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突厥达成和解,对大唐帝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唐帝国的四境之敌,最强大的是北方的突厥与西方的吐蕃,但是从地缘军事学的角度来看,突厥对大唐帝国的威胁,要远远超过吐蕃。因为吐蕃对大唐的威胁主要是河西走廊与西南边陲,而突厥则是直接威胁到帝国最富饶的中原地区与首都长安。北方的稳定,对于帝国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有着莫大的作用,大唐由此进入盛世的时代。
虽然大唐帝国的北疆压力大减,对于头号强敌突厥,唐玄宗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没有明争,暗斗却还在进行中。
唐与突厥的争夺焦点在于铁勒诸部落。铁勒诸部落经过与突厥的大战斗之后,多数归降唐帝国,但是自从毗伽可汗上台之后,在暾欲谷的主持之下,积极策反铁勒部落,使得一部分铁勒部落重新投降突厥汗国。
开元八年(720年),唐帝国朔方军区大本营中大总管王晙正在司令部批读文件,他是这个时代唐军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早在开元二年对吐蕃的作战中,他率二千名战士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从此成为帝国军界的新星。只见此时一名侍从持着一封密信进来:“大帅,有一份密报!”
王晙拆开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迁居在受降城附近的仆骨部落首领勺磨,以及其他部落酋长,密谋勾结突厥人,攻取朔方军事基地。”
这份情报让他想起一些往事。在突厥默啜可汗被杀之后,当时突厥国内大乱,有不少突厥人就纷纷逃往大唐,大唐帝国安置了这部分降众,后来阙特勤发动政变,毗伽可汗上台。当时王晙便上书皇帝,谨防归降的突厥人叛变,后来果然不出王晙所料,这些突厥人终于叛变,王晙马上派兵抄小路,夜以继日行军,前往拦截,最后截杀一千五百余人,俘虏一千四百余人。
有前车之鉴,王晙当即决定,要先下手为强,便密奏唐玄宗,请求诛杀勺磨等人。唐玄宗同意了王晙的计划。
于是王晙在受降城摆下鸿门宴,假意宴请勺磨等诸部落首领,在酒宴四周暗设伏兵。勺磨等人不知是计,前来赴宴,在宴席过半时,伏兵冲杀出来,将这些喝得醉醺醺的部落首领全部杀死。
勺磨等人密谋反叛这件事,究竟是属实还是流言,现在是死无对证了。
王晙仅凭一信密报,并无真凭实据,这次诛杀事件引起了铁勒其他降部的震惊,人人自危。当时归降的拔野古部落、同罗部落,居住在大唐两个军事基地附近,这两个部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如果大唐帝国没有作出明确的表态,很可能迫使这两个铁勒部落最终反叛。
一场暴动随时都可能爆发。
此时一位英雄挺身而出。
这位英雄在历史上却是以文才而著名,这人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张说。张说不仅是诗人,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在军事及政治上的成就都是可圈可点的。张说这时担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军节度大使,他得知铁勒诸部落由于勺磨被杀而陷入惶恐之中,便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领二十名卫士,持旌节抵达同罗、拔野古部落的居住地进行慰问,并且留宿在铁勒人的营帐中。
他的部将,天军副使李宪派人快马加鞭,送一封急函给张说,在急函中,李宪写道:“蛮族人没有信用可言,阁下不宜轻率前往,以免遭毒手。”
张说看了急函之后,便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吾肉非黄羊,必不畏吃;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是吾效死之秋也。”毅然留在铁勒人居住地。
在同罗、拔野古内部,也引发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认为唐政府没有信用,滥杀无辜,不如杀了张说,叛逃投靠突厥,但更多的人认为张说只带二十名兵士前来,并没有防备之心,这说明政府的态度是信任他们的。最后大家决定继续观察,以最终确定唐政府是否值得信任。
张说在蛮族人的帐营中住了一段时间,他坦坦荡荡,丝毫不设防,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终于感动了同罗、拔野古的部众,使他们相信唐政府是有诚意的,原本骚动的心态,渐渐地安定下来。张说以自己的勇气与从容,避免了一次灾难,可谓是有胆有识,文人亦勇。
在张说安定同罗、拔野古部落不久,突厥汗国出兵袭扰凉州、甘州等地,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率兵迎战,吃了个败仗,居住在此处的铁勒族契苾部落被突厥人劫掠了一部分百姓。
这是自突厥与大唐帝国和解以来,两国爆发的最严重冲突。
朔方大总管王晙制定了一个打击突厥汗国的军事计划。
这个计划是这样的:兵分三路出击突厥,其中西路以铁勒族拔悉密部落为主力,东路以奚、契丹部落为主力,中路则是王晙亲自统率的朔方兵团。王晙与拔悉密、奚、契丹等部落约定三路大军在秋季共同发起进攻,目标选择在稽落水附近的突厥可汗牙帐。
突厥人得知到王晙这次秘密军事行动计划的内容,毗伽可汗大惊失色,急忙召见谋臣暾欲谷商量对策。
