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碴子出灵州,烟尽风前火自悠。
晓起室中殊不冷,烘烘暖气胜披裘。
这首诗选自清《乾隆中卫县志》,作者黄恩锡赋诗历数宁夏富饶丰足的自然资源及土特产品。诗中说的灵州砟煤即是宁夏特产,俗称“香砟子炭”,产于以今灵武市宁东镇(原磁窑堡镇)为中心的宁东煤田。这种煤储量丰富,煤层浅,在没有机械工具的情况下,最适宜于人工采掘。它与西宁煤相似,呈小块团体,外观黑色无光泽,质地疏松,易碎易燃,火柴可直接点燃,火舌舒展自如,缓缓升温,煨炉火能耐久,保暖时间长。过去民间多用火盆、铁炉取暖,把燃烧的炭火埋在灰烬里,隔日拨开,仍见火种通红,其形状如砟片,所以冠名“砟子炭”。
灵武砟子炭开采史已逾数百年。明洪武年间,庆王朱栴就藩韦州,就开采砟子炭专供王府使用。此后,灵武砟子炭名传四方,开采日盛,时至今日,往昔的采煤古窑址仍依稀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兴建现代化煤矿——磁窑堡煤矿,煤产量猛增,成为宁夏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科技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砟煤被大量开采和利用。其煤种属于长焰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化学活性的不黏结煤,硫灰含量仅为0.6%和13%,低于国家环保标准,被认定为清洁环保燃料。如今的“香砟子煤”产地宁东矿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全国20个煤电综合发展能源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