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000000025

第25章 是什么心理驱使你购买这只股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多变性及多重性的,过去,在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以及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中似乎都很少涉及关于投资心理的问题。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倡导者的观点,市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投资者在充分享有信息的好处之后,会立即理智地定出证券的价位。但人类何时面对金钱有过理智呢?

投资是一个特别的领域。人们普遍相信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论在这里并不适用。事实上,影响人们在投资领域的成绩的因素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努力并不是其中的决定因素。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大海,比大海更深的是人心。而心理与金钱在投资上面的混合作用,则变得更加高深莫测。换句话说,是什么心理驱使众多的投资者购买这只股票?为什么市场会因满目乐观而导致股市动荡?这一堂关于投资的心理课是我们广大的中国投资者最应该补上的一堂课。

人的生存要与很多方面发生联系,其中与金钱的联系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了。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的众多决策中,金融决策是最具感情色彩的、最不符合逻辑的。那种将人的因素排除在外、不加考虑而又企图加深对金融的理解的做法,就好像使用指南针航海但又没有航海图一样。

投资是一种金钱与数字的游戏,100 多年来,虽然许多人想将其赋予科学的外衣,试图用公式图表或数学模型来解释股价的涨跌,但成绩却非常有限。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投资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一方面,投资是科学,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企业经营与财务知识,将投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判断之上。另一方面,即使你这样做了,也不能保证你就能万无一失。投资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并不是说只要你智商够高就能做得好。它需要你的某种直觉与悟性。

其实,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投资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谁也无法提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投资的复杂性以及心理学在投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几十年前,格雷厄姆就将投资比喻为一个多变的“市场先生”,他认为投资是一项社会活动,在此过程中,心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在投资领域的意义当我们探讨股市问题时,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是至关重要的。环境越抽象——对很多人来说股票就是件抽象的事物——无形的心理因素就变得越强有力。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许多驱动人们购股的决策只能用人类行为学原理给予解释。由于市场是由所有购股者的集体决策所构成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市场就是被人们的心理因素推来拉去。

在多年以前,人们在谈论市场时,他们不会引入心理学的概念。因为长期以来,有效市场理论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已经在人们的心里占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现在的情况则是,这一现象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开始用行为学的思考方式来看待金融问题,人们把这种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叫做行为金融学。

现在,这一研究方式正变得时尚,许多投资专业人士都乐意以之为谈论的主题。

当我们回过头去审视巴菲特的投资历程的时候,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其中同样融入了格雷厄姆的影子。

格雷厄姆被广泛地奉为金融分析之父,他教授了三代人如何操盘股市。他的价值投资理论,毫不夸张地说,帮助了成百上千名股民选择股票。但人们经常忽略了格雷厄姆对投资心理学的教诲。在《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两本书中,格雷厄姆用了大量篇幅解释投资者的感情怎样引起了股市的波动。

在格雷厄姆看来,正是无数投资者的热情导致了市场并非一个理性行为的场合,无论是价格被高估或是被低估,基本上都取决于人们的心理状况。为了更形象地描述市场的这种非理性行为,他创造出了“市场先生”,以帮助投资者认清市场的多变。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让我们设想一下,我们拥有某家公司的股票,其中我们有一位和蔼可亲但行为却非常疯狂的合伙人,我们称其为市场先生,他会每天根据自己从睡床的哪一边起来或是那些影响深刻的梦境,甚至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来为股票设定一个价格。他会在这个价位上要么买光我们的股份,要么卖给我们更多。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对他的行为没有多加关注,只有当我们经过特别审慎的研究之后,并确信自己和这位市场先生知道得一样多时,我们才能确定他所提供的价格是否太高或是太低。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的头号大敌不是股市而是他们自身。尽管拥有超级的数学、金融、财会技能,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也不可能在投资过程中获利。作为格雷厄姆最著名的学生,沃伦· 巴菲特解释说:“格雷厄姆的方略有三项重要原则。”第一项是将股票看成企业,这将“使你与市场的多数人用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第二项原则是安全边际原理,这将“赋予你竞争的优势”。第三项是用真实投资者的心态来对待股市。巴菲特说:“如果你有了这种心态,你就走在了市场上99%的操盘手的前头——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格雷厄姆说,形成投资者心理,是一个从资金上到心理上都为市场出现不可避免的上下波动做好准备的过程——你不仅仅从理智上知道市场下挫即将发生,而且从感情上镇定自若,从容应对。按照格雷厄姆的观点,对市场下挫的从容应对,就像一个企业家面对不具吸引力的报价一样:不予理睬。格雷厄姆说:“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出售其股票,而且在其他任何时候他都有对目前市场报价置之不理的自由。

