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0400000002

第2章 成功的父母

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苏霍姆林斯基

3岁的卡娜想帮助妈妈摆桌子准备吃午饭。她起一瓶牛奶想往杯子里倒,可妈妈却一把夺过奶瓶责备地说:"咳!孩子,别动,你还小,会把奶洒得满地,让我倒。你来铺桌布吧。"卡娜生气地看了妈妈一眼,转身离开了房间。

安妮的儿子安东妮在他6岁时经常扣错上衣的钮扣。有一天安妮对儿子说:"宝贝,我有个主意。为什么你不想想,如果你从最下面的钮扣开始扣,那会怎么样呢?"儿子安东尼照办了,用一双小手从最下面的那颗扣子扣,当上面不再有"多余"的钮扣时,他高兴得眉开眼笑。

第二天,安妮决定再用这种方法试试帮助孩子解决别的问题。安东尼总爱把自己的衣服挂在带钩的衣架上,可是因为他不把裤子舒展开,而是弄成一团就往上挂,所以往往蹦上好多次,裤子总又掉下来,儿子急得满脸通红,还不让妈妈动手帮忙,似乎偏要让裤子"听他的话"。

安妮在儿子失败几次之后轻声地建议他:"宝贝,要是你抓着裤子的背带抖一抖再往钩上挂,看看会怎样呢?"安东尼想了想拾起掉在地上的裤子,抓着背带使劲地抖了一下,往钩上一挂:裤子挂上了!孩子面带笑容高兴地喊道:"哇!成功了!妈妈,我挂上啦!"

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把足球踢到一家商店的窗口上,砸碎了玻璃。商店老板找到少年的父母,要求赔偿损失。少年的父母赔了钱之后,却把帐记到儿子头上,他对儿子说:"玻璃窗是你弄破的,你应该负起赔偿的责任。我现在先帮你垫上,你要利用假期的时间打工,把这笔钱还上。"

结果,少年干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活,才还清这笔钱,总共15美元。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当了总统以后,里根还常常提起少年时的这件小事,他说是父母教他学会做个负责任的人,使他一生受益无穷。没有父亲的教诲,他很可能长成另一种人,当不了美国总统。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会不会说:不就一块玻璃吗?爸爸妈妈帮你赔。

有这样坚强的后盾,做子女的还有什么好怕的?或者,你会严惩不贷,打骂、不让吃饭。。。。。。这种管教有时会适得其反。

孩子或许会把惩罚记在心里,或许会化作仇恨--干脆再打几块玻璃,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在你的管教下,孩子再也不犯错误了,那也要看看是迫于压力还是真的明白了道理。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可能每天都会做错事。所以这就给我们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尤重于学校教育。

如果父母喜欢高声说话,孩子的声音估计低不了;如果父母经常口出脏话,孩子的口头语肯定也不少;如果父母不注意仪表,孩子可能会拖拖拉拉;如果父母处事强硬,孩子也许会比较霸道。。。。。。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孩子从出生到上学,或者到离家求学前,与父母的接触是最亲密最频繁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主要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而又和谐的环境,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要慎而又慎。

比较喜欢刘备临终前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生在世,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身份高低,都有一份责任。对待孩子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有责任心。

负起责任,做成功的父母。负起责任,育成功的儿女。

我们期盼着什么

我们的孩子总是制造出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偶尔的,我们感到很快乐,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到困惑和泄气,有时我们在处理完这些问题后还觉得忐忑不安和对不起孩子。

我们拥有孩子是我们拥有成功与拥有财富的一种方式。通过他们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来判断自己的成功和取得的成勤。我们拿自己与别的父母进行对比,将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

你曾看过人们挑选苹果吧?他们在苹果堆里翻来找去,捡那些光滑的;拿到灯光下,检查一下它的反光能力,有时候还要攥一攥看看硬朗的程度。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总要研究我们的"竞争对手"而尽力让事情完美些。

父母们想要完美的"苹果",想要会成功的孩子。我们想让他们快乐并且受到良好的评价,我们希望他们能自我感觉良好,希望孩子们学会爱他人尊重他人,我们希望他们行事端正且能自律,我们希望他们独立--而不是到了三十岁仍依靠我们生活。

事实上,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孩子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

父母有了孩子自然会对孩子的未来有美好的期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内容是不同的。人们最常说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见的是: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出国留学,学成后留国外发展,一生有个好的职业,收入丰厚,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有幸福的一生;等而下之的是::尽量供孩子上学,家长认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实在考不上也没有办法;再次一点的是:孩子念完九年一贯制,有点文化能识字、记帐、写信。。。。。。够用就行了,早点谋生,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能有个饭碗、有个一技之长,能平平安安过日子也就可以了;更次的是:根本没考虑过这些问题,抱着活一天混一天的想法,赶着往前走,谁知道这孩子将来能啥样,能好更好,不好也就那么的了。。。。。。

这些不同的看法摆在家长们的面前,大家自然能分清高低好坏,可是不劳你多说,对后两种人,你即便劝他,他也不一定能听。

我却以为这些期望都太低,我主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当更高些,也就是说要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物看齐,把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优秀人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这样岂不更好?

要知道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人有了崇高的理想目标,就会朝那个目标努力,反之,如果紧紧抱着最低的想法,他也就无须努力了,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考上好大学,孩子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古人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那些对孩子期望极低的父母,可以说是"欲求其下,必得下下"这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吗?当今,社会上那些没有多少文化、品德低下、行为野蛮、只能为糊口奔走,甚至为不劳而获干出各种坏事的人,不就是由这样过低期望的父母教育出来的结果吗?

有人说,对孩子期望高是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并且不少的孩子正因为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反而闹出很多的问题。。。。。。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孩子教育成不成功是教育的思想方法问题,而不是"期望"问题。所以期望高些总是好事,是必要的,决不是过错。

我国的传统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好像在人面前总是低着头谦卑些好。美国人教育孩子:"长大要当总统!"孩子犯了毛病,大人就说他:"你长大,不想当总统了?"中国的家长怕没有一个人会说:"孩子,好好努力,长大了去当国家主席、总理。。。。。。"如果孩子真这么说了,大人一定会斥责他:"不许瞎说!"我们不能让孩子有个更高的理想吗?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目标的孩子能有努力奋进的动力吗?

