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两个最重要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彼此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互相信任、协调一致,那么就会促进家校合作,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局面,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校方可以用家访、电话回访、家长访校、家长会等方式,来达到家校有效沟通的目的。
教师与学生家长有很多可以建立联系的方式,而家访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如果教师能够适时适度地进行家访,那么无疑对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大有好处的。
这样,可以让双方都对孩子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并且还能让彼此的感情变得融洽,也能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从而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终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家访根据教师不同的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
(1)了解信息型。
这是家访的一般形式,对新生或第一次教的学生很适用,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为主要内容。
(2)具体目标型。
这是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家访。
这种家访必须建立在了解家访的基础上,主要是访有特殊问题的学生的家庭,以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特殊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3)正式沟通型。
这种家访以与跟家长交流信息和增进感情为主要内容,以获得家长良好配合为主要目的。
这样的家访主要对家校彼此不了解的家庭适用,以免彼此发生误会和造成家校配合不理想的局面。
家访时,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的情况,提出问题,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争取找到一条最好的教育途径。
家校沟通的技巧
一位父亲回到家,发现孩子被同学打得直流鼻血,非常愤怒,要找教师要个说法。
这位教师首先向学生家长诚挚地道歉,并让打人的那个孩子向被打的孩子赔礼道歉。
然后,教师把学生的全面情况向家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家长感到老师和同学们是很关爱他的孩子的,这次纯属一个偶然事件。
最后,教师表达了虚心接受家长建议的意思,并希望家长多提宝贵意见。
看到教师的态度如此诚恳,学生家长的怨气也很快就消散了,也就原谅了打人者。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当时的不满情绪,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建议,家长的态度就会非常容易被转变,也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彼此间的双边活动,是语言的双向交流,更是情感的双向交流。
家长的脾气秉性、人生阅历和心理因素等对沟通的效果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沟通要根据时间、地点和人物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要采用不同的技巧和策略。
为了获取良好的沟通效果,教师就应该灵活选用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以便让沟通顺利地进行,达到沟通合作的预期目的,而绝对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动机良好和内容正确。
虽然教师的动机良好,内容正确,但是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那么这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家长培育沟通的意识,主动地消除家长沟通的心理障碍,还应该拓宽沟通的渠道,从而实现家校的密切沟通。
教师可以采用很多的策略和技巧,来达到家校沟通合作的最优化,但以下几种基本功,教师必须熟练掌握:
沟通中的细节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但是以下细节需要着重注意:①为了让家长和教师能够平等,教师必须选择或创设一个有利于平等相处的环境;②时刻保持一颗爱学生的心,全面询问学生的相关情况;③多倾听和多理解;④用描述性而非判断性的语言表述学生的在校表现,绝不用教育术语;⑤不要议论别的家长或者学生,更不能将其与眼前的学生作比较,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家庭隐私。
技术沟通
以下技术沟通是教师经常用到的:①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方法用开家长会的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②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孩子在校的日常情况和突出表现反映给家长;③请家长参与到帮孩子确定学习目标的工作中来;④向家长询问孩子的性格和在家的情况;⑤举办“家长沙龙”“亲子论坛”等活动,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⑥利用多媒体网络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注意沟通交流的工具要灵活,要不干扰日常生活等。
疏通感情
为了让教师和家长做到互信,教师可以跟家长进行直接沟通,说出彼此的心里话,以便获得一致的认识和相容的情感。
与家长进行直接沟通的时候,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
(1)称呼恰当。
家长会因一个恰当的称呼而感到特别亲切。
教师可以先问家长“您怎么称呼”,然后根据家长的年龄和职务等来确定具体的合适的称呼;家长的名字一定要记住。
(2)语气婉转。
教师跟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杜绝使用命令、警告、责备或者训话的口气,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
教师对家长要热情,跟家长要进行平等的对话,语气要婉转,最好风趣幽默一点,以使气氛更轻松、和谐。
(3)善于运用非语言技巧。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以及穿着打扮等都是非语言技巧。
(4)间接沟通情感。
有时候,教师与家长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很难达成一致,很容易引起家长的误会,这就需要教师采用间接沟通情感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化解家长的误会,或让别人把自己的情感转达给家长,以便取得家长的理解,最终解决问题。
把握家长的不同心理
目前,家校合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大于内容、单向灌输、一味地命令要求等几个方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说到底,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策略和技巧。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业或行为出现了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责任推到老师的身上。
这对教育工作产生了非常消极的负面影响,不仅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让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加了不少。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了解其特殊心理,让沟通充满艺术性,从而获得家长的尊重,让其支持自己的工作。
(1)要客观评价学生
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全面和公正,让学生家长感到这是教师掏心窝子的话,从而认识到学校的目的和任务与自己的愿望是一致的,最终做到互相支持,共同搞好学生教育工作。
在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情况时,教师绝不能不屑一顾或捕风捉影地对其子女进行评价。
家长会把教师给其子女的不尊重和不客观评价牢记在心、终身难忘,因为这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任何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是听教师罗列这么多其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势必会感到自尊心严重受挫。
教师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只会让孩子给家长留下一个“无药可救”的假象。
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做法,表明这个教师是极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他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
(2)问题呈现的时机要把握好
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将其孩子的优点和最近的进步告诉家长,在家长感到愉快之后,再抓住时机合理地提出建议。这样,家长更容易接受。
在沟通时,教师可以从一些策略主动迎合其“顺毛驴”心理,来避免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变换语言和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因为,为了让人更容易接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就可尽量地从人们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以避免引起人们的反感,减少人们的逆反心理。
(3)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教师不能仅仅提出问题就不管了,还要对提出的问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尽量不要到学生家门口告状,不要满腹牢骚。
教师应找到一种适当的形式来向家长提出合理的要求,尽可能采取委婉的语言和富于建设性的口吻。
例如,“您觉得,我们能否这样做……”,“您可以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教师要对家长跟教育要求不相符的行为和观点进行劝说,向他们表明这样做给孩子的教育应该带来的利害关系。
教师绝不能将自己承担的责任甩手给学生家长,这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更是教师不负责任做法。
与学生搞好关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将会使师生共同进步,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体验到快乐。所以,教师要尊重和宽容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那些自卑的学生走出阴影,享受教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