在格雷厄姆看来,市场中非理性的成分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如果投资者能够忘记股票市场而只关心他的分红所得以及这家公司的经营业绩的话。正是基于对“市场先生”的不信任,格雷厄姆说,一个人绝不能因为一只股票涨了就买入它,或是因为它跌了就卖出。恰恰相反,他建议投资者绝不要在一只股票连续上涨后买入,也不要在一只股票持续下跌后卖出。

在很多人眼里,投资是一个充满迷信、内幕消息及臆测的领域,在这里似乎人人都有话讲,但谁都不敢确定自己的话就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还常常被认为是有骗人之嫌。人们的心理在投资领域所起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出色的投资家,都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者。他们有某种洞悉人们心理的直觉或天赋,这让他们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在多变的市场里比别人快一步,在这个多数人注定成为输家的游戏中成为赢家。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存在这样的悖论,很多时候,我们去做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事情,殊不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投资就像一个有许许多多人参与的游戏,各种不确定、真假难辨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判断力。在这种状况下,大多数人的表现会比他们真正的智商要低得多。就像格雷厄姆所指出的:“投资者的头号大敌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们自身。你尽管可能拥有出色的数学、金融及财会知识,但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绝不可能在投资过程中获利。

以不变应万变

格雷厄姆将市场称为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这表明他既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也不认为人们的投资行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行为基础之上的。承认了市场的非理性特

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消除不必要的幻想与猜测,从而在千头万绪的纷乱信息中找到最基本的准则。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投资者对市场寄予了过多的关注,对市场的变化常常反应过度。事实上,人们对股市的下挫并非没有思想准备,问题在于到底有多少人眼看着自己账面上的资金减少而能够保持镇定自若。巴菲特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就是从资金到心理上都能为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上下波动做好准备。你不仅从理智上接受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同时也保持镇定与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会让任何情况弄得无所适从。事实上,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你就不必理会市场的任何变化,并对市场的下挫保持应有的从容态度。就像格雷厄姆所指出的:

“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销售其股票,而且他们拥有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当时的市场情况置之不理的自由。”可是,只有极少数的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真实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在一听到风吹草动的情况下便迫不及待地作出决定,所以有人说,在投资市场上,99%的人都患有“多动症”。

如果你现在拥有一笔闲置资金,你准备将其用来购买股票。同时,你心里也明白,股市的过热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许多股票的价格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增长。你心里非常清楚此时购买并不是最佳时机,你看准的股票将来肯定会面临调整,那时候买入将会安全得多。

你可能等了两三天,最多一周,那只股票价格依然没有下跌,于是你等不及了,想道:“买吧!也许它还会涨几周,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大不了过几天卖了,等跌了再买。”你的这种想法的确太美好,也太天真了,甚至可以说是太无知了。这样做的结果大多是你在股票上涨时买入,在下跌时卖出,就和无数与你有同样梦想的投资者一样,总是抱着聪明的想法在做傻事。

身为一个理智的投资者,你应当对市场的任何变化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如果投资者面对市场毫无理由的下挫时(我们得承认这种情况时常会出现),总是感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弃股而逃。或者你虽然没有行动,但却不时感到惴惴不安,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变成流落街头的穷光蛋了。投资者的这种脆弱的心理常常让自己原本拥有的优势变成劣势,你对自己曾经非常有信心的决定也开始不那么自信了,你时刻关注别人的行动与看法,生怕错过什么。

这种提心吊胆的心情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我们不仅不能从投资中感到支配金钱的快乐,甚至连我们对生活与幸福的感受度也会因此遭受损害。相对于那些对市场信息高度敏感的人来说,那些一旦选择了投资的股票,便放心地准备长期持有的人却要省事得多,他们并不关注股价每天的变化,这样他们也就免于遭受由于别人的判断失误所带来的痛苦。

控制情绪很多投资者在事后谈到自己的某些投资行为时,都不无后悔地说“我如果不那么早卖就好了”、“我如果不那么急着抛售就好了,也不会亏那么多了”、“真不应该听某某的意见,上了大当!”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你的金钱一旦透过合法的途径转到了别人的名下,你就不可能再要回来了。