这个问题谈到这里己无须多说,很多家长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愿父母们对孩子的启望更高些,更下功夫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好些再好些!

如果您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请务必象关心丶期望孩子"成龙"那样下功夫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见到许多家长面对诸多教育家的不同教育理论而无所适从。比如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儿童获得运动的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教育的时刻。"清代学者孙奇逢也说:"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可是有的人却列举种种理由说早期学习的"危害"。认为万万不可以"摧残儿童",温和一点儿的人则说"孩子的使命就是游戏","游戏是最好的学习","应当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童年。。。。。。"

有的人认为孩子虽有自主的意识,但是对很多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家长必须给于指导和管教,而且要有一定的严格性。《三字经》上就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有的人则说:"对孩子不能期望过高,管束太严,应当给孩子以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更自由的发展。"有的人认为,"孩子应当及早定向培养好",比如钢琴、小提琴、画家、运动员。。。。。。如果不尽早的"定向培养"则很难取得出类拔翠的效果。。。。。。

但是,有的人则认为:"早期定向培养"会产生种种弊端,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所以,教育孩子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其它对立的理论观点还有很多,那么家长应当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很好地解决这类的问题。而且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不能照搬、照办。"刻舟求剑"和"按图索骥"是不行的,只有灵活的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还因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将遇到诸多的具体问题,包括孩子向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也只有家长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最恰当、最正确的解决好问题。特别是家长的文化素质,决定着您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生活作风。。。。。。这对孩子的"身传言教",做好表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提高家长自身的修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拥有的财富

大多数父母面临着同样的有关孩子们行为的问题,我们变得唠唠叨叨万事都要重复地说上三遍。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争吵。在不断的抱怨与争吵中我们变得疲倦不堪,在对孩子的大声喝斥和恫吓中,我们自己也变得精疲力竭;那一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象以一种惩罚,我们有一种罪恶感而变得怒下遏,但好象这又是唯一能奏效的一种方式;我们责备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做才会更好,有时候我们不喜欢我们的孩子是因为他们错误的表现让我们觉得如此的脸上无光和痛苦。

培养品行端正的孩子决非易事。许多父母败下阵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是因为他们缺少对孩子们的爱,也不是因为他们总将孩子往坏的方面考虑。失败的父母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到底;他们心情浮动,他们对孩子提出警告却未能实施下去;他们言不达意,缺乏耐心;他们只知道在怒气冲冲中惩罚孩子。失败的父母往往是负向行动大于正向行动,批评的太多;有麻烦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发展没有计划,乱糟糟的一团;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一部分在他们自身,因为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并不正确。

父母处理孩子的问题通常只用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有时他们被动地处理问题,在孩子错误的行为前予以屈服,他们觉得力不从心。

你将在本书中了解到放任错误的行为是错上加错,如果你总在怒气中处理问题,那么你将在本书中也能了解到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恶果。

你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反应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发展,要知道一定量的错误行为是正常的,我认为小孩子的犯错机率要占他全部成长时间的5%(有时却高达50%)。怎样处理这5%的错误行为极为重要,正确地并能采用持之以恒的处理方式可以将孩子的犯错行为率从5%减少到2%,相反却可以使孩子的犯错行为率增加到10%或者更多。

如果说知晓怎样处理孩子的问题是重要的,那么知道怎样阻止孩子犯错就更重要。你可以通过预先设立几条家规而避免许多完全可以预见的错误发生,成功的父母相信正确地阻止而且注重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做好事前的计划。

在本书中就上述这些问题,你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而孩子们都应该有着幸福的童年,但许多孩子确实缺少着幸福。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们的妈妈没有给她们幸福的感觉。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爱与被爱。

我曾经做过多次不同类型的调研,许多学生都知道父母爱他们,也表示他们也爱父母,但只是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有一个孩子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幸福,但我不觉得我幸福,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幸福不幸福"。

许多家长对孩子都很负责,每天督促学习,关心健康,悉心照顾。但为什么许多孩子却仍然感不到幸福呢,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这其实缺少的就是幸福感的培养与带动。孩子并不懂得"幸福"与"不幸福"的深刻含义,孩子们有没有幸福的感觉,就在于家长对他们教育时所持有的心态。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客观或主观上的原因,自己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或者更多地感到了生活的不幸。但是生活本身幸福与否并不可怕,可悲地是许多家长将这种不幸的感觉与心态带给了孩子。也有的家长生活本身很幸福,但幸福的生活让她们更加望子成龙,让她们把幸福的延续与未来的期望附加给了孩子,重压之下,孩子难有幸福的笑容。

其实我们每个成人都知道:有的人物质上很贫穷,但她们生活得很开心,有的人物质上极其富有,却总缺少快乐。一样的工作,有的人觉得很快乐,有的人觉得很痛苦。记得有一句话:同是一件事,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往往强烈追求幸福的人却与幸福失之交臂而甘于平淡的人却能拥有幸福;往往在拥有时不知珍惜与幸福,失去后才觉痛失一种幸福。

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一个有着幸福感的孩子是不会走向逆途的。他们可能不会成为大科学家、工程师等盛名等身的杰出人才,但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域内力所能及地贡献着自己的才智。我们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是在为国家社会培养,他的付出更多给予了国家和社会,培养一个有幸福感有感染力的孩子是在为自己培养,他的付出更多是给予了家庭亲人和朋友同事。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是一定会健康成长的,不会不成才的。

其实,所有的家长费心尽力地教育、培养孩子,其终极目的就是让孩子有个幸福的人生。这个幸福与钱多钱少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与社会地位高低有关系,但也不是必然关系。孩子从小懂得了幸福就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就会敏锐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并在渐渐地成长学会给予爱的回报,从而获得幸福。

但为什么那么多家长会舍本逐末,为什么在孩子最容易体会幸福的时刻,却没有做到让孩子幸福呢?

