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论述古汉语表达的书吗
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名的经学家、语文学家。清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提督河南学政,晚年讲学于杭州诂经精舍。
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是其著作中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著作。关于本书的写作缘由和目的,作者在其自序中交代得很清楚。序文中说明,由于历史的发展、语言文字的演变,加以后人传抄刻写的错误,使古书出现许多疑义,为“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故写作此书。
《古书疑义举例》共诠释辞例八十八例吗
《古书疑义举例》全书7卷,共诠释古书辞例88例。
这88例中,从内容上看,可以概括为两部分:前4卷51例,除少数是用字之例外,其余均属造句之例。卷一主要是用词中的特殊表达法;卷二主要是语言成分的省略和繁复;卷三主要是修辞问题;卷四是虚词的使用问题。后3卷37例主要是校勘之例,包括古书的误衍、误政误改和误解、错简和错分篇章等问题。
本书辞例虽只有88条,但能所援引的曲籍却十分丰富,包括经、史、子、集各类计近百种,举凡重要的、常见的古书都囊括在内。现摘要如下:
易、书、诗、韩诗外传。周礼、仪礼、礼记、大戴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繁露、论语、孟子、孝经、逸周书、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吴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旧唐书、列女传、荀子、老子、庄子、文子、管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墨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贾子、穆天子传、论衡、风俗通、抱朴子、考工记、颜氏家训、法言、说苑、盐铁论、文选、东坡集等。此外,还有各种传、笺、注、疏的材料;还有各种字书,如尔雅、玉篇、方言、说文等;还有清代人的著作;读书杂志、经传释词、日知录、潜研堂全集、四书释地等。
《古书疑义举例》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现摘抄辞例几则,供大家鉴赏。
倒句例:
古从多有以倒句成文者,顺读之则失其解矣。僖二十三年《左传》:“其人能靖者与有几?”昭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皆倒句也。
错综成文例:
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良辰。”《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
倒文协韵例:
《诗·既醉篇》:“其仆淮河,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按:女士者,士女也。孙子者,子孙也。皆倒文以协韵。
古人行文不避繁复例:
古人行文,亦有不避繁复者。“孟子·梁惠王篇”:“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离娄篇》:“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两“王之不王”,两“瞽瞍底豫”,若省其一,读之便索然矣。
又有举小名以代大名者。《诗·采葛篇》:“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三冬,亦即三岁也。学书三岁而足用,故下云“十五学击剑”也。注者不知其举小名以代大名,乃泥冬字为说,云“贫子冬日乃得学书”,失其旨矣。
《古书疑义举例》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犹执山野之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臣丽也。
2.夫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
3.大夫不得造车马。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5.不知古人美恶不嫌同辞,学者当依本文体会,未可徒泥其辞也。
6.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
7.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8.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
9.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世不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发人深省的著作吗
《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训诂学著作。俞氏对于古书中的各种有关文字、训诂、语法、修辞、音韵、校勘的问题,加以区分归纳,整理为八十八条例证,每一条例证下面再举出若干实例,并一一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对于人们学习古代文献,正确理解古书原义,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