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900000066

第66章 惩罚蓝玉案,决不手软

明王朝建立后,其机构仍承袭元制,设中书省总揽全国的政务。设左右丞相,以左为上,左丞相权高位重。

1393年,洪武年间的开国功臣被杀戮大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解决。当时全国尚未统一,不少武将仍在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但随之而来的是功臣武将骄横放肆,皇权与将权的矛盾不断激化,洪武年间发生了蓝玉案,正是这种激化的结果。

蓝玉,安徽定远人,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是名将常遇春的小舅子。他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一直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常遇春常在明太祖面前夸奖他,明太祖也因常遇春的关系,对蓝玉非常赏识,很快由管军镇抚提升为大都府佥事。蓝玉从1371年(洪武四年)直到1378年(洪武十一年)间转战西北战场,在伐蜀、北征、讨西番的战役中,屡立战功。班师回朝后,明太祖因功于1380年(洪武十三年)

封他为永昌侯。俸禄多达二千五百石,成为南征北战的主要将领。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太祖任命他为征南左副将军,平滇之役,蓝玉战功赫赫,明太祖非常高兴,特为他增加俸禄五百石,其女儿还被选为蜀王妃。1387年1月,明太祖又命蓝玉为征虏左副将军,平定辽东。1390年1月,他又奉命率军去西南,平定了叛乱等等,在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他屡有建树,战功卓著,成为徐达、常遇春之后最有才能,最能征善战的一代名将。

蓝玉确实勇略超群,有大将之才,在率兵征战过程中,又屡立奇功,加上明太祖对他又另眼看待,蓝玉的头脑发昏发涨了,他自恃有功,开始骄横放肆,目无法纪,甚至忘乎所以,竟然不请示明太祖擅自在军中提拔将校,又蓄养庄奴、假子数千人,仗势胡作非为。他强占东昌民田,御史去查问,蓝玉居然捶打驱逐御史。北征班师回朝,夜至喜峰关,叩关门,关吏没有立即来开,蓝玉大怒,纵兵毁关而人。明太祖得知后,很是生气。有人揭发蓝玉私通元主妃,元主妃羞愧自尽而死。明太祖曾十分严厉地谴责过他,可是他却毫无悔改之意。本来,明太祖想封他为梁国公,但是却因为屡屡违纪,只好改封为凉国公,并将他的错镌刻于铁券上,以示警告,但他还是不知悔改,蓝玉入朝见明太祖时,赐坐或赐宴,总是语言傲慢,尤其是他多次在明太祖面前显示他在军中的威风。有一次出征前,蓝玉与部下十几人去向太祖辞行,明太祖打算只留蓝玉一人议事,让诸将先走,明太祖连续三次示意诸将退下,诸将却毫无反应,这时只见蓝玉举袖轻轻一挥,诸将立即告退,这一举动更增加了明太祖对蓝玉的不满情绪。

蓝玉西征回来后,明太祖已经册立了皇太孙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国家之大事,此时总要给功臣们加官进爵。太祖驾驭文臣武将呢?朱元璋太担心了,为了朱氏一统天下永不变姓,他只好下决心再次“拔刺”。晚年的朱元璋更加心狠手辣,剪除功臣武将,回收兵权,已势在必行。问题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蓝玉案的发生,也多少掺杂着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因素。孰知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妃子,蓝玉是地地道道的太子妃的亲娘舅,因此太子与蓝玉关系特近;早在蓝玉平定纳哈出还朝时,就曾对太子讲过这么一段话:“我看燕王在封国北平,安抚百姓,甚得民心,不少人说他有君王气度,我怕这话传到皇上那里,会影响皇上对殿下的感情。我还听擅长看风水的人说,燕国有天子气,望殿下心里有数。”蓝玉又说:“殿下问我,我才说出肺腑之言,还望保守秘密。”后来,这件事给燕王知道了,他简直恨不得杀了蓝玉。太子病逝之后,一次燕王入朝,明太祖问他民间情况,燕王借机说:“诸公侯多放肆无法度,不除掉他们,将来会出现尾大不掉的隐患。”几个月后,蓝玉之案便发生了。

蓝玉和靖宁侯叶升是亲家,1392年,叶升被牵连为胡党,被明太祖诛杀。

蓝玉对这件事非常不满,并萌发了造反之心。同年,太祖派钦差去四川召他回京,蓝玉对钦差讲:“必是我亲家靖宁侯在胡党事内有我的名字,叫你来提取我的。”又说:“实不瞒你,我如今回家看动静,若是果有这话,好歹下手干一场。你回去休要泄露出去,若事成时,大家都安享富贵。”

