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看中亚喉舌之地小勃律的情况。
722年,吐蕃兵败小勃律后,慑于大唐在西域的强大力量,十余年不敢再打小勃律的主意。随着中亚苏禄可汗的崛起,突骑施频频发动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大大牵制了大唐在西域的军事力量。
在这种背景之下,吐蕃于 737年又一次出兵小勃律。
大唐政府警告吐蕃罢兵,但遭到吐蕃的拒绝。由于必须要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以防止突骑施军队南下进攻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无法拨出一支强大的军队驰援小勃律,只能采取对吐蕃本土发动进攻,试图以此来迫使吐蕃从小勃律退兵。
在这种情况下,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被迫撕毁和平协议,突袭吐蕃,使得唐、吐的和平局面再次被打破,对吐蕃的东线施加压力。
而唐政府对吐蕃的军事施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小勃律根本无法阻止吐蕃大军的进攻,最后投降了,这意味着大唐将中亚的门户拱手相让。
但是,大唐紧接着在西北方向获得了重大的胜利,击灭突骑施,而且几乎同时,在唐与回纥的共同打击下,突厥汗国也寿终正寝。这样,中亚只剩下三方势力的角逐:大唐、大食、吐蕃。
天宝六载(747年),大唐政府准备向西出击,重新控制小勃律。
率军出征的是大唐传奇名将高仙芝。
高仙芝与哥舒翰、李光弼一样,也是外族将领,他是高丽人。从年轻时代开始,高仙芝便展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精于骑射,骁勇善战,坚强果断。他出生于将门,父亲高舍鸡早先在河西兵团服役,后来到了安西,由于长期兢兢业业,被提拔为将军。高仙芝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安西度过,长大后,他一表人才,是个美男子,二十多岁便被提拔为将军。父子二人同为将军,成为一时之美谈。
高仙芝先后在田仁琬、盖嘉运麾下效力,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夫蒙灵詧出任安西节度使后,对高仙芝的才华欣赏有加,高仙芝也因此官运亨通,一直担任到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以及安西节度副使。
小勃律国被击破后,转而归附吐蕃。为了更好控制小勃律,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小勃律国王。吐蕃不仅控制小勃律国,也切断了中亚二十几个小国通往大唐帝国的通道,因此大唐要夺回在中亚的霸权,一定要先夺回小勃律。
从田仁琬到盖嘉运,再到夫蒙灵詧,连续三任的安西军事长官都曾经出兵征讨小勃律,但是每次都无功而返,唐玄宗对此十分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夫蒙灵詧向唐玄宗推荐了高仙芝。
唐玄宗下达诏令,由高仙芝出任行营节度使,统领一万名步、骑混成兵团远征小勃律。高仙芝这支部队表面上是步兵与骑兵组成的,但是步兵也配备有私人战马,因而这支部队其实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
高仙芝的部队从安西都护府(龟兹)出发,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行进,经过十五日的行军到达拔焕城。又西行十余日到达握瑟德,然后经十余日行军至疏勒,从疏勒继续前行二十余日抵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之后的道路愈加艰难,又行军二十余日到达播密川,然后再经二十余日的跋涉,最后抵达特勒满川,整个行军过程耗时三个多月。
高仙芝的目标,首先是袭取吐蕃所控制的连云堡(在今天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市的西北)。根据密探的报告,连云堡有吐蕃驻军一千人,在城堡以南十五里处的山地,还驻有一个吐蕃的兵营,有八九千人。吐蕃在连云堡一带的守军共计约有一万人,与高仙芝的部队大体相当。这种局面对高仙芝非常不利,因为他的部队刚刚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人马俱疲。但是有一点却对高仙芝有利,这就是他的秘密出兵,并没有被吐蕃人察觉,这样可以达到战役发动的突击性。
高仙芝兵分三路:一路以副将赵崇玭率三千人马穿越北部山谷,迂回至连云堡;另一路以副将贾崇瓘率三千人马走赤佛堂路;还有一部由高仙芝亲自统率四千人马,借道护密国。三路人马约定在七月十三日辰时,会师于连云堡城外。