金钱游戏对于失败者而言是非常无情的,许多人都品尝过痛心疾首的经历。不过,虽然很多投资者在有过失败的经历后也会进行反思,并试图找到自己的缺点。但是这反思并没有让他们变得更聪明,相反,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形时,他们还是会重复同样的错误。难怪有人说,自股票市场诞生100 多年来,投资者的行为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他们仍然感情用事,不时被恐惧和贪婪所支配,所以愚蠢与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投资者买卖股票的行为中,到底有多少行为是经过理智的分析之后作出的决定呢?又有多少行为是在一时的情绪支配下的反应呢?

对此,我们恐怕很难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后者所占的比重一定要远远大于前者。

有人指出,情绪使投资者付出的代价比无知更大。对时常改变自己行为的人们来说,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我们的大脑与计算机不同,它不是一次就设计好的机械零件,它虽然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但依旧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而且,外在环境的变化极易影响到它的运转,这使我们不能正确地意识到成败的机会与可能性,无法抵挡面临的所有诱惑。身为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我们早就接受了某些心理定式,这种群体的信念影响着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决定。这种群体信念的力量通常非常强大,有时甚至在我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就已经发挥出了它的巨大威力。如果投资者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这一缺点。我们一方面必须冷静而细心地观察事实,另一方面又要控制自己的盲从情绪,以期在充满诱惑的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判断力。

有人曾将道· 琼斯平均指数比作是人类的脑波图,其波动的线路则反映出我们所能得到的及经过我们充满希望与惧怕的梦想过滤的有限的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每一个投资者,同时也使他们互相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让人们之间的作用互相抵消或加强,形成更大的或者难以控制的力量。身处投资市场的大多数人都明白,那些轻率地跟着别人蜂拥而上的行为是非常愚蠢的,无论买进或是卖出,在表面上看来,这些行为似乎都像是随着市场的脉动而动,而实际上产生的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从而得不偿失。可是,尽管人人都知道这样做是不理智的,但大多数人又恰恰是这样做的。有人将投资市场上的这种“明知故犯”的情形称之为群体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在许多人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只有少数头脑冷静、能够深切洞悉他人行为与动机的人才能抵制这种本能的诱惑。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旅行的途中,去当地一家理发店理发。

这个理发店是由一个平时非常喜欢搞恶作剧、捉弄人的家伙开的。就在理发师在给年轻人理发时,只见门外街道上有许多人成群结队向城外的方向走去。年轻人诧异地向理发师询问道:“这些人怎么了,要发生什么事吗?”不料理发师哈哈大笑,兴奋地说:

“他们要去城外的那个山坡上躲避洪水,可是哪有什么洪水要来呀!这只不过是我骗他们的,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开了!好好笑呀!”年轻人听了理发师的话也觉得非常有趣。

不过,门外越来越多的人走过,然后,终于一个人也没有了。这时理发师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他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剪刀,脱下围裙,说道:“我想我们最好也离开这里吧!有可能洪水真的要来了。你不必付钱了!我们快走吧!”

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这样奇怪,面对不理智的惊慌,我们明知是错误的,还是无法抵制别人的影响。所以,在投资市场上,同样的道理也在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当市场出现某种热点时总会有许多人一拥而上,而那些原本并不准备这样做的人也如坐针毡,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不这样做,就是被人群抛弃了。人类的幸福感基本上来自于群体的认可(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叫做“归属感”),而且这种情感会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增加不断地增强。我们不愿意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左,而且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越多人认可的东西便越正确的想法。

在投资市场里,人们的情绪总是息息相关的。当股价连续下挫之时,似乎每个投资者都陷入了悲观、绝望的情绪之中。那些股票经纪人的悲观往往较他人更甚,因为他们受影响的程度很大,甚至连生计也受到影响。那些本来依照账面资金计算比较富有的人,这时眼看自己的财富缩水,当然感到心痛。而那些当股价在高位时没有舍得卖出的投资者,眼看着本应该到手的财富转眼间化为泡影,更是后悔不已。这样一来,人人都感到后悔不安,市场顿时失去信心,股价开始狂泻。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几次大崩盘,都是由于投资者集体丧失信心所致,并不是经济运行情况的真实反映。