其实,一个是不是完整的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很重要,但不具有惟一性,不完整的家庭一样能够培养出幸福的孩子。但孩子身边的家长却具有惟一性,家长是否具有幸福的感觉,是否能传递幸福的感觉具有惟一性。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财富很多,但许多财富一时没有后来可以争取得来,但只有幸福感是不可逆的,小时候没有种下幸福的种子,长大后会希望能结出什么样的果?

成人确实需要学会隐藏,在孩子面前带上幸福的假面具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因为家长的快乐是孩子幸福的天堂。如果家长缺少幸福感,那就要把不幸藏起来,学着培养自己及孩子的幸福感;如果家长具有幸福感,那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带动孩子具有幸福感。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幅宣传画,一群群带着红领巾的少年从远方跑来,满脸幸福的欢笑,朝气蓬勃,背景有蓝天、鸽子,好像还有天安门还是华表什么的。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是那每一张幸福的笑脸。

幸福感是孩子一生的筝线,那线就在家长手中,有了幸福感的孩子,一定会翱翔于幸福的蓝天!

你做父母成功吗?

约束并不是单纯的惩罚,成功的父母懂得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成功的父母塑造具有责任感的形象,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行为的积极点上;注重与孩子的合作,而不是去操控孩子;成功的父母教孩子们自己思考,教他们学会如何自控;成功的父母还会教孩子建立自己的自尊,他们懂得健康的自尊是孩子发展自信与坚定的主要因素;成功的父母懂得从孩子那儿不断地学习。

他们不断地改善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并总能坚持不懈;他们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并且贯彻到底;成功的父母常常心平气和,他们正确的使用惩罚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将事情搞得更糟;成功的父母能将一定的活动与培养孩子的品行联系起来。

成功的父母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他们有一个"游戏计划",他们对处理各种各样的孩子耍赖、违抗、打架、争吵和权力争斗有着非常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的父母有计划地去教孩子意识到完成任务,赚取奖金及做家务后的意义。

成功的父母不会让错误的行为成为孩子们自娱自乐的障碍;成功的父母很严格但也很积极,他们能认真、严肃地对待正确行为,但必要时,也表现出孩子般天真的幽默;成功的父母知道怎样欣赏自己的孩子,即使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父母都很开明,而且首先能够积极地改变自己。

那么,请问,做好父母,你有合格证吗?

世界上许多职业都需要经过考核,就业者必须持证才能上岗,比如司机、医生、律师等。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当父母也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呢?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其一生发展的关键。具备了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父母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子育人这一神圣的任务。

深爱着孩子的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留遗憾。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争取"持证上岗"开始,为当好父母做些"功课"吧。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0岁孩子,0岁父母。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往往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天天鞭策孩子努力上进,然而自己的成长,却在不知不觉间完全停滞了。其实,"严于律己,宽以待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做好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

孩子的身上总会留下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孩子"拷贝"下来。父母首先做好自己,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父母不妨静心思索一下:我有没有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我希望孩子做到的事,自己有没有首先做到?我是否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孩子--也许你离自己期望的成功人生还有一段距离,但一定不要气馁,更不要把你的失意、你的抱怨一览无遗地呈现给孩子;也许你已经非常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就,这也并不能成为你裹足不前的理由。如果你希望孩子比自己走得更远,那么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孩子,让孩子看到你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言行吧。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黑柳彻子刚上小学时,因为好奇心太强,常常违反课堂纪律,被学校开除了。妈妈没有责怪她,也没有告诉她被学校开除的事,而是把她送到了著名儿童教育家小林宗作创办的"巴学园"。那天,小林校长把椅子拖到小豆豆(黑柳彻子的小名)面前,和她面对面坐下来说:"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全都讲出来吧。"就这样,他耐心地听小豆豆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后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她,都会亲切地说一句:"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一个"问题孩子"就在这样充满尊重、鼓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了。

小豆豆的母亲和小林校长对孩子的理解、包容、尊重、鼓励和无条件的爱,不能不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孩子如同幼苗,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

有条件的爱是爱的"赝品"--在人间,爱的可贵就在于它的无条件性。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却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

而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自尊心的最重要的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

你能营造出和谐的家庭关系吗?

家庭情感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发展。在营造家庭情感氛围的过程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父母应处理好的两个重要关系。

和谐幸福的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表现得宽容、乐观,不仅能使孩子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如何做人处事提供了榜样,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会把父母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内化于心,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加以模仿。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也会影响到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幸福。

"单亲"未必不完美--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定单亲家庭就没有能力给孩子以完美的教育,即使你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你依然可以以良好的心态来尽力弥补单亲带来的缺憾,争取把家庭破碎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

不要因为沉溺于自己的痛苦而忽视孩子,也不要因为歉疚心理而迁就、溺爱孩子;

让孩子与父母双方都有接触、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感受父母双方对他的爱;

扩大孩子的交往面,让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与单亲家长不同性别的成年人;

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消除孩子的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彼此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关系。当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孩子会无意识地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陪伴你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通过朝夕相处的陪伴、日复一日的交流,孩子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建立起安全感,这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基础。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做父母的最好不要把孩子交给别人去抚养教育,比如交给祖父母、送全托幼儿园、上寄宿学校等。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没有什么比塑造一个人更重要的事业。每天和孩子一起吃顿饭、认真听孩子说会儿话、完全投入地和孩子玩一会儿吧,这比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加重要。

"量"不足时更要重"质"--也许你确实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相处,但是你依然有机会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在早出晚归没机会与孩子交谈时用小纸条给孩子留言,出差在外时给孩子写信、打电话,把陪孩子一起做某件他感兴趣的事作为一个重要事项安排进自己的时间表,在孩子有问题时给他以关怀和指导。。。。。。总之,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关心,感觉到你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这样,你一样可以成为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值得信赖的人。

