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6100000007

第7章 施治方药

1.中医经典方药选粹

汉华陀《华陀神医秘传卷二华陀神方秘传》:“华陀曼应圆神方(甘遂三两、芫花三两、大戟二两、巴豆二两去皮、干漆二两、皂角七挺去皮、大黄三两煨、三棱三两、蓬莪术二两、槟榔一两、木通一两、当归五两、雷丸一两、黑牵牛五两、桑白皮二两、五灵脂二两、硇砂三两、诃子二两(面裹熟,去面)、泽泻二两、栀子仁二两。上药为末,入米醋二升,浸三日,入银石器中,慢火熬令醋尽,焙干,再炒黄黑色,存性,入下药:木香、肉桂、陈皮去白、丁香、青皮去皮、肉豆寇、黄芪、白术、没药、附子(泡裂去皮脐)以上各一两、芍药、川芎、白牵牛炒、天南星水煮、鳖甲(裂醋浸,炙令黄)、熟地黄酒浸一宿、牡丹皮、赤茯苓、坛苔子(坛边生的青苔类)炒、干姜(炮裂去皮)以上各二两。右同为末,于前药相合,醋糊丸,绿豆大。修合时须在净室中,运以至诚方验。)本方功用甚大,百疾可治。如小肠痃癖,茴香汤下三丸;因积成劳,鳖甲汤下二丸。”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一坚癥积聚第五》:“治诸疾,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注,长病咳逆唾噫(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辟除众恶,杀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中闭塞,有进有退,绕脐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注相染灭门方。太一神明陷冰丸(雄黄(油煮一日)、丹砂、石、当归、大黄(各二两)、巴豆(一两)、芫青(五枚)、桂心(三两)、真珠、附子(各一两半)、蜈蚣(一枚)、乌头(八枚)、犀角、鬼臼、射罔、黎芦(各一两)麝香、牛黄、人参(各半两)、杏仁(四十枚)、蜥蜴(一枚)、斑蝥(七枚)、樗鸡(三七枚)、地胆(三七枚),上二十四味,末之,蜜和,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饮,服二丸,日二,不知,稍加之,以药二丸安门户上,令众恶不近,伤寒服之无不即瘥。若至病家及视病患,夜行独宿,服二丸,众恶不敢近。)……治癥坚水肿……蜥蜴丸(蜥蜴二枚、蜈蚣二枚、地胆二十枚、蛰虫三十枚、杏仁三十枚、蜣螂十四枚、虻虫三十枚、朴硝十八铢、泽漆、桃奴、犀角、鬼督油、桑赤鸡各十八铢、芍药、虎骨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巴豆一两十八铢、款冬花十八铢、甘遂一两六铢、干姜一两。右二十味末之,别治巴豆杏仁如膏。内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丸如麻子。先饮食服三丸,日一。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一丸日一服。有人风冷注癖坚二十年者得差。)”

唐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二积聚方五首》:“积者,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究,聚者阳气六腑所成,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疗腹内积聚。癖气冲心,肋急满,时吐水不能食。方用(鳖甲(六分炙)、防葵(四分)、人参(四分)、前胡(四分)、桔梗(四分)、槟榔(八分)、白术(八分)、大黄(八分炮)、干姜(四分)、甘草(五分炙)、吴茱萸(三分),上十五味捣筛,蜜和为丸梧子大。一服十五丸,酒下,日再服。加至三十丸。忌苋菜、猪肉、生冷、鱼、蒜。)”

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七寒疝积聚方四首》:“治癥瘕积聚,便血。乌头续命丸(食茱萸十分、芍药五分、细辛五分、前胡五分、干姜十分、乌头十分(炮)、紫苑、黄芩、白术、白薇各三分、川芎、人参、干地黄各五分、蜀椒十分、桂心十分。右十五味捣筛,蜜和为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忌生菜、生葱、猪肉、冷水、桃、李、雀肉、芜荑等。)”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八·治脾积气诸方》:“治痞积气当胃管,结聚如杯,积久不散,腹胁疼痛,体瘦成劳,不能饮食。宜鳖甲圆方(鳖甲三两去裙以米醋一小盏化硼砂一两用涂炙鳖甲令醋尽为度、附子一两炮裂去皮、京三棱一两微煨炒、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木香一两、川大黄二两锉碎醋拌炒令干、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右件药捣细罗为末,以醋煮麦糊和溶。捣三二百杵,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二十圆。)”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久积癥癖诸方》:“治久积癥癖气不散,胁下似覆杯,多吐酸水,面目萎黄,或腹中疼痛。蓬莪术散方(蓬莪术一两、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赤芍药半两、槟榔一两、肉桂一两去皱皮、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一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京三棱一两炮锉、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木香一两、柴胡一两半去苗。右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积年癥块及血块方(砒霜、粉霜、硼砂、腻粉。(书中无剂量)右件药,细研令匀。用肥枣去核,入药在枣里面,以线绑定,用白麦饼子,逐个裹烧熟饼子为度。取出去枣皮研熟,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及临卧时,以姜枣汤下三圆。)……治久积癥癖,及一切恶气。并服巴豆圆方(巴豆一两去皮心研烂以醋二升熬成膏、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京三棱一两微煨锉、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香墨半两、硼砂一两细研。右件药,京三棱干漆捣罗为末,入在巴豆醋内,同熬及一半,次入硼砂更熬令稠,然后下大黄青橘皮附子香墨等,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煎橘皮汤下三圆,血癥块即用当归酒下,一切恶气温酒下。)”

宋王怀隐《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太平圣惠方治癥瘕诸方》:“治癥瘕气,腹胀痛。京三棱方(京三棱(煨)一两、柴胡三分去苗、桔梗一两去头须、木通一两、当归三分锉微炒、赤茯苓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鳖甲半两涂蜡醋炙令黄去裙襕、郁李仁三分汤浸去皮微炒。右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治癥瘕久不差,令人不食,羸瘦少力。芎散方:(芎(川芎)一两、桂心一两、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鳖甲二两涂蜡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一两、槟榔一两。右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一日三四服。)……治久积癥瘕发动,心腹疼痛不可忍。大黄圆方(大黄二两锉碎微炒、天雄一两炮裂去皮脐、雄黄半两研细、麝香二钱细研、朱砂一分细研、胡椒半两、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炒令黄研以纸压去油、京三棱二两微煨锉、槟榔四两、当归一两锉微炒、桂心一两、木香半两、犀牛角一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右件药,捣罗为末,入研药令匀。蜜和捣三二百杵,圆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清粥饮下七圆。)……治癥瘕,腹内疼痛。硼砂圆方(硼砂一两细研、鳖甲一两涂蜡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木香二分、肉桂二分去皱皮、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脐、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京三棱二两微炒锉、槟榔二分、干姜三分炮裂锉、皂荚五挺不虫中者。以醋浸两宿取汁熬成膏。右件药,捣罗为末,入研药令匀,以皂荚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圆。)……治癥瘕不消,宜服此方: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鳖甲二两涂蜡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二两、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右件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二升,和搅令匀。以慢火熬,候可圆,即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圆。以微通转为度。”

宋赵佶《圣济总录积聚门卷第七十一积聚》:“治一切积滞,痰逆恶心,霍乱吐泻,膈气痞满,胁肋积块,胸膈膨闷,呕哕心疼,泄利不止。积气丸方(代赭石煅醋淬研、礞石研各一两、桂去粗皮、硇砂研、赤茯苓去黑皮、青橘皮去白焙各半两、胡椒四十九粒、巴豆去皮心膜研四钱。右八味,捣罗四味为末,与四味研者和匀,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三丸,食后木香汤下。)……治一切积聚,心腹疼痛,年月深久者皆治,且老少并可服。百当膏方(丹砂研、腻粉研各半两、水银、铅各一分二味结成沙子、牛黄、龙脑研、铅霜研各二钱、粉霜研、阳起石研各一分、黄蜡半两巴豆肥者一百二十颗去皮心膜研出油取霜用、蝎梢(炒)一分、半夏一钱汤洗七遍杵罗为末,上药合研匀,熔蜡并熟蜜少许,同和成膏。旋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量大小虚实加减服。)”

宋赵佶《圣济总录积聚门卷第七十二积聚心腹胀满》:“治久积食癖,心腹时发疼痛,胸膈不快,痰逆恶心,藏府不调,不思饮食,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散恶气,逐结滞。丁香丸方(丁香、木香、桂去粗皮、阿魏面裹煨去面研、麝香研、硫黄研、水银二味于盏内结成沙子、硇砂研飞过、粉霜研、胡粉研各一分巴豆去皮心膜研取霜四钱。右十一味,捣罗三味为末,与八味合研匀细,用安息香半两,酒化滤过,入蜜少许,重汤同熬、和剂,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临卧煎生姜枣汤下,更看虚实加减,取下积聚恶物为效。)”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八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三棱煎(三棱、莪术各四两、青皮、半夏汤洗七次、麦蘗各三两。右用好醋六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梧子大,醋汤下三四十丸,痰积,姜汤下。)治妇人血癥,血瘕,食积,痰滞。”

