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其他提到“八景”的志书有:《乾隆盐茶厅志》中的海城“八景”为“华山叠嶂”“东岗夕照”“古寺疏钟”“清池朗月”“天都积雪”“灵光散花”“五泉竞冽”“双涧分甘”,除了“古寺疏钟”“清池朗月”为海城附近人工创景外,其他均为华山自然景观。这“八景”配有海城同知朱亨衍的组诗。可见南华山、西华山确属一处游览胜地,诗作者对这里情有独钟。另外,《乾隆宁夏府志》中载录有灵州“八景”,分别为“宁河胜览”“晏湖胜览”“龙泉喷玉”“高桥柳色”“滴水秋梧”“青峡晓映”“黄水夕照”;《光绪平远县志》中平远“八景”分别为“蠡山叠翠”“鸳湖澄碧”“天台晚霞”“砖城朝旭”“官亭夜月”“天桥霁雪”“青沙卷浪”“黑水回波”;《民国盐池县志》中的盐池“八景”为“城头古寺”“草地牧羊”“黄沙龙跃”“天池饮马”“官树乌栖”“铁柱涌泉”“盐池凝雪”“霁城波影”。“霁城波影”指花马池东30里,明长城南有盐场堡,北有苟池,与花马池城东西相对,每当天朗气清、旭日东升的时候,湖光反射于城的东墙。侧目看,城墙上水光接天,俨如水湖,奇景可观。
以上4处“八景”,志书多缺少对组诗的记载,盐池“八景”原有组诗,惜毁于兵燹。
无论西夏时的“八景”,还是明清时的“八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宁夏无愧于“塞北江南”这个别称。当然对“八景”文化和“八景”应有鉴赏的眼光和科学的分析态度。在旧方志中,人们为了装点名胜,炫耀乡里,往往套固定的模式均设“八景”条目,且附诗或附图,使得“八景”有过于泛滥、牵强附会、七拼八凑等缺陷,所以遭到著名史学家戴震、章学诚等人的批评。《四库全书总目》就有张圣洁的评论,认为“志景必有八,八景之诗必七律,最为恶习”。章学诚更为直接,把记述“八景”列为“修志八忌”之“忌装点名胜”,为“通学所嗤”。因此,清乾隆、嘉庆以后,“八景”文化渐趋衰落。民国以后,方志中已很少见了。
今人对“八景”文化的分析研究,对发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生态,开发旅游资源等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