不仅仅是做朋友。

对大多数受过现代思想洗礼的年轻父母来说,那种不尊重孩子人格、把孩子当作自己附属品的落伍观念早已被抛弃,"做孩子的好朋友"成了这些父母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如果"朋友"的定义仅仅指与孩子一起玩、一起闹,却忽略了身为父母所肩负的更重要的职责的话,也难以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让我们尝试多换几个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角色吧,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并终将独立生存于社会的人。但是在这段亲子共同前行的路程上,孩子的小手需要我们的大手去牵引,去扶持。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可以扮演好生活教练、学习榜样、知心朋友、人生导师和坚强后盾等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色。

让沟通的渠道更顺畅些。

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和孩子玩这样的亲子游戏:让孩子站在椅子上,父母坐在地面上,使你们之间的高度差别很大。然后随意交谈几分钟,时间到了就交换角色。完成后,谈谈彼此的感想。一位父亲在经历这种体验后说:"和一个像塔一样高的人讲话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当你被人家由上往下看时,感觉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位置上,而且真的很难说服高高在上的人。"

想想看,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常常体验的感觉!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往往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随时准备挑孩子的毛病,随时准备给孩子以指导。如果父母能够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放低自己的姿态,多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以宽容、接纳之心多听听孩子的心声,那么亲子间沟通的渠道一定能更顺畅。

你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吗?

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是父母的心愿,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助孩子一臂之力,使孩子走上人生的快车道呢?

给孩子装上几个核心"精神软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要想使孩子拥有一份精彩的人生,需要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的多种品质和能力。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这是孩子成长的几个核心"精神软件",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父母一定要把它们及早输入孩子的生命程序之中。

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今有太多的家长在爱的名义下为孩子包办一切,甚至孩子对自己人生的责任都由家长来承担了。责任心建立不起来,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才动一下。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一个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他们真正作为家庭的一分子,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当孩子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服务和安排,而开始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并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时,他的责任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培养好习惯是给孩子一笔不断生息的"资本"。

俄罗斯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便会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将来,这些习惯就会变成一笔不断生息的"资本",让孩子永远享有它的好处,幸福一生。

好习惯为什么难培养?--虽然大家都知道养成好习惯对人生、对事业的好处,可是令父母们感到头疼的是,好习惯总是那么难以培养,而坏习惯却怎么也挥之不去。想想看,是不是在下面这些环节出了问题呢?

3到12岁最关键。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行为都会在这一阶段固化为习惯,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

至少重复21次。

有研究认为,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你的身后站着孩子有好习惯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大人们应该牢记一句话:"你的身后站着孩子。"你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落入他的眼底。

用发掘金矿的眼光来发现孩子的优势潜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人的智能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8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视觉空间、身体运动、自省、人际交流、自然观察等智能。人与人之间也许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别,只有不同智力优势、组合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如果目前的学校教育还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父母却可以用自己的慧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能乐观地看待孩子,相信在孩子身上一定潜藏着智慧的种子,用发掘金矿的眼光来观察孩子,就一定能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并可以有意识地为他创设一些条件,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优势潜能,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副科"不副--我们往往片面地只重视孩子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潜能与可能性,比如我们更在乎孩子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的成绩,而对那些被认为是"副科"的体育、音乐、美术学习则不太重视,殊不知,孩子的潜能也许恰恰就在那些"副科"学习中表现出来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就不可能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但是,只要你用心与智慧去导航,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向,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

让我们用自己温暖的大手牵着孩子的小手,一起往前走;当你手中的小手变得与你一般有力时,记得放开他的手,因为,你已经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你会是成功的父母吗?

你会是成功的父母吗?做个小测试,测一下是否拥有成功父母的特征。

1、能认真并且很有耐心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问题。

2、慎重地从孩子所提出的疑问中找寻问题所在。

3、提供场所给孩子展示他的创造成果。

4、假如孩子有些未完成的创作,例如油画、水彩、雕塑等,要能容忍他那杂乱的工作空间。

5、提供子女一个房间或室内的一部分供他单独使用。

6、让孩子知道,是因"他自己"而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喜欢他。

7、要孩子对其行为负责。

8、协助孩子去拟定自己的学习或活动计划。

9、带孩子去风景名胜地区旅行。

10、教孩子如何去改进他所做的工作。

11、鼓励孩子与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的儿童和谐相处。

12、订立孩子合理的行为规范,并监督他是否确实遵守。

13、从不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

14、从不以辱骂的方式去惩罚孩子。

15、提供孩子所喜爱的图书资料。

16、鼓励孩子客观的思考。

17、按时地读书给孩子听。

18、很早就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19、鼓励孩子去编故事及幻想。

20、仔细地考虑每个孩子的个别需要。

21、每天有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

22、允许孩子对于家庭事务有发言的机会。

23、从不因孩子犯错而加以嘲笑。

24、鼓励孩子讲故事和朗诵诗歌。

25、鼓励孩子与成年人和谐相处。

26、设计实验来帮助孩子探索事物的原理。

27、让孩子利用各种旧物品去做游戏。

28、鼓励孩子探索问题并谋求解决方式。

29、从孩子的活动中找出特殊优良表现来赞扬。

30、避免空洞的称赞。

31、很真诚地表现出对孩子的情绪,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32、每一样主体都愿与孩子讨论。

33、在孩子的权利范围内,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

34、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要盲从附和。

35、帮助孩子找出值得看的电视节目。

36、鼓励孩子认真衡量自己的能力,不卑不亢。

37、从不在孩子失败时告诉他说:我一样也做不好!让孩子面对失败而非逃避。

38、鼓励孩子尽可能表现得像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39、对孩子要有信心。

40、宁愿孩子因他自己的错误因素而失败,也不能替他做大部分工作而成功,让他自食其力,也享受自己勤劳的成果。

让这本书来帮助你

这本书将使你的生活变得轻松、简易、教你怎样在你说完一遍时,你的孩子就能听从;教你怎样对称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指导你怎样心平气和地让你的孩子做事;同时又该如何使用教育式的惩罚。它也会解释你该采取哪种方式惩罚孩子,不会让他感觉受到伤害;它教你怎样没有争吵,没有暴力就可以更正孩子的错误。它甚至可以告诉你当你的孩子犯了诸如在冰箱里撒了尿这样荒诞的错误时,你又该怎么做。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品行端正的孩子,感谢您高超的教育技巧,这本书一样会帮你,它会让你对目前较为成功的教育方式有更深的认识,告知你如何维护与保持孩子的这种端正品行,而为将来孩子身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做些准备。

