什么牛鬼蛇神,只管放招过来!啥米,死去的王爷复活了!?咳,你还是死一死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蛮荒神皇

    蛮荒神皇

    血与骨,铸就蛮荒神皇路;长歌行,染尽无尽荒神血!踏通天之阶,做一世天骄独霸蛮荒!埋万千枯骨,尊万古无双永恒不朽!
  • 孤旅如客

    孤旅如客

    一本随笔式的言情合集小说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过客孤单的行走在世界和生命的旅途上,看着外面的喧嚣风景,品味内心的寂寞安宁。我们经历那么多事,遇到那么多人,感受那么多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最终或者恬然而去,或者满怀遗憾。可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是爱,就会深情。
  • 杀戮与轮回

    杀戮与轮回

    两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古凡和萧寒,因为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萧寒以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对方,途中引发一系列的误会,从而走向对立面。主角古凡在为爷爷报仇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由于杀戮的轮回,再次引起杀戮的悲剧,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剩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