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专门研究各种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压力,以及这些压力对人身体和精神的影响。在他设计的“心理压力分析表”上,“转学”位于第18位,压力分数为35分(最高100分)。可见转学对孩子来说,并非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孩子为此将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困惑:孩子转学后,失去了原有的伙伴、社交圈,会感到孤独;在进入一个业已形成的集体时,也会担心自己是否被接纳和认可。转学的孩子,往往敏感而脆弱,如果再受到一些诸如语言障碍,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生活习惯差异而带来的影响,很容易情绪低落,继而影响对新环境的适应。
孩子转学后,遇到的常见问题有这样几种:
一是人际交往问题。转学后,原来的同学、老师都变了,朋友都没有了,需要建立新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于不擅交际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容易使孩子无法适应新集体而孤单无助。
二是面临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跨地区转学的孩子,面临的教材可能不一样,教学进度不一样,需要孩子尽快适应新教材新进度。同一地区的转学,虽然教材是相同的,但教学进度可能有异,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一样,孩子同样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三是学习压力增大。因为通常转学是转到教学资源、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这样的学校,生源质量可能比较好,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对转学的孩子来说,转学后的学习压力会陡然加大。
四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有一部分转学,是父母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转学后,父母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这样的态度:我们能做的都帮你做到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孩子觉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做得更好,给孩子无形的压力。
五是不自信。有一部分转学,是因为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或困惑,父母希望通过转学后,帮助孩子摆脱原来的环境和问题。但是,因为孩子自身的问题也许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孩子转入新学校后,以前的问题和困惑可能也随之“转”过来了,致使孩子依旧困惑迷茫,没有足够的信心去适应新环境。
六是抵触心理。有的家长没有和孩子商量,或者在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就自作主张,强行给孩子转学,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新学校的抵触情绪。
对策:转学之后,孩子能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新环境的感情,学习的效果,及身心健康。因此,在转学的同时,必须同步解决好孩子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和孩子一起,参观新学校。父母可以在孩子转学前几天,带他参观一下新学校,让孩子对新学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教室、卫生间、食堂、图书馆等的方位,便于孩子以后能在校园里行动自如。
二是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大胆展示自己。插班生都很想融入新的集体,但因为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或非议,而往往不敢主动交往,于是这些同学经常会显得与别人不一样,表面上非常冷淡,对别人和集体漠不关心,给人以孤傲而不合群的感觉,有的转学很长时间了,还没有一个朋友。父母和老师要鼓励孩子主动向同学伸出热情之手,同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新集体之中;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老师、同学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产生良好的印象。
三是跟上学习节奏。转学后的孩子,不适应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学习跟不上,感到吃力,或者是得不到新老师的表扬和新同学的肯定,感到没有自信。新旧学校的教学内容不一致,或者教学进度不同步的话,父母和老师,应帮助孩子设法补上,可以通过补课或自修的方法,在学习上再加把力,努力跟上新学校的进度,不掉队。
四是将转学作为一次重塑形象的机会。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后,在老师、同学们中的形象是一张白纸,这正是一次重塑形象的好机会。如果孩子以前有什么问题的话,父母应勉励孩子借机改正,与旧我告别,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即使孩子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孩子在新集体中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和喜爱。
五是父母、老师要和孩子勤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问题,共同面对。特别是老师,应给予插班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使孩子早日形成对新集体的归属感,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