让父母们受益的最好的来源之一是另外一些父母。因为他们交流的思想都是自己切身实际的感受;那些在长期培养孩子中积累的经验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父母们彼此交流教育子女的技巧与奇思妙想,着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他们在交流中找到了如何去应对孩子的耍赖。如何让孩子独立地做自己的家庭作业,如何制止一对双胞胎打架。

这正是一本积许多父母智慧、思想于一体的书。他们有的也曾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迷惑过;有的在叫喊中精疲力竭,感到几乎要被他们的孩子禁锢了一切;有的父母在烦恼中渡过一生,有的心灵空虚,有的曾经放弃,有的最终找到了良方。这本书里的所有例子都取材于做父母的人遇到的真实的问题。所有的建议又都是简单可行的,每一件事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的。

关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方式问题社会上已有了许多理论,大多数作者只接受一种理论,他们竭力让你相信他们的理论对每位父母教育孩子都会起作用,但经过尝试,我认为其效率并不大。既然每对父母的孩子都是唯一的,为什么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呢,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加以运用?这本书里提供了上千种方式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奏效,你可以自由地选择对你有用的那些方法。

先认识自己

我们为人父母的行为大部分学自于我们的父母,在对孩子们说话时,你是不是意识到这些话在你小的时候也常常听到呢?"当心,不然我拧断你的腿!""吃饭时安静点!"。我们继承了我们父母的口吻,按照父母曾经约束我们的方式去约束我们的孩子。虽说我们从父母那儿学到的方式大多数是有益的,但有些则不是,在这些方式中我们应该学会挑挑捡捡。

采用那些我们喜欢的方式,放弃那些我们讨厌的方式。

我们也通过观察那些采用好方式的父母,通过与朋友们的交谈,通过他们为人父母的经验拮取教育孩子的真经,我们彼此授艺。

我们也通过尝试和犯错误来学习为人父母之术。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对孩子采取的方式基于我们最好的猜测,有些的确很应验,有些却让我们一败涂地。所有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场测试,从医院回到家的那一刻起,尝试与失败就交织在一起,我们那时深感无助。孩子哭了,怎么回事呢?是饿了?孤单了?尿湿了?太热了?还是太冷了?同样我们也凭借累积起来的经验去约束孩子。比如一次你让孩子早点上床睡觉的办法灵验了,你还会再次采用它。

你所有为人父母及约束孩子的思想目的很好,通过你的父母和朋友,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失败去获得经验是正常的,再加上你自己的判断与常识,你就会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这本书就是建立在些基础上与您来聊聊如何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孩子。

我们父母要重新认识自己,作为父母您真的走进孩子心中了吗?

没有任何成功可以弥补教育孩子和婚姻的失败。

在中国现在很多的家长盲目对孩子,主要体现在五点:

1、"比"。

总是习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总是说某某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考试成绩如何好、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是、对孩子常常口头禅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啊、看到的全是别人的孩子优点、自己的孩子的不足点,保持这样的心态对孩子,孩子成长在压抑中度过,痛苦中度过!

长久下去,孩子在父母的比较和挑剔中,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尊心!孩子有时也会思考,我笨是谁生了我?我笨是谁教我的啊?甚至有些孩子会说,别人的孩子那么聪明,你为什么不成为别人孩子的爸妈啊?别人的父母也是四十六岁,为什么人家住在高档小区房,开小车?你为什么还住平民房,骑自行车啊?

父母是孩子心中永远的榜样,好坏一样,你用人与人之间比的方式挑剔他,同样他也是用人与人之间比的方式还原你!你用心灵的爱对孩子,孩子会用全身心的爱给予你!

家长喜欢说恨铁不成钢,可钢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家庭教育如果是坏的,教育就失败了一半,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三个过度: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期望。

2、"逼"。

孩子成绩一不好,现在很多父母就不得了,就开始逼学习加夜班,请家教,报各种培训班!每天眼睛死盯着孩子做作业,让孩子思想上和心灵上没有一丁点自由,父母自己从来不学习,却强烈要求孩子天天学习,一时也不能放松!天天只关注孩子考高分,在学校排名!天天逼孩子学习,从不过问孩子内心真正渴望什么?从不了解孩子最近在想些什么?从不过问孩子交了什么样朋友?从不过问孩子枕头底下偷偷在看些什么书?

逼迫孩子学习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动力,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勇气,以及痛恨父母的决心!

3、"说"。

天天在孩子面前说,我如此劳累就是想让你考上一个好大学啊!我和你的父亲如此省吃省用不就是为了你能将来有出息啊!将来能出人头地啊!你还不争气!时时唠叨个不停,把自己一生不能实现的愿望全寄托上孩子的身上了。让孩子彻底失去自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得为着实现你的一辈子也实现不了愿望在苦苦奋斗!

4、"打"。

孩子成绩一旦不好,月考落名次,孩子一旦回顶父母的话,就一个字,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怕,无条件的服从。现在你能打孩子,那是因为孩子在上小学你能打得过他,到了初中高中,你还保持这样的态度的话,总有一天孩子会爆发了,到时你打不过他时!

你后悔就会晚了,从你知道孩子心中的父母是什么吗?跟踪有关调查,调查过一千个家长,小学的孩子对父母就是烦,初中高中还是烦,上了大学就上升了恨!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到至今,一桩桩儿子杀父母的真实案子还少吗?2008年12月4号让整个中国人都震惊一件泯灭人性的大案,陕西省甘泉县一个二十六岁的儿子杀死了自己亲身母亲,且还痛恨的把母亲的人头用刀砍下来用开水足中煮了两个小时!2007年5月17号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内心都感到无比的害怕的事,一名日本15岁少年男子杀害自己的母亲后将其头割下,并拎着满街走,平静的走向警所自首!2003年12月30号,山西省晋城市城区西关街的一场悲剧:因要钱不给,19岁的女儿亲手杀死用木棒、砖块击打亲生母亲,之后用菜刀母亲颈部连砍4刀,致母亲郭爱兰脊椎断裂、呼吸及心功能严重障碍,立即死亡!