宋严用和《济生方卷四积聚》:“积者,伤滞也。当是之时,法当推汤,然后助养脾胃。治五积,破痰癖,消癥块及冷热积聚。香棱丸(木香、丁香各半两、京三棱(酒浸一宿)、枳壳(去瓤,麸炒)、青皮(去白)、川楝子(炒)、茴香(炒)、蓬术一两(去壳巴豆炒黄,去巴豆不用)。上等分,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以朱砂研极细为衣,每服二十丸,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不拘时候。)……治老人虚人,一切虚寒,痃癖积块,攻胀疼痛。妙应丸(黑附子二枚、硇砂三钱木香(不见火)七钱半、破故纸(微炒)、荜拨各一两。上将飞过硇砂末,分入附子瓮内,却用剜出附子末盖口,用和成白面,裹药半指厚,慢炭火内煨令黄色,去面同木香等为细末,却将元裹附子熟黄面,为末,醋调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磨积丸(胡椒一百五十粒、木香(不见火)二钱半、全蝎(去毒)十个。上为细末,粟米饮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橘皮汤下。)治肠胃因虚气癖于肓膜之外,流于季胁,气逆息难,多日频年,医所不治,久则营卫停凝,一日败浊溃为痈脓,多至不救。”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治痔肛旁生核寒热诸方》:“治痔肛旁生结核,发寒热,及疼痛不止。丹参散方(丹参三分、猥皮一两炙令香(黄)焦、蛇蜕皮一两烧灰、当归三分锉微炒、露蜂房三分微炒、木香三分、猪后悬蹄甲一两炙令焦、鳖甲三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右件药,细捣罗为散,每于食前,以黄芪汤调下二钱。)……治痔疾,肛边有结核,寒热疼痛,日夜不歇。皂荚圆方(皂荚四枚(挺)去黑皮及子、瓜蒌一枚、猥皮二两、礬(矾)石二两。右件药,都锉碎,入瓷瓶子内,烧令烟尽,冷了研为末,练蜜和圆,如梧子大,每于食前,以温水下二十圆。)”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诸方》:“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嬭,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宜服此绿礬圆方(绿礬四两捣碎安瓶子内,以瓦子盖口,用大火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细研如粉。更用白盐一两、硫黄一两合研,再入瓶内,准前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研令极细,入附末一两,都研令匀。用粟米饭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暖生地汁下二十圆,当日泻血便定,一月全除根本。)”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八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鸟喙圆(鸟喙炮去皮尖一钱、半夏汤洗七次四钱、石膏煅、藜芦炒、牡蒙(即紫参)、苁蓉酒浸各一钱、干姜炮、桂心各一钱、巴豆六七粒研膏。右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酒饮任下。)治肠覃病。因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正气不荣,紧瘕内着,恶气乃起。其生也,始如鸡卵,久久乃成。状如怀胎,按之坚,推之即移。月事时下。故曰肠覃。”

金刘完素《皇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三诸痛门药证方》:“没药散(乳香、没药各三钱、穿山甲五钱炙、木鳖子四钱。上为细末,每服半钱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治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注:活血化瘀,攻坚破结为主,芳香健胃促进肠胃为辅,以消积利肠。

金刘完素《素问宣明论方卷七积聚论》:“癥者,腹中主硬,按应手,然水体柔顺,而今乃坚硬如此者,亢则害,承乃制也。瘕者,中虽硬,而忽散忽聚,无其常,故其病未及癥也。经曰:血不流而滞,故血内凝而乃瘕也。治积聚,癥瘕,解中外诸邪所伤。玄胡丸(玄胡索、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当归、木香、雄黄(别研)、荆三棱、生姜各一两。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生姜汤下。)……治癥瘕痃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腹胀。用三棱汤(荆三棱二两、白术一两、莪术半两、当归半两(焙)、槟榔、木香三钱。上为末,每服三钱,沸点服,食后,每日三服。)……治癥积,心腹内结如拳,渐上不止,抢心疼痛,及绕脐腹痛不可忍者。保安丸(川大黄三两(新水浸一宿,蒸热,切片子,焙)、干姜一两、炮大附子半两(去皮)、鳖甲一两半。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心服,或酒米饮下。后取积如鱼肠、脓血、烂肉汁、青水,当下。)……治痃癖坚积,肠腹癥瘕结聚,疼痛胀闷,作发有时等。开结妙功丸(荆三棱(炮)、茴香各一两(炒)、川乌头四两、神曲、麦芽、大黄各一两(好醋半升,熬膏)、干姜、巴豆四个、半夏半两、桂二钱、牵牛二钱。上为末,膏丸,小豆大,生姜汤下十丸、十五丸,温水,冷水亦得,或心胃间稍觉药力暖性,却减丸数,以加至快利三五行,以意消息,病去为度。)……治痃癖气,胁下痞满,息而不消,积而不散,元气在胃,不妨食者。治肚内生硬物,黑瘦如柴,呕吐积滞。丁香散(好丁香二十五个、白丁香七十个、蜜陀僧、硫磺、黄莺调各五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皂子煎汤调下不计时候。治肚内生硬物,黑瘦如柴,呕吐积滞。日三服,食后。)”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肠覃》:“鸟喙圆(鸟喙炮去皮尖二钱、半夏汤洗四钱、石膏煅、藜芦炒、牡蒙(即紫参)、苁蓉酒浸各一钱、干姜炮、桂心各一钱、巴豆六七粒研膏。右为末,炼蜜圆,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或饮送下。)治肠覃病。因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正气不荣,癖而内着,恶气乃起,其生也。始如鸡卵,久久乃成,状如怀胎,按之坚,推之即移。月事时下。故曰肠覃。”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四息积》:“治肠胃因虚,气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肋,气逆息难,积日频年。磨积圆(胡椒五百五十粒、木香(不见火)一分、全蝎(去毒)十个。上为细末,粟米饮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橘皮汤下。)”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食积》:“三棱煎(三棱煨、莪术煨各二两、青橘皮去白、半夏、麦芽炒各一两。右以好醋六升煮干,焙为末,醋糊圆,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圆淡醋汤下,痰积多以姜汤送下。红圆子治食积作块膨痛,面黄。)治血癥,血瘕,食积,痰滞。”

元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块第八十一》:“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醋煮蓬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石碱为丸,白术汤下。”

元朱丹溪《丹溪手镜卷之下积聚第六》:“盖积者,系于脏始终不移。聚者,系于腑发痛转移随气往来,如有痞块。癥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因外有寒,血脉凝涩,汁沫与血相搏则气聚而成积矣。又因七情忧思伤心;重寒伤肺;愤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渡入房,汗出入浴伤肾。皆脏气不平,凝血不散,汁沫相搏,蕴结成积……五积丸(黄连七钱、厚朴五钱、川乌五钱、干姜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人参二钱、巴豆霜五分。右为末,巴豆霜旋入,蜜炼为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渐加,以微溏为度。又有虚人不宜攻,以蜡匮其药,且久留磨积。)血积加虻虫、水蛭、桃仁、大黄;癖积加三棱、莪术……消块丸(三棱、莪术削坚、青皮、陈皮破气、香附开气、桃仁、红花治血、灵脂破血、牛膝活血、二陈汤开皮里膜外之痰、石碱破痰块,甘草吴茱萸炒、黄连益智子炒、山楂破石块,右为末,醋糊为丸,梧子大,用葵根,石碱,白术汤下。注:原方无剂量)治痞块及血块……经验丸(吴茱萸、黄连、木香、槟榔、桃仁、郁李仁、大承气加连、川芎。注:无剂量无用法)干葛煎汤,下瓜蒌、贝母、半夏、黄连丸极妙。”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精华本第十三卷积聚门论妇人肠覃石瘕》:“感寒气凝结肠外,久为癥瘕疼痛,名肠覃。用晞露丸。广术(注:莪术)、三棱酒浸、各一两,干漆炒、川乌炮、各五钱,茴香炒、青皮、雄黄各三钱,穿山甲炮、二钱,硼硇研、四钱,轻粉一钱,麝香五分。上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之四十二积聚门积聚通治方》:“积气丹(槟榔二个,芫花、三棱、樟柳根、牛膝、黄连、广茂(注:莪术)以上各一两,白牵牛、大戟、大黄、甘遂、青礞石、干姜、干漆以上各半两,磠砂一钱,肉豆蔻二个,巴豆生、木香各二钱,青皮、石菖蒲、陈皮以上各三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用红枣煎汤送下,有积者肚内作声,病退为度。)治一切新久沉积气块,面黄羸瘦,癥瘕积聚,口吐酸水,并皆治之,孕妇勿服。”“保安丸(大黄三两、新汲水浸一宿、蒸熟切作片、焙,干姜一两、炮,大附子五钱、去脐皮,鳖甲一两半、用醋炙一伏时、炙黄。右为末,取三年米醋一升,先煮去四五合,后和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醋汤、温酒、米汤皆可送下。取下积如鱼肠、烂肉、脓血、青泥足效。)治癥积,心腹内结如拳,渐上抢心痛,及绕脐腹痛不可忍。”

明周文采《医方选要卷之四积聚门》:“散聚汤(半夏汤泡七次,槟榔,当归,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附子炮、去皮脐,陈皮,茯苓去皮,枳壳去穰、麸炒,厚朴姜制,桂心,川芎,吴茱萸汤泡、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远服。大便不利加大黄。)治久气积聚,状如癥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小腹瞋胀,大小便不利。”“蓬莪荗(注:莪术)散(蓬荗、肉桂、枳壳麸炒、三棱煨、大黄炒、当归、槟榔、木香不见火,以上各一钱,柴胡一钱半,干姜炮、赤芍药各半钱,鳖甲醋炙、二钱。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八分,食远服。)治久积癥瘕,气不消散,胁下如覆盆,多吐酸水,面色萎黄,或腹中疞痛,并宜服之。”“广荗(注:莪术)溃坚汤(广荗煨、黄连、柴胡、甘草生用、神曲炒、泽泻,以上各一钱五分,陈皮、吴茱萸泡、青皮去穰、升麻,以上各一钱,黄芩、草豆蔻煨、当归梢、益智,以上各五分,红花一分,半夏泡七分,干葛二分。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先浸药少许,煎至一盅,食远服,忌酒、湿面。)治中满腹胀,内有积块,坚硬如石,令人坐卧不能,大小便涩滞,上气喘促,面色痉黄,通身虚肿。”“香棱丸(木香、丁香并不见火、青皮去穰、川楝子炒、茴香炒,以上各一两,三棱酒浸、枳壳麸炒各二两,蓬茂去壳巴豆三十粒同炒、豆黄色去豆不用、一两。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用姜汤或盐汤、温酒不拘时任下。)治五积,破痰癖,消癥块,散积聚。”“三棱煎丸(荆三棱生锉另为末、以酒三升石器内熬膏,神曲炒,萝卜子微炒,麦芽炒,磠砂飞煎如盐、研,青皮去穰,干漆炒,以上各二两,杏仁去皮尖、炒一两。上为细末,以三棱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消癥瘕积聚,化痰饮,宽中顺气,治心腹坚胀,胁下紧硬,喘满短气,不进饮食,大便或泄或闭。”

