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沛农(1936—2001),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京派剪纸艺术家,京派剪纸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剪纸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极具艺术才华,展现了卓越的聪明智慧。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5月8日,申沛农先生去世十周年之际,许多人齐集历代帝王庙的西配殿,为申沛农举办了以《风采依旧》为题的回顾展。会展上集中展出了他的六百余幅原作。人们难以置信,这样灵动的作品竟然是出自一位残疾人之手。一些申沛农的“老粉丝”,回想起当年自己疯狂地收集他的剪纸作品的场景,仍然心潮澎湃……
在人生最痛苦的日子里与剪纸艺术结缘。申沛农先生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是突然间就差到了谷底,刚开始,只是周身关节疼痛难忍,双腿弯曲困难。许多人都劝他放弃学业,但是他硬拖着病腿读了四年半小学,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靠着乘三轮车,上了一年半的中学。再后来,他就站不住也躺不平,只能瘫痪在家,不得不放弃充满理想的学业。可是,躺在病榻上的他并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也没有去考虑人们那掺杂着怜悯、鄙视的眼光。他亲手画了一幅保尔·柯察金的像贴在自己的床头,希望每天在与病痛抗争中,自己的毅力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看一眼,以获得继续奋斗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他每天的空余时间都被用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出路。后来,他读到了一篇关于江幼农在周身关节僵硬、只能张口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从事俄文翻译工作的事迹时,联系到了自己的命运,希望也能够以顽强的毅力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他觉得要想开创生活,必须奋争,必须掌握一技之长,以实现残而不废的理想。于是,他不分白天还是黑夜,拼命地自学语文、音乐、绘画、医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他渐渐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像当初那样痛苦了,是文化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也鼓励着自己顽强的斗志。后来,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幅《嫦娥奔月》的剪纸,便决定将自己剩下的所有精力奉献给中华民族这一传统艺术。
非同寻常的学艺生涯。为了掌握剪纸艺术的要领,他每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全神贯注地画草稿,一丝不苟地从一刀一剪做起。一张剪废了,再剪一张。当自己觉得创作的素材枯竭时,他就让家里人用手推车推着他到街头。许多人并不能理解当时的他在聚精会神地干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在观察往来行人的表情神态。他还不满足这种搜集素材的方式,又常常通过参观展览馆、看电影来观察各种人物的形象,积累可贵的素材。当自己一时不能把熟悉的肖像画出来的时候,就通过文字的形式把形象描述出来记在本子上。工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他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幅剪纸作品。尽管这只是一幅小小的作品,在报纸中被放在很不起眼的版面,但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很是欣慰,甚至异常兴奋。他想跳起来,飞翔在剪纸的天空。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没有被时代抛弃,也为开始了新生活的第一步而感到自豪。于是,后来的小屋里,剪纸的声音更多了,一遍一遍的重复像是剪刀在红色的地毯上欢快地舞蹈,有节奏的剪纸声又像是悦耳的钢琴伴奏……
用剪纸艺术为孩子的童年送去幸福和快乐。尽管自己的童年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可是他仍然怀念自己的童年,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才情都融入到剪纸艺术中,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于是,人们常常会在他的迎春剪纸中看到一些长着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的孩童,充满着可爱的童趣。他们在耍龙、舞狮、打腰鼓、放鞭炮,仿佛那些欢声笑语穿过了这薄薄的纸张,回荡在小小的屋子里。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看着剪纸上的拿着糖葫芦骑在爷爷脖子上的娃娃那快乐的笑脸,便感到浓浓的春节气息正扑面而来……
艺术之根离不开生活的土壤。由于题材来源于生活,他的剪纸作品总是活灵活现的。他轻轻地挥动手中的剪刀,燕子就在柳条间穿梭舞动,老人挥动着手中的鞭子赶着牛儿,好像春风正吹动着丰收的田野。当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的时候——那是新中国第一次组织世界级的体育盛事,北京兴起了乒乓球热。于是,他创作了一幅题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剪纸作品,歌颂人们爱好运动的美好情景,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将作品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作为永久珍藏;有的同学在议论着剪纸作品的时候,也拿起剪刀模仿着作品剪起来;老师们在看完学生模仿申沛农的作品时,常常会将一些关于申沛农立志成才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鼓励学生们以申沛农为榜样,说:
“这就是自强不息,就是青少年励志的榜样!”
这就是申沛农。他的励志故事,感动、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
申沛农自身严重残疾,还不忘其他残疾朋友,组织成立了北京病残青年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让更多残疾朋友通过剪纸找到了自信和自尊。几十年间,他创作了几千幅作品,用他一生的心血把美带给了几代人。生活的海湾有时会突然兴起风浪,仿佛冬天已然来临,可是害怕、畏缩并不能够为自己带来温暖,只有无私助人、意志坚定、不断追求的人才能迎来阳光灿烂、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