其实,群体本能效应不仅在投资者对待股市涨落时的行为上起作用,就连在公司的选择上也有同样的作用。大多数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时,常常愿意就此征询别人的意见,如果被你问及的这个人恰巧也看中这只股票,即使他并没有提出什么更令人信服的理由,但你仍然感到自己的信心明显地增强了。相反,如果你得到的是相反的答案,你会对自己的看法产生怀疑,变得犹豫不决,以至于错过最佳的买入时机。

聪明、智慧的古希腊人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谚语:“在痛苦中学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若非天生具有控制自己情绪的天赋,那么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有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不过,学习控制情绪一事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因为你要与自己的习惯与人类的本性奋战。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犯错,然后再去分析这种错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一个人长期形成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过,投资领域还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不但不会从自己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反而常常“信心”十足地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从原先的错误中得到了教训。这样一来,虽然你缴了昂贵的学费,可是你什么也没有学到。

有人指出,有些投资者重复犯错是因为输钱的念头早已存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

就像那些经历多次失败的人,他们认为成功是奢侈的,他们在还没有开始下一次尝试之前就认定自己肯定会失败。这种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将是非常巨大的,它使你不敢与错误进行奋战,而将重复失败视为当然之事。

学会控制情绪的目的是为了不犯相同的错误,但它的难度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许多成功的投资者发现,记录投资笔记是控制情绪的好方法。你要认真记下你所选择的每一只股票,包括你当初选择它们的原因以及后来为什么要卖掉。你要经常性地回顾整个交易的过程,并且客观地审视情绪给你造成的困扰。

这是一个更为理性的学习过程,你绝对值得一试。

避免盲目自信人生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积累,才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自我。

对于那些想在投资领域有所收获的人而言,你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金融与财会知识,还需要掌握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不过,你最需要学习的却是心理学领域,因为它能帮助你在投资过程中少一些心理判断失误,多一些理性的行为。

人的大脑从思考问题到得到结论,到底经过了多少步骤,可能谁也说不清楚。对待同一个问题,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大相径庭。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在分析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走快捷方式,忽略应当注意到的因素,而轻易地跳到结论上。那些轻易得出结论的人,常常就是那些过度自信,甚至显得非常盲目的人。

很多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聪明的;许多人相信自己的开车技术是一流的,即使在路况差或是下雪天开车也绝不会有问题;还有很多医生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对病人进行简单的询问与检查后便得出诊断结果……一句话,这个世界上过度自信的人到处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过于相信自己。

自信本身绝不是坏事,但只有当表现过头时,它才会表现出不利的一面。巴菲特一直是个自信的人,但他认为自己从不过分自信。他曾谈到自己在读高中时的感受:

“我不是班上最受欢迎的人,但也不是最令人讨厌的人。

人们在与自己口袋里的钱打交道的时候,常常犯愚蠢的错误或作出不符合逻辑推论。因为人的大脑本来就不完美,思维中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而金钱则让它的这些缺点表现得更加突出。那些信心过度的投资者,往往不只自己会做出不合理的举动,而且他们的自信会很快感染其他人,并进而对整个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或者刚刚变得非常聪明。他们凭借这种想象中的聪明,认为自己能够跑在市场的前面,并选择到获利的股票——至少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选择能帮他们赚钱的股票。他们虽然也阅读许多数据与信息,可是他们的做法却从中有所取舍。他们得到的是那些能支持他们观点的资讯,对那些反对的、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东西,他们则一概置之不理。此外,他们受到思维定式的支配,使其所闻与所见的都是那些他们想见的、想听的信息,而不去注意那些鲜为人知的、对事态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信息。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人的投资行为也服从理性的话,那么人们就应当认真选择股票,并在一定期间内持有它,而不是一有风吹草动便急着动作。正因为多数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有过度自信的通病,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市场,将别人抛在后面。

所以他们不断地买卖股票,认为自己能抓住市场波动的脉律而大获其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的交易量总是很大,股票的换手率通常很高的重要原因。这些人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聪明,他们掌握着被别人忽略的信息,所以他们能够获胜。过度自信使许多券商对市场作出错误的预测,身为专业机构与人士,他们自认为比别人更了解股市,也更能把握它。他们可能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可能对市场的变化有很强的敏锐度,但这都不应当是他们自认为聪明的原因。事实上,你知道的东西别人也同样知道,而且他们可能还注意到了被你忽略的信息,你的自信在事实面前最终将被粉碎。

心理学家指出,那些对自我有客观认识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是些资质平平的人,天才当然有,但可惜你不是。

这种过度自信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投资市场总是交易量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的现象,同时也能说明市场为什么会有巨大波动的一部分原因。盲目自信对投资者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你觉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去购买某只股票时,切记不可将这种信心当成是理由,别忘了,全世界像你这样满怀信心去做傻事的人不计其数呢!