暾欲谷听罢微微一笑,对毗伽可汗说:“可汗尽管放心。拔悉密部落在西部,奚、契丹部落在东部,两者相隔数千里,怎么可能协同作战呢?再说,据我所知,朔方大总管王晙与宰相张嘉贞是政敌,他的计划必定会遭到张嘉贞的反对,我看朝廷未必会同意他的冒险计划,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他是绝对不敢贸然出击的。退一步说,即便王晙大军出击,仍然需要横绝沙漠,到时我们只要提前三天向北撤退,唐军必定会因为补给困难而撤兵。”
果然不出暾欲谷所料,王晙的出击计划最后没有得到朝廷批准,契丹与奚部落也按兵不动,只有拔悉密部落在与王晙达成协定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出动大军,直逼稽落水附近的突厥汗国牙帐。可是拔悉密酋长孤军深入一千里之后,才发现情形已出现变化了,王晙大军与奚、契丹部落的军队都没有出动,不由得心生怯意,赶紧命令大军撤回。
毗伽可汗调遣精锐骑兵,准备对拔悉密军发动进攻,暾欲谷阻止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拔悉密军队离家千里,必定会困兽犹斗,不如让我们的骑兵紧随其后,等待他们离边境越近就越归心似箭时,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必定可以手到擒来。”
果然,拔悉密部向北庭都护府方向逃窜,暾欲谷率军只是追击,却不与之交战。在距离北庭都护府两百里处,暾欲谷派出一支奇兵,急行军抵达并包围北庭都护府,同时切断拔悉密部落的归路。
突厥骑兵大举进击。此时拔悉密部众都急着逃入北庭都护府内,哪里有心恋战,结果一战即溃,一路狂奔,直抵北庭都护府城下,却发觉北庭都护府正遭到突厥人的围攻,根本无法进城。围城的突厥骑兵转向进攻拔悉密部众,此时暾欲谷的大军又赶到,两面夹击,拔悉密军队全军覆没,除了战死之外,全部成为突厥人的俘虏。
年过七旬的暾欲谷不愧为突厥名将,在歼灭拔悉密部落之后,他放弃进攻北庭都护府,转而攻略唐帝国的凉州牧区,掠夺大量的羊马。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派部将卢公利、元澄率边防军出击,摆出与突厥决一死战的架势。
暾欲谷对部众说:“我们刚刚战胜拔悉密,又夺得凉州的羊马,兵威正盛。杨敬述此次出兵,我们必可大破之。”于是在删丹设伏兵,以逸待劳,等待唐军前来。
卢公利、元澄率凉州兵团挺进到删丹地区,暾欲谷设下的伏兵突然杀出,打了个措手不及,凉州兵团大败,除了卢公利、元澄等少数人逃脱之外,其余人或死或俘,损失殆尽。
暾欲谷的辉煌胜利,使得突厥汗国再振声势。不过聪明的暾欲谷却见好就收,他认为突厥实力今非昔比,与日益强大的大唐帝国对抗,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便劝说毗伽可汗继续与大唐帝国和解。
第二年,突厥派出使者,与唐朝廷议和。
唐玄宗严厉谴责突厥的侵略行径,同时表示:“大唐帝国如天之覆,如海之容,但取来情,不追往咎。可汗如果有诚心,则是两国共同之福,如果没有诚意,就不必麻烦使者往返于两国,徒劳无功。你们若再犯大唐边境,我将士将严阵以待。”
虽然大唐帝国在军事实力上与贞观时代仍旧相去甚远,但是政局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帝国的整体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反观突厥汗国,虽然在毗伽可汗、阙特勤以及暾欲谷主持政局之下,使得汗国从分崩离析的混乱中逐渐恢复元气,但是突厥的强盛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
在之后数年时间,唐与突厥两国进入休战和解期,边关烽燧不惊,这是两国最为和平的一段时期。突厥可汗多次派遣使者到长安,请求与唐帝国和亲。在唐代,和亲往往代表游牧民族的政权合法性得到唐朝廷的认可,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一张权力之牌,能够以唐帝国女婿的身份,号令降伏周边的其他部落,所以这些蛮族国家都争先恐后与唐帝国和亲。唐玄宗以种种借口,拒绝与突厥的和亲。
即便如此,突厥毗伽可汗仍然延续暾欲谷所制定的政策,避免与大唐帝国为敌。
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试图与突厥联手对付大唐,赞普致信毗伽可汗,邀击唐帝国的河西走廊,毗伽可汗拒绝了吐蕃人的要求,并将吐蕃写来的信件一并转交给唐玄宗,以表明立场。
唐玄宗对毗伽可汗的做法表示赞赏,并且决定对突厥开放边贸。边贸地点设在西受降城,唐帝国的贸易商品主要是丝绸以及其他生活用品,而突厥人的贸易商品主要是马匹。此时唐帝国正在西线与吐蕃展开大战斗,对马匹的需求量极大,因而这次边贸的开放,对大唐与突厥两国,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毗伽可汗执政期间,无论对大唐或者突厥的边疆人民来说,都是幸运的,特别是 720年之后的十几年间,大唐帝国与突厥静烽燧,没有引发大的军事冲突。
开元十九年(731年),突厥汗国实力派人物阙特勤病逝,年仅四十七岁。唐玄宗派张去逸、吕向等人前往突厥,参加阙特勤的葬礼,并且为他立了块墓碑,唐玄宗亲自撰写碑文。这块重要的石碑在 1889年时被重新发现,在石碑上有突厥文的碑铭,是以突厥人的视角所记载的珍贵的历史史料,与“毗伽可汗碑”、“暾欲谷碑”一样,成为研究突厥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