这样的悲剧发生的事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做为天下的父母们,这些悲伤事件发生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吧!孩子心中为什么装着如此多的恨?孩子为什么要亲手惨害自己的生母啊?你们真的做到了父母的责任吗?你们真的关爱过孩子吗?爱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感受,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高高在上,让孩子对你无比恐慌和服从,失去了自由和道德的培养!

5、"替"。

替孩子包办了所有成长的责任,就是劳动,家务一件也不会让他们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样样包办,孩子小时候想帮助妈妈做点事件时,妈妈会说:只要你学习好就行,什么事你也不要做!让孩子失去了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生存起码条件,这样的爱,是没有尊重的,没有尊重的爱是最大的伤害,是害了孩子一辈子。

现在孩子考上硕士,上了全国知名大学本科,一旦走入社会自杀不断,就是因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内心承受生活的困难接受不了,就了却生命,因为自己只会是一个书呆子,会考试,平时成绩好,在学校都是过着没有任何风雨磨砺的生活,突然要自己去承担那种自己根本不能独立的生活,就思想不会成熟!而会想到死可以解脱人生,父母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保护,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没有结婚时就做结婚的事,结婚时就做离婚的事,离婚后就做了却生命、自杀,实现上"天堂"的梦想,把深深的孤独和沉沉的悲伤留给了含辛茹苦的父母,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没有掌控好,产生的直接影响结果。

塑造一个人比改造一个人容易!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耳濡目染,那么家庭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有声"!让你的孩子听美乐、读好书、学赏识、存好心、构和谐,

一辈子受益于家庭教育当中!

父母必做:

第一、每天花半小时坐下来,静静和自己的女儿沟通了解孩子最近想法和愿望,目标和困难,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仅仅是父母,还可以是朋友那样亲密,说说心里话和悄悄话,父母工作繁忙出差在外也要抽出半小时电话沟通。

第二、父母要做找出孩子的二十个优点。不过,现在的很多父母要说孩子的缺点一下子可以罗列一大堆,优点一个也想不起来,把心打开,用爱真正来一次和孩子心灵的直接碰撞吧,千万记得不要用恨。

第三、父母每天在家,自己在孩子和老公面前大声宣言,"我要学习啦",说了就立刻去做,这样的话,孩子也就会模仿你的行为,孩子也会学到这种学习的兴趣和精神,父母以身作则榜样作用立足于温馨的家庭。

教育孩子只有先成人,后成才;只有先做人,后做事。

不是孩子不够优秀,是父母太落后,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爱不是总能起作用的

太多的父母都有这样错误的想法:如果他们尽可能地去爱他们的孩子,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得到改进。爱、温暖和关怀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的确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基础,但你还需要了解其中更多的涵义。

设想一下你需要做次手术,当你被放置在手术台上,医生在你的耳边低声地对你说:"我想让你知道,我根本不是外科医生,别担心,别紧张!我爸妈都是医生,我有许多朋友也是医生,我已经问过了许多关于外科的问题。放松些,关于外科手术我知道许多的常识,我也很关爱我的病人。"象这样的人你能让他的手术刀落下来吗?

父母需要培训就象职业人士们需要培训一样,孩子们需要训练有素的父母就象他们需要懂爱的父母一样。训练能将你所掌握的各种好的教育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训练能提供给您教育孩子的构架与方向,给您以信心,你会知道你做的是否正确。良好的自我训练还可以培养你的自信,而更多的自信也意味着你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少点对孩子的怒气冲冲,少点在他人面前的羞辱感,少点惩罚孩子后的不安。

此外,更多的自信意味着孩子会更加尊敬你,而没有了自信,许多父母都怕去指正或惩罚他们的孩子,这也恰恰是他们放纵孩子的根源,一些父母担心孩子们会因此不喜欢他们,一些父母担心会在感情上伤害孩子,所以他们听之任之,任孩子们的错误一味地发展下去。

这不再是我们成长的年代!

为什么20年或30年前用来约束孩子的那些方法如今不起作用了呢?为什么旧的方式方法不再灵验了呢?为什么对为人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人父母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了呢?为人父母变得越来越困难是因为孩子们也越来越难。因为他们有压力,这种压力是让他们以孩子仅有的经验和情感去做成年人的决定。他们所受的压力还来自于竞争的伙伴,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媒体,来自于父母的不断渗透,来自于孩子们还得为父母们来解释问题。

我们的文化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如何教育下一代以及我们如何为人父母的角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的经济状况造成了我们家庭财务的紧张,父母们压力重重地回到了家里,他们的耐力变得极其的短暂,不断上升的离婚率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当今的学校里,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曾经历过父母的离异,单亲父母更是压力重重。

二十年前,在同一个或相邻的城里的人都有同样的价值观及信仰,不论你去哪儿,规则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父母都有同样的期望。可是这样的事儿并没有持续多久,每个家庭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我们的孩子经历了不同的对与错,这一切在困惑着我们的孩子。

社会当今的这些变化是怎样影响着你为人父母去约束孩子的呢?为什么今天旧的方式不再灵验?旧的方式简单,所以它可以解决那时候的简单的问题,而今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解决它们需要更精确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与我们时代的对手合作。

如果你想做成功的父母,你必须懂得怎样制约当今的孩子,父母们需要良好的培训和自我的学习提高,并不是因为父母们无能,而是因为做父母不再简单了。

三个成功的前提

每位父母需要创造三个前提才能在培养孩子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首先是要有思想开放的勇气。有勇气接受新的思想。如果你所做的对孩子起了作用,那就坚持下去;如果根本不灵验,那就拿出勇气来尝试些新的东西,新的方法。