三路人马都非常准时地在连云堡城外会师。这时唐军遇到一个难题,在连云堡外,有一条河流叫婆勒川,正好涨水,由于缺乏船只,唐军没办法渡河。高仙芝一边杀牛宰羊祭河,一边派人寻找河中水浅可通行之道,最终确定了一条可以趟渡的通道。
高仙芝马上命令诸位将领整顿兵马,每人携带三日口粮,轻装上阵,从浅水处渡河。一万大军人不湿旗,马不湿鞍,安全渡过婆勒川。在渡河过程中,没有吐蕃军队前来截击,很显然,他们对唐军的兵临城下还蒙在鼓里。高仙芝大喜过望道:“倘若敌人在我们半渡时前来袭击,我军必败无疑。现在我们已经渡过河,集结成战斗队形,看来老天爷是要把敌人送给咱们了。”
高仙芝将作战目标锁定在城南十五里处的吐蕃兵营,因为这是敌人的主力部队。大军迅速行动,直抵山下,吐蕃守军根本没有料想到唐军突然从天而降,一时间惊慌失措。不过吐蕃战士仍然占据有利的地形,兵营设在山上,有栅栏的保护,还备有许多巨石檑木,从山上往下扔,给仰攻的唐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唐军的进攻受阻。高仙芝招来郎将李嗣业,让他带着一队陌刀敢死团,绕开敌军把守的通道,从悬崖绝壁处攀缘而上,出其不意地对吐蕃守军发起突袭。高仙芝在李嗣业临行前,叮嘱必务在半日之内,结束战斗。
陌刀就是长柄大刀,这是唐军野战步兵的重要武器,既可以劈人,也可以劈马。李嗣业是一员勇将,在得到高仙芝的命令之后,他马上率敢死队沿着险峻的山坡奋勇攀登,并且亲自手执战旗,以鼓舞士气。同时,山下的唐军以强弓劲弩反击山上吐蕃守军,吸引敌军的视线,掩护陌刀队的秘密行动。
陌刀队由最强悍的勇士组成,个个刀法熟练,武艺过人。说起陌刀队,不能不提队长李嗣业,他是个英雄人物。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人,身长七尺,长得虎背熊腰,非常魁梧壮硕,勇武绝伦,有一手好刀法。在天宝初年时,李嗣业应募从军,前往安西,参加过很多战斗。当时安西诸军正在推广陌刀为主战兵器,由于李嗣业耍起陌刀来得心应手,无人可敌,被推为陌刀队的队长。这支陌刀队,也成为安西唐军中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正是由于陌刀队超强的战斗力,高仙芝才果断地将其投入作为突击的主要力量。
李嗣业率部下从险峻之地攀上山岭,出现在吐蕃守军的侧背。吐蕃人正用木石阵法来阻拦正面唐军的强攻,岂料到陌刀队突然从背后杀出。陌刀队成员虽然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骁勇异常,吐蕃人一时间大骇,赶紧回战陌刀队,李嗣业一声怒吼,手持大刀杀入阵中,只见刀锋如雪,左挥右舞,无人可挡。
吐蕃的前缘阵地被李嗣业部所袭,没有巨石檑木砸下山来了。高仙芝见山上陌刀队员已经与吐蕃守军交手,趁此时机,火速命令士兵登山进攻。大批唐军蜂拥而上,唐军的强弩在这种进攻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经过一番战斗,攻上山的士兵与陌刀队成员会合,在近距离的肉搏战中,唐军的武器比吐蕃的威力更强,而且单兵作战能力也更强。战斗到中午时,唐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吐蕃近九千名守军中,战死的人数超过五千人,另有一千多人被唐军俘虏,其余的纷纷溃逃。唐军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以及不可胜数的军资器械。
这次奇袭战的胜利,使连云堡失去外援,由于城堡内仅有一千名驻军,吐蕃人选择了撤退,将连云堡城拱手让给高仙芝。
唐军虽然赢得一场战斗,但也暴露了自己,要不要继续深入作战?在高仙芝军中,有两位皇帝派来的人,一个是宦官边令诚,另一个是术士韩履冰,这两个人在宫中待的时间长,比较怕死,不敢继续深入。不仅是边令诚,大部分官兵都认为连云堡之战,不过是侥幸获得胜利。现在唐军孤军深入吐蕃的势力范围,离安西都护府愈发遥远,兵力也仅仅一万人,越往西行,地形也越发复杂,全军上下普遍有畏难的情绪。
高仙芝的性格就是决定下来的事情,他决不会动摇。他留下边令诚以及三千名伤病羸弱的士兵,驻扎在连云堡,余下不足七千人的军队,继续前进。
在中亚帕米尔高原地区,崇山峻岭,连绵不断,道路十分艰险。高仙芝行军三天,到达坦驹岭。过了坦驹岭之后,山路更加难以通行,前面四十里之地,都是高耸的山峦地带,穿越这片山峦,有一座高原上的胡人城堡,叫阿弩越,当时阿弩越归附于吐蕃。
高仙芝的士兵到了坦驹岭之后,畏难的情绪更加高涨,不禁对高仙芝继续前进的命令心怀不满,大家索性止步不前,并且质问高仙芝说:“将军您到底要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这重重山峦,根本无法行军。”面对这些愤怒的士兵,高仙芝非常镇定,他说:“从这里再前行四十里,就到阿弩越城了。我估计阿弩越城听到我大军前来的消息,必定会向我们投降,你们不必担忧。”
正当这说话时间,只听得前方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众士兵一看,原来是二十来个穿着胡服的骑手,骑着马到高仙芝面前说:“听说大唐军队前来,阿弩越的城主特地派我等前来迎接将军。我们砍断了婆夷河上的藤桥,准备跟吐蕃人断交。”