许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发生判断失误是因为总体来说人们过于自信。如果选一群人做样本,问他们有多少人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有一大半以上的人会说他们是极佳的驾驶员——这就留下一个问题,谁是差劲的驾驶员?另一个例子出现在医疗行业。当问及医生时,他们说他们对肺炎的诊断成功率达到90%,而事实上他们只有50 %的准确性。

就信心本身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度自信则是另一回事。当我们处理金融事宜时,它就尤其有害。信心过度的投资者不仅自己作出愚蠢的决策,而且对整体市场会产生强大的影响。

投资者一般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这是一种规律。他们想象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且能选择获利的股票——或者至少他们会选择聪明的券商为他们打败市场。他们趋向于高估券商的知识和技巧。他们所依赖的信息也是能证实他们正确的信息,而对反面意见置之不理。更糟糕的是,他们头脑中加工的信息都是随手可得的信息,他们不会去寻找那些鲜为人知的信息。

信心过度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券商作出错误的市场预测。他们对自己收集的资料信心过度。如果所有的券商和投资商都认为,他们的信息是正确的,他们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消息,结果将是更大的交易量。

人们最难以想象的一件事实就是,你并不比一般人更聪明。然而更令人伤心的现实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比一般人聪明。信心过度不仅有助于解释交易量过大的问题,而且也解释了在过去几年里市场所经历的巨大波动。

乌龟和兔子的启示与那些自以为聪明,且能够以快速反应来战胜市场的投资人不同,许多杰出的投资者更愿意做一个动作缓慢却最终得到胜利的乌龟。他们并不想在股市的变化中捞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认真地做好每一笔交易,并最终让自己以及那些信赖自己的股东都变成了富翁。

著名的“龟兔赛跑”故事中的乌龟是令人敬佩的,它知道自己不能和兔子跑得一样快,但它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赢得了比赛。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乌龟的表现都值得称道,而且它是以自己的节奏和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一切的,所以在整个赛事过程中,乌龟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说是从容不迫的。而兔子则不然,它先是自以为是地嘲讽对方,然后又放松警惕,最后则是对自己的大意后悔不已。我们甚至可以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兔子不改掉它身上这些失败者的特征,就算它们再来一次比赛,它还是会输的。

在投资领域,过度反应是盲目自信以及胆怯者的通病。在许多竞技性体育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众多实力接近的队伍在比赛前,谁都不敢断言输赢,一切都要看他们在场上的表现,一般说来,那些能够在领先时不急于求成,落后时也能冷静、沉稳的队伍更能赢得胜利。而在投资领域,你的对手可能是无数人组成的庞大市场。你的反应不可能每次比市场还快,你所要做的就是好好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同样有一个故事可以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农场应聘雇员。接待他的农场主人问道:“年轻人,你能做些什么啊?”年轻人回答道:“当天气变坏刮大风时,我依旧能够酣然入睡。”农场主人对年轻人的回答不以为然,不过,他看到年轻人肌肉发达、身体强健,便决定雇用他。没过多久,一天夜里,一场可怕的暴风雪突然来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农场主人吓坏了,他担心自己的庄稼和牛羊,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从床上跳起来,冲进那个年轻人的房间。只见年轻人正酣睡着,农场主人上前使劲将他摇醒。

“暴风雪如此可怕,你怎么还能像个没事的人那样睡得着呢?”农场主人心烦意乱地问道。

“难道你不记得我来求职的那天是怎样说的吗?我当时就对您说过,当天气变坏刮大风时,我还是能够酣然入睡。”年轻人一点也不着急地回答道。

“我知道,可是我的庄稼、我的牛羊怎么办?”农场主人气得大叫。

“庄稼在地里,你着急也没有用。牛羊都好好地待在牲畜棚里,干草也够吃。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都和以前一样,除了你有些激动以外。

