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三林(1916~1991),河南荥阳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博物馆学大纲》、《西北民族研究》、《中国经营边疆史》、《史前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中国石窟雕刻艺术史》等专著。发表论文400余篇,有《易经时代中国社会状况之讨论》、《安特生彩陶分布说之矛盾》等论文。
天上从不曾有馅饼掉下过,知识的王国里从不曾有什么彩票中奖。如果一个人在平凡的日子里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么也是他在你睡觉的时候还在辛勤劳作,当你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门前的一片废墟已经是百花园。留给你的,只能是吃惊和艳羡!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荆三林的故事正是这样。在短时间内,荆三林创作了《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和《考古学通论》,两书各30多万字、数百幅插图。新著的《中国石窟雕刻艺术史》也是20多万字、300多幅图片。在人们眼中,原本很平凡的人物突然一夜之间变得不再平凡,做出了常人做不出的伟大业绩。其实,这条路他走得极其艰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
20世纪30年代,荆三林到开封私立中州中学读书,次年到河南省博物馆当练习生。在馆中学习的日子,他迷上了考古学、人类学、博物馆学等知识。l7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中国易经时代社会情况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他利用在农场牧羊的空闲进行考古,发现了牧场周围方圆数十里是远古人居住的地区,推断这是一个古代村落遗址。从此,他一边放牧,一边把心思用在对这片古村落的考古发掘中。每天清早,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他都积极地到牧场放羊。谁也没有想到,在他心中想的不是羊吃不吃得饱,而是自己对于这周围的古代遗迹的考察,一块石头,一个瓦片,都会捡起来端详半天,琢磨良久,像一个在废墟中寻宝的人。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他顶着周围人瞧不起的目光,坚持在放羊中考古,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1978~1980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修订和著述了3部专著,包括“放牧成果”《河南郾城台王古文化遗址初步调查?附论殷商源流》一书。
考古不是在废墟上作秀,也可以变成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荆三林又找到了工作新的切入点:让考古为旅游开发服务。1984年冬,他考察浮戏山地区,攀登几十个山头,翻越数十条沟壑,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调查,终于弄清浮戏山的历史沿革、地貌特征,并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议对这片古代遗迹进行旅游开发,让被人遗忘的废墟成为创造滚滚财富的百花园。
为了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他在冬天的一个早晨,迎着凛冽的寒风早早上了山。因为年岁已大,刚刚走了不久就觉得气喘吁吁。他选择了一块平坦的石头稍作歇息,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大饼吃了几口,看了看天色,又起身向前走去。因为冬天早晨的寒气还没有散掉,所以沾满霜冻的山路有些滑。他折了一根树枝作为拐杖,又小心翼翼地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渴了就凿开冰,取山泉水解渴,直到晚上很晚的时候还在山上研究着一天之中的所得,描绘心中的景区蓝图。他深知,挖掘这里的历史文化内涵,把它变成美景,是一件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情,所以再苦再累,心中也是甜蜜的。在当地人心中,他奋斗的身影也成了山林中永不消失的最美风景。
——在这里,没有好的生活条件,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他却一干就是10年。在去世前,他要求家人在他死后把他安葬在这儿,他说道:“景区没有开发好,死不瞑目,要看着景区一天更比一天好。”
……
昔日不再,斯人已逝。荆三林像一个船夫,在点滴的岁月长河中不断辛勤地捡拾珍贵的“知识的珍珠”,不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放牧,或者从事旅游开发,他一直没有忘记“考古”两个字,日积月累,辛勤耕耘,他成了“知识的富豪”,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虽然是身处逆境之中,但是从不曾失去对于知识的追求。这样,知识的天使也就不会离开你,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你向她深情地凝望、专注地求索,她就会被你的精神感动,轻轻向你飞来,带给你寒冷处境中的温暖,饥饿时精神食粮的饱餐。她才会永远对你不弃不离,将你带入到一个幸福的世界。正如荆三林所相信的:“明天总比今天好!”这一切都得益于对知识孜孜不倦的的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