明薛己《正体类要卷下方药》:“加味承气汤(大黄、朴硝各二钱,枳实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当归、红花各一钱。用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服,仍量虚实加减,病急不用甘草。)治瘀血内停,胸腹胀痛,或大便不通等。”

明李梴《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鳖甲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消恶血并扑损瘀血……阴蚀痔恶肉。”“大黄……破癥瘕积聚宿食厚味。土郁大便燥结,肚腹胀满。”“肉桂破痃癖、癥瘕,瘀血……”。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药上积聚癥瘕》:“三棱主老癖癥瘕积聚结块,破血中之气。”“莪术破痃癖冷气,血气积决……”“大黄破癥瘕积聚留饮,老血留结。”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第十三卷积聚门论妇人肠覃石瘕》:“食瘕,酒癖,血癥,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饮食,积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呕哕,噫酢(酸涩)吞酸。小三棱煎(京三棱、蓬术各四两、芫花一两去梗叶。上同入瓮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器,以炭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焙干,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五十丸,姜汤下。)主之。”“《元戎》温白丸(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紫菀、菖蒲、柴胡、厚朴制、吴茱萸、桔梗、皂荚去弦子、炒、茯苓、干姜炮、黄连、人参、巴豆去油研炒、桂枝、蜀椒去目炒各五钱。上末,入巴豆令匀,蜜丸桐子大,每三丸,姜汤下,食后,临卧服,加至五六丸止。)治心腹积聚久壅,痞块大如杯碗;黄疸,呕吐,满闷,上气腹胀,心下坚结,上抢心,傍及胁;八种痞塞;翻胃、吐逆、噎隔。”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之三积聚》:“溃坚汤(当归、白术去芦、半夏姜汁炒、陈皮、枳实麸炒、山楂肉、香附、厚朴姜汁炒、砂仁、木香各等分。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磨木香调服。)治五积六聚,诸般癥瘕,痃癖血块之总司也。”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丙级三卷积聚》:“一论五积六聚,痰积、血积、食积、气积,一切积块,或中、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久不愈者,用此消积保中丸(陈皮去白、一两,半夏汤泡、切片、姜炒、一两,白茯苓去皮、一两,白术去芦、炒、二两,香附醋炒、一两,青皮去穰、四钱,木香三钱、不见火,槟榔七钱,莪术醋炒、八钱,砂仁炒、四钱,三棱醋炒、八钱,莱服子炒、一两,神曲炒、一两,麦芽炒、六钱,白芥子炒、一两,黄连姜汁炒、一两,桃仁去皮尖、一两,红花五钱,栀子仁姜汁炒、一两,当归酒洗、一两,川芎八钱,真阿魏醋浸、五钱,干漆炒尽烟、五钱。上为细末,姜汁、酒打稀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后白汤送下。体虚人加人参一两。)”

清喻昌《医门法律卷六胀病论胀病诸方》:“见晛丸(附子炮、去皮脐、四钱,鬼箭羽、紫石英各三钱,泽泻、肉桂、元胡索、木香各二钱,槟榔二钱半,血竭一钱半、另研,水蛭一钱、炒烟尽,京三棱五钱、锉,桃仁三十粒、汤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二钱、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二味和匀,用元浸药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汤送下,食前温酒亦得。)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腹中坚大,久不消者。”“导气丸(青皮用水蛭等分同炒赤、去水蛭,莪术用虻虫等分同炒赤、去虻虫,胡椒茴香炒、去茴香,三棱干漆炒、去干漆,槟榔斑蝥炒、去斑蝥,赤芍川椒炒、去川椒,干姜硵砂炒、去硵砂,附子青盐炒、去青盐,茱萸牵牛炒、去牵牛,石菖蒲桃仁炒、去桃仁。上各等分锉碎,与所制药炒熟,去水蛭等不用,只以青皮等十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紫苏汤送下。)治诸痞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秘结,小肠肾气等疾,功效尤速。”

清李潆《身经通考卷四方选痞积门》:“神功助化散(扁蓄五钱、瞿麦穗二钱、大麦芽五钱、神曲五钱、木香一钱半、甘草五钱、川大黄三两,上为细末,男为灯心、淡竹叶等分煎汤,及无灰酒一同调服一钱,酒多于汤。妇人用红花、当归、灯心等分及无灰酒一同调服,亦酒多于汤。忌油腻动气之物及房事一月。须黄昏时服,次早二便见恶物为度。)治男子妇人腹中痞块,不拘气血所成。”

清汪昂《本草备要卷之二草部》:“三棱,散一切血瘀气结……老块坚积。昔人患癥瘕死,遗言令开腹取之,得病块坚硬如石,有文理。人谓异物,窃取,削成刀柄。后因以刀割三棱,柄消成水,知此能疗癥瘕。”“大黄主……癥瘕积聚。”“凌霄花……主癥瘕,肠结、不大便。”

清汪昂《本草备要卷之一草部》:“当归主痿痹癥瘕……血凝气聚,按之坚硬曰癥……”

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十三专方积聚门》:“木香通气散(木香、戎盐、三棱炮、各半两,厚朴姜制、一两,枳实炒、甘草炙、各三钱,干姜炮、蓬术煨、各二钱。为散每服三钱,食前淡姜汤调下。)治寒气成积,腹痛坚满不可忍。”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八十二胸腹门单方》:“腹满,癖坚如石,积年不损者,必效方,用白杨木东枝去粗皮,辟风细剉五升熬黄,以酒五升淋讫,用绢袋盛滓,还纳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服。”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十七积聚门石室秘录·方》:“化块丸(海粉酒煮,三棱、莪术俱酢(注:醋)煮,红花、桃仁、五灵脂、香附子各一两。右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白术汤下三五十枚。)治痞块及血块。”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十八积聚门方》:“三棱汤(荆三棱二两,白术一两,蓬术、当归各半两,木香、槟榔各七钱五分。右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治癥瘕痃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腹胀。”“积块丸(沉香八分,三棱、莪术并酒煨、自然铜、蛇含石二味并烧红、酢淬七次、各二钱,木香一钱半,雄黄、全蜈蚣焙各一钱二分,辰砂八分,铁华粉糯米酢炒、一钱,冰片五分,芦荟、天竺黄、阿魏、全蝎(洗、焙干)、各四钱。右为极细末,用雄猪胆汁为丸,黑狗胆汁尤妙,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分,重者一钱,五更酒送下,块消即止,不必尽剂。)治癥瘕积聚痞块,一应难消难化,腹中饱胀,或虫积疼痛,皆能取效如神,不伤元气。”“溃坚汤(当归、白术、半夏、陈皮、枳实、山楂肉、香附、厚朴、缩砂各一钱,木香五分磨汁。右锉作一贴,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治五积六聚,诸般痞块。”“真人化铁汤(三棱、蓬术、青皮、陈皮、山楂肉、神曲、枳实、厚朴、黄连、当归、香附子、川芎、桃仁、槟榔各五分,红花、木香、甘草各三分。右锉作一贴,姜三片,枣一枚,煎服。)治五积六聚,痃癖癥瘕。”

清刘渊《医学纂要吉集补散寒热和攻六阵攻阵》:“化铁丹(乌梅肉八个,巴豆霜一钱,川椒、陈皮、青皮、丁香、木香各五钱。醋打,面糊为丸,每服五分。)治一切冷积结聚疼痛。”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卷二芳草类》:“莪术行气,消积,癥瘕。”“木香主……气结痃癖,癥块肿毒。”“当归主治……癥瘕,腹痛满,润肠胃。”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卷四毒草类大黄》:“大黄用以荡涤肠胃,癥瘕积聚。”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卷四泻剂下气》:“三棱主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

清《本草求真卷四泻剂泻热》:“大黄治……积聚留饮,二便不通……一切癥瘕血燥。”

清《本草求真卷五血剂凉血》:“赤芍主腹痛坚积,血瘕……”“凌霄花主肠结血闭,癥瘕……”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曰:“隔下逐瘀汤(灵脂二钱、炒,当归三钱,川芎二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甘草三钱,香附钱半,红花三钱,桃仁三钱研泥,元胡一钱,枳壳钱半。水煎服。),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脐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

清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内因类积聚》曰:“大七气汤(京三棱、蓬莪术、青橘皮、陈橘皮、藿香叶、桔梗、益智各一两,香附子一两半,甘草三分,肉桂一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服。)治六聚,状如癥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疞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瞋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清赵濂《医门补要卷上医法补要痞块治分虚实》:“腹胁内之痞块,初生如梅,渐大如杯,坚胀作痛,乃病后脾虚,一食鸡肉、荤腥、面食、糯米,不能磨化,停于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加以血脉日裹,胶锢难散。体壮者,可针灸数次,投消坚散(归尾、桃仁、厚朴、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元胡索、地栗粉、水红子、蜣螂、建曲)缓缓消去。”

清唐宗海《血证论卷六失血兼见诸证痞满(积聚、癥瘕)》:“又有积聚之证,或横亘心下,或盘踞腹中,此非凝痰,即是裹血,通以化滞丸(巴豆去油一钱、三棱二钱、莪蒁二钱、青皮一钱、陈皮一钱、黄连三钱、半夏三钱、木香二钱、丁香一钱。蜜丸。)主之。凝痰用清茶送下,裹血用醋酒送下,无论脐上、脐下、左右,兼治。又凡在脐下,多是血积,抵当丸(水蛭二十枚、虻虫二十枚、大黄一两、桃仁去皮肉、三十枚,杵细入蜜为丸。)治之。又有癥瘕见于脐下,或见或没为瘕,常见不没为癥,癥宜膈下逐瘀汤(五灵脂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桃仁三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枳壳一钱、红花一钱、香附三钱、甘草一钱、玄胡二钱、牡丹皮三钱。)、抵当丸。”