其次是你必须具有耐心的前提--大量的耐心。如果你的孩子12岁了,那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方式已经发展了12年,你应该给你的孩子时间去改变。大多数父母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从一小时的工作,一小时的冲洗出照片,一小时配出眼镜,到半个小时就能准备好一顿微波炉做出的晚餐,从汽车、电话、高速公路到同际互联网,所有的这些超速发展让我们期望迅速的成功。是技术教会了我们不耐烦。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尝试了一种新方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有了改变。事实上,几天的时间并不足以检测一种新的方式,一些方式需要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改进,所以你必须耐心些。

最后你必须练习,每位父母都必须练习。即使是我们自己。比如说你的孩子根本不会在意你是学校中的心理医师或是一位一呼百应的老板。在家时,你是个父亲,你要受到孩子时时刻刻的检测,你也必须耐心,如果你愿意试试新方法却没有足够的耐心,那就先把这本书送给别人买一支魔棒吧。

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家庭生活礼仪、家庭伦理(人际关系)、家庭道德、夫妻婚姻关系、子女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环境管理、经济管理、饮食健康管理、娱乐休闲管理等)和父母教育。而这诸多内容中,目前最为迫切和亟待解决的是父母教育,因为父母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父母素质。

所谓父母教育,就是指对父母进行教育,即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前,父母自身先学习,先受教育。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这将为提高下一代素质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并将直接促进社会安定与发展,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的目的。

2、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可以为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创建一个合适的社会氛围。

3、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可以减少甚至根治问题儿童和不良少年的发生率。因为,问题儿童和不良少年产生的根源在于成人。研究表明,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成人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是产生问题儿童和不良少年的主要原因。问题儿童的问题不在儿童本身。

4、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可以改善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与技巧。从而改变父母的具体教育手段落后于儿童成长的现状,使父母能够 有能力提前预防和察觉儿童成长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意两个具体问题:其一,要避免家庭教育成为一种针对年轻父母的单纯的知识传递和灌输的倾向。知识的传递是必需的,但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帮助父母建立教育好儿童的信心,引导父母了解教育儿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根源,学会分析问题,使父母能真正发现作为父母的"真我",并有勇气承认"真我";在父母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偏差中,能真正努力实现对儿童的有建设性的教育。因为,每一个家庭,每 一个儿童及其父母在实施家庭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如果不能解决父母自身处理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就很难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其二,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父母教育。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呢?

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慰抚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心不要在无意中谩骂了孩子,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发展,需要的是鼓励,鼓励中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替孩子作太多的决定,父母是孩子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替代者,让孩子学会快乐生活。

施皮茨博士还告诫父母们要记住这样的基本道理:我们生儿育女不是为了自己,也并非为了填补感情空虚或要儿女为我们实现未酬的梦想生活;父母的职责是帮助他们明白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而要做到这些,父母的素质起决定作用。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应是父母教育;并且需要真正提高父母素质。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改变孩子的行为从哪开始?

改变孩子的行为从哪开始?

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应该为父母所了解。

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

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发生在2007年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形成于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的心理创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豪华的居室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父母就不应该仅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的弱小和被动都决定他的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者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的选择,其实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

譬如,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上网影响了学习,被妈妈训斥后居然选择了自杀。这位母亲后悔不迭,但她不知道,孩子的这种选择,并不是因为此次的管教,而在于她以往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由于母亲的一贯宠爱,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

父母在孩子3-5岁时就应该找机会给孩子一次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三、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自己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一身坏毛病,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专家,居然拍出10万元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

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不可推?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抚养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所以,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就读的学校将决定孩子的一生。这是一种严重的认识偏差。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成功者,或被人们敬佩与记住的人,一定具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责任感、同情心、博爱、自尊,等等。

所以,父母不要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弱而训斥甚至羞辱孩子,而应该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特长,帮助其找出优于其他人的能力,使其建立自信和自尊,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性格培养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因为任何人的成就都离不开社会活动,所以要教会孩子责任、博爱、合作、付出。

五、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家长要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却不快乐,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这是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过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孩子怎么会懂得自尊?又怎么会懂得尊重别人?

我们给予孩子生命、满足孩子成长中所需的物质要求。。。。。。但必须明白,"被给予者"也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也需要被尊重,需要理解和平等沟通。

六、改变孩子须先改变大人。

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应首先反思自己,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许多家长都会急切地让孩子去见心理医生或专家,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孩子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有关,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应该先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过程,父母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这都是作为父母的成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孩在接触网络后略有些"成瘾",先后用作业本写了数本网络日记。家长发现后,不仅责骂了孩子,而且一古脑儿地烧掉了网络日记。孩子当时似乎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也表示不再去网吧,但在第二天却自杀了。。。。。。这个案例说明,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必须有耐心、爱心,去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帮助他们化解苦恼。

在你读本书的时候,你或许想:"听起来好极了,那或许对我和我的孩子起点作用。"请记住读一门技巧与参与实践一门技能并不一样,亲身实践一种新的方法意味着改变你的行为,要知道旧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它让人感觉舒服,而新的东西却不尽然。

随着你读书的深入,你能了解到做为成功父母应有的行为;你会读到你所需的战略与技巧;你将学会父母行为的相对措施,而且一定要练习。你也会发现目前的许多思想是正确的并不需要改变。在读此书时,请列出一个你需要不断改进的单子。练习那些你需要改进的行为,保持那些良好的行为。

因为培养一种新的习惯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个星期回顾2-3次你所培养的内容,这会使你更快地巩固新的习惯。

我需要做些改进的行为--

我需要稍做改进的行为--

正确且需要保持的行为--

小结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有待琢磨的玉,那么父母将在上面留下第一笔雕痕。--克鲁普斯卡娅

孩子们会学好,也会学坏。他们的行为不是莫名其妙地发生的,不是遗传的。一个行为良好的孩子不是幸运的结果,而是受到鼓励的原因--如果孩子学习言谈举止,那么孩子也能学着改变言谈举止。父母的言谈举止也是可学的。好父母的技巧不是突然地层现出来的,你要有信心能学着做一个较为成功的父母!

