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让这种师爱面向全体学生呢?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传统教师职业的优秀遗产。
孔子首创私学,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分贵贱贫富,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都一视同仁。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孔子对于学生不分智愚、不分长幼、不分勤惰都一视同仁地尽心教诲,鼓励其进步。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教育平等、公正的观念。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这句话的意思是,伯乐是一个专门挑选千里马的人,教师不能像伯乐一样只挑几个尖子生培养,而是要像园丁那样培养出万紫千红的花朵来装饰世界。老师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师爱绝不是指只爱少数几个优等生。真正的师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所以,教师的爱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优秀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能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左、中、右”之分,这需要教育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面对。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如果充满了爱心,懂得以心换心,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如果充满了爱心,懂得以爱博爱,即使冰冻的心灵也能融化。让我们以无私的爱心来铸就师魂,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让每个学生都敞开心扉。老师每一个赞许的眼神,每一次充满鼓励的微笑,奖一颗闪闪的五星,赏一句平凡的表扬,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打下深深的烙印,有时甚至会受用一辈子。
有一位小学老师,上课后过了20分钟,孩子们累了,老师叫孩子们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只摸了自己的脑瓜儿,似乎只有自己独享了老师的爱抚,其实老师在每个孩子头上都摸了一下——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
教师的爱要应该像案例中的老师一样,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是同步的,有尖子生就有后进生。作为教师,能爱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学生,才能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孩子总喜欢听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老师一句关心、赞赏或鼓励的语言,孩子们就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因此,课堂上,应当经常提问他们,他们回答问题有一点正确的地方都要给予表扬。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少去管他们,这些学生稍有差错,就批评、训斥,而这些都是极不应该的。
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比较后进,原因之一往往是由于他们存在某些缺点,导致过去得到的爱比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很有必要在取得其他学生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适当地多给这部分学生一些爱。教师的爱可以发展学生的才能,有利于人的智能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时观察都较敏锐,记忆效果也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和谐的氛围使人敢于思考、敢于发表意见,思想不受禁锢,这就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感情的作用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实践证明爱能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教师必须爱学生,尤其对后进生更要爱。教师的爱具有强大的心理作用,它表现为一种期待,会推动学生迅速成长。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选择地爱护。教师如果出现偏袒就有损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使学生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但是一视同仁不能理解为一种刻板机械的、一一对应的教条主义形式,还要考虑到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和智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要因材施“爱”,正视孩子的差异,不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为标准来对待学生,一碗水端平因为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智力高低、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都需要关心和爱护。
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从心里充满对每一名学生的爱。尽管有的学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轨行为,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始终如一。无论学生表现好坏,教师都应该用爱去引导他们积极发展。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会由此产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道德情感。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能够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那么如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呢?
(1)建立发展的观点
建立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克服一成不变的思想,因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事实说明,学习差的学生资质并不一定差,只要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也不是不能学好的。好学生也是如此,如果管理不当,也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2)建立全面认识问题的观点
教师要克服只看一点,忽略其他的错误做法。事实证明,学习差的学生不一定处处都差,他们很可能在某一方面有其特长。发现学生的特长,帮助其成长,同样也可以做一番事业。例如现在社会上事业有成者,并不一定都是学校学习的尖子。好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不一定样样都好,处处都好,对其及时帮助更为必要。
(3)教师一定要自尊
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特别要注意平等的观念,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自己和学生也应同样平等,绝不应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蛮横无理。
总之,对学生一视同仁,是教师职责所在,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要培养他们的爱心、毅力、感恩之心和交际能力,要让学生能够承受住失败、困难带来的打击,学会孝敬父母、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