清程曦《医家四要卷二病机约论五积六聚与癥瘕治疗莫混》:“癥者,徵也。言有形像可徵。牢固不移。癥瘕之症,宜金鐱大七气汤(三棱、莪术、青皮、陈皮、木香、霍香、益智、桔梗、甘草、肉桂)加减治之。”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第八卷治女科方·理冲汤》:“理冲汤(生黄芪三钱、党参二钱、于术二钱、生山药五钱、天花粉四钱、知母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生鸡内金黄者三钱。用水三盅,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治一切脏腑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五诸血门蓄血》:“脐腹下肿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当汤(水蛭熬黑、如无,以鲮鲤甲生漆涂炙代之,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枚,大黄酒浸、一两,桃仁去皮肉、三十枚,上四味,水煎去滓,取三升,温服一升,不下再服。)、抵当丸(抵当汤本方用水蛭二十枚,虻虫二十五枚,余同汤方。杵细入蜜,分为四丸,以水一升,取七合服之。啐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下瘀血汤(抵当汤去水蛭、虻虫,加蛰虫二十枚熬、去足。)及代抵当汤(抵当汤去水蛭、虻虫。本方大黄用四两酒浸,桃仁用二十枚,加芒硝、蓬术、穿山甲、归尾、生地黄各一两,肉桂三钱,为末蜜丸。),随轻重选用。”

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三诸气门上积聚》:“肠覃,阿魏麝香散(阿魏五钱、酒煮,麝香一钱,雄黄三钱,野水红花子四两,神曲炒、人参、白术生、各一两,肉桂五钱)。伏梁环脐而痛,《金匮》三物大建中汤加桂、苓。息积气逆而不妨于食,内服三因化气散(肉桂勿见火、蓬术煨、青皮炒、陈皮、干姜炮、沉香另研、勿见火,各五钱,木香、甘草炙、丁香、胡椒、砂仁各二钱、炒,茴香炒、四钱。为散,每服三钱,姜、苏、盐汤调下。妇人,醋汤调服。)”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第三卷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所谓癌者,因其处起凸若山之有岩也。其中果函有瘀血,原可用消瘀血之药消之。若非函有瘀血,但用消瘀血之药,即不能消除。夫人之肠中可生肠覃,肠覃即瘤赘也。肠中可生瘤赘,即胃中亦可生瘤赘。而消瘤赘之药,惟西药沃剥即沃度加榴谟(日文,中文名为碘化钾)最效……今愚合中、西药品,拟得一方(旱三七细末一两、桃仁炒熟、细末一两、硼砂细末六钱、粉甘草细末四钱、西药沃剥十瓦、百布圣二十瓦。上药六味调和,炼蜜为丸,二钱重。名为变质化瘀丸。服时含化,细细咽津),以备试用。”

2.现代中医方药荟萃

(1)湿热蕴结,下迫大肠

辨证要点:腹部阵痛,泻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坠痛,大便次数频,有排便不尽感,胸闷烦渴,恶心纳呆,小腹坠胀,舌质红或绎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解毒抗癌。

方药:槐角地榆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槐角、地榆、黄芩、黄连、防风各10克,炒枳壳12克,当归、秦皮、龙葵、茯苓各15克,葛根20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各30克。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血见愁、茜草各10克,三七粉5克冲服;热结便秘者加甜瓜子15克、大黄(后下)、枳实、厚朴各10克;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各30克;腹部胀痛者,加木香、陈皮各6克,延胡索、赤芍、白芍各15克;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30克,海藻、昆布各15克,三棱、莪术各12克。

(2)脾虚湿蕴,毒结大肠

辨证要点;腹痛腹胀,大便溏泄,时有带血,肛门重坠,下肢肿而沉,神疲困倦,气短乏力,胸满纳差,舌质暗红或淡红而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细滑。

治疗方法:健脾化湿,解毒散结。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陈皮、川厚朴、龙葵、半边莲、草河车等。

(3)肝肾阴亏,阴虚肠燥

辨证要点:面色潮红,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口渴咽干,神疲乏力,阳痿遗精,大便秘结,腹胀,肛门内外如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舌质红或光红,苔落或无,脉细弦或数。

治疗方法:滋明清热,滋水涵木。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生地、丹皮、茯苓、山药、泽泻、山萸肉、女贞子、天冬、败酱、槐角、槐米、白花蛇舌草等。

或用大补阴丸合杞菊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熟地、龟板、猪脊髓、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生首乌、肉苁蓉、枸杞子、女贞子、败酱、槐角、槐米、白花蛇舌草。

加减:阴虚发热者,加青篙、鳖甲各30克,地骨皮、白薇、银柴胡各15克;大便不通者,加火麻仁、桑椹子、玄参、麦冬各12克;口干渴者加鲜石斛、天花粉各30克;兼见瘿瘤、痰核者,加土贝母15克,夏枯草、昆布、牡蛎、山慈菇各30克;兼有腹痛、腹内积块者,加鳖甲30克,乳香、没药各10克,红藤、鸡血藤各15克,广木香12克。

(4)正虚邪实,气血亏虚,中气下陷

辨证要点:心悸气短,腹胀纳差,大便稀溏,四肢浮肿,颜面萎黄,腹大如鼓、青筋暴露,消瘦,肛门下坠,舌体瘦小或有裂纹,苔少或光如镜面,脉细无力。

治疗方法:补气养血,纳气补中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芍、黄芪、肉桂、败酱、白花蛇舌草。

随症加减:泄泻不止者加诃子肉、赤石脂、炒乌梅、儿茶;或加猪苓、泽泻、车前子等利尿。毒邪炽盛者加土茯苓、苦参、黄柏、公英、黄连。便血多者加侧柏炭、血余炭、藕节炭、地榆炭、三七粉、云南白药。肿物压迫,肿瘤增大者加昆布、海藻、山慈姑、夏枯草、牡蛎。心悸失眠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各10克;若脱肛下坠、大便频繁者,加升麻、柴胡、白槿花、诃子各10克。

(5)气滞血瘀,瘀毒内阻

辨证要点:腹痛阵阵如针刺、拒按,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腹泻肠鸣,腹部癥块坚硬不移,烦热口渴,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或燥而少津,脉弦数或涩。

治疗方法:行气活血,化癥解毒。

方药:桃红四物扬加减。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双花、

连翘、槐花、败酱、生地、枳壳、白英、皂角。

或膈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乌药、枳壳各10克,牡丹皮、香附、赤芍、白芍各15克,延胡索、五灵脂各15克,刘寄奴、石榴皮、木鳖子各20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各30克。

加减:腹硬满而痛者,加川楝子、炮山甲、丹参各15克;里急后重者,加广木香10克、藤梨根30克;腹内结块而体实者,加三棱、莪术各15克;大便秘结属体虚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各15克;体实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玄明粉(冲)各10克。

(6)脾肾阳虚,寒邪克肠

辨证要点:形体消瘦,嗜卧懒言,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发软,腹部胀痛,喜温喜按,时有便溏或便血,五更泄泻,或污浊频出无禁,或肛门下坠,舌质淡无华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重取无力。

治疗方法:温补脾肾,祛邪固本。

方药:益气固本解毒扬。黄芪、黄精、枸杞子、菟丝子、白术、鸡血藤、茯苓、仙鹤草、槐花、败酱草、白英、白花蛇舌草。

(7)脾胃虚寒

症状:腹胀隐痛,大便夹血,血色黯淡,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阳健脾,止血散结

方药:黄土汤加减。灶心土50克(先煎取汁),熟地黄10克,白术10克,制附片10克,黄芩10克,阿胶(烊化)12克,陈皮10克,甘草5克,蚤休20克,夏枯草30克。

加减:里急后重者,加广木香15克,巴戟天10克,便血黯红者量多者,加炒艾叶10克、地榆炭20克;大便泻下无度者,加诃子10克、罂粟壳10克。

3.中成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1)鸦胆子注射液:配成10%鸦胆子注射液每次2m1,隔日1次肌注,或癌瘤局部注射。

2)复方鸦胆子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鸦胆子、青龙衣、金银花、川贝母、姜半夏、板兰根、连翘等。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适用于大肠癌。用法:每支2~5毫升。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每日2次。

3)两黄痧气丸: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麝香、蟾蜍、雄黄、毛慈菇、苍术、丁香、甘草、麻黄、大黄、天麻朱砂等。每丸重0.015克。成人每次服10丸,每日2~3次或遵医嘱,温汗水送下。有行气化痰,解毒散结作用,适用于直肠癌热毒壅滞者。孕妇忌用。

4)消瘤片:主要成分为乌蛇、蜈蚣、全蝎、生薏苡仁、制硇砂、皂角刺、瓜蒌。每片0.5克,每次2克,每日3次,有化湿解毒,活血消肿作用,适用于大肠癌体实者。

消瘤净方:主要成分为三七、天龙、桂枝、地龙。每片含生药15克。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连续服半年以上。有解毒化瘀散结作用。适用于大肠癌。

5)抗癌片:主要成分为牛黄、三七、琥珀、黄连、黄柏、黄芩、贝母、陈皮、丹药等。每片内含丹药0.03~0.05克。每次1片,每日2~3次,饭后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后少数病人可引起口腔炎,减量或暂停服数日即能自愈;同时服药期间禁食鸡肉、鲤鱼、牛肉、母猪肉,少吃葱、蒜及少饮浓茶。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作用,适用于大肠癌湿热偏盛者。

抗癌乙丸:主要成分为黄独、草河车、山豆根、败酱草、白鲜皮、夏枯草。每丸6克,每次1~2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消肿作用,适用于大肠癌。

6)复方半枝莲注射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猪殃殃、白英、龙葵等。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适用于大肠癌各期。

7)复方半枝莲丸:主要成分为半枝莲、山豆根、露蜂房、山慈菇等,每次15~30丸,每日3次,饭后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适用于大肠癌。

8)复方蛇舌草片:主要成分有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半边莲、野葡萄根、青蒿、大黄、佛手、地榆、丹参、号桐。每次2~4片,每日3次,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作用。适用于大肠癌。

