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户评级实践
客户评级就是对客户一定经营期间内的偿债能力和违约概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综合评判。它包括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业务流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户评级对象
一般来讲,商业银行都会要求对所有现有或潜在的客户进行评级。由于不同类型客户的风险特征和偿债能力均不相同,为了准确地进行客户信用评级,商业银行一般会将不同的客户按照经营特点、风险特征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别的客户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和流程。例如,某商业银行的客户评级对象包括:制造类企业、轻工类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教育及医疗机构法人客户、金融机构、小企业、新开户企业等。除了单个客户评级之外,评级对象还包括关系客户评级、行业评级和地区评级。每一类评级对象都采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及权重来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客户评级对象的分类方法会更加细化。
客户评级的结果是得到客户的信用等级。不同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等级表示符号及其含义各不相同,一般不能拿来直接比较。但往往都会采用类似标准普尔或穆迪的信用等级符号,如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共分为十二个等级,表示符号分别为AAA级、AA级(AA+、AA、AA-)、A级(A+、A、A-)、BBB级(BBB+、BBB、BBB-)、BB级、B级。各个级别的定义,不同等级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违约概率。
AAA级客户:客户的生产经营规模达到经济规模,市场竞争力很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管理水平很高,有很可靠、可预见的净现金流量,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对融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很有价值,信用状况很好。
AA级客户:客户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管理水平高,有良好的净现金流量,偿债能力强,对融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有价值,信用状况良好。
A级客户:客户市场竞争力一般,发展前景一般,管理水平一般,净现金流量一般,偿债能力一般,对融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有一定的价值,信用状况一般。
BBB级客户:客户市场竞争力较差,发展前景较差,管理水平较差,现金流量紧张,偿债能力较差,客户存在需要关注的问题,具有较大风险。
BB级客户:客户市场竞争力、财务效益、管理水平差,偿债能力弱,风险大。
B级客户:客户市场竞争力、财务效益、管理水平很差,偿债能力很弱,风险很大。
(二)客户评级方法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客户评级都是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一般采用功效系数法,即将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不同的标准值,通过功效函数使其可以计量计分的方法。定性评价是商业银行客户评级系统的重要内容,它是对定量评价的必要补充。定性评价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即综合考虑客户偿债能力和经济经营状况等潜在的非计量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2.评价指标及权重体系
客户评级要区分出不同客户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法律情况和其他情况等。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现金流量、企业利润、业务经营能力、资产流动性与融资能力等。
为了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需要科学设定客户评级的指标体系,客户评级指标体系由指标与权重两部分构成。
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该行客户评级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定性指标三个部分。基本指标反映客户信用评级内容的基本情况,修正指标是依据客户有关实际情况对基本指标评级结果进行逐一修正,定性指标是对影响客户信用等级的非定量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三个层次的指标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客户信用评级的结果。指标权重使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打分来确定。
分别给出了某商业银行客户评级定量指标体系及权重和定性评价指标、权数及评分标准的示例。该商业银行的定量评价指标包括偿债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资金营运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信誉状况和发展前景五个方面,只列出了其中的市场竞争力指标大类进行说明。
3.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分
确定了评级方法、指标体系及权重以后,可以根据银行掌握的关于被评级客户的财务数据、经营情况等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根据上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或打分,其中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占不同的权重,比如定量指标权重为75%、定性指标权重为2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不同层次的指标权重均先分别按100确定,最后还原。根据被评级客户最终得到的分值来确定其信用等级。
(三)客户评级业务流程
客户信用评级业务流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评级准备、实地调研、等级初评、等级审查与审定、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
1.评级准备
各级行信用评级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当年的评级工作。包括制定评级工作方案,确定评级对象和评级人员,收集、审核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等。
2.实地调研
为了保证评级的质量,在评级前评级人员要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其中与有关人员的会谈、与管理层的会谈尤为重要。会谈内容涉及客户业务开展状况、竞争情况、财务情况、长短期经营展望等。此外,客户的营运风险、经营策略和内控机制等都是重要的讨论议题。还需要到客户的主管部门进行访谈,主要了解主管部门对客户的看法、对该行业的态度以及对客户予以支持的可能性等。另外,还应了解客户竞争对手的情况、客户主要产品的用户和服务对象、对客户的反映等。
3.等级初评
初评是评级人员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讨论并初步给出评级对象信用等级的过程。评级人员按规定将评级资料输入计算机,形成客户的基本定量分析结论;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对影响客户信用等级的因素进行判断,形成评议分析结论;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形成客户信用评级的结果。评级人员需要撰写评级分析报告,阐明评定等级的依据。
4.等级审查与审定
商业银行按规定的权限,对客户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审查和审定。
5.跟踪监测
自评级完成之日起,评级人员应结合日常工作安排,密切关注被评级对象的情况,如评级人员发现被评级对象的内外部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导致现有信用级别需进行调整时,应将情况及时报信用评级管理部门,由信用评级管理部门做出是否复评的决定。
6.监督检查
信用评级管理部门将评级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定期或非定期了解、检查评级业务的开展情况,抽查评级结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保证评级工作的质量。
二、项目风险评价
项目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以新建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为借款人;
(2)贷款为有限追索权贷款;
(3)贷款偿还依赖项目未来现金流量;
(4)项目公司资产可作为抵押;
(5)是额度较大的长期融资。
正是由于项目融资存在这些特点,它的风险评价不同于客户评级。一般来说,每个项目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技术要求,在更加独立、细化的市场环境中经营,因此,商业银行一般都会借助专业的行业研究机构或项目评估机构来完成个性化的项目风险评价。
尽管各商业银行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时考虑的因素或评价指标不完全相同,但都会包含各项目业主评价、项目建设条件评价、市场评估、投资估算和筹资评价、偿债能力评估、融资风险与效应评价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