高仙芝显得很高兴的样子,对将士们说:“我说得没错吧,阿弩越人来欢迎我们了,只要翻过这些山峦,就可以好好休息。”这下子士兵愤怒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其实,这些所谓前来欢迎的胡人,都是高仙芝暗中安排的,并非真的阿弩越人。高仙芝知道军中将士对深入小勃律作战深怀疑惧,事先暗中安排了这一出戏。这个时候,阿弩越人并没有投降,但是高仙芝深信阿弩越人一定会投降,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从坦驹岭到阿弩越城,路程不算很远,但是险峻的地形使唐军整整走了三天时间。果然不出高仙芝所料,阿弩越人在得知唐军兵临城下的消息时,当即开城门投降。
小勃律位于阿弩越城以南,沦为吐蕃的附庸后,它的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高仙芝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就是吐蕃的出兵。唐军远征小勃律,吐蕃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但是高仙芝有一个优势,他离小勃律已经很近,而此时吐蕃正在集结一支军队前来援助,还得花费一些时间。
安抚阿弩越人之后,高仙芝没有浪费时间,他马上派部将席元庆先行修路,为大军南下做好准备。席元庆只用一天的时间,便完成任务。第二天,高仙芝的人马启程出发,席元庆率一千人马为先锋,向小勃律推进。
精于军事欺骗战术的高仙芝事先放出烟幕弹,派人前往小勃律,对国王说:“我们不占领你的城池,也不破坏你们的桥梁,只是要借个道,目标是大勃律国。”
对于高仙芝的话,小勃律的国王当然不太相信,可是又没有实力来抵挡唐军,怎么办呢?撤吧!先到山区去躲一躲,一来可以看看高仙芝的话是否属实,二来可以坐等吐蕃的援军。小勃律国王会同大臣以及百姓,都撤向山区。
高仙芝交代前锋席元庆:“你要展开宣传攻势,呼吁小勃律的臣民们走出山谷,只要投降,就赏赐绸缎,并说明这是唐朝皇帝的敕令。不过你要记得,如果有小勃律的首领前来,就将其逮捕,等待我率大军抵达后再做处理。”
席元庆就依高仙芝所说,利以诱之。果然有不少大臣与百姓走出山区,向唐军投降,百姓一概遣返回城中安置,官员则逮捕。不过国王与王后(吐蕃的公主)并没有出来投降,继续躲藏在深山之中。
高仙芝抵达之后,将逮捕的小勃律官员中的几名亲吐蕃分子,斩首示众,然后派兵封锁山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高仙芝并没有忘记,就是毁掉通往吐蕃的重要通道:位于婆夷水上的一座藤桥。这条通道几乎是进吐蕃唯一的通道,只要破坏这座藤桥,吐蕃大军便被阻挡在河的对岸。
一支吐蕃援军马不停蹄向小勃律国开进,但是来得晚了一步,抵达婆夷水时,桥梁已经被席元庆的唐军所砍断,只能望着对岸而兴叹。这座桥梁的长度,大约有一支箭的射程那么远,后来吐蕃人重修这座桥梁,整整耗时一年之久。
切断吐蕃通往小勃律的通道后,高仙芝有充足的时间来收拾小勃律的残局。
经过十余日拉网式搜索,唐军最终在一处山洞中搜出了小勃律国王和王后。亲吐蕃政权被推翻了,高仙芝另立亲唐的政府,小勃律国又一次落入大唐的控制之中。
这次超远距离奔袭小勃律,虽然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但仍是唐军经典战例,这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也确立了高仙芝作为大唐名将的地位。这次战役的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有溃败的危险,高仙芝雷厉风行的决断对战役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突袭连云堡是这一仗的核心,在与吐蕃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高仙芝大胆使用陌刀队作为奇兵,仅用半天时间便夺下连云堡,为突进小勃律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深入敌境与复杂地形的双重压力下,唐军士气并不高昂,甚至裹足不前。这种情况下,高仙芝坚忍不拔的决心与意志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后对小勃律国的打击,唐军的速度是制胜的关键,先于吐蕃一步破坏桥梁,切断吐蕃援军的前进道路,争取到充足的时间。
整个战役过程行云流水,环环相扣,在险象环生中,终于完成预定的军事目的,此役也成为高仙芝军事生涯中的代表作。
得胜归来的高仙芝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军在返回途中,到播密川时,高仙芝就派人快马加鞭,直接到首都长安城去向唐玄宗报捷了。这么一来,却惹怒了一个人。谁呢?高仙芝的顶头上司夫蒙灵詧。
高仙芝居然越级直接向皇帝报捷,眼中还有没有他这位顶头上司?