9)犀黄丸:主要成分为牛黄、麝香、乳香、没药。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具有解毒化瘀作用。适用于肠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气血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10)喜树果注射液:每日4m1,肌注,每日1次。

11)喜树碱钠盐注射液:每次10mg,用生理盐水20m1稀释,静脉点滴,每日l~2次。

12)喜树碱片:每次5mg,每日2次,口服,维持用。

13)安瘤乳口服液:每次10一20ml,每日3次。注射液30~40ml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1或250m1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或隔日1次,l~2个月为1疗程。

14)乌头注射液:每次2m1,肌注,每日2次,30日为1疗程。

15)新癌片:口服1次2片,每日2次,间隔10一12小时,药后30~120分钟见效,止痛效果维持8~12小时。用于直肠癌疼痛。

16)片仔癀片:每2日服1片。长期服。

17)柘木制剂:柘木注射液,每支2毫升(内含柘木生药4克),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柘木糖浆,每瓶100毫升(相当于柘木生药200克),每次25毫升,每日3次;柘木片,每片0.5克(相当于柘木生药5克),每次3~5片,每日3次。柘木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3克)静脉点滴,每次40~80毫升,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1个月为1个疗程。以上三种剂型,应用时只需选用其中一种即可。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用于直肠癌。

18)汉防己制剂:具有除湿消肿止痛作用,用于结直肠癌。汉防己注射液每支180毫克,肌肉注射,每次1支,每日1次;汉防己甲素片,每片60毫克,每次1片,每日3次;汉防己栓剂,每次1支,纳入直肠内,每日2次。口服片剂可加用栓剂,针剂宜单用。

19)鸦胆子制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抑癌作用。适用于消化系肿瘤。胶囊,每粒含鸦胆子药粉0.3克,每次10~15粒、每日2次口服后常有轻微的肠道刺激反应,误服过量可出现中毒症状,故服用时应掌握用量。鸦胆子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5~10毫升,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静脉滴注加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毫升。根据病情,可加大剂量至每日10~300毫升。以上二种剂型应用时只需选用其中一种即可。

20)肿节风制剂: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用于肠癌。肿节风片,每片重0.3克(内含肿节风浸膏0.25克),每次2~3片,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肿节风注射液,每支2毫升(内含肿节风浸膏1~2克),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1次;静脉滴注,每日10~20毫升,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或生理盐水注射液中缓慢滴注。以上二种剂型,应用时只需选用其中一种即可。

21)冬凌草制剂:具有清热消肿作用。适用于结直肠肿瘤。片剂(每片含生药4.5克),每次5片,每日3次。冲剂(每包含生药60克),每日1包,温开水冲服。针剂(每支含生药4克),每日1~2支,肌肉注射。以上三种剂型,应用时只需选用其中一种即可。

4.围手术期辨证治疗

(1)热毒滞肠型(根治术前):

主症:便带脓血粘液,臭秽异常,便次增多,便形细扁,伴腹痛腹胀、纳呆乏力,舌质红绛,或有瘀斑、舌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热毒滞肠、积聚锁肛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积

方药:(经验方)石见穿30克,败酱草30克,丹参30克,半枝莲60克,山豆根15克,红藤30克,瓜萎30克,槐角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方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石见穿、败酱草清热解毒抗癌;丹参、红藤活血消积;瓜萎软坚化痰,润便抗癌;槐角凉血止血。

加减:

1)毒热炽盛:酌选土茯苓30克、草河车30克、肿节风15克、木鳖子15克、苦参15克、铁树叶15克。

2)软化肿块:酌选夏枯草30克、海蛤壳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生牡蛎30克、土贝母30克、莪术30克、山慈姑10克、黄药子25克、白英15克、龙葵10克、刘寄奴30克、赤芍15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等。

3)肿痛明显:酌选白屈菜30克、元胡10克、沉香6克、川楝子10克、木香6克、厚扑10克、炙乳没各10克、寻骨风10克、鼠妇10克等。

4)便血明显:酌选仙鹤革30克、三七粉3克(冲服)、云南白药(八分之—瓶,冲服)、血余炭10克、蜂房10克、伏龙肝30克、莲房炭10克、棕炭10克。

5)里急后重:酌选川连10克、木香6克、槟榔10克、酒军6克、炒山楂10克。

6)泻利不止:分利酌选车前子10克、猪苓30克、瞿麦15克、泽泻10克;固涩酌选炒乌梅10克、石榴皮10克、诃子肉10克、米壳6克、儿茶10克、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

7)气血双亏者加黄芪30克、党参10克、熟地30克、当归10克、紫河车30克、阿胶10克(烊化)、首乌10克等。

8)阴虚口干:酌选沙参30克、花粉30克、麦冬10克、石斛30克等。

(2)气血两伤型(根治术后)

主症:饮食无味,纳呆腹胀,气短乏力,面色恍白,脉沉细,舌苔白,舌质淡。

辨证:脾胃失调,气血大伤

治法:调理脾胃,益气养血

方药:(基本方)

黄芪35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薏苡仁30克,青陈皮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

1)脾虚湿盛纳呆:酌选党参30克、苍白术各10克、云苓30克、炒薏苡仁30克、炒山药30克、炒扁豆30克、鸡内金10克等。

2)肾虚寒凝肢冷:酌选仙灵脾30克、狗脊10克、杜仲10克、天麻10克、附子6克、肉桂10克、寄生30克、川断10克、吴萸10克、肉蔻30克等。

陆克勤认为大肠癌术后患者临床常出现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与术后或放化疗后人体正气受损有关,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故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脾阳不足,不能正常输布水谷精微,气血生化无源,故见面色萎黄;脾之升清降浊功能失司,故见大便溏薄,便次增加“明代名医吴曾明确指出:“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赢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依据“脾胃为主”的治疗原则,补脾益气,渗湿止泻,佐以化瘀解毒组方。方中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山药、薏苡仁之甘淡,莲子肉之甘涩,辅以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更能促进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畅通,腹泻可止;红藤、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苦寒清热解毒、化瘀抗癌。临床诸药合用,确实能使脾气旺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吴建新认为,大肠癌系正气虚弱,湿热瘀毒,留结于肠,日久聚结成瘤。大肠癌手术后综合征系经手术后,耗气伤血,气血亏虚,气不足固摄无力,脾气虚则运化无能,故大便次数偏多,质稀溏或软,气虚则下陷,气陷则里急后重,或肛门坠胀感。治疗应益气升阳,健脾化湿,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1980年以来北京中医学院应用参芪注射液治疗术后大肠疡患者,与对照组(化疗组)对比,证明参芪注射液能改善全身状况,减轻症状,保护造血机能,防止化疗过程中白细胞下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上海肿瘤医院应用健脾理气中药与化疗治疗原发性肠疡对照比较,显示中药对缓解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河南小医学院以温通经络的艾柱灸治疗疡肿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钱屹崟等认为,大肠癌术后引起肠梗阻,原因较多,大致有肿瘤复发、癌性浸润或管外压迫;腹膜盆腔广泛种殖转移;腹腔手术后炎性水肿、粘连或麻痹;少数患者肠壁肠管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肠梗阻。可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以通里攻下、行气活血。药物组成:大黄15g(后下),芒硝9g(冲服),川朴15g,枳壳9g,炒莱菔子30g,桃仁30g。加水500ml,煎至200ml,分2~3次口服或抽出胃内容物后,胃管注入,每日1次,共2~3剂。

楚延春等在手术前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虚则补之”的原则,以补法为主改善病人身体营养条件,从而为手术打好基础。大肠癌为限期手术,在病人入院后做其他准备的同时,采用静脉给药途径:①补气法:症见面色白,少气赖言,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脉细。药物:黄芪注射液20~40ml,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一次。②气血双补法:症见面色苍白,精神萎糜,舌淡白无华,脉沉细。选用参脉注射液20~40静滴,每日一次。且在术前给予番泻叶每次5g,术前午后泡服,用于体质较强者;或给予清肠合剂,即大黄6g,川朴9g,麦冬12g,每次200ml,连服两天,用于体质较差者。认为运用中药“通里攻下”能明显增加肠道蠕动,有推陈致新、荡涤大肠的作用,为手术充分做好准备。大肠癌根治术后很容易出现腹胀,它可以是术后肠麻痹、吻合口水肿和术后肠梗阻的共同表现。其次,病人元气大伤,津液大耗,同时血络受损,瘀血内存,气机不畅,因而应兼顾扶正邪和行气活血的治法。依据“六腑以通为用”,胃肠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并区分虚实,①实证:症见全腹胀满,按之疼痛,舌质红,苔划分厚,脉实。治当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大黄6g,芒硝3g,枳实10g,厚朴10g,当归10g,桃仁6g。术后待麻醉恢复后,由留置胃管注入,其后暂闭管2~3小时。对结肠癌术后患者,亦可用此方保留灌肠。当排便每日超过3次以上者,应减少给药剂量或服药次数,不宜久服。②虚证:患者自觉腹胀,疼痛隐隐,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少苔,脉沉细。方药以太子参10g,当归10g,阿胶10g,佛手10g,陈皮10g,麦芽15g。术后肺部感染属于邪热蕴肺,或兼有风寒束表,或热毒壅盛,临床表现:咳嗽气急,吐痰黄稠,不易咯出,平卧加重,伴胸闷、舌质红、苔厚,脉滑数。中药治法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麻黄、杏仁、石膏、川贝、桔梗、半夏、瓜蒌、前胡。或高烧、脓痰为主,方用银花、连翘、石膏、知母、桔梗、杏仁、黄芩、苇茎、鱼腥草、瓜蒌、生薏仁。

