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归来的李世民声誉如日中天,风头俨然已盖过太子李建成了。
李建成当然也有些着急了。他每次看到这个弟弟时,都会油然生出一种前浪即将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无奈感觉。是啊,有这么一个能力超强的弟弟在身边,李建成的日子确实过得不舒坦。
他总是隐隐觉得,二郎世民似乎对属于自己的那个皇位起了觊觎之心。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这只是李建成本能的直觉。这种直觉告诉他,他的弟弟似乎不止要从他的大锅里分上一杯羹,而是要把整个大锅儿都搬走。
当然,李建成宁愿相信自己的直觉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毕竟是一母所生,血浓于水,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怎能骨肉相残,兄弟阋墙?况且,李世民羽翼已丰,秦王党已现雏形,想要动他,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也许在最初的日子里,李建成确实是一个忧天的杞人。可是,随着功勋的累积和野心的膨胀,现在的李世民真得对皇位产生了浓厚兴趣。李建成的杞人之忧终于变成了现实。不就是想要证据嘛,李世民并没有让李建成等待太久。
解决掉王世充和窦建德以后,其他的割据势力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可蹦跶得了。李渊也没有再让李世民带兵征战。起初,李世民以为这是老父对他的关爱。直到后来,他才知道了李渊的真实想法。当然,这个是后话了,我们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眼看着“海内渐平”,老爹也不再让自己操劳了,于是,李世民便发展出了一个新的爱好——谈“文学”。
很明显,李世民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因为他无论干什么,都要搞出大的动静来。这不,他不光自己谈“文学”,还拉着别人一起谈。为了谈得更好,李世民甚至还斥资修建了一座文学馆。
李世民把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音序)、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后薛收死,又补刘孝孙入馆)、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以及许敬宗等十八个文人墨客吸纳到文学馆中。
李世民还授予他们“学士”称号。他对十八学士礼遇有加,命大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像下书写各人的名字、爵位、乡里,并叫褚亮一一作出像赞。不仅如此,他还让人把这些肖像、文字说明及赞语珍藏于书库,以流传后世。
十八学士所享受的待遇和荣誉,很快就传遍了文人圈。当时的士人都以能够进入李世民的文学馆为荣。他们认为,进李世民的文学馆就好比“登瀛洲”。众所周知,瀛洲是我国古代神话当中的神山。这些个士人的意思就是说,进入秦王李世民的文学馆,就好比来到了神仙居住的瀛洲,能享受到神仙般的待遇。当时的风雅之士,就把杜如晦等十八人进入文学馆这件事称为“十八学士登瀛洲”。
应该说,这是初唐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但正是这件盛事,为李建成对李世民的怀疑提供了肯定的证据。因为,李世民办文学馆,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其意不在文学,而在乎政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