其实,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像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当股票市场上的寒风刮起时,他们还能够去睡觉。那些伟大的投资家拥有一种特殊的才能,即使股市即将崩盘,其他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他们还是能够泰然自若,相信自己的前景依然美好。要知道,那种反应过度的倾向是非常有害的,它不只会破坏你平静有序的生活,并大大影响到你作出决定时的正确率。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行为趋向于对坏消息作出过度反应,而对好消息则反应迟缓。这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大不幸。

其实,并不是痛苦真的比快乐更让人记忆深刻,而是你将痛苦放大,而忽略了幸福。在投资领域也是如此,人们趋向于将股价的增长看做是当然的现象,而一旦股价出现波动,哪怕只是短期内的正当调整,投资者也会作出激烈的、不加思考的反应。

无数投资者的不理智,进而形成整个市场的不理智,并最终影响到股价的走势。

巴菲特把这种投资者对股价短期波动的激烈反应称为“短视行为”,他相信,如果投资者不去关注企业的月报告、季度报告,多数投资者的成绩可能更好。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投资人师彼得· 林奇的经验之谈吧!

“我的大部分钱都是我在拥有一只股票之后的第三年或是第四年赚来的,有时候,可能时间还会更长。

了解你的心理承受度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能够有正确的判断,那些自认为坚强的人可能会在遇到大麻烦时很快崩溃,而一向并不那么坚强的人却可能平静地接受结果。

心理学的许多概念都是抽象的,一般股票投资者难以正确地理解,同时,我们也难以用特定的方法来测量人们对外界环境作出的反应。但当我们将这种心理状态与投资市场的种种情形相对照时,这些概念会变得清楚和明白起来。因为你所作出的所有决定,都能够反映出你对于风险的感知与承受力。

投资是一个充满了机会与风险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与不确定性也是投资的魅力之一,它迎合了人性中的一些特点,使全世界无数人即使多次损兵折将,也依然乐此不疲。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交易所里总是一幅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许多专业投资家、职业经纪人沉迷其中自不待言,就连那些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家庭主妇、上班族,甚至是一些未成年的小孩子也跃跃欲试,想在投资游戏中试试自己的运气与智力。

如果我们在市场低迷时,留心观察一个经历过市场风浪的职业投资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的表现可能还没有股价上扬时的菜篮族的表现那么乐观和勇敢。而每当股价下挫时,那些证券代理商与经纪人都迅速变化他们手中的投资组合,将筹码锁定在那些保守的股票上,他们不敢轻易将手上的现金换成股票,即使在面对一些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好企业时,他们也犹豫不决。

因为此时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风险承受力较低,这种状况也势必影响到他们的交易决策。而在股价上扬、市场高奏凯歌之时,人们个个大胆地追加资金,仿佛只要投入就注定有回报,市场的风险被人们遗忘了,或者是他们虽然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但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一旦美梦破灭,只有后悔不已。尤其是那些被行情冲昏头脑,将自己的全部家当赔进去的人,将会为他们的盲目与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

自股市诞生100 多年来,行情一直都在反复波动。市场在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上升之后,必定会回调,甚至发生大崩盘,将几年来的成果在几天、几周内就丧失殆尽。

与股价的上升和下跌相对应的是躁进的投资者与保守的投资者,两种行情与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风格反复折腾和较量,这可能是投资领域里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景象吧!

许多研究金融心理学的学者发现,要正确描述人们对风险的承受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些现代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面试及问卷的方式并不能考察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度。因为人们对风险的忍受度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而且随着情况的变化,人们自我感知的风险承受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当股价下挫之时,即使那些平常显得最大胆、最冒进的投资者也会变得畏手· 畏脚起来。而在股价上扬的时候,别说那些本来就躁进的投资者,就连那些保守的投资者也常常满仓,难以轻易割舍。

投资领域存在一种较普遍的心理,认为买卖股票也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而在我们的社会里,勇敢者总是受到人们更多的尊敬,这使得大多数人在心中都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能够承受风险的人。可是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这样,尤其在面对金钱的时候,自认为的风险承受度与实际的风险承受度并不是一回事。真实的情况常常是,你可能只有在股价上扬时才是一个勇敢者,而当股价下挫时,你往往吓坏了,跟着一群胆小鬼,唯恐逃之不及。

人们对自己的风险承受力的判断带有几分妄想狂的色彩,这使得研究人们的风险承受度的个案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过,心理学家还是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风险承受度与年龄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