(3)放疗化疗中的中医药辅助治疗

王志军认为晚期肿瘤病人多出现气虚、阴虚,化疗后辩证多为气阴两虚。可用黄芪30g、红参6g、炒白术10g、当归6g、枸杞子15g、女贞子l0g、神曲l0g、阿胶6g、何首乌15g、山楂10g、炒谷麦芽各30g、鸡血藤15g、炒枳壳8g、竹茹6g治疗。方剂中黄芪、红参、白术为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之功效,炒白术更具有健脾和中作用。阿胶、何首乌、当归为补血药,具有补血滋阴、润燥、解毒通便之功效。枸杞子、女贞子为补阴药,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鸡血藤为理血药,具有补血行血的作用。炒枳壳具有破气消积、下气通便作用。竹茹具有清热止呕之功效。山楂、麦芽、谷芽、神曲具有消食化积、健胃促食欲之功效。

楚氏认为大肠癌手术,术中、术后都配合化疗,其中最大的副作用是红、白细胞降低,病人表现为气短懒言,神疲,活动后加重,面色萎黄,舌淡无华,脉弱,辨证属气血两虚。中药可以弥补不足,治法为补气生血。可以静脉给药:黄芪针,参脉针各20ml,每日一次。口服可给予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阿胶10g,麦芽15g。

李道五认为恶性肿瘤病人一般病程相对较长,体质较弱,加之放化疗过程中对人体本身的损害(如杀伤白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力),使气血益亏、脾胃运化无力,升降失和,后天失养,体质更差,不耐药力,失去治疗机会,最终使生命过早地终结。可以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红参、陈皮、姜半夏各1Og,白术、云苓各12g,山药20g,木香(后下)、砂仁(后下)各6g,黄芪30g,当归15g,生姜5片,大枣5枚。气虚重者重用黄芪、加太子参;血虚甚者加鸡血藤、阿胶;寒邪重者加附子、肉桂;湿邪重者,加生薏仁、泽泻;淤邪明显者加益母草、丹参;腹痛明显者加炒白芍;痰热者加竹茹、白花舌蛇草;消化不良者加炒莱菔子、鸡内金。方中红参、白术、云答、山药、大枣益气健脾,扶正培本,脾健则生化有源,防止或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木香、砂仁、陈皮、姜半夏理气和胃;黄茂、当归补血养血;生姜、甘草解毒和中。全方益气养血,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钟小溱等用中药治疗化疗后副反应,认为化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等毒副反应,导致机体损害,体质虚衰,免疫功能下降等,甚至有部分患者难以坚持。其毒副作用的机理是毒邪侵入体内,耗伤气血、津液所致。而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可缓解上述毒副反应,使化疗按既定计划完成,同时具有防治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与疗效。基本方药:党参15g,黄芪20g,炒白术10g,砂仁60g,半夏10g,茯苓15g,枳壳10g,当归15g,山萸肉10g,鸡血藤20g,姜竹茹10g,炒谷芽麦芽各30g。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益气健脾,扶正养务,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提升白细胞;半夏、砂仁、姜竹茹和胃止吐;山萸肉补肾养阴;鸡血藤养血活血,提升白细胞;炒谷芽麦芽健脾助消化以增进食欲。全方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陈微等应用参阿升白液治疗放疗后副作用。党参、阿胶、黄精、玉竹、枸杞、女贞子、山豆根各15g,白术10g,茯苓、当归各12g。每瓶250ml,每次口服50ml,每天早晚各服1次。认为放疗主要作用是散结化瘀,以毒攻毒。放疗为暴热,具有“火热毒邪”的特点,照射后热毒伤阴,耗气伤血,以致肝肾亏损,脾胃失调,从而导致细胞下降,同时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咽喉干痛等症状。中药当宜补气养阴、滋补肝肾、健脾生血。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阿胶、归身、鸡血藤养血补血;黄精、玉竹、枸杞、女贞子滋补肝肾、生津润燥;山豆根清热解毒。诸药合用不仅可以预防白细胞下降,而且还可以减少放疗副作用。机理可能是保护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脾脏的代偿性髓外造血,并提高机体免疫力。

王昆等于化疗前3天至化疗结束后一周服用参胶生血膏,每日3次,每次30ml。参胶生血膏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菟丝子、首乌、枸杞、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浓煎后蜜炼为膏。认为气能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髓,故中医治疗骨髓抑制多从脾肾入手,通过益气健脾达到生血目的,通过补肾达到填精补髓之效。参胶生血膏采用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菟丝子、首乌、枸杞等补肾填精;而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则补血生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之功。

(4)偏方验方荟萃

1)民间流传秘验方

方1:白花蛇舌草150g,蚤休、槐米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加服复方阿胶浆2支,服药20天左右,症状可减轻,大便通畅,坚持服药1年,肿块可缩小消失。用于直肠未分化细胞癌。

方2:菝葜25g,白花蛇舌草25g,野麻根15g,凤尾草15g,仙鹤草15g,白英15g,猪苓10g,白术l0g,淮山药l0g,马齿苋10g,甘草10g,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20~30剂。用于直肠癌湿热蕴结型。

方3:冬凌草30g,肿节风25g,菝葜15g,仙鹤草20g,莪术15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空腹口服,连服20~30剂,用于直肠癌脾虚蕴湿,毒结大肠。

方4:生黄芪30g,黄精20g,鸡血藤25g,枸杞子20g,马齿苋15g,槐花15g,地榆15g,败酱草15g,槐角15g,白花蛇舌草15g,每日l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空腹口服,连服20~30剂,用于直肠癌肝肾阴虚型。

方5:凤尾草40g,藤梨根30g,水杨梅根30g,野葡萄根25g,半边莲25g,半枝莲15g,白茅根15g,水煎服或研细末冲服,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口服,用于直肠癌(编者按:适用于毒结大肠型)。

方6:瓜篓15g,败酱5g,槐花15g,白花蛇舌草15g,木鳖子15g,土茯苓15g,大黄15g,核桃树枝30g,马齿觅15g,藤梨根30g,水煎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编者按:本方大多采用清热解毒药物,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型。)

方7:半枝莲30g,山豆根30g,诃子15g,木鳖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花30g,白术15g,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编者按:本方清热利湿、消肿散结,用于直肠癌肿块严重者。)

方8:三七、蚤休、元胡、黄药子各10g,芦根20g,川乌6g,冰片8g,紫皮大蒜100g,麝香适量。大蒜取汁,余药共研为细粉,过100目筛。丸单位剂量3g,用大蒜汁将药粉调成丸剂,每日2丸,口服,30分钟止痛,止痛时间2~2l小时,无毒性及明显不良反应。(编者按:用于大肠癌疼痛明显者。)

方9:山甲苦参汤:炮山甲20g,苦参20g,无花果15g,紫花地丁15g,皂角刺15g,红藤15g,黄连15g,刺猖皮15g,木贼草15g,白头翁15g,白药10g,血见愁10g,水煎2次分服,每日数次,每日1剂。(编者按:本方功在拔毒消肿排脓,用于大肠癌急性期。)

方10:双白龙葵汤: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20g,半枝莲15g,忍冬藤15g,败酱草15g,红藤15g,蒲公英15g,槐角10g,地榆l0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各1次口服。(编者按:本方适用于直肠癌肿块糜烂者)

方11:复方败酱汤:败酱30g,生黄芪20g,焦白术20g,生地15g,地榆15g,槐角15g,木鳖子10g,升麻炭10g,乌药10g,防风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口服。(编者按:适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伴气虚型。)

方12:半枝莲50g,红藤50g,败酱草50g,制大黄15g,穿山甲15g,地榆炭25g,枳实1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编者按:适用于直肠癌肿块疼痛糜烂者。)

方13:蛇莓25g,薏苡仁20g,红藤20g,白毛藤208,生地20g,熟地15g,黄柏15g,黄连15g,党参25g,苍术15g,地榆15g,乌梅15g,黄连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编者按:适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14:止痛效验方:威灵仙、丹参、赤芍各50g,郁金、木瓜、元胡各30g,桂枝10g,水煎服,1小时后痛止,止痛效果持续3小时,用于肠癌晚期疼痛。

方15:火硝15克,制马钱子15克,郁金15克,明矾15克,生甘草3克。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服5~10丸,每日3次,黄芪煎水送服或开水送下。用于大肠癌肿块坚硬疼痛,或其他病疼痛时。

方16:琥珀30克,山慈菇30克,白及30克,山药30克,三七60克,牛黄18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黄芪9克,金银花9克,桑椹子9克,蕲蛇(五步蛇)9克,郁金6克,陈皮6克,川贝母6克,甘草9克,水牛角(锉末冲服)3克(①方)。明矾60克,牙硝60克,水银60克,煅皂矾60克,朱砂15克(②方)。

将①方和②方中各药分别研成细末,①方药粉盛在生铁锅内用大瓷碗覆盖,碗上加压,周围用石膏粉密封,然后按一般炼丹法,先文火后武火,火力要求均匀,约炼3小时,离火待冷,揭开碗盖,将碗内附着的结晶性粉末轻轻刮下,此丹粉与①方药粉混合均匀,泛制成丸即得。每丸重3克,每次1丸,每日2~3次,饭后服,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期大肠癌。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少食葱、蒜及浓茶,禁食鸡肉、鲤鱼、牛肉及母猪肉。

方17:全蝎90克,硇砂60克,硫磺60克,代赭石60克,斑蝥9克,蜈蚣20条,麝香1.2克(①方)。露蜂房60克,僵蚕60克,水蛭30克,蛇蜕30克,守宫30克,蟅虫15克,海马15克(②方)。先将守宫除去内脏,蜈蚣及全蝎也除去头足,蟅虫去翅足,然后用白酒浸洗干净,沥干,微火炒至焦黄,研成细末备用。另将代赭石、硫磺、硇砂也分别研成细末。取①方中各药粉(除麝香外)混合均匀,置瓦罐中,外包黄泥,于炭火中煅烧4~6小时,埋入沙土内退火一夜,取出内中药粉,再与②方中各药粉及麝香共研均匀,分成30包即得。每次1包,每日2次,服30包为1个疗程。用于结肠癌属瘀毒内结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多饮用绿豆汤,并禁食无鳞鱼类、烟、酒。