给大将军蓝玉加官太子太傅。后蓝玉得知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也加官太子太傅时,心里很不高兴,不愿甘居二人之下,怨恨地说:“叫我做太师,如今又叫别人做太师。”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明太祖对功臣的剪除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一旦条件成熟就要大开杀戒。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第三次大封皇子为王。这一年,皇十六子朱栅,皇十七子朱权,皇十八子朱……皇十九子朱椹,皇二十子朱松,皇二十一子朱模,皇二十二子朱楹,皇二十三子朱柽,皇二十四子朱栋,皇二十五子朱?全都封了王。就在蓝玉案发前一个月,他把四个儿子肃王朱,辽王朱植、庆王朱,宁王朱权派往封国。可谓皇子已遍布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屏藩朝廷的目的基本达到。尤其是北部边疆,明太祖就布置了九个塞王,太祖还给他们配备了足够的精兵,如宁王朱权镇守大宁,拥有护卫精兵八万,战车六千,而所属朵颜三卫骑兵,骁勇善战。当这些部署都停当之后,朱元璋认为从功臣宿将种收夺兵权的条件基本成熟。

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八岁的太子朱标病故,这使六十五岁的朱元璋悲痛欲绝,沉重的打击使明太祖一下子老了许多,眼看着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就这么离去了。那么朱氏王朝将由谁来接班?谁来捍卫呢?明太祖在悲痛之后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又立了年方十六岁的皇太孙朱允?

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孙太年轻,又没有经验,这怎么能够西征回来之后,蓝玉拜见明太祖后,发觉自己的处境不妙,于是,便对亲信讲:“先前胡党事发,坏了多少官人,我想不如先下手为好。”于是积极联络,筹划谋反,并且说:

“我奏了几件事,都不从,只怕早晚也容不了我,不如趁早下手干一场。”

蓝玉认为朱元璋这时身体多病,皇太子朱标已在四月病死,新立的皇太孙年轻,天下军马都在自己手里,正是发难的好时机,于是密召亲信,暗中串连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冀、舳肋侯朱寿、东莞伯何荣以及自己的老部下,将他们叫到自己府第密谋。让诸将分头收集兵马、武器,并初步定于1393年二月十五日起事,因为这一天明太祖朱元璋要外出劝农。正月二十八日,蓝玉召来担任起事主力的府军前卫百户李成,对他下达起事的命令:

“我想二月十五日皇上出正阳门外劝农时,是下手的好机会,我计算你一卫有五千人马,我和景川侯身边还有二三百条贴身好汉,早晚还有几个头目来,又有二三百能厮杀的人,这些人马足够用了,你们要好生用心,不要走漏了风声,就定在这天动手”。正在蓝玉的谋反计划紧锣密鼓进行时,却被锦衣卫特务察觉,锦衣卫指挥蒋献向明太祖朱元璋告发、朱元璋下令立即逮捕蓝玉,并命皇太孙与吏部尚书詹徽审讯,蓝玉不服。吏部尚书詹徽本是蓝玉同党,他却斥责蓝玉说:“速讲实话,不可专想株连他人!”蓝玉气愤已极,立即大喊,詹徽就是我的同党,就这样,詹徽也下了大狱。

1393年二月初八,蓝玉被捕,并投入大狱,初十即被处死,并灭其族。受蓝玉案牵连被杀的有一批淮西老将及其子弟。明太祖还将罪犯上供辑成《逆臣录》颁布天下。因蓝玉案被杀的功臣宿将有: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温、怀远侯曹兴、西凉侯濮屿(濮英之子)、东平侯韩勋(韩政之子)、全宁侯孙恪(孙兴祖之子)、沈阳侯察罕(纳哈出之子)、徽先伯桑敬(桑世杰之子)、东莞伯何荣、都督黄辂、汤泉、卫俊、王诚、聂纬、王铬、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春、张政、祝哲、陶文、茆鼎等,文臣中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由蓝玉之案牵连被杀的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逆臣录》中记载了近千名蓝玉党人的供词,是明太祖命翰林学士们根据口供精心编纂的。即使精心加工过,也不难看出蓝玉之案又是洪武年间的一大冤案。虽然对武将的骄横跋扈,目无法纪的行为应该管束,甚至首犯杀他几个也不过。但是大兴党狱,大开杀戒,株连过多,那就是另一性质问题了,况且连下级将士劲卒也不放过,那纯属滥杀无辜了,在蓝玉家教过书或因为曾给蓝玉写过字画的人,也被视为同党诛杀,真显得荒唐。

