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23、24、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马克思著:《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1861~1863年,三联书店,1957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6.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7.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生命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8.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教学组:《〈资本论〉释义第三卷》,北京出版社,1986.
9.沈志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过程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保建云编:《知识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开发经营与管理》,西南财大出版社,1999年版。
11.申明:《知识资本运营论·第三个千年的企业管理核心》,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2.柳思维:《企业无形资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3.于玉林主编《现代无形资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蔡吉祥:《无形资产学》,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15.张占耕:《无形资产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16.刘京城:《无形资产的价格形成及评估方法》,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年版。
17.陈仲:《无形资产评估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19.肯尼思、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0.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晏良剑:《软劳动与智能文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2.张华荣:《精神劳动与精神生产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4.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许永璋编:《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6.[法]保尔·芒图,杨人楩、陈希泰、吴绪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鲁道夫·吕贝尔特,戴鸣钟等译:《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8.李勇军主编:《全球化浪潮》,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0.厉宁:《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专利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1.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2.杨德才主编:《高新科学技术与世界格局》,1998年版。
33.唐袅:《科技属于人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成其谦:《技术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35.卢希悦:《科学技术是创造新价值的巨大源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刘海藩、刘潮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学》,现代出版社,1999年版。
37.谈世中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8.陈国宏:《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0.胡晓云、李一峰:《品牌归于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2.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编:《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43.胡知武:《版权经济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4.魏杰:《中国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45.魏杰:《解码财富方程——企业、政府及公众的新选择》,2003年版。
46.宋玉华等:《美国新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沈沛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资本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0.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2000~2006年。
52.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理论前沿》,2001~2006年。
53.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1~2006年。
54.经济日报社:《经济日报》,2001~2006年。
55.龚清浩、徐政旦主编:《会计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6.孙犁、朱武祥:《轻资产运营》,超星数字图书馆出版,2003年版。
57.金乃成、崔劲主编:《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中信出版社,1995年版。
58.明廷华主编:《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气象出版社,1995年版。
59.宗刚、宝江、刘昱主编:《无形资产的商标评估》,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版。
60.安心正、刘国良主编:《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与范例》,超星图书馆藏书,1995年版。
61.列宁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2.史自力:《现代世界经济论》,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3.安德鲁·坎贝尔等:《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5.韩中和:《企业竞争力:理论与案例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6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68.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69.迈克尔·波特:《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70.孟宪昌:《企业扩张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Bontis,N。“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Fra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18,No。5/6/7/8,1999,pp。433-462.
72.Edvinsson,L。and Malone,M。S。,“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7.
73.Lado,A。A。,Boyd,N。G。&Wright,P。“A Competency-Base Model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Toward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1992,Vol。18,No。1,77-91.
74.Leonard-Barton,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deg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75.Long,C。&Vickers-Koch,M。“Using Core Capabilities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6,7-20.
76.Milwaukee,Donna J。Kelley,Mark P。Rice“Leveraging the Value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Jan 2002,Vol。40.
77.Porter,M。E。and Fuller,R。“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6.23.Teece,D。J。,“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Vol。18,1992,pp。1-25.
78.Wernerfelt,B。“A Resource-base View of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eptember-October),1984,171.
79.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2nd edition,by Tina Hart&Linda Fazzani,Law Press。China。
80.Intangible Capital and Rates of Return,by Kenneth W。Clarkson,Rowman&Littlefield,June 1977.
81.Agor,W。H。“The Measurement,Use,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Increase Public Sector Productivity”,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Vol。27,No。2,Summer 1997,pp。175-186.
82.Brooking et al。(1998)Brooking,A。“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Long Range Planning,Vol。30,No。3,1997,pp。364-365.
83.Barsky,N。and Marchant,G。“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 Measuring and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Strategic Finance,Vol。81,No。8,Feb 2000,pp。58-62.
84.Bassi,L。J。and Van Buren,M。E。“Valuing Investment in Intellectual Capi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18,No。5/6/7/8,1999,pp。414-432.
85.Brooking,A。,Board,P。and Jones,S。“The Predictive Potenti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16,No。1/2/3,1998,pp。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