这是一本关于父母行为的书。它可以教你检验自己的行为,决定什么时候孩子的问题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基于你;它会帮助你当孩子说他恨你时你应怎样地支撑起自己;它告诉你该怎样在你的衣服扣子被孩子耍整赖拽掉的时候保持平静;它能使你帮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它会解释怎样教你的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问题积极地思考并轻轻松松面对竞争对手的压力;教你怎样快乐地为人父母。

如果你想培养行为端正,判断能力优秀的孩子,你需要懂得你的行为是如何与孩子的行为息息相关的,这是我写这本书的意愿,我希望让您理解到: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言传身教是教育之本。

同类推荐
  •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本书作者谈的教育经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正面教育为主;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引导启发为主。“放”是指家长要及早敢于放手,使孩子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接受历炼,使孩子尽早自立成才。
  •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只有让男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男孩将来才能够成为一个性格坚强、勇敢果断、自信自强、不怕困难、豁达乐观、宽容大度的男子汉。没有什么比把男孩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们一步步引上成长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更能让人有成就感了。男孩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如果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男孩,那么本书将是父母最好的选择!
  • 怀孕育儿一定要知道的500个细节

    怀孕育儿一定要知道的500个细节

    怀孕的过程事关母婴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避免因为粗心而给自己和宝宝带来可能的伤害。孕妇只有从小处着眼,掌握科学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从细节入手,正确护理,才有助于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本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优生优产和幼儿智力训练的步骤、方法以及妇幼医学保健等科学知识。
热门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我成为崇祯以后

    本文的男主因意外触电穿越到了明朝成为了崇祯皇帝,而后因为具有了现代人的历史观和思维,开始为着一个目标为努力——扭转明朝灭亡的历史而努力。为此,不但加强了中央集权管理,清理内政,更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科学和军事知识,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抵御皇太极等外族入侵。更为重要的是,对待明朝历史上的众多文武官员,崇祯因为有了后世历史的提示,对各人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和升迁。但无法遏制的天灾人祸还是接连不断,国库始终入不敷出,崇祯呕心沥血依然感到力不从心。在听取了徐光启等人的建议后,他决定首先着力支持工商业,发展国家经济,其次,利用山西等地的煤矿资源,开办官方挖掘,创造经济效益,以次赈济灾区,充实国库及军事力量。但在一起启动之后,微服私访的途中,突然有刺客跟踪偷袭,到底是农民起义军派来的刺客,还是朝廷内部出现了谋朝篡位之人。最终还是免不了进入历史的洪流,明朝还是灭亡了。
  • 唯禹之路

    唯禹之路

    赵唯禹本是一个初2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挨欺负。从此下定决心要当王者!
  •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群雄并起,割据九州;乱世之中,问谁称雄?一部多人穿越,呕心沥血之作;誓破多主余扑,尊重历史,多方阅览资料。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一部穿越历史。我希望它可以是一部“历史”。拒绝主人公开挂成长!自己的武将,自己的智士,来谋得这三国天下。
  • 二师兄的杏福人生

    二师兄的杏福人生

    这年头流行穿越,这不,二师兄也赶了回时髦,西游根本就是瞎写的嘛,谁说哥调戏嫦娥了?!谁说的?!谁说的?!我保证不打死他!!二师兄很愤怒,嫦娥也很愤怒,玉帝更加愤怒,王母,好吧,王母必须也愤怒!这是一个关于二师兄奋发图强的励志故事,核心内容只有一个“爽”。。。
  • 都市海洋之王

    都市海洋之王

    简介你说东海属于你们?你说你们有最先进的潜艇?你说你们国家海军最强?你说你们是海上霸主?从现在开始全世界的海域都已经属于我了,我就是海洋之王。温馨提示,在海上不要乱丢垃圾哟,不然我可不会保证你们的潜艇或者船只还可以安全返航哦。
  • 丹甲无敌

    丹甲无敌

    天才无数,不怕,有逆天少年踩踏!阴谋诡计,不怕,有热血少年粉碎!星河艰险,不怕,有战甲少年打穿!一粒至阳丹,一部《战甲诀》,造就一个废物少年方元合的逆天崛起,从此踏上热血征途!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什么是天才?无论学习任何战技都能完全领悟,只要修炼新的功法就能扫除进阶的壁障。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少年聂风偶得一神物‘灰色桃核’,从此之后修炼一日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世间还有他达不到的境界吗?
  • 古迹狂潮

    古迹狂潮

    博大精深的三星堆文明究竟何去何从?晦涩难懂的阿卡史诗隐藏着哪些密码?越南北部为什么会出现与古蜀文明一脉相承的各类遗址?三星堆博物馆发生血案,宝藏遭到洗劫,值班的工作人员无一幸免。同时,致力于古迹研究的长江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白风离奇死亡。安全局9组(昵称麟组)接手此案。编号X404的特工韩逍(男主角)根据名为“月光计划”的任务,前往白风的最后一个学生,身份可疑的高语琳(女主角)身边卧底……轻松易读的行文方式,宏伟澎湃的故事构架,悬念不断的离奇情节以及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穿越蜀中、云南、西藏、越南,牵出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之谜!
  • 秦时明月之霸皇

    秦时明月之霸皇

    既然带着霸皇系统来到《秦时明月》的项少羽了,那么成皇称霸肯定是不可少的。墨家?巨子?为我大楚帝国添砖加瓦吧!流沙?卫庄?淹没在我大楚帝国的铁骑下吧!阴阳家?东皇?你们这些神棍统统成为我大楚帝国的基石吧!大秦帝国?嬴政?霸皇系统说了,和大楚帝国作对的都是叛逆份子,所以都得死。至于大楚皇后的人选嘛...端木姑娘你的手放在那呢...雪女,你的脚别乱动啊...还有少司命和月神大人,能不能别总往我这里挤,我快呼吸不了了...小虞,放心,我的心里只有你,至于我怀着的大司命你可以无视掉的!!!
  • 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

    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

    《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编著者郭家宝。《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收录了几百个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无论是动物的、植物的、天文的、地理的、科技的,还是人体的,都能满足天下父母应对孩子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