方18:青蒿60克,鲜野葡萄根60克,地榆60克,鲜蛇莓30克。以上各药洗净后沥干,置热水瓶内,倒入沸水浸过药面,浸泡12小时,滤出药液即得。每日1剂,代茶频饮,15日为1个疗程。用于直肠癌属湿热蕴结型。若外擦红升丹效更佳。

方19:穿山甲15克,猪苓6克。二药共以醋炙研为细末,每次6克,以酒送下。用于肛管癌属湿热蕴结型。

方20:生地黄60克,王瓜30克,黄连15克。王瓜烧存性,与生地黄、黄连共为粉末,蜜调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米汤送服。用于直肠癌出血者。

方21:牛蒡子根70克,赤小豆7.5克,当归7.5克,大黄7.5克,蒲公英7.5克。上药共为细木,凋匀冲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22:大黄粉9克,盐水140毫升。将大黄粉加入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日1次。用于结肠癌术后大量便血。

方23:穿山甲40克,龟板40克,麝香2克。穿山甲、龟板烤干研成细末,麝香研细末混匀。每次4克,用绿茶水送下,每日2次。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24:白花蛇舌草150克,白茅根75克,冰糖300克。将前2味药水煎后加入冰糖。每日1剂,代茶频饮。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25:威灵仙全草40克,水煎,或将威灵仙研末加水制成梧桐大小的药丸。若水煎可代茶频饮;若服用药丸,每晚用姜汤服10~20丸。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26:瞿麦根32克(鲜品40~80克)煎水或把药液浓缩成膏,或把瞿麦根研末,水煎,每日1剂,1次喝50毫升,每日2次;膏剂,每次15毫升,开水冲服;粉末可直接撒在溃破的癌病灶上;用于大肠癌。

方27:马齿苋160克,鸡蛋花20克。上述药中加水10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空腹服,每日1剂。用于大肠癌。

注意事项:鸡蛋花别名大季花、蛋黄花等,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方28:穿山甲尾尖(炙存性)50克,鳖甲(醋炙)50克,麝香2.5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5克,以茶水送服,每日3次。用于大肠癌。

方29:露蜂房100克,黄酒适量。将露蜂房烧末。每次10~15克,黄酒调服,每日2次。用于大肠癌二便不通者。

方30:大田螺5个。将大田螺烧至壳白肉干,研成细末。以热酒1次送服,每日2剂,用于大肠癌便血者。

方31:醋灸硇砂100克,木瓜3枚,附子末适量,米腊500毫升,蜂蜜适量。将木瓜切须去瓤,将硇砂放入内,于日下曝晒至瓜烂,研匀,以米醋500毫升煎至稀汤,加入适量蜂蜜,同时以附子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热酒送服1丸,每日2次。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32:夏枯草75克,黄精25克,川贝母10克。水煎,每日1剂,代茶频饮,用于大肠癌。

方33:海藻30克,水蛭6克。两药分别用微火烘干,研细后混合均匀,每次3克,每日2次,用黄酒冲服,适用于直肠癌。

方34:槐耳100克。槐耳晒干,切成薄片,每次15~25克,水煎,分3次服。用于大肠癌。

方35:仙鹤草50克,败酱草5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直肠癌,肛管癌。

方36:牛蒡子根50克,楮实子50克。上药共所细末,每次6克,每日2次。用于大肠癌。

方37:沉香磨汁2.4克,当归9克,杏仁泥9克,肉苁蓉9克,紫菀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和沉香汁服,用于大肠癌便秘者。

方38:凤尾草30克,菝葜30克,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大肠癌。

方39: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红藤15克,败酱草12克,薏苡仁12克,金银花12克,白头翁12克,炙刺猬皮9克,苦参9克,炮穿山甲9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直肠癌。

方40:黄连15克,黄柏15克,黄芩15克,牛黄18克,琥珀30克,山慈姑30克,白及30克,山药30克,三七60克,陈皮9克,川贝母9克,郁金9克,桑椹子9克,甘草9克,金银花9克,蕲蛇9克,水牛角3克。上药共研细末,与丹粉混合,泛制成丸,每丸6克,每次1丸,每日2~3次,饭后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各期直肠癌。

方41:蓖麻子(捣烂)6克,藤梨根60克,蚤休15克,槐耳24克,贯众12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30克,香附12克。水煎或研。每日1剂,分2次服或研末每次服9克,每日3次。用于各期结肠癌。

方42: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60克,忍冬藤15克,半枝莲15克,紫花地丁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直肠癌属湿热内蕴者。

方43:白花蛇舌草50克,蚤休10克,槐花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各期直肠癌。

方44:党参10克,丹参15克,酸枣仁1克,生草决明20克,木灵芝15克,参三七7克,土鳖虫12克,生甘草12克,川黄连4克,肉桂(后下)4克,仙鹤草30克,青木香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各期直肠癌。

方45:海藻30克,黄药子30克,水蛭6克,黄酒适量。将前3味药物焙干,研成细木,每次6克,每日2次,黄酒冲服。用于直肠癌瘀毒内结型。

注意事项:因水蛭破血峻烈,所以体虚无瘀者不宜服用。

方46:菝葜2500克,神曲500克,白糯米500克。将菝葜捣碎加水7500毫升煮去水减半时去渣。澄清备用;将糯米淘净滤干煮饭,候熟倾出;在温度适中时加入菝葜药汁2500毫升,并放入神曲米搅匀,瓮中盛之。春夏7日,秋冬10余日,药酒成,压去糟渣,收贮备用。每次10~20毫升,每日5~6次。上为1个疗程量,可连续饮用3~5个疗程,用于各期直肠癌,菝葜入药以鲜品为宜。

方47: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克,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克,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克,生大黄6克(后下),枳壳10克。便血加槐花炭10克,侧柏炭10克;里急后重加木香6克、黄连5克、赤芍10克;大便不通加瓜蒌仁10克、皂角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直肠及肛管癌。注意事项: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或栓剂外用,效果更佳。

方48:牛蒡根70克,赤小豆散(赤小克、当归、大黄、蒲公英各等份)30克。共为细末调匀冲服,每次3~6克,每日3次。适用于直肠癌。

方49:八月扎、红藤、苦参、丹参、凤尾草各15克,白花蛇舌草、野葡萄根、生薏苡仁、瓜蒌仁、白毛藤、贯众炭、半枝莲、菝葜各30克,土鳖虫、乌梅肉各9克,壁虎4.5克(研未分3次吞服)。上药煎汁600毫升,每日1剂,每次取400毫升口服,200毫升保留灌肠。适用于各期大肠癌。

方50:白花蛇舌草75克,薏苡仁30克,黄药子9克,乌梅6克,乌药、龙葵各3克,三七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直肠癌。

方51:石上柏伞草。先用盐水煮,后用开水煮,再焙干研末,每次取15克,每日2次,开水泡服,适用于大肠癌。

方52:榼藤子烧成黑灰,微存性,每次6克,用米汤调服,每日2次。适用于直肠癌。

方53:癞蛤蟆皮粉500克,硼砂、硇砂各250克,雄黄15克,蒲公英30克,大青叶60克,黑豆面适量。各为细末,和匀,以黑豆面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服3~5丸,每日3次,适用于直肠癌。

方54:仙鹤草、生赭石各30克,淮山药18克,天花粉,天冬、甘草各15克,当归9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直肠癌。

方55:炮附子10克,上桂粉6克,红参、半夏、桃仁各15克,土鳖虫3克,大米10克。煎水1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加黄酒、蜂蜜,文火煎令沸取汁900毫升,加上桂粉频频服之,合2日1剂尽,或黄芪、桂枝、生姜各45克,白芍90克,炙甘草20克,大枣12枚,生大黄、桃仁各15克,土鳖虫30克,黄酒200毫升,以水1500毫升,煎汁700毫升,去滓入黄酒。文火煎沸,温服300毫升,分3次服。对肠癌,气滞血瘀,虚实夹杂者有效。

方56:金银花15克,水牛角40克,山慈菇、大青叶各30克,干蟾皮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肠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晚期发热者。

方57:茯苓、姜半夏、姜竹茹、陈皮、柿蒂、焦三仙、丁香、香橼皮、旋覆花〔另包煎)各10克,代赭石(先煎)20克,刀豆子15克,焦远志6克。化疗前2日起煎服,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有效。

方58:红参、白参共5~15克,每日1剂煎服。可防治肠癌及其他恶性肿痛者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

方59: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会阴部窦道的治疗。①七三丹:熟石膏21克,升丹9克,共研细末。②红油膏:凡上林300克,九一丹30克,铅丹4.5克,先将凡土林烊化,然后徐徐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③生肌散:制炉甘石15克,滴乳石、血珀各9克,滑石30克,朱砂3克,冰片0.3克,研极细末外用。

治疗方法:先用方①药线插入窦道中,再用方②红油膏纱布盖贴,每日换药1次,同时给予益气养血之品如生黄芪、党参、全当归各12克,焦白术、白芍、丹参各9克,每日1剂煎服。经上治疗脓液渐少,浓水将尽时,取出药线,可见先流出少许脓液,接着有黄稠的液体流出,此时用棉花蘸之能拉成一条丝状,即停止使用药线,撒上方③并用小块棉垫剪成丁字带紧压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窦道愈合。

2)北京中医张仁济、张大宁处方

方1:忍冬藤、紫花地丁、川楝子、蒲公英、元胡、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半边莲、仙鹤草、七叶一枝花。适用于有溃疡病灶且肿块较大的直肠癌或左侧结肠癌患者。

方2:仙鹤草、山慈姑、侧柏叶、白茅根、地榆、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鸡内金、谷麦芽、虎杖,适用于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右侧结肠癌患者。

