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释译”
等待天时给敌方造成了困难,再以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方。假若向敌方发起进攻仍有困难,那就想办法让敌方反过来攻我,这样反而更为有利。
“计名由来”
“调虎离山”一语可能源自《管子·形势解》。该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虎豹,兽之猛者也,属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意思是说,虎豹是兽类中最威猛的,当它们居住在深山大泽之中时,人们就会因其威风而产生惧怕之感。君王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深居简出,人们便会敬畏他的权势。虎豹若是离开它们所居住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可以轻易将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风。做君王的若是离开王宫而与普通人混在一起,人们就会因轻视他,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所以说,虎豹只有不离开它们居住的幽谷深山,其威风才会使人感到畏怯。这里虽然还没有使用“调虎离山”一语,但已经包含了只有将老虎调离深山,才能将其制服的意思。后来在民间语言、文学作品中便逐渐出现了“调虎离山计”的说法。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写着孙大圣对如意真仙说:“才然来,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争战,却让我师弟取水去了。”清代钱彩著《说岳全传》第三十四回也写着:“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龙山,中了这蕃奴调虎离山之计。’”
“古今战例”
上方谷司马氏中计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领兵34万伐魏,分5路进军,六出祁山。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40万至渭水之滨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沙场老对手,彼此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难于对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小心谨慎地严阵以待。诸葛亮在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5个大营,并从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14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应,以防不测。司马懿则屯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渭水上架起9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5万渡河至渭水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力图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司马懿受命离开魏都时,曾受曹睿手诏:“卿到渭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战。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所以在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之后,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由于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较为不便,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则利于坚守。因而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战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无需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鼓噪攻讦。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司马懿这只“老虎”离山,谈何容易!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司马懿这只擅长谋略、经验丰富的“深山之虎”,最终被诸葛亮调了出来,还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诸葛亮究竟使了什么样的奇招,才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上当受骗了呢?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同时他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利用其大做文章,拖延时间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困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乘机取胜。所以诸葛亮便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做文章、设诱饵,以此引得司马懿这只“虎”离山。方法之一是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这就等于告诉司马懿:你不急,我也不急;若是我不急,看你还急不急。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父司马懿说:“如今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去,如何是了?何不约孔明大战一场,以决雌雄!”司马懿口头上虽说“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心里其实也很着急。诸葛亮的另一个措施,是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牛流马,长途运粮。据传此物“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地从剑阁运抵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诸葛亮看出了司马懿急于破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于是进一步利用这一点引他上钩。他一方面在大营外造木栅,内掘深坑,堆干柴,而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制造蜀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大营空虚的假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置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士驱动木牛流马,假装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带一支军马在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粮。而司马懿呢?他虽烧粮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唯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所以也使了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计来应战。他亲领魏兵前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却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部将冲锋在前,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这样做,一则是担心蜀营有所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挥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锐奇袭上方谷,烧掉蜀军的粮草。但是,司马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未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诸葛亮早料到司马懿这一着。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军四处奔走呐喊,虚张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态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际,另派一支精兵去夺取渭水南岸的魏营,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司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果然中计。他见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向大营救援,便趁机急领司马师、司马昭及一支亲兵杀奔上方谷来。蜀将魏延依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将其诱进谷中,截断谷口。一时间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焰冲天。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亏得突降一场倾盆大雨,才救了司马氏父子3人及少数亲兵的性命。司马懿这只“虎”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的主意,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山来;他原想用“调虎离山”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真是计外有计,天外有天,军机难测。
红四军奇袭永新之战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胜利会师,并于5月4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红军会师,旗开得胜。红四军成立后的几天内就夺得了五斗江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个多营,缴枪300余支,并于5月9日首次解放永新城,粉碎了赣敌朱培德发动的对井冈山红军的第二次“进剿”。敌人不甘失败,朱培德奉蒋介石“加紧剿匪”之命,于5月中旬令国民党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6个团的兵力,再次对井冈山红军发动第三次“进剿”,直扑永新。毛泽东采取“敌进我退”的战术,为避敌锋芒,命红军暂时主动撤出永新城,隐蔽集结待命。毛泽东认为:若要彻底粉碎杨如轩的第三次进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必须再次夺回永新城。然而要夺回永新,强攻是不成的,因为敌人有装备精良的兵力6个团。所以应当采用“调虎离山”计,相机行事。为了把敌军主力调出永新城,分散其兵力,毛泽东首先命令红31团、红28团西进湖南,袭占湖南茶陵县境内靠近江西边界的高陇镇,歼湘敌1个营,俘敌近200人,缴枪200余支。
高陇战斗虽是个不小的胜利,但其目的是把杨如轩的主要兵力调出永新。果如毛泽东所料,杨如轩得知红军攻打高陇,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红军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去了湖南,还打了胜仗;喜的是他以为红军主力去了湖南,井冈山根据地空虚,自己便有机可乘,他这只“虎”可以下山了。于是,他急派2个团的兵力挺进龙源口,妄图越过九溪岭,直取宁冈;派1个团西进澧田、龙田,警戒已去湖南方面的红军;另派1个团2个营也在禾水以南方向展开战斗;他自己则带上师部和1个团及1个营坐镇永新城。杨如轩为自己这样的安排自鸣得意,却没想到恰恰中了毛泽东的“调虎离山”计。毛泽东在掌握了敌人新的兵力部署后,指示朱德率部从高陇急行军回师,相机袭击。5月18日黄昏,红军神不知鬼不觉地逼近澧田,趁敌人尚未发觉,一举歼灭了澧田地方武装靖卫团,并有意放跑几个白狗子,让他们去永新城报信,引诱永新之敌出城迎战。果然,杨如轩再次中了红军的“调虎离山”计,立即派原留驻永新城的79团,去澧田方向“消灭”这支据报“只有100余人的红军游击队”。79团团长刘胡子根本没有把这支“小小的红军游击队”放在眼里,所以轻敌冒进,在草坳中了红军埋伏,全军覆没。此时,永新城的兵力已较空虚,除师部外,只有1个步兵营、1个炮兵队、1个机枪队、1个工兵队、1个运输队以及1个卫生队。假如准备充分,本来应该还可以固守一段时间,但因杨如轩骄横轻敌,认为由79团去对付一支小“游击队”,根本不在话下;加上红军担任前卫的28团1营伪装成回城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突然奇袭,致使守城敌人全部被歼,师长杨如轩则带着枪伤只身逃往吉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