总体来看,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趋于保守,而女性比男性更加小心、谨慎。

而风险承受度与富有之间的关系则依然没有定论,虽然我们可能认为有钱人比穷人更愿意承担风险,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直觉,心理学家还难以从统计心理学上找到证实这种看法的依据。

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心理特征中寻找关于风险承受度的线索,就会发现比起人们的年龄与性别来,它与个体的性格特征联系更为紧密。

它首先与人们的自控能力(指人们感觉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以及作出生活决策的能力)息息相关,那些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周围环境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是“内向型”人,而那些缺少这种能力的人则被称为是“外向型”人,他们总是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别人的意见是他们做决策的依据,由于缺乏主见,他们很容易改变看法,无法控制自我。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风险承受度高的人无一例外属于“内向型”,他们牢牢把握自己的生活脉动,他们清楚自己的每一步举动,除非自己改变主意。否则别人是很难让他发生变化的。其实,如果我们稍做分析便会发现,大凡杰出的投资家无一例外地属于这种性格,他们头脑清醒,对于自己的任何决策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且绝不会因为其他人的一点意见就轻易政变。

他们有明确的生活与工作目标,而且能够长时间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这就像巴菲特办公桌上的一张便条所写的:“如果发生了核子战争,请忽略这一事件。

与人们的风险承受度最有关联的第二个因素是成就动机,也就是人们做事的方向感。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几乎都是那些方向感明确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对那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所准备。所有出色的投资家都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有明确的获利与停损目标,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透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作出的结论,因为这种结论很可能是错的。当市场行情一片大好时,你觉得自己无论买哪一只股票都会大赚一笔,这时你恨不得一下子将未来几年的薪水都预支投进股市。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面对一切的勇敢者,你随时准备承担可能降临的厄运。而事实上你的心里丝毫没有为可能出现的改变留下余地,你的勇敢只不过是轻度妄想症的白日梦罢了。而一旦股市下跌,你眼睁睁地看着一只出色的股票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一下子跌落到原价的一半,而你也知道这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摆脱危机,股价也会向企业的内在价值回归。可是这时的你却异常胆小,你担心今天买入,明天它还会接着跌,那时你的金钱会变少,这可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所以你持币观望,不敢行动。所以,不要轻易对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下断语,学着客观地认识自己吧!你越是客观就越冷静,离正确的选择也就越来越近。要知道,那些头脑发昏的投资者是不会有好成绩的。

由于对自己风险承受度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市场上充斥着股价涨时买、降时卖的投资者。请相信,你在投资领域中的一切行为,无一不是反映着你的风险承受度,认真而细心地分析并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对投资者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同类推荐
  • 如何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员工

    如何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员工

    本书内容包括:“一生使命:拥有一颗责任心”;“珍惜工作,活在当下”;“忠诚敬业,受益终身”;“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绝对服从,对领导负责”等。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
  • 三国的那些人与事

    三国的那些人与事

    本书带你品读了三国的风云人物、人生哲学以及治世谋略。三国的那些人与事,为我们品读了三国的风云人物,品读了三国的人生哲学,品读了三国的治世谋略……细细品读,反复回味,细数风云变幻,英雄豪杰,定能受益匪浅。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有忠实原著的部分,也有再度演绎的部分,还有轻松发挥的部分。希望孙悟空、唐僧、白马、猪八戒、沙僧、哪吒、牛魔王、凌虚子等大小角色再一次给读者带来快乐和感悟。这本名著所涵盖的内容之广、哲理之深、趣味之强。单就文学性本身来说,除了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的对白妙趣横生之外,光是书中有关描写景色、人物、宗教等方面的诗词就很值得细细推敲,好好把玩。
热门推荐
  • 站地的青春

    站地的青春

    在一个中学里,有一个傲娇的名门千金——夏雨菲。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力,实施了多少的计划。在她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许安雪,一场“战斗”拉开帷幕……
  • 阴逗比阳毒舌

    阴逗比阳毒舌

    当逗比的女阴阳师遇上毒舌的男阴阳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赶脚好土的介绍语)
  • 步步惊情之医妃倾城

