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财富往往最能代表着一个男人的成就和能力,是一个男人价值的体现。很多搏击商海的男人都对财富有种发自心底的渴望,但是其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如何获取财富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有高学历的男人才有“钱”途。其实不然,学历并不能决定其是否富有,是否能成为成功的商人,低学历的男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也一样能获取商业上的成功。
赚钱和学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知识确实能够对人的事业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知识和文凭、学历并不是一回事。学历只能证明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教育经历,不能完全证明他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学历和能力并不能成正比。拥有高学历却一无所成,仅有低学历而成绩斐然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尔·盖茨是一个世人皆知的人物,他的名字仿佛已经成为了世界首富的代名词。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学历也并不高,大学没上完就辍学了;华人首富李嘉诚,则根本就没有上过学。虽然他们学历并不高,但是他们却在首富的位置上坐得很稳,坐得很久,可见这不是出于侥幸和偶然。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很多人:王永庆是多年的台湾首富,但他只是小学学历;洛克菲勒,号称美国石油大王,其学历也仅仅是初中;松下幸之助,日本的“经营之神”,学历是小学……
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说明了:学历本身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一个高学历的人,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没有不断努力的拼搏精神,也不过是一个碌碌之辈;而一个低学历的人,只要不放弃努力,则可能在属于自己的事业上取得傲人的成就,获得惊人的财富。
应该说,对高学历的迷信,对低学历者的轻慢,是非常不理智的事情。有学历并不等于有能力。即使在中国这个重视学历的国家中,学历也是块敲门砖而已,它最多帮你一时,而要想真正成功,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性格等因素才行。
因此,低学历的男人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低学历而自卑,也不用为自己渺茫的前途而担忧。没有高学历,但是你可以用勤劳、诚信等等去弥补,可以用执著、勇敢去超越。当你有了这些,低学历所带给你的劣势将不复存在,你一定能够赚到大钱,成就那些高学历的人都无法成就的事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低学历的男人都没能成功,生活状况也确实比高学历的人差。这是因为,低学历的男人在社会上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或是歧视,其中大部分人由此产生了自卑,认为自己确实不会有什么出息。正是这种思想阻碍了低学历者前进的步伐,阻碍了低学历者在赚大钱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有鉴于此,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本书从低学历者取得成功应该具有十种能力入手,全面而真实地揭示了一个低学历的男人赚到大钱、成就大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和方法。
同时,本书还列举了大量的低学历男人们典型创业的案例,并且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总结,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全面地展现出来,让那些低学历的男人在汲取信心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剖析自我,规划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
我们希望那些低学历的男人能够明白: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低学历的男人同样可以赚大钱。
学历对一个男人来说重要吗?当然,比较重要,但不是很重要。学历只是一种证明,只证明一个人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学习,但并不能完全证明他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学历和能力并不能成正比,高学历却一无所成,低学历而成绩斐然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首富李嘉诚就是最突出的例证。
李嘉诚可谓白手起家的楷模,他靠塑料花、塑料玩具掘得了第一桶金,从而势不可挡,一举成为香港华资地产界的领头羊,世界华人首富。1986年,李嘉诚首次登上香港年度财阀宝座,1988年,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华人首富。2008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显示,他排名第11位,净资产265亿美元。他被中国人称为“香港超人”,是近代企业家成功的楷模,是当今全世界华人的偶像。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开始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几年推销员的生涯,让李嘉诚踏遍了香港每一条大街小巷,这样勤奋的工作使得他对市场的动向了如指掌。李嘉诚敏锐地看到了塑胶这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产品,具有“价廉、耐用、易变”三大特点,比木材和金属有更广阔前景,便义无反顾地辞去推销总经理的职务。之后,李嘉诚靠着几间破房子和7000港元的启动资金创办了一个塑胶玩具厂。
厂里的压塑机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破旧不堪。李嘉诚尽量节省有限的资金,以最少的钱办最大最多的事,他奉行的人生准则是“勤能补拙”。工厂刚开办起来的时候,李嘉诚依旧保持着推销员时的那股勤劳劲,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巴士,近的就双脚行走。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地赶回工厂,先检查上午工人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蹲在地上吃简单的工作餐。
李嘉诚也明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当长江厂稍有了盈利的时候,他就抽出钱来,改善工人们的伙食和就餐条件,让工人们轻松一下,这样做有助于稳定员工队伍。当第一次看到产品从压塑机模型中取出来的时候,李嘉诚就像中年得子般兴奋异常。节俭的李嘉诚破例奢侈一次,带工人们一起到小酒家聚餐以庆贺。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与塑胶同行如是说。李嘉诚常说自己是个悭吝之人,而他的部属们却说他“悭己不悭人”。李嘉诚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的员工,使长江厂具备了坚固的凝聚力。初创时期的长江厂条件异常艰苦,但是基本上没有工人跳槽。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瓶的机器,可以造出比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李嘉诚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取得了联系,想要购买这种机器。
但是价钱十分昂贵,于是,创业之初资金过分紧张的李嘉诚果断地决定自己去钻研,自己去制造这种机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嘉诚终于造出这种机器。“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李嘉诚日后回忆说。由于对推销轻车熟路,李嘉诚把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地卖了出去。接着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投产后会是如此的快速发展。
“天道酬勤”可以说在李嘉诚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他的勤奋,他的财富一天天多了起来,而他的步伐却依旧稳健。
之后的几十年间,李嘉诚成为了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创办长江实业公司;控股“和记黄埔”,出任英资洋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购入并且改组港灯集团,使其发展成为长江实业4大上市公司之一、香港3大电力公司之一。他的业务经营领地,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香港,而是向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发展,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依个人资产来算,李嘉诚这个没有任何学历的人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华人首富”。
李嘉诚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没有别人动辄本科、硕士、博士的高学历,但是他凭借高超的智慧,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勤劳的付出,创出了百亿身价,成了中国首富。由此可见,对于男人来说,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没有高学历,只要肯努力,也一样能赚大钱。
关于学历和文凭,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段妙论:“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话虽说得刻薄一些,但也大体不差,现代社会,缺了这片“树叶”,还真是寸步难行。但看如今的招聘广告,没有一两片像样的“树叶”,人家理都不会理你。无怪乎时下真文凭大贬值,假文凭满天飞,文凭买卖红红火火。
有的人追求“树叶”,而有的人却鄙弃“树叶”。例如国学大师陈寅恪。他12岁就出国留学,先后留学数十个国家,长达20年之久,被公认为是留学生中最杰出的“读书种子”,可是却没戴过一顶博士帽。因为他从不以学位博士帽为念,只要他认为自己这门课程已掌握了,哪怕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戴上博士帽了,他也不肯再浪费时间,而急着去开拓新的领域。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出本色”,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每个人都风流洒脱到像陈寅恪那样,看轻天下“树叶”,连快到手的文凭也不屑一顾,但也千万别学《围城》中的方鸿渐,去花钱买一纸“克莱登博士”的假文凭。文凭能买,真才实学却买不来,所以,“树叶”买得再多,在众人眼里,你的“空疏、寡陋、愚笨”照样一览无余。
其实,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那薄薄的一张证明,自己干出的成就,创造的财富就是最好的证明。把精力放在学历上,不如把精力放在做事上,放在不断的努力上,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