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00000053

第53章 在"三面红旗"下(22)

一信激起千层浪毛泽东7月10日在组长会议上的发言及其15日结束会议的决定,使彭德怀为"左"倾错误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就要结束会议而"非常忧虑"。他心情沉闷,服用安眠药犹夜深难眠,躺而复起,在卧室内外徘徊与思考。

7月12日,周小舟第二次登门找彭德怀漫谈,两人谈得比较深。彭德怀对周小舟表示说:"有些意见,希望同主席敞开谈谈,但由于自己个性,怕谈不好。"周小舟以自己的体会,"怂恿彭总去谈",他说:"我们同主席谈话很随便呀。"原来,7月11日夜毛泽东找周小舟、周惠、李锐去谈过一次话,"谈得很是融洽。主席认为1958年的问题主要出在综合平衡上,说他自己有时也胡思乱想,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和各个部门。还风趣地说,否则,人们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小舟乘机而言:高指标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彭德怀听了周小舟的一席话,决定第二天亲自找毛泽东面谈,并连夜准备了谈话的腹稿。

7月13日早饭后彭德怀来到毛泽东住处,因毛泽东从晚间工作至清晨,刚刚入睡,他转去西北小组参加会议。当天晚上彭德怀将自己想谈的话写成信件,叫随身的王参谋抄正后,于次日直送毛泽东的秘书手里。信全文近4000字,开头语说:"这次庐山会议是重要的。我在西北小组有几次插言,在小组会还没有讲完的一些意见,特写给你作参考。但我这个人简单类似张飞,确有其粗,而无其细。因为,是否有参考价值请斟酌。"信分甲、乙两个部分。在甲部分中,彭德怀既肯定三面红旗的正确和成绩,又指出其缺点和失误,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彭德怀认为:"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从未有过的,""通过大跃进,基本上证实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对人民公社,彭德怀认为"是具有伟大意义的,这不仅使我国农民将彻底摆脱穷困,而且是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虽然在所有制问题上,曾有一段混乱,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缺点错误,这当然是严重的现象。但是经过武昌、郑州、上海等一系列会议,基本已经得到纠正。"对全民大炼钢铁,彭德怀认为"多办了一些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当然是一笔较大损失。但是得到对全国地质做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初步普查,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广大干部在这一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虽然付出了一笔学费(贴补20余亿),即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失有得的。"在信的乙部分中,彭德怀用比甲部分多一些的篇幅,强调"如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彭德怀指出:"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济法则,更不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政治挂帅与经济工作中的确切有效措施,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重偏废。"他在信的结尾写道:"我觉得,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甚有益处。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彭德怀写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毛泽东本人,向出席庐山会议的同志再次强调纠"左"和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性。他的信是写给毛泽东"作参考"的,是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的。虽然信中也肯定三面红旗的正确与成绩,信中所谈到的缺点、错误问题,有些已经是毛泽东自己多次谈过的了。但是,彭德怀信中强调总结经验教训说明,彭德怀对第一次郑州会议以来毛泽东主持下的纠"左"工作是既支持又感到不满足的,他认为只有从政治思想上根本转变"左"的指导路线和方针政策,才能避免今后继续或重犯"左"的错误。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与彭德怀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特别是彭德怀的信同毛泽东7月10日的讲话精神是有很大分歧的,彭德怀的信强调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反"左",毛泽东的讲话则认为反"左"已经导致了右倾情绪的出现。因此,毛泽东对彭德怀信中一些措词比较尖锐的批评语句,如:"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是具有政治性的";"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抢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风";"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大炼钢铁"有失有得"--将"失"字摆在前头等等触及了要害问题的话,是难以接受的;加上彭德怀在西北小组发言中说了些用词不当、情绪偏激的话,使毛泽东深深地曲解了彭德怀写信的目的,认为彭德怀的信同彭德怀不久前访问苏联、东欧各国和会晤赫鲁晓夫有关,以为彭德怀的信是借纠正"左"的错误之机否定三面红旗的正确,是在向他"挑战"。于是,在庐山上便爆发了一场斗争风暴。

同类推荐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冰心自述

    冰心自述

    本书由冰心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内容包括:童年与故乡、北京的色彩、文学生活、天涯行旅、往事与家。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娱乐鬼王

    重生之娱乐鬼王

    一次意外,重生平行空间!从此一代名流天王正式崛起!他写的每部小说,风靡全国!他无意间哼的歌曲,千古流传!他拍的电影,所有编剧黯然失色!他是娱乐界的一个奇葩!无数人恨他恨的要死!
  • 神忌魔法的无界黄昏

    神忌魔法的无界黄昏

    在神与魔诞生之后极其漫长的岁月里,统治世界的是一群极其强大的生命,它们兼具有神的天赋与魔的潜能,以及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极端智慧。太初神历100万年,人、神、魔三族联军进攻地魂族并将其基本消灭,人类却由此趁虚而入,将整个太初大陆化作囊中之物。世界由此进入“辉煌历”,故事随之展开。
  • 腹黑百变妃:红颜决天下

    腹黑百变妃:红颜决天下

    "从前有个王八蛋他叫做纳容晟,有一天他突然发神经......"韩殊悠然自得地在纳容晟面前唱着,纳容晟忍无可忍地说:"你在唱什么!"
  • 上命

    上命

    “早知道事情如此,打死也不会涉入“八十五年前,一个农民因为好奇和野心带着妻子离开了农村的家,岂不知自己陷入了一个惊世的秘密。为了弄清一切,他附上了几代人的一生。八十五年后,他的太孙原本可以逃过这宿命,却因为责任而再次献身于此。一路上从被骗到骗人,从无知到看懂,从五台山到昆仑山,他明白了也模糊了。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八十五年前那个农夫遇到了什么,八十五年后他的后代又经历了什么,那个惊世秘密又是什么,一切的一切都等你来解开,让我们来一起来追《上命》吧
  • 每一个深情都不该被辜负

    每一个深情都不该被辜负

    (这是一本前文很稚嫩,后文励志,青春疼爱的文,愿能给你们带来正能量,望喜欢。)世间所有不尽人意之事全靠硬扛接受成长也接受所有的不欢而散
  • 凤颜锦瑟

    凤颜锦瑟

    人生是用一根线牵起来的,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原点。曾今,古千墨对凤殊说过,姑娘人比花娇。而如今愿让凤颜衣衫纷飞的又是谁.......
  • 万象神功

    万象神功

    二零零零年,一支由化劲境界的武术家组成的特种小队秘密潜入各国,短短一个星期内连续暗杀三十多名各国高层,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由于在核武器的威慑下,难以出现大规模战役,只有一些军备竞赛和小范围冲突发生,单兵作战能力越发重要,华人联盟也借此和共和国合作,组织多支特种部队,在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武术大师特种作战的恐怖效果。各种尚武运动越来越多,习武成了最流行的风气。50年后主角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基因强化,机械改造,武术也只是昙花一现?平凡的他突然得到巨大的力量又会怎么做?成为贪恋权力财富的反派后又如何挽留真爱
  • 三界惊魂

    三界惊魂

    三界修行无妄言,巅峰道境起人寰。地元为桥天河渡,天玄艰苦傲苍天!慕容子齐长剑击出——紫电雷鸣,冲天火起,地裂天崩。敌首瓜落,血染苍穹。壮士浴火……重生宇宙!
  • 生异

    生异

    一生异事,异事一生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