综上所述,汉代治法以通络化瘀、消癥散结为主,为大肠癌从瘀血论治奠定了基础。唐代大量应用虫类药通络祛瘀,至今为众多医家所延用,并且开始从祛痰方面治疗大肠癌。宋金元时期治疗上更多地从痰、从瘀论治大肠癌。治法多为软坚散结,破气攻坚;破积通瘀,理气活血;凉血解毒,消肿散结;解毒消肿,理气定痛,袪风涤痰;活血化瘀,攻坚破结等。如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八·治脾积气诸方》中的鳖甲圆方其治法为软坚散结,破气攻坚。积聚痞结分气瘀和血瘀两种,血瘀包括近代的癌肿在内,本方鳖甲软坚,三棱破气,干漆攻坚,附子温肾,吴茱萸导滞,木香顺气,大黄通便,合而用之,气血之痞皆能攻。宋·王怀隐《太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久积癥癖诸方》中的蓬莪术散方治法为破积通瘀,理气活血。“久积癖气不散”是长期消化不良,饮食积聚而致的积聚性硬结。属于细胞异常增殖的癌和瘤比较容易理解,但较难治疗。莪术、三棱、鳖甲均为破积通瘀药为君,枳壳、槟榔、干姜、肉桂、木香等理气为臣,大黄通便、当归养血活血为佐使,柴胡和中,攻中有节,破积而不伤阴,是为组方之妙。巴豆圆方软坚散结,破气攻坚。方中京三棱、青皮疏肝理气,丹参、归尾、莪术、山甲活血化瘀,消肿通络,明显有消散肿瘤的功用。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治五痔诸方》中的丹参散方与皂荚圆方,据《实用中医外科方剂大词典·中医病名方剂索引·癌瘤》载此两方为治疗直肠癌方药。前方中丹参、猥皮、鳖甲、当归尾活血化瘀,消肿通络;蛇蜕皮、露蜂房攻毒,可治疗多种癌肿;木香行气,诸药配伍共收凉血解毒,消肿散结之功。后方中皂荚散结消肿,祛寒痰;猥皮化瘀止痛,消肿通络;瓜蒌、矾石荡热涤痰,四药配伍共收解毒消肿,理气定痛,袪风涤痰之功。金·刘完素《皇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三·诸痛门·药证方》中的没药散治法为活血化瘀,攻坚破结为主,芳香健胃促进肠胃为辅,以消积利肠。方中乳香、没药芳香止疼;穿山甲活血攻坚;木鳖子为临床非常用药,系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种子,首载《宋开宝本草》,含皂素,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为消积利肠药和攻积消炎药,本方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乃至肿瘤都有应用的价值。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食积》中的三棱煎活血化瘀,行气消癥。血癥血瘕为血滞所致,方用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为主药,青皮行气以佐君药发挥作用。癥瘕只是一种临床的症状表现,病因和病理变化极为复杂,包括肿瘤在内。故以上方药为这一时期治疗大肠肿瘤的主要方药。

明清至民国时期,诸医家治疗大肠癌以活血化瘀法为主,主张从瘀论治;并强调理气散结、温里散寒、补益虚损、泻下攻积、消食导滞诸法的应用。清代医家在处方用药时还重视应用虫类药通络祛瘀。诸法相互配合,以取其效。如明·周文采《医方选要·卷之四·积聚门》中的三棱煎丸为攻坚消积、和中散结之方,三棱为主药,破血分之气、化积聚、消癥癖;佐以硇砂,一号攻坚都尉,靡坚不破,疗痃癖;神曲、麦芽和中,青皮行气导滞,萝卜子消胀。全方为攻破剂,佐补中药。明·周文采《医方选要·卷之四·积聚门》所载蓬莪荗散可见于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久积癥癖诸方》,蓬莪荗散方治法为破积通瘀、理气活血。“久积癥瘕,气不消散”是长期消化不良,饮食积聚而致的积聚性硬结。莪术、三棱、鳖甲均以破积通瘀药为君,枳壳、槟榔、干姜、肉桂、木香等理气为臣,大黄通便、当归养血活血为佐使,柴胡和中,攻中有节,破积而不伤阴,是为组方之妙。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三·诸气门上·积聚》所载阿魏麝香散,其治法为辛散消积,扶正培本。方中阿魏辟恶气,解秽毒,消积滞;水红花子活血化瘀消积块;麝香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散结;人参、白术、神曲温补脾胃,使正复有助抗邪;肉桂温里散寒。现代医学的下腹或盆腔的恶性肿瘤,如大肠癌、妇科肿瘤等,临床可选此方治疗。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中隔下逐瘀汤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痞块甚效。方中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行血为君;桃仁、红花、灵脂、丹皮破结散瘀为臣;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合,共奏祛瘀消痞之效。

民国时期整个中医学差不多都处于停滞和毁灭阶段,当然大肠癌方面也没有什么新的见解。新中国成立后,“百家争鸣,白花齐放”,我们继承了先贤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扬光大,涌现出了一大批医学专家,为大肠癌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5分钟远离失眠

    5分钟远离失眠

    为了使广大睡眠亚健康者及睡眠患者充分认识失眠、预防失眠、积极自救,编者特意编写了此书。本书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常识、对抗失眠的常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失眠的简便方法,并对常见的失眠误区进行了科学的纠正。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通过本书能使广大患者尽快摆脱失眠的困扰,早日康复。
  • 糖尿病一本通

    糖尿病一本通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糖尿病防治的“256”新模式,对糖尿病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到预防和治疗都有详细的描述。
  •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本书从高血压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来说明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
  •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你唯一真正拥有的是你的身体,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维护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事,专家指导,有问必答,本书为你能更有效地防病治病支招。
  • 实用中医美容金方

    实用中医美容金方

    本书汇聚了中医古今美容常用方和有效方,以证列方,辨证论治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种美容方剂,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中医手段进行美肤、秀发、增白、防衰及治疗各种有损容颜的疾病,同时融合了时下多种流行性广、行之有效的中医美容方法。
热门推荐
  • 瘟疫危机

    瘟疫危机

    病毒爆发,丧尸横行。本来已死的人却活了过来,本来空无一人的城市却出现了活人,神秘的组织,恐怖的瘟疫,冲出城市,世界却早已毁灭,底层小人物该何去何从?
  • 桃源山神

    桃源山神

    重点大学研究生李玉龙得到山神传承后,毅然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回到山村过起了桃源生活。穷小子一跃变成玄门真修,法术神通,信手拈来。百姓祈福,有求必应,玄门信仰,重绽光芒。“玉龙,我家山田太贫瘠,今年收成不够孩子学费啊!”“别急,看我“肥地术”。““阿龙,今年大旱,已经两个月没下雨……”“莫慌,待我“灵雨术””“龙哥,我家母猪没赶上配种。”“滚……”
  • 走进服务型政府

    走进服务型政府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编写的记录、总结、阐述多年来宁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解读论证,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具体工作方案的解读,经验的总结及收到的实效等。
  • 都市行之独具慧眼

    都市行之独具慧眼

    徐少宁因为女人被人打残了双眼,却又因祸得福的开启了慧眼。徐少宁:那啥,灵物我能分辨啊,个人的气运我也看得见啊,还有一方水土的灵气汇聚地更是看的一清二楚,最蛋疼的是大地的龙脉我居然也看得见啊!路人甲:女人的衣服你也能看得穿?徐少宁竖起了中指,“滚粗,当我徐少宁是个啥,没见弱水三千环绕在我身,我却只取了一瓢饮么!”
  • 思伊人:相爱相杀

    思伊人:相爱相杀

    岁月在欢歌笑语,生离死别中悄然流失,代梦醒之时,才发现将军已白头,当年红颜早已不在,纵然是千古一帝,封侯将相,要么家财万贯,行走江湖,到底意难平。
  • 末日之地狱城

    末日之地狱城

    当末日席卷而来,社会顺序彻底崩塌,一声惨叫的声音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各种活尸!各种危机!在末世里,人往往比活尸跟加可怕!群号:425954720
  • 鬼女No.1:最强术神者

    鬼女No.1:最强术神者

    她本是现代最小驱魔师当预言来临,她带着“最强装备”穿越皓史大陆。空有强悍到无人能比的精神力,却不会魔法、战气、更不会驭兽!令人耻笑!被迫签下生死状、却神态云淡风轻一笑:“啊嘞嘞~吓死宝宝了。”恶兽欺压、她更是淡定自如一脸从容:“喂喂~小怪兽,这么大,我可吃不下~”然,被耻为第一废材的她,挥手间、启唇间、一旦缚解禁锢,却是无人能敌!不仅牵了一票兄弟,成为最强术神者!更是惹了个……邪魅男。“娘子~我们什么时候成亲!?”他笑得天真可爱。“小家伙,你这么小可以吗?”她笑得单纯无害。哪知最后他竟摇身一变,邪魅诱人,主动上榻敞衣一笑:“娘子,如此秀色可餐,又不小~你可要?”某女:“……”【文明阅文】
  • 都市之十世觉醒

    都市之十世觉醒

    宇宙亘古、诡秘莫测,劫神降临、天地重开,万山之祖昆仑之巅,茅山道家上清宗坛,藏蒙密宗,苗巫,蜀山等掌门闭眼候之,忽,天地巨变,风啸之、雷响之、电闪之、雨下之,一人乘风而来,众人皆醒,当天尸之王,巫术傀儡,茅山道术,幽灵噩怨,古武门派遭遇劫神重修又会发生什么呢?
  • 无影杀之玉蝶双飞

    无影杀之玉蝶双飞

    尘封多年的虐杀案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来去无影、神秘莫测的凶手又究竟是谁?密码天书般的笔记本,谁能解开其中的奥秘?轰动一时的夜狸猫案,有着怎样离奇的玄机?历史将真相掩盖在了黄沙之下,经过一番磨难,小小的翅膀能否撑起生命的重量破茧成蝶?禁忌之爱能否打破?同性与异性间又如何抉择?女儿心,最后情归何处?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年少不轻狂?本书取材自真实事件,不穿越不重生,很有可能被和谐掉,各位书友喜欢就点一个赞,不喜欢请大声说出来,您的评论可能会影响故事发展的走向,也是作者更新下去的动力,请大家踊跃发言,且读且珍惜。
  • 愿与王俊凯一起走过

    愿与王俊凯一起走过

    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她遇到了她想要找的人......(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当真)