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释译”
全军后退,以避开强敌,这种退却跟军队驻扎在左边或右边这种正常用兵之法并不相悖。
“计名由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源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刊本。
此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中也有论述。《淮南子·兵略训》:“实则斗,虚则走。”实是指力量强大,虚是指寡不敌众。也是强调在没有把握取胜时,不妨使用一个“走”字。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避,指主动回避,撤退;全,是保全。意思是说,如果撤退能保全力量,就应该撤退。《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而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最好的,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通常会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只能导致彻底的失败,唯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才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计。
“古今战例”
彝陵之战退为攻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正月至六月,东吴大将陆逊率军与刘备率领的蜀军相峙于责道猇亭(今湖北宜都县西北)。当时,汉主刘备举军东下,锐气正盛,且乘高守险,难以抵御。
陆逊主张实施退却战略,“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静制动”。而陆逊的部下多是东吴的功臣宿将或王室贵戚,他们自命不凡,自恃功高,对陆逊这位年轻的统帅既不服气,又不尊重。对于陆逊实施的退却计划更是很不理解,认为这是陆逊怯懦无能的表现。
这时,刘备命令军队从巫峡建平起到彝陵700里间,接连设营,以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都督。从正月到五月,与东吴相持不下。刘备力求速战速决,于是派吴班带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想以此引诱吴军出战。陆逊非但拒不出战,反而连续退却700里。任凭蜀军百般讨战,他也坚持守而不攻,并劝告众将说:“吴班讨战,其中必有诡计,我们姑且再观望一下吧!”
刘备见诱敌之计不成,只好撤出埋伏在山谷中的8000伏兵。这时,陆逊上书孙权说:“彝陵这个要害地方,是东吴的重要关口,易攻难守,一旦失去,连荆州也难以保住。所以,今天我们争夺这个战略要地,定要一举成功,一劳永逸。开始时,我顾虑到刘备水陆大军也会同时前来,那样,我们势必要分兵抵抗。现在,他抛弃水军,单用陆战,又在700里内,到处结营,分散兵力。可见,刘备这一布置对我军十分有利,所以,您可以放心了,不必再为攻打刘备的事而忧虑了。”
是年闰五月,陆逊仔细观察形势,准备由退却、防御转为进攻。其他将领认为,若要进攻刘备,应当在初来的时候。如今步步退却,蜀军已在东吴国境六七百里内到处设有重兵把守,这时进攻一定不会取胜。陆逊则说:“我军连续退却,他们找不到我们的空隙,蜀军士兵已经很疲惫,士气低落,又找不到好的计策。因此,现在正是我们用计打败刘备的时候。”于是,他先派兵攻打刘备一个大营,没有成功,遂改变战术,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茅草,用火攻的方法,袭击蜀军。得手后,陆逊便率领全军人马同时发起进攻,斩了蜀将张南、冯习及少数民族武装首领沙摩柯,攻破蜀军40多个大营,蜀军将领杜路、刘宁等被迫投降。刘备逃上马鞍山,将军队沿山环列,进行困守。陆逊督促所有将领四面猛攻,蜀军全军溃败,死伤数以万计。刘备又连夜逃走,靠着沿途焚烧辎重器械,堵塞山路隘口,才阻住吴军的追击,得以逃进白帝城。
陆逊以“走”为上计,实施战略退却,等待时机,转入反攻,大获全胜;刘备兵败彝陵,也是以“走”才保住了性命。
四渡赤水出奇兵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打算率领红一方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935年1月19日,3万余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挥师北上,向川黔边境的赤水前进。
当时的情况是敌众我寡,形势极其险恶。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川、黔、滇3省交界地区。红军能否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关系到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高瞻远瞩,作出了正确决策:主动撤退,改变原进军路线,避实就虚,迷惑敌人,牵制敌军,乘隙脱离险境。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不是被动地“为走而走”,而是边走边打,化被动为主动,伺机打击敌人。1月29日,红军由土城一带一渡赤水,准备渡过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急忙调来刘湘36个团,以及薛岳、周浑元的湘、黔、滇军9个师从东南、西南方向紧逼红军,再次对红军形成大包围。
毛泽东分析当时的敌情,决定暂时改变北渡长江的计划,而率红军西进,抵达敌人防御空虚的云南省扎西一带,成功地把敌人甩到后面,“走”出了重围。
待蒋介石发觉后,派兵急速追赶而来,毛泽东又从扎西挥戈东指,杀他一个“回马枪”,于2月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渡二渡赤水河,又一次甩掉了敌人的追击。
蒋介石尾追不成,恼羞成怒,采用“围剿”的方法,妄图把红军围困在遵义、鸭溪地区消灭掉。毛泽东又率领部队三渡赤水,突然大规模地向东突击,从川南折回贵州,并于3月21~22日,四渡赤水,把敌人的重兵甩在赤水河西岸。继而,红军强渡乌江,再一次甩开敌人,跳出包围圈,大踏步由黔南向云南前进。
四渡赤水,东突西走,边走边打,既打击了敌人,又保存了革命力量,表现出毛泽东善用“走为上”计谋的智慧和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