    步步惊情之医妃倾城

    她是医神无双的弟子,是丞相慕容烈的嫡出长女。她有爱她宠他护她如命的九王爷,....是谁让这焉红的血染满丞相府,是谁让母亲哥哥连死都死不暝目,又是谁让她爱人长眠不醒?她三千发丝在他眼眸下寸寸成雪,两行血泪自眼中邪戾而出。'我慕容煙儿发誓,只要我一天不死定要你偿尽这丧亲之痛,我要你被别人踩在脚下生生世世不得翻身,身边所有人都背叛你。我诅咒你永远都得不到自己所爱,永远活在惶恐之中,最后一个人孤独的死去。再次归来,她是云国贵妃。惊艳出场,朝堂对视,她目光清冷,一转眼却又笑艷如花。他始终是忘不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吗?....不,朕要的,从来就没有得不到的。
  • 盛世风华:女皇崛起

    盛世风华:女皇崛起

    【钱与权的较量,情与欲的磨合】带着厚啤酒盖眼睛穿得保守运动服的风纪委员夜雪染其实是道上出了名的女皇大人?在学校里有着“灭绝师太”称号的夜雪染一朝撞上学校里出了名的小霸王?!像宫墨烨这样的二世祖只会花钱泡妞玩游戏之外还会干什么?————她是容貌双绝倾国倾城的女皇大人,五年前叱咤风云人人惊怕,这是夜雪染。他是欧洲黑-道教父的第一继承人,道上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少主,这是宫墨烨。她助他稳坐教父之位,他助他重修女皇大业。在并行的路途中却擦出了爱的火花。他从利用到保护,她从冷情到关心。却忘不了她心中曾经挚爱之人…五年前,她丧失挚爱。【论如何得到女皇大人,宠加宠加宠加往死里宠】纵使你爱过他人,我也不会放弃。我爱你,比你想象中的,多很多——宫墨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逆神巅峰

    逆神巅峰

    三百年前,戮仙古界。重宝出世,八大神国天才倍出。叶家叶无殇、邹家邹尘染、姬家姬无双、张家张若厌、欧阳家欧阳长、皇甫家皇甫瑾、慕容家慕容晨、申屠家申屠狂。为得重宝,自相残杀。八人全亡,当世最强之人叶轩。取宝之时被没死透的张若厌偷袭。三百年,宝物未入人手。但是,三百年后,叶轩他...重生了
  • 你是我的运气大修完成版

    你是我的运气大修完成版

    “我想,没有所谓的运气,或者说,我现有的一切,已经是我的运气了。”她含着明亮的微笑,眼睛里却沉静的像泉水下的碧玉一样,有着湿淋淋的哀伤。他一下将她揽进自己的怀抱:“没关系,你可以这样想,可以一直这样想。你可以觉得我是你不可能拥有的运气,你可以觉得一切运气都会消失。”感觉到一点点眼泪渗透衬衫,他叹了一口气:“只要我相信运气就好,我相信我有永远拥有你的运气。”——题记
  • 老婆乖乖让我宠

    老婆乖乖让我宠

    她秉承着“灌醉他,睡了他”的宗旨把丈夫灌醉,为何最后被她睡了的却是一个陌生男人?最让她大为恼火的是,陌生男人竟就此缠上了她。“你夺了我的清白,必须对我负责!”男人大言不惭的开口。“你不也同样夺了我的清白?”她气恼的吼回去。他却凉凉的开口:“你一个已婚女人,哪来的清白?”她气得抓狂:“谁告诉你,已婚女人就没有清白了啊啊啊啊”“那你说,已婚女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清白?”“在独守空房的情况下!”她不假思索,冲口而出。“一个让你独守空房的渣男,你留着有何用?做渣饼么”他讥讽出声。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绯银

    绯银

    异种的天煞孤星,传说只有神命和皇命的人才能勉强不受他的影响。而清晨,这个来自边境城的少年,他不想就这么轻松的屈服于这自以为是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他只是不想失去那些珍贵的千奇百怪的朋友。还有那个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自己家中的奇怪少女。……“一直在沉思些嘿嘿嘿的东西可是很伤身体的哦,清晨。”“谁特么想这些东西了!”……那么,开始转动吧,改变世界的齿轮!
  • 缘定有情人

    缘定有情人

    一直以来,青扬的世界里宋青平给予她缺失的父爱,母爱,他是她最亲的人,直到遇上大卫,他霸道,专横,觉得她不知道保护自己,他是闻风丧胆的黑道大佬。做事干脆利索,毫不手软,背叛者死,他希望青扬时刻在他的身边,直到青扬知道自己的身世……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