同类推荐
  •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毁誉参半却止于宫廷内斗,于民休养生息,可谓“明主”。吕雉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事业,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吕雉封王诸吕是她临朝后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她的封王诸吕而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一度极为紧张,最后引发出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虐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表现了吕雉的暴虐和不仁。吕雉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江卿月睁眼一看,自己五花大绑在火台高架上,还怀着孕,这几个意思啊!家里不容,村人不喜,啃草根偷红薯,凭着一双活色生香的手,在乱世里日子过舒坦了,上门攀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竟然有个自称娃儿爹的男人拿着一根如意腰带含笑看着她,问她是不是对他有意思,江卿月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笑尿江湖

    笑尿江湖

    这里汇集笑尿江湖近些年发表的一些短中篇小说,预计有百余万字。
  • 绝世战体

    绝世战体

    修无上战体,横扫天上地下,一滴血斩尽日月星辰,谁能匹敌?
  • 落入异世:妖夫宠不够

    落入异世:妖夫宠不够

    她不过是喝了口水,下一秒她就穿到全是妖的妖次元!纳尼?这里没有女人!纳尼?他们都要抢她!温润如玉的凤凰、霸道火爆的犬族、腹黑狡诈的狐狸、沉稳内敛的龙族……(简介无能,不喜慎入!)
  • 诡传

    诡传

    你说我是诡,诡为世不容。可是,诡是什么?诡,难道会屠戮天下?还是会覆了这郎朗乾坤?诡,也是人间生命,你们世人为何要群起而杀之?天才少年化身成诡,在世人的围杀中,该如何继续自己的辉煌?
  • 逼婚99次:男神站住别动

    逼婚99次:男神站住别动

    他们以为这一辈子会陪伴彼此走下去,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场阴谋。离婚后:“乖乖跟我结婚,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席凉情冷冷的看着她。这个女人他一辈子都不会放手。“好马不吃回头草!”薄忆不屑的看着瞪着她。这个男人她不会在爱他第二次!一场赌约到底谁先输了心……
  • 橘梅领骚

    橘梅领骚

    一个女孩手拿一本书,依窗望雨,喃喃的念道;马似屏风不动,双炮过河车猛。骤起卒林风,点燃战火称雄!九宫,九宫,城下四处兵涌!一个故事开始了!
  •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可以说,中国报社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生死抉择”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发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个顺口溜:“一流人才做发行,二流人才做广告,三流人才做记者”。原《南方体育》总经理张曙光对此评价指出:“这句话当然很容易引起争议。我们的目的是想在报社内部建立起重视经营的意识,包括培养经营人员自我尊重意识,强调广告和发行的重要性。当然,即便发行和广告再重要,这个观点要被多数人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党报内,编辑部门的地位仍然高于经营部门,但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刊,发行、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行、广告甚至比内容还重要,经营部门的地位跟采编部门并列,甚至比采编部门更高。
  • 反扑高冷总裁:老公,请签约!

    反扑高冷总裁:老公,请签约!

    幼时,他与她相遇,童言无忌,许下了终生的婚约。长大后,冷逸尘心心念念着他的苏慕凉,苏慕凉却忘的一干二净。当冷逸尘再次与苏慕凉相见,苏慕凉却一脸懵逼地问他“你谁啊?”男人满头黑线,绝尘而去苏慕凉只是把男人当作了一个神经病,也没再多管。可谁知阴错阳差,苏慕凉居然被冷逸尘要挟成为了他的新娘。结婚后,冷逸尘宠妻无度,苏慕凉更是肆意妄为“老公,我想演戏”“我捧你”“老公,我想唱歌”“我捧你”“老公,我想开公司”“开公司太累,你玩我的公司。”【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式恋爱,绝对没有小三】
  • 彼岸的距离:陌上花开半月

    彼岸的距离:陌上花开半月

    他忘记了最美好的回忆,最爱的女孩。可当生活再重新开始,她的一喜一怒,一馨一笑,再度走进了他的心底。原来,如果爱,便是超越了所有。他是南宫陌上,冷漠的没有喜怒哀乐,唯独对她所有的事,一一上心。他高傲的蔑视所有人,连同她,他告诉自己对她的所有不常规的举动,都只是施舍。可为什么,慢慢的,只要关于她,很多事情都开始变质,原来他也有奋不顾身的时候。他是张成,嗤笑所有人,站在高高的地方,傲慢的俯视,那棵不可一世的心却在她身上停了下来,成为最普通的一个人。她,上官月,拥有异眼,身体里还拥有另一个魂魄。面对初恋的失忆,面对父母的双亡,她依然只能勇往直前,坚强的面对现实。一步一步,走向她所认为的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