夫蒙灵詧气坏了,当高仙芝大军东归之后,夫蒙灵詧不仅没有犒劳他,反而把高仙芝召来,对着他破口大骂。这大约是史书中所记载最难听的骂人的话了,夫蒙灵詧见到高仙芝,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啖狗粪高丽奴!”你这个吃狗屎的高丽奴!
夫蒙灵詧越说越气,指着高仙芝怒气冲冲地说:“你给我好好想想,你有今天的地位,都是谁给你的?你眼中居然没有我这位顶头上司了,不等候我处理,就胆敢直接向朝廷邀功。高丽奴!我告诉你,你犯下罪,可以杀头了,我还留着你的脑袋,只是因为你总算有些功劳,不忍心杀了你罢了。”
夫蒙灵詧在击灭突骑施的战役中,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个人看来妒忌心还蛮强的。高仙芝作为他一手提拔的部将,却无视他这个上级的存在,胆敢挑战他的权威。这件事透露了一些信息,此时的大唐节度使拥兵自重,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这些地方实力派对朝廷已经构成潜在的威胁了。
面对夫蒙灵詧的震怒,高仙芝大惊失色,伏地良久,不断地谢罪。
但是夫蒙灵詧忘了一件事,他是高仙芝的上司,但他不是皇帝。
夫蒙灵詧对高仙芝的压制,也是对所有远征将士的压制。有一个人跳出来了,谁呢?当时唐玄宗派往军中的宦官边令诚。在高仙芝攻克连云堡之后,边令诚就畏惧不前,高仙芝也因为宦官不好得罪,干脆就留下他镇守连云堡。后来高仙芝夺取小勃律,边令诚自然也觉得自己有一份功劳了。
现在夫蒙灵詧打压高仙芝的功劳,不也等于打压他边令诚的功劳吗?
宦官虽是低贱,但凭借长期在皇帝身边的优势,说起话来,分量却是很重的。边令诚上奏皇帝说:“高仙芝深入万里之地,建奇功伟业,但是现在却终日惶惶不安,担心被处死。”
这个唐玄宗,越到晚年时,虚荣心越强,想着要超越前代君王,建立不朽之功。高仙芝立功于万里之外,这对大唐帝国声威远扬有着何等的意义,当唐玄宗听了边令诚的报告后,心里对夫蒙灵詧很是不满,于是一纸诏令下达了。
夫蒙灵詧被召回朝廷,远征小勃律的英雄高仙芝被任命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这纸诏令,令夫蒙灵詧心中惶恐不安,但是高仙芝却表现得小心谨慎,他见到夫蒙灵詧时,仍然沿用部属的礼节。这样一来,夫蒙灵詧心中更加恐惧不安。
不安的不仅是夫蒙灵詧,包括他的亲信程千里、毕思琛、王滔等人,这些人都是陷害高仙芝之辈。
不过高仙芝还是表现出自己克制的一面,并没有过度的打击报复。升任节度使后的高仙芝召来程千里、毕思琛等人,责备道:“你们身为一个大男人,却像女人一样的小心眼,这却是为何?”同时又逮捕了王滔,本来要处予笞刑,但是高仙芝考虑到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便怒斥说:“我平常最恨你这种人,我本来不想把心理话说出来,但不说你就会深感忧惧。现在既然我说了,吐了恶气,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我不会再追究了。”由于夫蒙灵詧的势力还是颇深,高仙芝还是很明智选择不报复,这样渐渐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