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600000001

第1章 节日起源与农事活动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其起源说,大都跟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在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时期,为满足人类美好愿望的一种活动。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农耕为主。春播,夏作,秋收,冬藏,季节时令决定着农事活动,古人还创造了有利于农事的精密的时序。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此有关。

历法与节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为了掌握耕作的季节,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有很大的作用。

根据《史记 历书》记载,颛顼时已设“火正”官,帝尧时又设羲和之官,专事“明时正度”的工作,即观察天象来确定四时季节,制定了颛顼历。夏代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来定时月,并用天干纪年,制定了建寅的夏历,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商代已用干支纪日,制定了建丑的殷历;周代制定了建子的周历。

由于各代历法的不同,所以表达庆丰收、祭先祖的年节的日期也不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年节”,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年节”,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年节”,而早期的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年节”。直到汉武帝时,以夏历为依据,制定《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年节”。此后,除个别王朝短期改用殷历或周历外,代代沿用,历时两千多年。由于年历确定,每年的“年节”(春节)就随之而固定下来。

节气与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初只有夏至、冬至,后来逐渐完善。如,《尧典》记录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月长至(夏至)、立秋、月夜分(秋分)、立冬、月短至(冬至)”八个节气。这表明当时四时八节的日期已经推定,已成为农耕生产活动的依据。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如春节、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天贶节(六月六日)、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有些节日甚至本身就是节气,如立春节、清明节、夏至节、冬至节等;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年四个季节、十二个月,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一套时序系统,不单单是“不误农时”的保障系统。农业的需要使它逐渐完善,它不仅仅充当耕作时间表,为整个社会生活所遵循,而且与民众的消祸祈福心理相结合,演变成岁时风俗,最终形成节日。

延伸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统称。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同类推荐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热门推荐
  • 拯救宇宙之打开魔法大门

    拯救宇宙之打开魔法大门

    “怎么办?”水公主对大家说。火对大家说:“当然是去冒险了!”他们出发了,为了大家,为了约定,为了自己的责任。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出发,英勇的出发冒险了!!!!!!!!!!!!!!!!!!!!!!!!!!!!!!!!!!!!!!!
  • 阴阳剑录

    阴阳剑录

    百年前,铸剑师鲁班偶得神石铸出两柄绝世神兵藏入寒潭,并创下绝世剑谱藏于自己早年修建的墓室之中,世间传言得剑谱者得神兵,得神兵者得天下。百年后,神兵出世江湖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英雄联盟之焚天

    英雄联盟之焚天

    LOL的世界中,韩国战队如同俯视众生的天,让其他国家的职业选手喘不过气。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执拗的小辅助,一个偏执的中国人对别人说:“我要焚天!”国服AD路人王:“烈神,带我冲顶吧?”苏烈:“冲顶多没意思,不去。”国服第一中单:“烈神,去韩服双排吧?”苏烈:“我已经改了,不虐菜。”教练:“苏烈,训练赛开始了!”苏烈:“你觉得我还需要训练么?”众人无语的时候,苏烈却是偷偷登录了小企鹅,找到人气女主播Timi的账号。“宝贝,哥哥带你双飞,哦,双排吧!”友情提示:本书作者节操碎落一地,阅读前,请备好速效救心丸!
  • 方格蓝天

    方格蓝天

    如果可以,我宁愿和你从不相识,那样我们可以各守自己的一片蓝天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如果可以,我宁愿让当初的自己不爱上你,因为我已知道结果注定是悲剧。稚子之心,玩笑言语,世间怎会有那么多如果。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痛苦中成长,而不是在快乐中迷茫,尽量学会让以后的自己不再悲伤.....!
  • 命之乐章星辰碎片

    命之乐章星辰碎片

    平行宇宙异能的世界,神秘水晶引发争端。脱离组织,更换身份,传奇杀手,悄声归来!利益冲突,爱恨情仇,那些不断奋斗的年轻人,能否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
  • 御凌踏天

    御凌踏天

    风雷激,云水怒,四海翻腾破九霄,琼霄尽,碧海落,执掌乾坤万古桑!看一代武学奇才穿越到异世,如何开启一篇新的史诗,打造另一个传说的辉煌!御凌巅峰势踏天!“睥睨千秋谁人论,我自逍遥我自狂!”萧寒语录。交流群:逍遥阁511856530欢迎进群交流
  • 仙帝战纪

    仙帝战纪

    挣脱命运枷锁,窃取时光天道,身怀轮回树种子,燃烧仙根的绝世枭雄,究竟会成长到什么地步呢?此书立志打造最完整的修仙体系,希望各位多多支持,你的每一个收藏与推荐都是作者写下去的理由!
  • 腹黑妖妃:邪王别上榻

    腹黑妖妃:邪王别上榻

    二十三世纪佣兵女王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有娘生,没爹教的废物小姐,亲爹弃,后娘打,庶妹压。她邪魅一笑,擎起魔剑一挥,地裂山崩。猪吃老虎是爱好,杀人放火是乐趣,大陆之大,唯她独尊。一纸婚约,让她与残暴无情的邪王绑定一生。等一下,说好的三年后便放本小姐,退逸朝廷,隐居江湖呢?【1v1,宠文,爽文,无虐无乌龙,男女主双处,身心干净】
  • 觞凝魇

    觞凝魇

    旧时红装,一袭玄衣黑袍,只挥手一瞬,天地倾倒,轻启朱唇,天下无双。爱恨执念,洋洋洒洒,倒不如一壶清酒浓烈,恰得风华正茂年。他与她之间,是永不尽的藕断丝连。一个是与生俱来的魔,一个是不屈命运的皇,三生池旁,红线牵起,他是她轻触不可得的梦,她也是他此生越不过的劫。当双目凝望,似是相识已久,殊不知前世今生交错,上辈子没成全的爱恋,无论几世几代,天涯海角,这辈子都要还完。既是如此,倒不如早早定下诺言:这辈子,刀山火海,我替你淌;伤痛生死,我替你扛,如若初心不改,我定以江山为聘,送你十里红妆,许你永世安康。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